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破天荒不死鳥:平價時尚眼鏡OWNDAYS永不放棄的再生傳奇

現在回想起來我有在百貨公司看過OWNDAYS的櫃,但實際上會想看這本主要還是因為書名,因為原本以為是奇幻小說……好吧,實際上這故事無關於一隻會唱搖滾樂的火之鳥,而是日本平價眼鏡公司社長田中修治寫的回憶錄。


社長換人以前的OWNDAYS,是家不上不下又缺乏特色的廉價眼鏡行,雖然一年有二十億營業額,卻因為高層經營得太過白爛,結果扛了十四億的債,卡在民事再生或拋售撤退的窘境中動彈不得。田中原本是擔任顧問性質的角色,但看著看著竟然興起這說不定大有可為,乾脆買下公司自己經營的念頭,然後還真的這樣幹了。


從書名就知道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場重振不良企業大作戰是成功的,所以閱讀重點也在於究竟是如呵成功的。嗯,首先一頭熱跳進體質不良企業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呃,趁喝咖啡時綁一個有料的財務長回去。


這位奧野先生最初在銀行工作,因為受不了業界氣氛後來辭職進入創投公司,剛開始他是被派來協助當時還只是顧問的田中「整理」OWNDAYS的。當田中突然語出驚人表示想買下這家公司時,奧野果斷勸阻,這就像兩噸重的貨車載了一點四噸的砂石啊!


但結果他還是擋不住田中的熱情,更重要的是未來社長還趁著氣勢撂下一句「現在先協助我買,之後一起來重整公司吧」這樣的幻之圈圈,結果還真的圈到神奇寶貝。但會被圈到就表示多少還是看見可行之處,而且也對憑自身力量重振企業有憧憬吧。


從奧野先生向創投公司離職的過程,是因為看不過自家老闆面對風雨飄搖的公司,拿出的態度是「你就隨便給點建議,中間可以卡多少油就卡多少油」的想法,結果強硬又強硬的表示已經無法信任你了的甩辭職信走人來看……雖然不曉得真實成分有多少,但果然是會冒險的人(又或者說一開始會從銀行辭職就是很敢的人了呢)。


結果上班第一天,新任財務長奧野就不意外卻無奈的發現,天啊這家公司不管帳目還是業務資料都亂七八糟!想著得艱鉅的和十一家銀行喬債務好繼續獲得融資時,赫然發現月底缺口一千萬,前經營高層這段期間竟然完全沒有去跟銀行談,就這樣放給他爛的超級破事。


更別提大明神奧野先生往後還會在銀行拒絕提高融資金額與貸款的狀態下,不斷面臨資金缺口保衛戰。還常常因為社長大人的突發奇想胃痛,比如明明每個月底都在倒閉防衛戰,還要花兩千萬日圓開概念店!?跑到新加坡然後決定在新加坡展開海外新事業!?(同事:新加坡是講新加坡語嗎?喂,日本人你們這樣好嗎?)接著又突然決定要在台灣大規模展店!?


總之就是,這一定是真愛。


以奧野先生為首,我覺得整個企業重整之所以能成功,跟田中在風雨飄搖的過程中也不斷收獲人才密切相關。儘管一路走來時不時會做出錯誤決策,比如上面那個概念店就直接華麗大失敗。


把LOGO變得時尚,再把店面裝潢得漂漂亮亮,開在人來人往的地點丟出一律五千日元的均一價,這樣的店肯定會成功?不,太天真了,實際發生的是根本沒有人走進店門。因為仍然是不紅的品牌,產品沒有鑑別度根本不吸引人。


雖然店址 選了人來人往的車站站前店面,卻沒想到眼鏡才不是人們在趕著通勤時會想順便買一下的東西。店面的入口只有一個,導致產生進去不買會很尷尬的壓力,那自然一開始就不會想要走進去。


林林種種不利條件攤下來,就是明明砸了一旦失敗便足以讓公司倒閉的資金下去,結果最後卻血本無歸,慘到當場都哭出來,幸好最後臨時來了筆解約押金才逃出生天。只能說完全不犯錯很難,想在犯錯以後熬過難關則需要日常的積累。


不過由此也看得出,OWNDAYS的重振過程基本上是發夢社長強硬的跑在前面,然後底下的人想辦法把事情辦好。公司原本的定價策略是五千、七千和九千元三種眼鏡,品質和樣式都無所謂,只要便宜就可以了。


各分店的裝潢、標語和行銷手法也很隨性,全部丟給分店自己決定,並美其名為因地置宜,正所謂在地人才是最懂的要尊重專業。但不管怎麼看,那都只是以開放與自由為明的擺爛而已,改革勢在必行。


田中帶著部屬跑遍全國每間分店瞭解現場情形,想辦法引進更積極的銷售策略,希望員工能因此轉而積極進取。剛開始舊員工都懶習慣了,加上看不見願景自然沒啥動力。但看見書中描述那些原本反對公司新策略,還抱怨我們又不是賣菜的店長,隨著公司一波又一波的改革和新策略,到後來都自動自發跑到店外宣傳得超開心,就可以知道這間公司真的開始讓底下的人看見希望了。


這也可以當作典範,說明怎樣的公司才能讓員工自動自發一起努力,當然慣老闆只會覺得那都是應該的吧。不過員工變積極是一回事,如何想辦法把商品賣出去又是另一門是學問。


說到這個,很難找到比銷售本身就讓人踴躍購買的東西更有效的行銷策略。為了擺脫OWNDAYS以往廉價無聊沒特色的商品,還有那些白爛的進貨策略與過高定價,公司需要更好的商務部門。


此時原本在大型服飾公司擔任採購,跳槽是為了想主導商品部,卻因為公司只賣便宜貨結果被下放到養老區,換老闆了馬上毛遂自薦的高橋先生跳出來了。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對正想改革進貨與商品水準的新社長而言這根本和掉寶沒兩樣,馬上允諾「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商品部部長!」這整段描述起來實在很好笑也很溫馨。


當作者想辦法要向製造商提案,提出設計感十足、客層定位精準的新系列。為了拿到品質更高的商品時,還要先想辦法拆解公司前高層留下的,與優秀製造商Glasstec商社搞到翻臉的炸彈。但總之憑著熱血與毅力,他還是成功說服Glasstec的社長,把運用新材質ULTEM樹脂製作的鏡架價格壓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有趣的是本來Glasstec社長是直接拒絕的,最後是田中一句就是能用這麼低的價格做出來才是專業的話激到,最後豪邁的同意接案。也是這點讓我再次意識到,這是日本人十分獨特的商業思維。如果說歐美是高價賣精美物品,臺灣是便宜賣馬虎貨,那日本人就是神奇的想用意想不到的平實價格來賣好貨。


United Arrows選品店顧文栗野宏文的經驗談也有提到類似概念,用平價來提供好東西是商家的驕傲,當顧客發現竟然可以用這個價格買到這麼好的東西而驚訝時,那就是商人的驕傲。該怎麼說呢,我想這解釋了為什麼日本國內各行各業,可以用那相對台灣其實已經沒有差距太多的價格,持續提供遠比台灣同位階商家更好的品質。


當然這或許跟通貨緊縮之類的大環境因素有關,但其中的文化理由我覺得也相當重要,甚至也許這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如何OWNDAYS想走的就是這個路線,而且走得還蠻成功的。在田中剛接手時曾發現各分店有逼迫員工自費購買商品充業績的漏習,然後就像絕對不資遣員工的堅持一樣,他也馬上下令以後禁止再這麼做。


所以當新系列開賣當天卻詭異的馬上開始有銷量,驚覺肯定是員工自掏腰包時,這件事剛開始讓田中很生氣。但等到發現這次員工是真的想要買來自己用時,馬上變得非常開心。該怎麼說呢,終於變成員工會想戴自家商品的眼鏡行了啊啊啊!


同時也就是看得見希望才吸到人才,這有時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話說田中本來想著要收購頗有實績的日常雜貨店FUNFUN,期望藉由這家店每日大量的現金收入來改善財務報表,同時也想借重對方開發、採購商品的能力。結果表面上講著要一起努力的對方社長,實際上是把OWNDAYS當作踏腳石,要藉由他們的資金暫渡難關而已。


於是對面表面上很友善,私底下卻要求員工和往來廠商展開不合作運動(也讓我見識到日本商場老阿伯是怎樣對男性羞辱的,但換個角度來說殺傷力其實也就是這樣而已了W),打算破壞任何營運成功的功能性,之後再請友好的金主買下來,好讓自己能繼續掌握實權。


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銀行對這個收購不買單也不願同意債務重組,OWNDAYS最終是把兩億日圓丟水裡,原本想要的好處都沒吃到只能拋售收場。FUNFUN的品牌則被整個搞爛,原本獲田中留任高的層也直接被新的買家掃地出門,完全是標準的活該。


即使如此,OWNDAYS還是因此得到FUNFUN內部腦袋清楚又有實力、同時經此一役也證明有向心力的兩部幹部,該怎麼說呢,人才真的很重要。


這之後OWNDAYS再度展開另一個吸睛用的行銷策略,那就是想辦法用全面半價兩千五百日圓來吸客。老實說商品開始吸引人了價格又殺成這樣,確實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狂潮。同時這也讓我很感慨,賣很好也代表員工會累到不行,但當員工在這種狀態下是為這份疲累與業績而欣喜時,我想正代表這家公司真的讓人滿懷希望。


只是說半價策略雖然成功但就和吸毒沒兩樣,雖然能換到重要的資金收入,但長遠來看卻是侵蝕利潤的險招,社長心知肚明這不是長遠之計。更糟的是OWNDAYS原本的銷售策略,是先賣出平價鏡框,然後再靠說服顧客換購比較高級的薄型非球面鏡片的追加費用來賺取利潤。


但競爭對手JAMES不愧資本雄厚,竟然在此時丟出「薄型非球面鏡片追加費用零元」的策略,打得OWNDAYS措手不及,跟是沒有辦法,但不跟還是死定了。剛開始雖然號稱是觀望,但等發現這招不但沒讓JAMES利潤縮減,反而還經營得虎虎生風時,這下不上也得上了。


不過再一次運氣很好的,在猶豫的期間由於各家眼鏡行都逐漸跟進相同策略,所以原本昂貴的薄型非球面鏡片也因為大量生產得以降價,降到連OWNDAYS都能維持利潤的等級。有意思的是剛開始我就和田中想的一樣,公司決定跟進這個策略,第一線肯定會開心吧?


結果實際上沒那麼單純,原本經營良好的加盟店反倒覺得這是縮減利潤所以非常反對,更有些店員因為擅長推銷顧客加購鏡片的技巧,於是新策略反倒讓這些人非常不爽,覺得自己的專業被輕視和踐踏了。該怎麼說呢,這讓我再一次意識到人心果然非常微妙。


而說到人心,書中對於311震災時期的描寫也讓我非常感動,震災當下即使是在東京的眾人也意識到,天啊這次不一樣。等海嘯襲來以後更是看電視看得瞠目結舌,很幸運的是雖然OWNDAYS在災區的店面受損嚴重,但員工都平安無事。


希望能做什麼的田中,很快決定反正災區的店也開不了,不如把庫存和驗光機都搬出來,免費替災區災民配眼鏡!這段很溫馨,消息公佈以後,來自全國各店的志願者蜂擁而來,然後「就是高級幹部這種時候才要站第一線」的論調有夠可愛。身為災民的店員表示反正待在避難所也沒事幹,不如一起出來幫忙發送眼鏡的事也很令人感動。


雖然災區有管制,但因為眼鏡被認證為生活必需品,所以OWNDAYS獲准進入並開始四處發送眼鏡,在這段過程也見證了當時的殘酷景象。其中仙台一座小避難所的阿嬤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她在慌亂中和孩子一家失散,但因為逃難時沒戴眼鏡所以無法看清佈告欄上的公告,好確認自己的親人是罹難還是成功獲救。


雖然可以拜託別人幫自己讀,但該怎麼說呢,這麼重要的資訊無論如何都想要自己親眼確認啊!所以她真的非常感謝來發送眼鏡的人們,當看見阿嬤過來告知「剛剛已經發現孩子全家都平安無事待在另一個避難所,明天我就要出發去找他們了!」


嗚嗚嗚,我也好開心!


然後原本阿嬤拿來的飯糰大家都不好意思收,但聽完這個故事以後,嗯嗯嗯,飯糰好吃,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飯糰,謝謝阿嬤,今天我們都是阿嬤養的!啊不過說到飯糰,就讓我想到田中剛開始帶部屬去吃迴轉壽司,正在大發豪語時,部屬的反應卻是社長你好歹也偶爾帶我們去坐在吧檯前的高級壽司啊這個,也是很好笑的。


回到公司發展來,其實OWNDAYS會往海外發展主要是因為,在日本要搶店面實在搶不贏其他資本更雄厚的零售商。又正好在參觀商展時碰上新加坡房地產的業務員,就起了過去看看的念頭。一去看發現新加坡的眼鏡業界好像十年、二十年前的日本,那感覺就是個藍海啊!(不去中國也是因為已經有JAMES這樣的大型公司進軍,而且憑OWNDAYS弱弱的錢包也很難去競爭)


當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像新加坡法律規定要有驗光師執照才能驗光,所以剛開始招募驗光師是道關卡。用傳統手段招不到人,反而用FB卻成功吸引人來應徵這個,也說明了現代資訊流動方向的改變吧。


當然除此之外也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雖然想在新加坡成立公司非常方便,甚至比日本更方便。但對土生土長的日本人而言,想辦法搞懂新加坡用英文寫的的建築法規卻是一大難關。搞到後來公司分成會英文派與不會英文派大吵一架,最後田中只能拿出社長權威壓下去。


然後開店時總公司大家都去幫忙,社長也要一起組櫃子,結果有個員工理論上早該到了卻人間蒸發,過五小時才出現。原來是被計程車載去另外一間購物中心,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又不懂英文,結果找了五小時才終於找到正確地點,不過,那個,人來的時候手上卻拿了個漢堡!


社長:買漢堡就沒問題……

員工:嗯,這個沒問題。


很好,至少不會餓死 WWWWW


結果論而言OWNDAYS在新加坡超級成功,平價時尚眼鏡行整個被擠爆,都快像菜市場了,隨後的大型商場邀約也不斷湧來。雖然租金也都超貴,但連鎖店就是規模很重要,所以還是想辦法硬著頭皮擴張。而且也不想滿足於新加坡,畢竟腹地太小了,店再怎麼開也就是那麼多,所以需要持續擴展。


嗯,那就是台灣了啊!


有意思的是台灣部門(至少在本作成書當時)的負責人,和新加坡部門是營造業小開有點自己出來創業味道的投入不同。是一位普通的日本職業婦女,原本對升遷一點興趣都沒有,卻因為被新加坡分店那種從無到有創立起來的熱度撼動,決定下次如果有機會的話自己絕對要參與其中。


中選的理由則是比起純看能力值,有沒有這股衝勁更加重要。隨後從台灣招募了兩名員工到日本受訓,三個人總是在一起努力學習的描述看起來相當不錯。也是看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台灣第一家店開在台北車站,說真的我實在不是會關注這種消息的人,也難怪完全不知道(不過台灣成立公司很麻煩這點就……)。


但總之顯然是有吸到人的,就和新加坡一樣,生意超級火紅而且很快獲得展店邀約。又再一次的硬著頭皮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吃下來,但我想心得一路看下來敏感的人應該都意識到了,這家公司……槓桿玩很大啊!


當然這形容實際上並不怎麼精確,因為OWNDAYS的財報實在太難看,所以在作者接手之後,銀行根本完全拒絕進一步融資,也否定債務重整的可能性。所以上述所有的改革與經營,說來驚人,全都是在借不到錢的狀態下進行的(銀行本來追還錢追得很緊,反而後來雷曼兄弟事件爆發後就變寬鬆了。理由是因為有更值得注意的問題企業,所以沒再那麼關心這邊的事,講起來有點滄桑)。


雖然財報不斷變得越來越好看,但現金流量依然危險,幾乎快要有每三十頁就來個絕體絕命開天窗危機的感覺。一天到晚都在月底啊、年末來了嗚哇啊好大的資金缺口,而且從最初的一千萬到後來是幾億在飆,就知道公司高層是多敢加碼投資擴大經營。


老實說我可以理解為什麼銀行方會怕成這樣,雖然後見之明來看是贏面大好卻不敢注資。不過實際上就是運氣占比很大,雖然少犯錯多做對的事也一樣重要,但有些時候真的就是……運氣很重要。轉得過去便是打造出夠大規模的成功案例,轉不過去就是又一家典型過度擴張搞到翻不了身,最後自取滅亡的企業。


當然要說運氣不存在,或者所謂運氣其實是某種可以合理化的東西的體現,我覺得也未嘗不可。OWNDAYS確實不是盲目投資,而是不斷堅持往自己認為對的方向走,最終消費者的選擇也證明那確實是對的沒錯。


但如果要說不是盲目就代表全對也有點微妙,總之我想強調的只有,很敢的人最終成功了的這件事,並不完全只有英明神武的要素,機率影響仍然存在。畢竟全部都做對了還是失敗,有時也是會有這種事。


以這為前提我覺得那些老愛擺架子給別人臉色看的銀行負責人確實短視,至於無數原本說好要幫忙卻又臨時抽銀根的贊助者就,就,本來也沒有義務一定要情義相挺沒錯啦。


反倒是後面的眼鏡製造商藤田眼鏡的社長,二話不說相準時機加碼投資,而且很敢出手這點讓我覺得真是眼光獨到。其實這本書在營運細節方面省略很多,所以我想實際的交易往來對象肯定會對實際經營狀況更清楚。


即使如此仍然還是敢做出與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決定,想想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至於每次田中社長眼神死的要跟藤田社長說明難堪狀況時,兩人都會去吃燒肉這個……邪惡,太邪惡了!


不過要談到真正的邪惡,當中段OWNDAYS狀況最糟糕的那段時間,社長為了借錢必須接觸很多人,然後不可諱言,看過糟糕的財務報表還會留下來的人基本上都很可疑。


作者也講得很白,這裡面包括運用中國政府資金收購日本企業的公司、在開發中國家搶得政府方面的開發特權,擁有龐大資產的神秘個人資產家(該不會就是馬來西亞主權基因一馬的劉佐特吧 W),以及一定要有的黑社會。


在公司狀況不那麼糟糕以後,往來的自然是正常的銀行。但來拜訪跟願意貸款給資金依然很緊張的公司完全是兩回事,本書尾段本來說好的聯合貸款結果還是大失敗,導致勇猛的展店策略開天窗,差點讓公司真的山窮水盡實在令我印象深刻。


不過奧野先生與作者的「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還沒放棄」,以及「這是銀行員之間的心有靈犀嘛!?」還是很好笑啦。不過從現在會有這本書就可以知道,當時危機靠著各種運作終究是解決了。


甚至奧野先生也終於可以從原本看盡銀行臉色,到可以爽爽的把太靠夭的銀行負責人趕出去,下令以後禁止出入總公司,嗯……終於出運了!(相較之下高橋部長因為癌症過世一段則寫到令我非常感傷,而且有著一句話就讓老菸槍作者戒菸的勸諫力)


老實說考慮到OWNDAYS的槓桿玩得有多大,以及這兩年的疫情影響,我其實不完全確定這家公司究竟能否長治久安下去。但其實公司高層也很聰明,作者也把寫這本書的理由講得很白,那就是想透過各種媒體讓知道OWNDAYS故事的人與這家眼鏡行產生連結,因此變得對這個品牌有愛,願意消費與看顧。


畢竟因為讀了某本書或知道某個店員的日常,從此對某樣東西格外關注的例子真的很多。有時候就算沒有變成粉絲,光是路過時願意多看個幾眼,我覺得有時候差別正是這麼拉開的,是很值得參考的行銷策略。


破天荒不死鳥:平價時尚眼鏡OWNDAYS永不放棄的再生傳奇(破天荒フェニックスオンデーズ再生物語)這本書要用最直接的方式形容的話,就是我讀的時候一直在想,日本終於出現用輕小說筆法寫商場回憶錄的作品了 ~(爆,附帶一提作者沒強調,但也沒藏自己是阿宅的事)


整個故事基本上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斷遭逢危機與未爆彈圍繞所展開的商場冒險。經營細節省略到基本上只有大綱,反而各式各樣的笑點不少,同時無論如何最終關關難過關關過,同時也能一瞥日本商場那種人脈之間牽來牽去的運作模式,整體而言相當有意思。


AP連結:破天荒不死鳥:平價時尚眼鏡OWNDAYS永不放棄的再生傳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