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是近年熱門概念,可簡單定義為投資時兼顧公益,不只著重利潤最大化。比如投資並協助第三世界在地企業營運以提振該國經濟,又或者投入公益性質濃厚的基礎建設,藉此創造更多穩定就業機會。最終目標都是改善窮國生活,促進穩定與繁榮。
雖說唯利是圖仍是當前金融業主流,但也有越來越多政府基金與超級富豪,轉而擁護影響力投資的理念。賺錢很重要,不過如果賺錢同時也更注意社會責任,便能讓世界更美好。這既是助人也是自助,更關於人是否能活在一個更加富饒的和平世界。
2025年9月1日
寄生慈善:一個華爾街大騙子如何用「做好事又能致富」的謊言行騙全球菁英?
2025年4月27日
為將之道
艾德格.普伊爾(Edgar F. Puryear, JR.)是研究軍事領導的專家,一直以來都想弄懂讓軍人成為卓越領導者的條件是什麼。他為此訪談一百多位美國四星上將、一千多位准將以上將領,並聯繫一萬多名曾和這些將領共事過的人,就資料蒐集上絕對非常豐富。
對作者而言卓越的領導與所謂的Character有關,本書將之譯為風格,考慮到這個詞在英文裡的複雜含意,我可以理解譯者為何如何選擇。只是以我個人的語感而言,本書裡某些句子如果替換為風骨的話,就更能理解前後文含意。不過這是很個人理解上的問題,這時候就還是看著原文單字感覺那種意在不言中吧。
對作者而言卓越的領導與所謂的Character有關,本書將之譯為風格,考慮到這個詞在英文裡的複雜含意,我可以理解譯者為何如何選擇。只是以我個人的語感而言,本書裡某些句子如果替換為風骨的話,就更能理解前後文含意。不過這是很個人理解上的問題,這時候就還是看著原文單字感覺那種意在不言中吧。
2024年12月31日
破天荒不死鳥:平價時尚眼鏡OWNDAYS永不放棄的再生傳奇
現在回想起來我有在百貨公司看過OWNDAYS的櫃,但實際上會想看這本主要還是因為書名,因為原本以為是奇幻小說……好吧,實際上這故事無關於一隻會唱搖滾樂的火之鳥,而是日本平價眼鏡公司社長田中修治寫的回憶錄。
社長換人以前的OWNDAYS,是家不上不下又缺乏特色的廉價眼鏡行,雖然一年有二十億營業額,卻因為高層經營得太過白爛,結果扛了十四億的債,卡在民事再生或拋售撤退的窘境中動彈不得。田中原本是擔任顧問性質的角色,但看著看著竟然興起這說不定大有可為,乾脆買下公司自己經營的念頭,然後還真的這樣幹了。
社長換人以前的OWNDAYS,是家不上不下又缺乏特色的廉價眼鏡行,雖然一年有二十億營業額,卻因為高層經營得太過白爛,結果扛了十四億的債,卡在民事再生或拋售撤退的窘境中動彈不得。田中原本是擔任顧問性質的角色,但看著看著竟然興起這說不定大有可為,乾脆買下公司自己經營的念頭,然後還真的這樣幹了。
2024年12月10日
鏡頭背後的勇者:用生命與勇氣走過的戰地紀實之路
琳賽.艾達里歐(Lynsey Addario)是以戰地報導知名的攝影師,並曾獲得普利茲獎與麥克阿瑟獎。本書描述她從小到大的經歷、如何入行成為戰地記者,以及在這段過程曾發生的傷痛與收獲。如果對戰地記者這份職業感興趣的話,這會是有意思的回憶錄。
作者打童年便有著要說特別也還好,但總之也稱不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歡樂之家不同,艾達里歐並非倚父親過世後才發現他是同性戀,在她八歲時爸爸就和男人跑了。當然她父親並未完全捨棄孩子,大家都知道他只是搬到紐約和男朋友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作者打童年便有著要說特別也還好,但總之也稱不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歡樂之家不同,艾達里歐並非倚父親過世後才發現他是同性戀,在她八歲時爸爸就和男人跑了。當然她父親並未完全捨棄孩子,大家都知道他只是搬到紐約和男朋友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2024年11月20日
誘拐與決斷:我被北韓綁架的24年
很早便聽過拉北者的事,也就是北韓在以日本為首的國家綁架該國國民的「拉致問題」。第一次聽說覺得非常恐怖,好好的日常,有天突然被綁到北韓,幾十年甚至永遠回不了家,這不免令人思索那究竟是什麼感覺?
蓮池薰(ハスイケカオル)這部作品談的正是他1978年在日本海邊被北韓特工綁架,到2002年返國間的生活觀察。原先想像本書會類似集中營回憶錄,把始末與痛苦交待得清清楚楚。可實際開讀會發現敘述偏重北韓日常分享。又或者換個角度來說是,大概也只能寫這個了。
蓮池薰(ハスイケカオル)這部作品談的正是他1978年在日本海邊被北韓特工綁架,到2002年返國間的生活觀察。原先想像本書會類似集中營回憶錄,把始末與痛苦交待得清清楚楚。可實際開讀會發現敘述偏重北韓日常分享。又或者換個角度來說是,大概也只能寫這個了。
2024年10月31日
失樂少女:一位娼妓倖存者告白
偶然發現這本書,發現是臺灣人寫得時候有點訝異,有些好奇也想知道作者喵妹(顧紫安)會以什麼角度記錄那段經驗。結果開讀後整件事的陰森程度遠超過原先想像,是的,讀之前就已經知道作者是因為父母欠債被黑道威脅下海,但過程黑暗至此仍出乎我意料。
在作者父親生意失敗後,她母親原本即有的躁鬱傾向變得更嚴重,原先作為精神支柱的外婆也因遭到她母親的精神攻擊導致身心萎靡不振。一切的一切全讓作者精神狀況變得更糟,於是當父母跑路而她在校門口被黑道堵上,威脅她供出父母下落時,作者竟脫口而出說她願意替黑道工作好幫父母還債。
在作者父親生意失敗後,她母親原本即有的躁鬱傾向變得更嚴重,原先作為精神支柱的外婆也因遭到她母親的精神攻擊導致身心萎靡不振。一切的一切全讓作者精神狀況變得更糟,於是當父母跑路而她在校門口被黑道堵上,威脅她供出父母下落時,作者竟脫口而出說她願意替黑道工作好幫父母還債。
2024年10月12日
我在法國做圖畫書
在書店發現這本切入點很有意思的經驗談,就帶回家讀了。話說69年次的本書作者葉俊良從小成績優秀保送台大物理,但就讀後很快發現毫無興趣,眼神死了一學期後,決心用一年修完物理系全部必修學分,剩下的時間通通泡在外文系和中文系。
畢業後他用在學期間自修的法語前往法國念建築,接著在巴黎建築圈幹了幾年,又到倫敦學都市規畫。看起來漂來漂去的,因為雖然腦袋聰明,人卻十分迷茫。即使有足夠自制力不讓人生爆炸,卻始終沒能找到真正想做、可以為之投入熱情的事。
畢業後他用在學期間自修的法語前往法國念建築,接著在巴黎建築圈幹了幾年,又到倫敦學都市規畫。看起來漂來漂去的,因為雖然腦袋聰明,人卻十分迷茫。即使有足夠自制力不讓人生爆炸,卻始終沒能找到真正想做、可以為之投入熱情的事。
2024年9月23日
理查三世:王族內訌與玫瑰戰爭
覺得雅各布.阿伯特(Jacob Abbott)為安茹的瑪格麗特寫的傳記滿有趣的,又繼續找了理查三世的傳記來看,不過這本水準頗有落差。只能說要不是在十九世紀沒有很多理查三世的資料可以抄,咳,我是說作為寫作傳記的素材,就是我意外的還是期待過高,那種飛天也無所謂有趣就好的心情太沈重?
整本傳記其實快一半談的還是玫瑰戰爭相關的事,偶爾才會提到理查三世的生平。儘管作者很常識的在開頭表示,人們傳說他出生時就畸形而且頭髮和牙齒都長出來了,但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大有問題,最可能的情況是他出生時和別的孩子看起來沒有不同。
整本傳記其實快一半談的還是玫瑰戰爭相關的事,偶爾才會提到理查三世的生平。儘管作者很常識的在開頭表示,人們傳說他出生時就畸形而且頭髮和牙齒都長出來了,但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大有問題,最可能的情況是他出生時和別的孩子看起來沒有不同。
2024年9月1日
一生記不住一張臉
第一次知道所謂的臉盲症,是在臉:由表情密碼開啟人心深沈的奧秘,讀到原來這種症狀是大腦辨認機制問題,而且患者會傾向把人的五官分開來看時,我瞬間懂了什麼。雖說從未到認不出親友那麼嚴重,但我確實不擅長記憶和辨識臉孔。
同時我眼中的臉和一般人看見的臉可能不太一樣,這導致我會給出各種微妙評語,也會把多數人覺得不相似的人當作同一個。當然這不會造成什麼很大困擾,了不起就是有點搞笑或尷尬而已。不過光是得到答案便足夠撫慰人心,於是當我發現這本談論自身臉盲之旅的回憶錄時,自然不想錯過。
同時我眼中的臉和一般人看見的臉可能不太一樣,這導致我會給出各種微妙評語,也會把多數人覺得不相似的人當作同一個。當然這不會造成什麼很大困擾,了不起就是有點搞笑或尷尬而已。不過光是得到答案便足夠撫慰人心,於是當我發現這本談論自身臉盲之旅的回憶錄時,自然不想錯過。
2024年8月5日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前陣子噗友問我對於美國鴉片類止痛藥濫用事件的看法,當時只看過新聞報導,實際上沒有看法可言。但再次搜尋後我起了興趣,加上機緣巧合,先是看到南.戈丁的紀錄片所有的美麗與血淚,再來又注意到本書。
派崔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這部作品,並未專注在類鴉片藥物對人體的藥理影響,以及大腦成癮現象的介紹與分析。而是專心在描述以疼始康定為首的鴉片類止痛藥,如何在美國形成災難的始末。儘管這種藥物是在1995年上市,不過整個故事實際是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的,這是一手打造美國藥品行銷模式的薩克勒家族史詩。
派崔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這部作品,並未專注在類鴉片藥物對人體的藥理影響,以及大腦成癮現象的介紹與分析。而是專心在描述以疼始康定為首的鴉片類止痛藥,如何在美國形成災難的始末。儘管這種藥物是在1995年上市,不過整個故事實際是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的,這是一手打造美國藥品行銷模式的薩克勒家族史詩。
2024年7月12日
藍帶廚師到你家:料理、飲食習慣大改造
凱瑟琳.弗林(Kathleen Flinn)的巴黎藍帶廚藝學校日記對我來說,是個有意思但沒特別喜歡的故事。所以知道有續作但一直沒動念想看,不過偶然一個好奇讓我發現這本談的是作者嘗試透過烹飪教學,改善他人飲食習慣的故事……欸,這個是我的菜?
話說雖然作者第一本書非常暢銷,卻依舊處於迷茫中。有很多短期工作邀約和計畫,可長遠來看卻還沒能找到人生志業。對這現實她有點著急卻無可奈何,沒想到偶然看見改善素人穿著品味的電視節目時突然迸發靈感。也許她可以透過檢視人們的冰箱、食物櫥藏室再搭配基本廚藝課程,來個客製化的飲食習慣改造計畫教學?
2024年2月11日
完美的一英里:三名跑者,一個目標,挑戰百年未破的四分鐘障礙
我還記得當初讀描寫長跑的小說雨中的3分58秒時(那不是好看的小說,但確實把跑步寫得很精彩),對主角思索1954年大英帝國運動會一英里賽跑中,原本領先的選手回頭看,結果在同瞬間被對手自另一邊超越時,究竟在想什麼這段印象深刻。
注意到尼爾.貝斯康(Neal Bascomb)本書談及此事時,自然一定要看。但這故事不只聚焦該次比賽,那還已經是尾聲,而若要談及這場比賽本身的意義以及當年究竟如何轟動全球,就要回到1950年代初英國、澳洲和美國三名頂尖一英里跑者如何用心努力,探索人類是否有可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的可能性。
注意到尼爾.貝斯康(Neal Bascomb)本書談及此事時,自然一定要看。但這故事不只聚焦該次比賽,那還已經是尾聲,而若要談及這場比賽本身的意義以及當年究竟如何轟動全球,就要回到1950年代初英國、澳洲和美國三名頂尖一英里跑者如何用心努力,探索人類是否有可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的可能性。
2024年1月21日
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
知名記者白曉紅在她的前作調查英國的移民工作生態時,注意到工廠與農場以男移民居多,並耳聞有些女移民在性產業裡。當注意到研究期間英國的女性移民數量正逐漸上升時,她意識到若想真正理解移民生態,性產業這塊便避無可避。
她想辦法採訪妓女、女侍與老闆,並偽裝身分親自入行擔任女侍獲取第一手資料(還很大膽的測拍,這部分的影像後來成為同名記錄片的一部分)。儘管沒有國際比較的數據,但在作者筆下英國性產業儘管違法卻非常猖獗,1980、90年代前期還以英國本地女子為主,但2000年以後從業者逐漸變成以東歐和中國女子為主。
她想辦法採訪妓女、女侍與老闆,並偽裝身分親自入行擔任女侍獲取第一手資料(還很大膽的測拍,這部分的影像後來成為同名記錄片的一部分)。儘管沒有國際比較的數據,但在作者筆下英國性產業儘管違法卻非常猖獗,1980、90年代前期還以英國本地女子為主,但2000年以後從業者逐漸變成以東歐和中國女子為主。
2024年1月2日
總統俱樂部:從杜魯門到歐巴馬,二戰後歷任美國總統的競爭、和解與合作
南西‧吉布斯(Nancy Gibbs)與麥克‧杜菲(Michael Duffy)合著的本作,講白就是在談美國總統卸任後都在幹什麼。曾經位高權重的人從那樣的位子下來以後,會怎樣面對日常生活、如何參與政治,而他們和現任總統的關係又是如何?
當然這答案要視前總統是哪位而定,不過無論如何前美國總統都會有自己的人脈與影響力。於是現任總統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總會有用得到前任的時候,而某些狀況下這些前任也會顯得躍躍欲試,恨不得能在每件事上插一腳。於是雙方如何互動、前總統之間又是如何互動,自然也充滿有趣的故事。
當然這答案要視前總統是哪位而定,不過無論如何前美國總統都會有自己的人脈與影響力。於是現任總統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總會有用得到前任的時候,而某些狀況下這些前任也會顯得躍躍欲試,恨不得能在每件事上插一腳。於是雙方如何互動、前總統之間又是如何互動,自然也充滿有趣的故事。
2023年12月12日
洞悉市場的人:量化交易之父吉姆‧西蒙斯與文藝復興公司的故事
以大數據建立模型並廣泛投資的量化分析,是近年十分熱門的金融界寵兒,甚至某方面而言可以稱之為大勢所趨。而當事關大筆金錢時總不免令人好奇,華爾街日報記者古格里‧祖克曼(Gregory Zuckerman)在本書談的正是相關領域的領頭羊,文藝復興公司及其創辦人的故事。
儘管書名強調創辦人吉姆.西蒙斯之名,實際上也以其生平串連起整部作品,不過本書主軸其實這家公司從開始到現在,所有重要參與者的生平、經歷與貢獻。每個時期公司都有不同的進展與變化,最終讓文藝復興成為現在這頭隱密性極高的投資巨獸。
儘管書名強調創辦人吉姆.西蒙斯之名,實際上也以其生平串連起整部作品,不過本書主軸其實這家公司從開始到現在,所有重要參與者的生平、經歷與貢獻。每個時期公司都有不同的進展與變化,最終讓文藝復興成為現在這頭隱密性極高的投資巨獸。
2023年10月31日
我們沒瘋,一起回到1900年生活吧!
羅根.沃德(Logan Ward)這本書名看起來有點芭樂,原以為是個俗套的回歸過去運動經驗談,大概不很精彩,但不期不待應該也算可以看? 不過開讀發現比想像中有意思,至少不完全是我剛開始以為的那種帶點譁眾取寵味道之作,而是用有點神奇的方式渡過中年危機的故事。
總之作者原本是替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供稿的旅遊作家,他的妻子希瑟則在司法改革智庫工作,這對紐約夫妻非常忙碌,也對生活現狀越來越痛苦。作者開始渴望其他可能性,比如說……倫敦有一家人在過十九世紀生活?也許,那個,我們也能到鄉下找塊地,來個AD 1900 農莊日常?
總之作者原本是替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供稿的旅遊作家,他的妻子希瑟則在司法改革智庫工作,這對紐約夫妻非常忙碌,也對生活現狀越來越痛苦。作者開始渴望其他可能性,比如說……倫敦有一家人在過十九世紀生活?也許,那個,我們也能到鄉下找塊地,來個AD 1900 農莊日常?
2023年10月10日
企業號的故事:一艘勇猛航艦的誕生與凋零
電影阿波羅13中湯姆漢克飾演的吉姆·洛維爾(James Lovell),曾敘述自己戰時駕駛飛機在一片黑暗的海面尋找航空母艦,從十分恐慌到終於看見光時感到安慰的心情。這段獨白令我印象深刻,雖說這段經歷實際發生於韓戰,不過我總忍不住將其與二戰連結在一起。
企業號是在美國海軍史上傳奇性的航空母艦,因颱風遲延歸港讓它躲過珍珠港突襲,並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後的幾年間,成為美軍手上少數、有時甚至是唯一的航空母艦。即使後來新造船艦逐漸下水,但作為BIG E,企業號仍是戰功彪炳的軍艦,成員訓練精良還常常成為新潁戰術的示範艦,更是二戰時期美軍在太平洋唯一從頭打到尾的航空母艦。
2023年5月19日
瑪格麗特王后:武士王后與玫瑰戰爭
反正我就是在薔薇王的葬列之後展開了一場漫長的發爐過程啦,先不管在那部漫畫裡發生了瑪格麗特的老公喜歡理查,兒子喜歡理查,媳婦喜歡理查,就連孫子都喜歡理查這麼尷尬的展開,總之該作裡的瑪格麗特王后被描寫得挺迷人的。
發現有雅各.阿伯特(Jacob Abbott)這部傳記時就來讀了。那因為這本出版於十九世紀,而且作者本人比較偏向寫興趣的,不是嚴格定義的歷史學家,根本不可能符合現代學術標準。不過說是這麼說,這種古早傳記也有它自己的風味,甚至有時還挺歡樂的,到頭來也是看得很開心。
發現有雅各.阿伯特(Jacob Abbott)這部傳記時就來讀了。那因為這本出版於十九世紀,而且作者本人比較偏向寫興趣的,不是嚴格定義的歷史學家,根本不可能符合現代學術標準。不過說是這麼說,這種古早傳記也有它自己的風味,甚至有時還挺歡樂的,到頭來也是看得很開心。
2023年4月15日
災難清理教我的事:沒有人能做好萬全準備,從救援行動到撫平傷痛,記錄封鎖線後的真實故事
羅伯特.A.詹森(Robert A. Jensen)曾擔任美軍負責驗屍事宜的五十四連隊隊長,後來成為肯恩國際救援公司董事長。這幾十年來他協助處理這世上無數天災、意外、人禍與戰爭的善後。大多數人只在電視上看見的災難都是他工作的現場,也留下許多回憶。
這本讀起來的感覺偏向以災難處理為主題的散文集,每篇都充滿第一手經驗、專業知識、歷史與個人省思。連帶我閱讀時印象比較深刻的,其實也是許多意外發生之後的狀況,以及作者當時是如何應對並處理問題。遺憾但現實的問題是,比起救人,災難清理往往更關於搜尋屍體以及協助、撫慰死者親屬。
這本讀起來的感覺偏向以災難處理為主題的散文集,每篇都充滿第一手經驗、專業知識、歷史與個人省思。連帶我閱讀時印象比較深刻的,其實也是許多意外發生之後的狀況,以及作者當時是如何應對並處理問題。遺憾但現實的問題是,比起救人,災難清理往往更關於搜尋屍體以及協助、撫慰死者親屬。
2023年3月28日
武士的女兒:少女們的明治維新之旅
1870年代有群日本貴族少女奉皇后之命前往美國留學……不,這不是少女漫畫設定,而是真實歷史。不過對我這樣的乙女向愛好者而言,這整個命中我的胃口。珍妮斯.寶莫倫斯.二村(Janice P. Nimura)的丈夫是日本人,她因此與這個國家結下不解之緣。
某天她意外從美國某古老圖書館地下室,撈出一本叫日本回憶錄的書。作者艾麗絲.梅柏.培根是位教師,1880年代晚期她在東京旅居一年,而且和一群在美國就已經熟識的日本女性友人住在一起……等一下,在美國就認識是怎麼回事?
某天她意外從美國某古老圖書館地下室,撈出一本叫日本回憶錄的書。作者艾麗絲.梅柏.培根是位教師,1880年代晚期她在東京旅居一年,而且和一群在美國就已經熟識的日本女性友人住在一起……等一下,在美國就認識是怎麼回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