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設定很常見,五十歲的現代歷史宅上班族阿伯轉生到戰國,成為弱小的國人領主朽木竹若丸。開場如同史實一樣兩歲父親戰死,爺爺朽木稙綱決定扶助孫子繼任家督。面對幼兒主公家臣難免不安,但畢竟內裝是老頭所以迅速以其外表看似幼兒,內在卻是個大叔的成熟應對穩下局面……好吧,實際上,朽木準備起飛了。
史實上朽木竹若丸在成年後改名朽木元綱,小說設定爺爺朽木稙綱開場是活跳跳狀態,不過看了維基發現史實生卒年不詳,只能從1562年還有文獻提到名字推斷當時人還在世。不過這也滿合理的,不然只靠兩歲兒加上公家貴族出生的媽媽,很難想像要如何扛住頭幾年的壓力。
雖然也可能是叔公維綱很忠心,但感覺有爺爺坐鎮確實比較可能是鎮住場面的理由,小說也選擇這樣設定。當然讀著讀著也會忍不住查詢元綱的生平經歷(BY 維基百科),發現也是個天才兒童來著。雖然小時候一定需要大人扶,但在我眼中幼主即位可以正常長大,平安渡過繼承時期權力衝突的,都是天才兒童。
往後朽木元綱還撐過戰國時代,在並非一帆風順的情況下且戰且走,關原大戰甚至驚險的臨陣從西軍叛變到東軍。即便戰後遭德川幕府減封,仍然是大名並高齡善終……很厲害欸。當然不可言諱言,小說一定會更誇張,至於有多誇張,嗯,已經不只是厲害了而是快樂吧。
以娛樂作品而言我覺得作者把未來歷史宅優勢和嚴竣現實平衡得還不錯,儘管竹若丸擁有超越時代的資訊,但所在的朽木卻很小,不過是近江高島七頭的一員,鄰國和附近各方大名全都虎視眈眈。
微妙的是同時間因為足利義輝和權臣三好家族鬧翻跑路逃到朽木(史實),結果就變成維護費(?)很貴,可是朽木現在也沒辦法打仗,有將軍在的話一般的國人領主不可能敢打,那在努力富國強兵的同時養一下將軍也滿划算的。
就這樣開場竹若丸對外披著將軍忠臣的皮,私下則為了家族存活全力厚植實力,考慮到不管想做什麼都要錢,所以得全力點經濟。模仿同時期已經出現,稍晚會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大名手上更加興盛樂市樂座制度(詳細比較複雜,主要是指廢除關稅),再另外加上公四民六的稅制。配合未來人知識開始製造肥皂、漆器,種植香菇再製成香菇乾,外帶最重要的釀造清酒。
竹若丸邊訂定有利於商業的法規制度,邊想辦法為朽木打造更多特產,全力全開賺錢。不可諱言就像同類型的作品,這些生產基制大抵都類似電玩簡易模式,點下去就會有產出而且絕對賣得掉。但好吧畢竟這是轉生戰國大名的故事,不是要打造戰國第一會社朽木屋之用經濟手段顛覆中世紀日本,大抵偏向提早複製史實的成功經驗,我選擇不要太介意主角的無限金製。
除了經濟面輕鬆發展外,更幸運的是撿到老選上歷史錯誤那一邊,結果至今沒沒無聞的鞍馬忍者全族。對方主動來求職,被當天上掉下來的工具人索性直接納為家臣,第一步是……嘿,現在是西元幾年我大概摸到邊了,各地軍情大抵瞭解,從現在開始你們改名叫八門,開始給我買賣米糧!
八門眾:可、可是,那個,我們是忍者?
當然後面會發現趁著全國各地都在打仗,買賣米糧簡直是暴利,而且能砸在刀口上的錢超好用。人不壞但很廢的將軍養了幾年開始變成滋事型上司,成天說要聯合各地大名,去討伐當時權勢如日中天的三好家。剛開始明明是為了避戰才披上的忠臣皮,此刻反過來變成引火的種子。
倘若因為將軍各種「如果近江有一半是你的」驚爆發言,慘遭附近大名盯上之餘還真的動手,小說開場才八千石的朽木絕對瞬間被輾過去。別的不要講,光看第一集開頭附的地圖就可以發現,相較附近的六角、淺井、武田、朝倉和一色家,朽木真的超小,小到不行!
完全可以理解竹若丸沒事就在哭哭,朽木超弱小幹啥都沒力的殘酷現實。既然如此就得趕快把將軍弄回京都,考慮到歷史宅已知現任天皇快掛點,而且這時代朝廷(天皇)窮到快脫褲子。竹若丸開出喪禮費用朽木出,即位典禮大嘗祭的錢也朽木出,相較之下公家(也就是主角母親出身的飛鳥井家)要想辦法戳朝廷戳到讓三好願意和足利義輝和談!
竹若丸成功在幕後運作,趁著三好家以為反正沒別人會出錢,坐等朝廷來跟我們哭的安逸心態。等發現朽木家已經搶先出手,這時候自己做什麼面子上都不好看,形成推托不了的政治情勢後,也只好乖乖和談。
如此這般,竹若丸終於開開心心把不甘不願但也沒皮條的將軍送回京都。畢竟都說了是歷史宅,差不多也知道足利義輝啥時會死了,現在只求將軍您不要再亂講話或隨手亂寫信,四處幫朽木引戰……當然結果滋事型上司根本停不下來就,竹若丸很生氣。對著來使怒嗆我的怒火又要怎麼辦那段實在很爽,此一時彼一時,朽木終於養到可以嗆人的等級了。
一路看下來可以發現主角對歷史資訊的運用相對謹慎,因為明白自己不是什麼天才軍事家,自然更小心不製造會把原本世界線立刻炸掉的事件,而是盡可能維持在還看得清的範圍內。於是讀者閱讀時就像在讀有趣的歷史What If 討論,如果在這時點做這個選擇再來會怎樣?如果這場戰役變成了這樣,接下來局勢又會怎麼跑?(當然世界線後面越歪越大也是必然的,未來要如何處理也令人期待)
系列第一集大半都在描述朽木怎麼在高島穩住情勢,但因為有錢了反而引發大名六角家繼承人六角義治不滿。義治私下策動因為自家領民一直逃向朽木,所以非常不爽的高島其他六頭圍攻朽木。不過此時有錢加上具備知識,得以秘密製造硝石打造出來的火槍隊,正適合模仿長篠之戰的策略,反過來拿下整個高島。
隨後六角家為了牽制朽木家聲勢,要求竹若丸參加和淺井的野良田之戰。史實是淺井特攻成功打贏戰爭,但這邊既然早知道有人會特攻,自然可以火槍拿起來先做好準備,結果反而立大功,得以維持朽木的獨立性。這下六角家不再能要求歸順而是轉為合作,並以六角家收養重臣平井之女小夜出嫁的方式締結姻親關係。
有趣的是書中這段提到戰國時代的政治聯姻,公家千金(公家就天皇國戚)因為是看血統,所以親生比較好,血緣最重要。武家(武士階級)千金反而養女比較好,因為親生的沒得挑,但養女一般都挑過才敢送出來,女方本身條件有保障。
而且女方多半是家臣家族出身。甚至可以從這個家臣的等級有多高,判斷本家對己方的重視程度。考慮到戰國時代被家臣反叛導致主上炸掉是家常便飯,所以大名要很小心不能讓權臣不開心。變成親生女兒寫信回家哭可以不理,養女寫信回家哭大名反而要處理的怪現象。所以和武家聯姻的話養女反而比較好,不是西漢那種抓個倒楣鬼就丟出去和親的狀態。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nYzSZXoTeEPMDaBKzfMBOhh8VKNjy8hdNbNJosI6nuCiLn0FezLG45qB8eVDN_bZT-g9EjdmPwjhd8GP95FdkPnsX0otMPvoiOMG8RCA3Cg-CfTw1khyMv0yN-Xx8Ql7M_VKf6NDNbqhcnKrAMMXmZZx6FwLN-34O7Fb5DfUQc8p2Zitji8-5PxxFFTg/s320/12.jpg)
六角這這邊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討價還價,不過竹若丸私下派八門眾確認小夜人品OK又正,對前夫也沒有留戀後,就果斷的一口答應,狂點女方親爸好感度的同時也展現了自身氣度,我滿喜歡這段的描寫(說到這個小說一直強調主角長得很普通,不過插畫還是畫得滿好看的,我都私心想像成是村上海賊的女兒模式,時代審美觀問題 W)。
同時這之後整個進度更是瘋狂快馬加鞭,原本的高島和淺井中間隔了一小塊的六角直轄領。六角家不懷好意的以戰功為籍口,把那塊領地給了朽木家作為牽制。之前是因為那塊地是六角家的,淺井不敢輕易動手。
但現在這塊地變朽木家的,淺井就算剛剛吃下脫褲子級的大敗仗,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眼看十萬石的朽木領土直接和二十萬石的淺井接壤,難保對方不會趁機來進補。所以朽木丸一回領地顧不得其他事,立刻下令開戰,接著要跟時間賽跑。不用最快的速度先把淺井端掉,就等著已經結大仇的淺井盤整好局勢反過來消化朽木。
六角家原本的盤算是兵力不足的竹若丸,一定會回頭哭哭找六角協助,到時候就可以重新確立彼此的上下關係。但此時已經努力富國強兵十年以上,而且比照織田信長完全採用傭兵制的朽木,在調兵遣將上的速度遠非一般戰國時代大名可比。
也是在這些戰爭描述中可以發現,儘管對世界線的變動相對謹慎,但提到戰場上的表現,主角竹若丸也就是朽木基綱性格衝動的一面。他非常渴望勝利,正因為骨子裡不喜歡戰爭,之所以開戰都是為了保護朽木,所以在戰場上總著急的想分出勝負並決定局勢。
也因此他會毫不遲疑的果斷開戰,在戰場上則不顧安危一馬當先,還要臣下不斷制止才不至於腦衝過頭(回到家就眾叛親離,每個人都去跟他媽告狀,害他一直被老母唸 W)。連帶因為骨子裡的目標是想過完安泰一生,所以為了安心下決策非常果斷,拋棄沒有利用價值的對象非常明快,該下手也絕不心軟。
整個第二集在打下淺井領地後,開始和周邊接壤的所有大名互相算計。那是個不吃人就被吃的時代,所以能再下一城就再下一城,火燒比叡山,吞併六角都是。因為不盡快壯大起來,慢了就怕反過來被各方合眾連橫圍死,當然主角幸運值很高高到不行啦。
我很喜歡竹若丸去六角家主城觀音寺城拜年,前面還在感嘆周邊家臣城堡的建築與佈局方式讓主城呈現固若金湯的氣勢,接著突然很尖銳一句史實沒有發揮機能就陷落了。如果對日本史熟的讀者看這句,馬上知道在說什麼想必會心一笑。
但因為我不熟所以知道有梗可不知在暗示啥,只能順著看下去。時候到了才發現是史實也有的繼爭內亂之人倫大悲劇……嗯,果然是用不上,真有趣。後面比照史實的分裂讀來也是很刺激,加上主角在旁邊間接盤算如何趁著局勢順勢收割(岳父您早晚要跳槽,不如現在就跳),讀來趣味橫生 ~(欸)
書中的「史實部分」也很體現中世紀政體的極度人治本色,主上是否有能是國家行不行的最大重點(不忍又要望向亨利六世)。於是周邊原本強大的勢力在換代之後,不斷內亂與弱化是乃是家常便飯,這正是有心人翻轉局勢的好時機。
儘管朽木擁有聞名天下的火槍隊,但作者也很小心不讓戰事因此一面倒得太輕鬆。對淺井一役和面對一向一睽三萬兵力來襲的戰爭,都因為大雨甚至暴雨(後面這場根本撞颱風)導致火槍無用武之地,不得不硬著頭皮打白刃戰。
這兩場的描寫都看得出作者確實很喜歡戰國史,戰事過程都寫得有模有樣。在閃電霹靂的一剎那看見敵方因為出乎意料的冒雨偷襲而潰逃的場面,描寫得相當漂亮。
雖然大概不是所有讀者都會欣賞這樣的寫法,但我確實喜歡作者不斷切換人物視角(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竹若丸 / 基綱),搭配不用時間地點描述故事的方式。儘管沒花太多心思塑造人物,角色間的情感交流也僅止於最低限度的敘述。但在大量「歷史」與「現實」間的資訊對比中,複雜的政治、姻親關係與軍事情勢都不斷推進並產生變化,讓故事讀來緊湊且張力十足。
朽木從開場的八千石到第二集尾巴已經衝上百萬石,要說誇張是很誇張,但至少非常快樂。而且該怎麼說呢,呃,我很喜歡種田文?(苦笑)同時劇情也時不時會藉由主角之口,提到一些比較新的戰國史研究和見解,這部分也是一大趣味所在。
比如解釋川中島之戰為何會打個沒完沒了,乃是因為兩邊都有必須打下去的絕對壓力這點很有意思。武田是因為糧食問題不得不一直向外擴張這點,讓我想到戰爭的滋味。上杉景虎不斷應請求協防,與其說是義將倒不如說是為了姻親關係,加上地理位置上的國防因素,導致那塊地方絕對不能被武田奪走。
而且真要說起來,儘管小說只用兩本,但故事裡的時點可是已經過了十七年。這類型的作品我還看過転生!竹中半兵衛マイナー武将に転生した仲間たちと戦国乱世を生き抜く和戰國小町苦勞譚(先不提本願寺無論如何都要燒的何度、時をくりかえしても本能寺が燃えるんじゃが!?這個奇怪的東西W)。
転生!竹中半兵衛也是歷史宅轉生還是七個人一起,分佈在日本各地大家族並展開團隊合作,開局條件比本作華麗許多,轉換世界線的方式自然更加快樂,只是不可諱言因此更像打電玩了。遺憾的是因為出版社因素之類的大人理由,五集便草草腰斬。至於戰國小町苦勞譚……呃,嗯,這個是非常非常非常快樂 ~ XD
咳,總之我是想說淡海乃海 水面動盪之時這系列會受歡迎果然是有理由的,確實寫得很吸引人。即使像我這樣不怎麼熟悉日本史的讀者,看著那一大堆名字長得要死的歷史人物,在根本不熟的近畿地區與無數陌生地名間來來去去,彼此不斷盤算攻防然後打來打去,照樣覺得充滿趣味。
讀著讀著,在眾人眼中莫測高深可內心實際上各種吐槽,生氣時躲進房裡瘋狂打算盤,被評為比起武士更像商人,部屬即便想勸說這樣對形象不好,到頭來也放棄治療的主角很好玩。看開吧,那就是主公的壞習慣,打算盤總比酗酒或沈迷女色,甚至胡亂四處遷怒發洩要好。更別提家臣公認字很醜,不過主公英明所以看得懂就好……太可愛了吧!
負責本系列封面與內頁插畫的碧風羽也是有口碑的老牌插畫家,畫風不特別討喜但畫技紮實,人物都繪製得十分用心,背景也盡量呈現。儘管比起一般輕小說的萌系插畫,這部的黑白頁充滿大叔、背影、盔甲和戰爭場面,不過該怎麼說呢,以這部的調性正該如此吧?彩頁則完全體現碧風羽強項,用色濃郁鮮亮,第二集的結婚彩圖讓我心花朵朵開!
淡海乃海 水面動盪之時~被三英傑討厭的不幸之男 朽木基綱的逆襲~(淡海乃海 水面が揺れる時~三英傑に嫌われた不運な男、朽木基綱の逆襲~)是看了評價本來就覺得應該會不錯,實際開讀發現精彩程度遠超預期。即便不算喜歡戰國題材也不熟日本史,照樣覺得非常有趣的日系戰記,推薦給喜歡種田文與歷史 What If 題材的讀者。
最後,就小小抱怨一下,其實這部整體而言我覺得翻譯不錯(如果可以多上一些註解就好了,不過輕小說好像本來就很少在上註解)。但還是有幾個比較在意的小問題,比如有時會出現一些看後面情節,會發現前面段落把語義翻反的句子。
再來乾燥香菇和和乾燥海參這翻法也奇怪,台灣中文比較常見的講法應該是香菇乾和乾海參(想要先打預防針,未來請務必千萬不要出現乾燥肉喔,是肉乾)。還有戰國時代的人怎麼會管明朝叫明朝啊,原文也只有明不是嗎?可以寫大明也可以寫明國,翻明朝不對勁吧!
咳,最後的最後,這部台版第一集五月出的,第二集九月就出了,第三集再幾天也要出了。以青文出版速度來看這兆頭何止不錯,應該是銷量頗好看?無論如何,希望別斷尾啊!(掩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