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4日

戰爭的滋味:為食物而戰,重整國際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書店看到歷史學家莉琪‧科林漢(Lizzie Collingham)這部作品,當下決定非帶回家不可,戰爭、歷史、食物,三種興趣一次滿足,這麼命中我的書不看怎麼行?


當然從書名便能理解,這本談的是二戰時期世界各國在民生與戰場上面對的糧食問題。或者講得更白一點,關於二戰的糧食問題,推到極限就是要讓誰餓死的問題。每個參戰國都基於政治意識形態,以及實際的資源數量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這些選擇影響了戰爭走向與活在戰火中的人們,並改變戰後的世界。


我還記得讀不存在的維梅爾時,作者提及納粹的美學特色之一是健康快樂的純樸農村,這種「人民的意志」連帶成為納粹時代重要的文化符碼。當時我實在難以理解為什麼作為法西斯極右派的納粹,會長出這種比較接近蘇聯風格的美學,透過本書說明我總算比較可以理解。


從十九世紀開始德國便一直苦於工業化之後,國內糧食供應追不上急劇增加的都市人口。雪上加霜的是雖然營養價值較差,但德國人還是寧可捨棄傳統的黑麵包,轉而追求外皮香脆、內裡柔弱的白麵包,蛋白質和油脂等能增加美味與飽足感的食材需求量也越來越高,但問題是德國本土農業無法以滿足國內需求。


對比之下,大英帝國可以透過將工業產品販賣給殖民地和自治領,以換取糧食與初級工業產品達成經濟上的平衡與繁榮;美國則靠著廣大的中西部土地,除了能充份供應國內所需,產能還足以出口。德國一來沒有足夠的外銷市場賺取外匯,二來也沒有殖民地可以供應廉價糧食,結果便長期苦於外匯不足以進口糧食的狀態。


十九世紀最後二十五年到一戰的這段時間,相關問題越來越嚴重。某方面而言,德國在一戰不是敗於軍事,而是敗在糧食供應不足所導致的嚴重饑荒。這些災難也停留在曾活過那段時期的德國人比如希特勒心中,並在往後成為諸多噁心政策的原始動力。


如今回頭去看以二戰為首那時時期的戰爭,首先要意識到隱藏在戰火後的糧食問題,在國家高層與人民心中有多迫切。實際上納粹黨之所以能在國會選舉獲得亮眼成果,便與其極力強調將進行農業改革、改善農民生活有關。


當然選贏了之後納粹從此對農民興趣缺缺是一回事,但無論如何這個宣傳基調,以及曾經餓過的人對充足糧食的渴望,搭配想像中的健康農村景像的「高貴亞利安」根基,便成為當時流行的納粹美學符碼。沒錯,某方面而言,這正是那種沒下過田的都市人才會妄想出的美好農村風景:讓我們愉悅的吃些美味餐點吧。


實際上納粹高層並不太在意德國德民的生活是否美好,他們在意的是糧食能否充份供應。尷尬的是愛用國貨、整合國家資源等內部管理手段,皆不足以應付德國都市人口的需求,於是在戰間期德國不斷有農業學家提議應該要向外爭取生存空間。


更糟的是,實質有用的國內農業改革引發不了納粹高層興趣,但和向外宣戰綁在一起的糧食政策很可以,倒不如說多多益善。結果就這樣納粹端出一個又一個像東方總計畫這樣的盤算出來。


這些政策往往沒有留下紙本紀錄,所以戰後當下世人基本上難以想像原來還有這樣的事。但近幾十年間透過統整研究諸多周邊史料,歷史學家開始可以慢慢整理出納粹的糧食政策是如何影響其戰爭決策,而這又代表著多駭人的意義。


過往史學家常將種族因素視作巴巴羅薩作戰的起因,但如果把糧食政策在納粹高層心中有多重要這點納入考慮的話,便能明白當德國面對被英國嚴密封鎖的焦著狀態時,向東方爭取「生存空間」與更多糧食便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德國對蘇作戰的真正目標其實是要留土不留人,納粹並不只想清空猶太人,是想把整個東歐和蘇俄都盡量清乾淨(再挑選部分「奴隸」留下來下來用)。農村的人通通遷離抓去放生,都市人口就給他餓死沒有關係。


德國的專家與軍官對相關政策預期的死亡人數都是幾千萬人起跳,不過沒有關係,這一切全是為了讓德國更加偉大所必需的犧牲。柏林大學景觀設計學院的維比金-尤根斯曼教授,在1942年出了本叫景觀入門的書,形容斯拉夫人是「準生態障礙」有礙東歐觀瞻,處理方法自然是想辦法讓那片土地沒有斯拉夫人。


儘管終歸來說針對東歐人的滅絕計畫執行得沒有猶太人好(某些地區比較容易,但要普及時就被地下游擊隊搞得很慘),最終不算成功,但曾造就的苦難依舊令人膽顫心驚。


而另一方面土地清空了自然要放人進來,但想也知道德國本土的農民誰想去東歐種田,跑去荷蘭和丹麥招募也沒多少人想理,最後只想辦法遷了些以德意志民族為主的農民過去。然而官方沒有配套措施,農民面對陌生的風土氣候也適應不良,還收到擺明集中營猶太人穿過的血衣這種配給,鬼才受得了。


更慘的是最後納粹那個東歐大糧倉的理想自然從未能實現,當德國開始戰敗時,這些得自行想辦法逃離原居民與紅軍追殺的移民,經歷又是另一場血淚斑斑。


不過最令人氣結但又不意外的,曾主導此事的相關專家,在戰後基本上都被輕輕放過,快快樂樂的過完一生。沒事可能還順便寫個論文,強調「遷移計畫」對創造更美好世界的重要。但這點大概也不能責怪紐倫堡大審那些檢察官昏庸,因為實際上納粹高層的思路和計畫,不管在那個時代都腦洞到讓人驚駭的程度。


至於同為軸心國的日本發起二戰的理由其實和德國類似,都起於國內資源無法有效供應需求有關。日本在近代人口增加、飲食習慣改變之後,原本作為經濟主力的農業逐漸供不應求,還因為制度老舊僵化又貧富懸殊,導致難以進步、產量也拉不上來。


儘管日本靠著掠奪台灣和朝鮮的農產品滿足需求,並透過將產品出口到中國賺取外匯。但極度貧窮的農村導致的社會不穩定始終是個問題,經濟大蕭條又加重了問題嚴重性,國際社會企圖制衡日本發展的企圖也引發民族主義者的怒火。


最終日本和德國一樣選擇向外擴張的路,滿州國成為日本打造西部夢的美好土地,只要把中國東北清空然後把最窮的農民移居到那裡去,這樣留在本國的農民就可以擁有更大的土地變成中產階級,富農也不會受到影響。去到滿州國的農民則透過先進栽種技術種出大量優質農作物,外帶成為大日本帝國對抗蘇俄的第一線!


現在來看會覺得根本是供三小的計畫,可在那個除了軍國主義外容不下任何聲音的時代裡(因為會被幹掉當肥料),這種論調獲得統治菁英的認同。農村鄉民自動自發的加入各種社會組織,並因此逐漸形成一個彼此互相監視、掌控嚴密、極度適應極權統治的社會組織。


在這樣的組織中有不少男性農民都被動員移居到滿州國,官方同時透過婦女會勸誘女性,成為這些男人的妻子以報效國家(誠如書中所述,當整個村莊的人都用無形壓力逼著妳必須去結這種婚時,一般女性是無力對抗的)。


當然就像德國碰上的狀況一樣,去到滿州國的農民就算領到了原始居民被悲慘遷移後留下的土地,往往也因為惡劣的氣候條件,加上差不多等同放生的配套措施,進而各種悲慘(當然這時期的悲慘,比起戰敗之後幾百萬的日本移民,在完全沒有撤退計畫下遭逢的悲劇比起來又變得不算什麼;只能說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糧食政策是一回事,如何對待種田的人又是另一回事)。


在此同時以擴張來確保日本國力持續昌盛,已是當時的軍人政府理所當然的選項:日本也需要自己的生存空間比如中國。我們都知道的八年抗戰在1936年開打,而當德國以閃電線掃平西線時,日本也立刻朝那些西方國家的東南亞殖民地下手。


當然美國一直是個大問題,日本不能沒有美國的石油和廢金屬,問題是對頭已經洗下去的日本來說,戰到此刻卻認賠殺出的煞車沒人想用。和美國一戰的念頭開始成為主流,有識之士知道這個走向很不妙,但問題是已經擋不住了。


最好笑的是我還看到一句(日本)海軍先前曾以準備和美國開戰為由向國家申請經費,如今已沒有立場向軍方坦承必輸無疑……該怎麼說呢,可以,這很日本,我彷彿可以聽見這樣的辯解:「如果被唸都拿了錢還打不贏怎麼辦,啊我就不想被罵啊,美國應該會願意和談吧?」


呃,但美國不願和談,不但如此偷襲珍珠港一事,還給了想參戰的小羅斯福一個民氣可用的藉口。就這樣同樣起於糧食問題的日本走上二戰這條路。但其實無論德國還是日本,都有機會選擇以更自由、更開放的態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也許從中可以找到一條生路也不一定。


當然也或許這不過是放馬後炮,在那個各國都急忙加高關稅壁壘的時代裡,民族主義終究是更容易也更有說服力的選項。最終兩個國家都往擴大國土好掠奪更多資源的方向,而這決定勢必也將與以英美為首的其他大國產生衝突(尷尬的是二戰結束後隨著迅速展開的冷戰局勢,德國和日本很快又重新成為大國,地位還比之前更加穩固,只能說這正是歷史弔詭的一面)。


是說在第一部頭兩個章節德國的帝國雄心和日本的帝國雄心之後,我本來以為自己知道第三章會寫什麼,結果後面出現的是第二部糧食戰爭……嗯,是不是有什麼被跳過了?結果我忍不住微笑,趴死打 ~(喂)


咳,總之二戰導致當時已經成形的全球物流網要不中斷,要不就變成和原本非常不同的模樣。進口進不到東西,想出口的東西也出不去,在這種狀況下每個參戰國如何處理相關問題,也將影響其在二戰當中與戰爭結束後的實力。


相較於其他面臨嚴酷考驗的參戰國,就和大多數人的印象一樣,只有美國一個像開掛一樣的。由於本土未受戰火侵擾又擁有廣大的中西部田地,所以美國不但可以供應士兵與工人所需,還能額外養活包括英國、蘇聯與中國在內的同盟國。


雖然說在M.F.費雪的如何煮狼這樣二戰時代留下的飲食散文集,還是證明了一般都市平民的民生需求大抵還是受限,但在那時代已經是頂級水準。


我還記得危機領導裡提過詹森童年時代哪怕家裡不窮,但還是沒水沒電,後來他進入政府工作後便全力向小羅斯福爭取故鄉的基礎建設。但即使是新政也無法徹底覆蓋全國,到了二戰時期還是有很多農村無法供應水電,農民也沒有財力購置家電、更新農法和農耕機具。


但二戰帶來的機會改變了一切,沒錯,美國農民趁機發大財。雖說整個一九三零年代也是一個小農場被擠出場,農家開始大者恆大的過程,蘿蘭.英格斯.懷德筆下的小木屋時代正迅速消失。不過二戰更加擴大這個現象,也讓美國的農業結構開始走向今日我們所熟悉的模樣。


由於小羅斯福政府沒有統一管轄農業與糧食事宜的部門,相關權責分散在會彼此爭權的不同機關間,結果就是美國在糧食的生產與分配上缺乏有效的管理計畫。不過當然美國實在太外掛,所以就算因為缺乏統合管理導致諸多浪費,卻也不成什麼大問題。甚至當其他國家煩惱的是沒東西吃時,美國煩惱的是1944年西瓜種太多怎麼辦 ~(美國農民:因為去年價錢好啊!)


另一個有意思的點則是美國當時讓不少德國戰俘去農場工作結果成效良好,美國農民盛讚這些戰俘的工作態度,同時前德國大兵表示吃超好:桌上什麼都有,還有咖啡和冰淇淋!但說到在美國一天吃的量比在家鄉一星期吃得還多,就知道德國當時是什麼狀況了(然後1945年美國戰爭部想把這些戰俘趕快丟回去,結果農民跑去瘋狂抗議,淦不然你們都市人要來幫忙收嘛!?)。


不過嚴酷的是顯然同樣是白人就會比較被當人看,因為同時間墨西哥裔的農工面臨的是嚴酷低薪剝削。日裔農民則被強制關進集中營,不得不賤賣農場、失去工作機會,成為廉價勞工。這些故事至今仍是負面的人權事例,更別提那種讓工人被迫在農場自營商店裡,用相對高價購物的鬼故事也所在多有。


當然有人苦就會有人過得很快樂,大型農戶靠著產業興盛蓬勃賺入大筆金錢,自然也帶動新興技術如冷凍食品的發展。美國農業在二戰期間成功產業升級,當二戰結束時也已經掌握到,足以影響那個和平饑餓新世界的力量。這之後美國長期貼補農產品,透過經援計畫與低價傾銷將產品推向全世界的過程,則是一個大眾更加熟悉的故事。


相校於美國,英國在戰時的糧食體系比較微妙一點。老實說談到這點大多數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一路延伸到戰後許多年的配給制,而且多半留有吃得很糟的印象。不過這個吃得很糟是相對的,跟承平時期或戰時美國相比當然是吃得不好。


但如果要跟英國以外的國家比,英國人整個戰爭期間沒缺糧沒營養失調,其實已經是頂標水準。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成就,美國的租借法案當然重要,不過英國在二戰期間是如何傾全大英國協之力來確保本土糧食充足既是更有意思,也是更加殘酷的故事。


當然本土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實際上英國在戰爭初期便快速改變原來的策略,增加耕地、改種小麥和馬鈴薯以提升糧食自給率。戰時的英國農業和美國農業一樣,因為收購價格提高所以收入變高,雖然大型農戶也因此取代小型農場,不過留下來的農民(地主)變得富裕許多。


只是說此時的收入變高跟很努力種更多比較有關,大多時候其實還是用傳統笨笨的方法在種。農業升級比如使用雜交種子、殺蟲劑、除草劑和育種等農法改變,要等到1945年以後才會發生。只能說可以,這很英國(附帶一提,英國也用戰俘下田,英農表示德國戰俘好用,不像那個義大利戰俘超難用!本書看了五分之一終於有義大利戲分,結果是這種)。


不過再怎麼提升麵包自給率,人也不可能只靠碳水化合物過活,又或者說英國人有能力不只靠麵包生活,於是進口便是理所當然的選項。美國農產品、阿根廷醃牛肉、冰島魚獲,澳洲和紐西蘭的畜牧業產品,全都是英國戰時糧食的重要來源。


這些東西或許不見得好吃(特別是美國蛋粉有名的難吃),但熱量保證沒問題。同時這些戰時消費,也讓出口國賺到不少外匯。特別是冰島,本來1930年代超級蕭條,但因為二戰不但賺到經濟起飛,戰後漁業還海放英國。


但當然進口最重要的就是物流,當英國全力封鎖歐陸時,德國的潛艇也在大西洋瞄準航向英國的船隻。同盟國軍隊、商船與德國U型潛艇對決的大西洋戰役,向來是二戰一個令人熟悉的印象。


實際上1939到1940年間英國確實為此陷入窘迫,但若說這個窘迫只跟德軍發揮良好有關那就錯了,實際上英國內部問題也不小。當時的英國由於此前造船業不景氣,當戰爭來臨時嚴重缺工之外也沒有良好的經驗傳承,結果開打時無論造船還是修船都沒有效率可言。


更糟的是國內物流管理也亂七八糟,港口毫無效率,東西向鐵路根本無法負荷預定的載貨量。結果好端端的食物常常卡在效率不彰的物流和管理中腐敗,同時英國政府還因此產生糧食不足的錯覺,更努力進口食物的結果,排擠了更需要食物的殖民地與國家,這導致的死亡數字令人觸目驚心。


二戰期間全球物流與資源都陷入窘迫,數量有限還不斷在大西洋戰役中被德國潛艇擊沈的商船與軍艦的倉儲空間,得要同時滿足軍人移動、武器、軍需品、平民日用品、糧食、原物料、民生機具等貨物的運送需求。如何決定孰先孰後等順位問題,自然涉及激烈的權力與政治衝突。


美軍和美國平民,英軍與其他國籍的軍人,英國平民、自治領與其他白人國家平民,誰的需求應該要擺在前面,誰的需求會被忽視,都是殘酷而現實的事。當盟軍打算發起大型戰役,為了北非的火炬行動或者諾曼地大登陸進行準備時,軍隊以外的需求自然會受到更大犧牲。


也是此時格外可以令人感受到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平等的事實,因為在整個二戰,英國本土的平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被餓到。英國靠著美國支援,以及把餓荒輸出給整個大英帝國的作法,確保了本土的糧食供應始終維持在安全線上。


有限的海運能量在滿足軍隊之後,第一順位往往被用來滿足英國政府的倉鼠本能,情況嚴重到美國政府和軍隊,總是對英國糧食部官員的需索無度感到不滿。但也正是這點體現出英國當時的文官體系很強的事實,儘管美國再怎麼不爽,但原則上英國官員往往能在爭論中占上風。


儘管他們提出的要求不一定是正當的。


大西洋戰役一方面是透過解開密碼,與研發雷達解除德國潛艦威脅的故事,但同時間也是掌握大權的國家與官員,決定不同位階之人生活品質甚至生死的故事。而那決定並不見得公正,有時甚至會造成原本可以避免的災難。


實際去看英國在戰時跟美國、自治領還有殖民地的互動,不免會覺得這個國家實在挺白爛的。如果弄成APH風格的對話,甚至會變得更微妙。比如說英國一直要求美國出口更多牛肉給自己,不過美國本土人民對牛排的執著不容小覷,結果事情就變成這樣:


英國:美國美國,快點出口牛肉給我,我們都快餓死了!

美國:我算過了,英國人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牛肉!

英國:我說需要就需要!

美國:休想從美國人手上搶走牛排!

英國: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給我更多牛肉!!!


通常英國會吵贏,但美國還是會優先滿足美軍與國內消費需求,於是英國在整個二戰時期多半是靠阿根廷的牛肉來滿足需求。另外英國本土也一直維持日常屠宰量,理由是因為如果一次宰太多全部做成罐頭,然後不幸被德國轟炸機一把火全部燒光光,那也未免太虧了。


當然除了美國之外,加拿大是另一個重要的糧食來源,互動起來基本上是:


英國:加拿大加拿大,清單上有的東西請盡量都給我!

加拿大:好喔,會努力!


對於紐西蘭,話說戰前紐西蘭便以向英國出口奶油為主,戰時英國人覺得起士的營養成份比奶油高,所以……

英國:紐西蘭紐西蘭,現在比起奶油,我們更需要起士!

羊國:好喔,我們現在把奶油工廠都魔改成起士工廠增產報國!

英國:不好意思,我們比較喜歡美國起士,你們還是賣我們奶油好了。

羊國:好……喔,起司工廠再改回奶油工廠,什麼今年穀物欠收奶油我們自己都吃不夠?不行,想想水深火熱的同胞,我們改配給制吃少一點,還是出口報國啦!


如果說到這邊還算可愛,接下來畫風將開始轉變。


英國:馬爾他馬爾他,你們幾乎都種橘子賣我們對不對?

馬爾他:對啊。

英國:現在打仗我們不能買了,所以通通自己吃喔!

馬爾他:住口,請不要再跟我們提橘子。


當然澳洲出口的脫水羊肉地獄級難吃沒人則是另一個故事,不過澳洲在1943年後的出口主力轉向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半脫離大英帝國的糧食供應陣線。然後如果說英國和美國或者白人自治領的偽對話還算笑得出來,但和殖民地就直接變地獄梗:


巴勒斯坦:英國,我們把橘子都做成果醬了,希望北非英國大兵會喜歡!

英國:那鍋,北非的英國大兵比較想吃草莓果醬。


事到如今真的很難確定巴聲斯坦農民當時有沒有在心裡罵,去吃砂子吧你們。


這就更別提……


英國:波札那(那時還沒獨立叫貝專納蘭),現在日子不好,你們要再努力縮衣節食一點喔。

波札那:再縮衣節食,我們就要餓死在路上了喔。


英國:奈及利亞啊,可以想辦法再給我們更多棕櫚果仁嗎?

奈及利亞:好喔,我們現在叫女人和小孩努力拿石頭敲棕櫚。


考慮到一百萬顆棕櫚才能收集到一噸果仁,缺乏工業化機具的西非在戰爭期間一年出口超過四十萬噸的棕櫚果仁給英國,那些女人、小孩、小女孩們是真的很努力拿石頭敲棕櫚啊。


英國:模里西斯,我們船很少而且再來會很忙,以後能給你們的會更少,但不用擔心,在我想像中,你們應該可以靠自己養活自己。

模里西斯:呃,如果標準只是不要餓死的話……


幾乎只產糖的模里西斯,在戰爭時承受了極其嚴酷的考驗。


英國:印度印度(和當時還沒獨立的孟加拉),那個,你知道嗎,餓死的話,人就會消失喔。

印度&孟加拉:


死人是不會講話的,這是在印度和孟加拉發生的事。


總之二戰開場整個大英帝國是真的總動員英勇報國,比如世界各地都一堆人跑去從軍,貝納專蘭的酋長們更誓死效忠維多利亞女王(對,他們更新比較慢一點)。但也是在戰爭期間在軍事與內政上的差別待遇(即使是澳洲士兵也會被抓去打特別沒意義的戰役),讓這些國家與地區最終都看破帝國主義與殖民體制的手腳。


畢竟非洲軍人一方面在前線打仗,老家一邊因為白人移民圖利自己搞到瘋狂通貨膨脹、當地居民產業崩潰,妻小就算收到士兵薪水還是買不起糧食這種事,可對士氣沒有什麼良好影響。


同時因為二戰產生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變化,也都在戰後持續影響各地發展,而就第三世界來說,那通常是指往壞的地方發展。不過即使如此也存在著特例,那就是在二戰期間狀況反而變好的情形,那就是中東供應中心(Middle East Supply Centre)的故事(遺憾的是也只在二戰期間變好囧)。


要提到這個後勤機制有多厲害,首先要先說明,二戰時期英國在北非戰役的基地設在埃及開羅,然後所謂「中東指揮部」的管轄範圍包括地中海的塞浦勒斯和馬爾他群島,東達土耳其南到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拉克和伊朗,再加上阿拉伯諸酋長國、蘇丹、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


地圖攤開會發現橫跨歐亞非真是好大一個東,所以需要餵飽的人和軍隊那個量是很驚人的。


回到戰爭初期。當時中東狀態一片混亂,英國大軍與軍需品迅速壓垮當地的港口負荷量。更麻煩的是東非的義軍投降以後,尚未參戰的美國為了方便商人做生意,馬上宣佈紅海和亞丁灣可以通航囉,立刻把民生消費品倒進去。


結果當地整個大爆炸,同時發生通貨膨脹和囤貨居奇的行為,已經可以想見糧食短縮引發饑荒與暴動的未來。而且當時英國和中東政權的關係並不好,考慮到隆美爾率領的德軍步步進逼下,如果中東政權到時全倒向德國,英軍將會腹背受敵跑都跑不了。


於是邱吉爾指示當時的中東部部長奧利弗.利特爾頓,要他想辦法疏解這個壓力。其實考慮到英國在印度和非洲其他地方的各種管理爆炸,說真的中東就算跟著爆炸也不是什麼很讓人意外的事,真正讓人意外的是沒有爆炸而且還疏壓大成功。


臨危受命的利特爾頓最成功的行政措施,正是在開羅總司令部一個小辦公室設立了中東供應中心。1941年12月利特爾頓任命澳洲中校羅伯特.傑克森,雖然他當時十分年輕才30歲,但事實證明這人完全是個行政天才。


要注意的是中東供應中心沒有實際指揮權,定位上只是諮詢機構,但羅伯特.傑克森實在太強了,雖然沒有實權但他就是裝出有實權的高高在上模樣,透過人脈、私交與各種狐假虎威四處攀關係。老實說這真是標準的詐欺技能點滿,但這是一個正面利用詐欺技能的典範,手上只有二十但喊一百,想辦法讓更多人不會餓肚子。


傑克森擺出一副大家都得乖乖聽我話的氣勢,遊走各地拜訪擁有行政權的當地首長,善用他唯一的權限也就是對船運空間的控制,慢慢擴展中東供應中心的規模與影響力(傑克森也靠著和開羅武裝部隊首席供給官林塞爾的交情,在1942年初的饑荒中,說服削滅軍隊配額,以免後方因糧食不足起火)。



在他管理下中東供應中心建立起關於庫存與儲備物資的中央估算系統,盡可能統一徵收當地糧食,並控制進口糧食的種類及數量,再將徵收到的物品一起貯藏在聯合倉庫:連軍需品也一樣。於是當地商家囤積居奇的機會被緊密壓縮,軍方也沒有權限在民間私自徵用物品,同時被妥善管理分配的船運空間也提高了效率。


然後除了海運能量外,中東供應中心在當地建立起的靈活糧食策略與物流系統也非常重要,當時是卡車、火車甚至古老的單桅三角帆船通通拿出來用。以往種棉花的埃及現在改種稻米提供駐北非的印度軍隊,剩下的還可以運到錫蘭。


棉花籽油不足就改從蘇丹進口,小麥不夠改吃大麥,並戮力改善當地的農業技術以提高效率,進而改善平民的糧食供應,還在1943年、1944年派遣陸軍與空軍對蝗災投藥成功挽救農作物。


而可以做到這一切,全是靠著賴英國穩固的文官體系,透過專業精準拿捏所有船隻的倉儲空間,確保軍用物資與民生物資進出口的平衡。當時美國人對此是很驚訝的:


這些英國人怎麼有辦法立刻在需要的時候找到這些男男女女都有的專家到現場處理問題(論造冊的重要)。而且審查這些的軍官強到美軍軍官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反正一直在清文件然後事情就很好的處理掉了,還維繫了幾百萬人的生存。


當時這塊好大一個東的土地還有上面的人民,在中東供應中心的安排下,或許患寡,但不會不均,而且夠用。結果不但阻止了原本可能變成災難的糧食暴動,還建立了兼備秩序與彈性的海陸物流,以及恰當的農業徵收政策。


在滿足軍隊需求的同時成功壓抑物價,更厲害的是甚至還讓底層的人營養變好,連當地嬰兒死亡率在這段期間都下降。說真的對比中東供應中心和當時印度和非洲的狀態(後二者都是大爆炸),更可以說明人才、管理與制度的重要。


中東供應中心真的是一個絕佳的範例,證明只要有心人就可以把事情做對。在這故事有權力的人意識到需要把事情做好,而且也真的找到有辦法完成這一切的人才,然後大家配合把事情做起來,並驅逐埋伏在一邊的饑餓之狼這種大人禍。整體而言這是我很喜歡的那種故事,如果可以的話,好希望能拍成電影。


然後羅伯特.傑克森戰後持續做了很多事,不過最主要的是協助聯合國疏解二戰後馬上迎來的全球饑荒,以及隨後參與世界各地的大型公共開發計畫。他活到1991年,死時沒受到盛大關注,但他活著時幫過很多人活下去,還被稱為物流大師(master of logistics)。


不過如果說中東是高標的話,那非洲就是低標,印度則是底標。殖民體制的問題遇到壓力就爆出來,幾乎都種經濟作物然後靠進口糧食維生,遇到二戰進口糧食量銳減,男人要不從軍要不被抓去替白人種經濟作物,然後歐洲人不能餓軍隊不能餓平民,但殖民地就大家努力一點喔,只是沒飯吃而已嘛。


非洲的狀況大抵跟當地政府無力制衡、甚至直接串連當地白人移民,導致農業、行政措施與收購價格都極度不公平有關。確實也有一些本地居民因此得利,但制度受到破壞、生活崩潰甚至陷入饑荒的事例非常多。


印度的話,其實如果能推動統一的農業政策的話,或許根本不會那麼慘。但實際上當英國官方每回只要有地方的運量需要被犧牲,就總是先大幅縮減印度的傾向(在想像中印度可以靠自己養活自己,數據什麼的都沒在看),導致當地本即存在的糧食不足問題更加惡化。


當有些省份開始缺糧時,其他省份無論是白人主導的總督府還是當地政客,做的事是關起對話窗口自掃門前雪,把本地產的糧食緊緊扣在手上。更糟的是印度之所以總是優先被犧牲的理由,是因為英國的戰時內閣基本上都看印度不順眼。


邱吉爾本人對戰前就想獨立的印度極度不爽,以至於他在二戰期間對印度根本挾怨報復(但就算他是認真想要做好事比如調派船隊時,照本書作者說法基本上也只是證明他是個累贅),可除此之外的所有內閣成員對印度也沒有好臉色。


一來一往的結果就是有些印度省份的饑荒很快就擴散到其他省份,加上1943年大歉收(非洲也撞上同樣問題),以及之後北非火炬行動這類大規模戰役的計畫,導致原本的糧食進口量再進一步減少時,印度與當時尚未獨立的孟加拉便成為恐怖的人間煉獄。


等政府後來好不容易清醒發現不能再裝死了,爛政策與缺糧問題還讓事態變得更加嚴重,物價更是一飛衝天。等到官方終於知道該設立施粥所了,結果只能供應小米等次級穀物,結果原本以稻米為主食的當地人因為饑荒腹瀉死去更多人。


在二戰中印度由於英國政府的決策,成為整個大英度國糧食體系的最底層,也承受了極其巨大的犧牲。由於有個成功的中東供應中心的例子擺在那邊,很清楚的證明非洲和印度就不是做不到,那是擺爛也是人禍。


當然考慮到地緣關係(中東總是比較能讓英國人感覺到危機感,當地政權相較之下也比較不好控制),以及德軍在北非攻勢猛烈的影響,中東或許一開始就比非洲與印度更容易獲得英國優待沒錯。


可即使做不到中東供應中心那麼好的程度,但如果非洲和印度的殖民政府有努力透過行政手段,避免饑荒與瘋狂飆漲的物價而非擺爛的話,至少也不會餓死那麼多人。遺憾的是擺爛、種族歧視與差別待遇確實存在於二戰當中,並在殖民地留下惡夢般的記憶。


這時建立起的戰時體制也破壞原有的社會體制,埋下戰後非洲政局不穩的種子。殖民母國刻意培殖的經濟作物體系,導致殖民地在遇到物流中斷時毫無韌性可言。刻意壓抑的工業發展除了讓當地產業落後並產生各種結構性問題外,在戰時也反過來變成母國需要工業製品來協助提高農業生產量時,殖民地卻因缺乏技術導致沒有效率。


無論如何在非洲和印度發生的事,都證明了殖民制度並不是什麼可以忍受、甚至對當地居民更好的必要之惡。


但該怎麼說呢,看完英國線覺得英國超腦包,但對比德國線又會覺得大英帝國英明神武,真的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爭取糧食與生存空間是納粹發起戰爭的正當性來源,也因此在養大軍的同時,維持本國平民的正常糧食供給便成為很重要的事。


二戰期間歐陸城市人經由配給制度獲取有限的糧食,鄉下農夫則靠著糧食自給自足,多餘的還能拿到黑市販售的印象深入人心,而這個印象在歐洲也是正確的沒錯。如同前面提到的,幾乎全面種植經濟作物並進口糧食的殖民地,因為二戰物流全球大亂後,民生面受到嚴重打擊。


在西線歐洲狀況也很類似,首先由於封鎖與戰爭物資的競爭,即使是德國本土的農民也很難弄到充足的肥料、飼料與機具。結果自然是生產量越來越少,城市人口能得到的配給量也越來越低。


儘管德國很早就成立帝國食品公司,但實際上這公司的管理能力一直都馬馬虎虎,沒能成功統整德國的農業體系。由於男人都被抓去打仗,於是德國農場往往由女性與老人經營,並仰賴來自烏克蘭與波蘭的強迫勞工,以及法國和蘇聯的戰俘支援。


考慮到德國農場在戰前本來就會使用季節性的東歐農工,所以二戰期間無論黨衛軍如何說破嘴,往往也很難逼迫這些農場主人轉變性格去凌虐她們的工人(實際上她們可有常識了:只要提供良好待遇,人根本不需要監督就會認真工作)。


同樣的管理問題也顯現在供應量上面,和農業已經企業化所以很好控管與徵收的英國農業不同,當時的歐陸基本上小農當道,德軍也沒那個能力針對所有占領區的小農進行高壓管控。


結果就是一旦小農覺得國家沒有好好照顧我們,都只獨厚富農所以增產報國不划算的時候,馬上可以很有彈性的調整耕種策略,從原本的經濟取向變成自給自足路線……嗯,好吧,原本可以期待的糧食這下又變得更少了,連帶城市的配給量也變得更少。


這件事不管怎麼看顯然都很詭異,德國一開始就是因為感受到迫切的糧食需求才開戰,結果開戰之後糧食供應反而變得更窘迫,很顯然動用暴力的決定有那邊出錯了。


雖說作為同樣提倡國貨的好朋友,德國再怎樣也沒有像義大利那樣蠢到有剩。努力提升本國小麥產量是有成功,但成功以後興奮過頭(?)大幅減少進口糧食好積累外匯,結果增量的小麥根本補不上那個缺口,人民又開始餓肚子,開戰後狀況更是雪上加霜(重點是自己跑去打希臘還打輸要德軍救火,弄到最後還被德國接管饑餓無極限)。


不過真要說起來德國也是沒有好到哪裡去,因為德國糧食供應之所以還能撐下去的唯一理由,只是因為他們在整個歐洲搶、我是說玩「請把糧食交出來」的遊戲。有意思的是如同作者分析的,其實真要說起來在相對有體制、生產技術也比較好的西歐,才是適合進行體制性榨取農產品的地方。


不過德國無視這點,反而一心一意想要決戰大東歐。結果就是儘管西歐平民、特別是城市居民糧食供給因此受限,甚至像荷蘭那樣在戰爭後期,因為政治因素被故意放生,因而出現饑餓之冬這樣的慘劇。


但只要不是像希臘那樣也以經濟作物為主,結果面臨英國考慮是要把希臘人跟德國人一起餓死,還是人道救援但會一起餵到德軍的情形,多數人其實還算過得去,如果家裡有農場那就更好了,什麼,你有一座莊園?戰爭是什麼,那能吃嗎?


(附帶一提,不管是對希臘還是荷蘭,邱吉爾的選項都是餓死他們。但和印度碰到的狀況不同,其他英國大官顯然都覺得這不是個好主意,荷蘭人就更不能餓了要趕快幫忙)


法國和比利時小農當道,覺得德國收購價把人當白痴,法國人索性減產,比利時人則是全部拿去黑市賣。所以在法國和比利時只要有錢知道怎麼去黑市買東西,那基本上不會被餓死。


但沒有這個能力的話就會很慘,書裡就提到 1942年比利時監獄開始有人餓死,但其實他們一天是有一千五百五十卡熱量配給的,所以……要不配給一開始就被盜賣,就是根本沒有收到這個配給量,然後內部不知道搶多大。


荷蘭的話戰爭前期營養差一點,但基本上不會餓到。不過1944年盟軍在荷蘭戰事不利、重新落回德軍手中的地區受到報復。餓到後來英國人視作惡夢一場的蛋粉,在荷蘭人的戰時回憶裡是美妙的食材,斯帕姆的午餐肉更是怎麼煮怎麼好吃,實在有點慘。


相較之下丹麥因為被希特勒視作亞利安同胞,所以待遇相當之好,收購價格也好。所以丹麥農民非常努力的增產賣德國,在戰爭期間快樂發大財。總之這件事證明正常且符合人性的制度,反而可以有效促進糧食生產並順利取得。


但很遺憾二戰時德國的「正常」非常稀少,結果就是想像中可以獲得的糧食,和實際上能夠獲得的糧食落差不是只有一點而已。那如果說德國稀少的正常都用在本土和西歐、北歐的話,那東方戰線就是把德國的不正常一口氣全部曬出來的地方,說真的簡單整理一下大概長這樣:


納粹最高層:計畫就是把東線的人全部殺光搶他們的糧食!

基層士兵:喔喔喔,把人和牲畜全部殺光吃飽飽!

軍事經濟處:陰軍隊,搶很多糧食送回本國讓平民有飯吃。

軍需處:被陰了,哪邊還有糧食可以弄來餵軍隊,啊,還要想怎麼送過去……

前線將軍:按步驟把東歐人都殺光,今年誰做工?明年誰下田?

納粹最高層:不是說好你們要用三個月征服東歐的嗎?打贏就沒有問題了啊!


一開始就是不夠糧了才開東線,幻想可以在東線搶到滿滿的糧,等發現東線哪來滿滿的糧給你們搶的時候就爆炸。我忍不住覺得納粹高層是不是腦子裡充滿小麥色的泡泡,因為看起來他們對東歐的想像是,插枝下去就會井噴穀物,滿地雞豬牛羊到處亂跑都不用餵的,如此的富足美好然後還沒有人類,天堂呢。


但實際上這個計畫裡德軍唯一比較有機會做到的只有一點:沒有人類……但沒有人類就沒有糧的事實,高層不懂。實際上當戰爭開始變成消耗戰之後,東歐的德軍將領馬上體認到把全部的東歐人餓死不是好主意,除了遊擊隊的人數會大幅增加外,總還是需要有人來勞動。


但當然在糧食有限的情況下,無數的蘇聯人與東歐人還是餓死了。德軍自然是始作俑者,大量的戰俘與平民都因為缺乏糧食而死去。但同時間蘇聯的焦土政策與面子問題,也導致饑荒問題更加猖獗恐怖。


不管是列寧格勒因為有示範效果,明知德軍壓境也不撤離平民,結果彈盡援絕(穀物和糖被轟炸燒光光,營養學家奮力去倉庫被炸現場,把底下的土挖出來提煉成糖果分給大家吃)。


烏克蘭的哈爾科夫,官方在撤退時說留下來的都是敵人,主動把糧食炸光光。1942年冬天零下三十度的東西沒東西可吃,整座城四十五萬人,一年餓死十五萬人。又或者基輔這種總之就是沒有飯吃的狀況,全都很恐怖。


這本看著看著會意識到東線真的就是蘇聯和德國在比慘,蘇聯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就是加強壓榨農業人口來養活城市人口。所以其他參戰國幾乎都是鄉村農民過得比城市居民好,只有蘇聯相反,是把本來就處於極限的鄉村農場逼到更加極限,來確保城市以及更重要的軍隊不垮掉。


對蘇聯農民而言狀況真的很慘,大有種前面是敵人,後面也是敵人的感覺。狀況慘烈到反而德軍轄下的蘇聯農民過得比較好,雖然德軍也努力在搶糧,但相較於慘兮兮的烏克蘭城市居民,烏克蘭農民還是表示:戰時我們吃得比以前好。


不過這主要是因為之前實在太慘,1932、33年蘇聯集體生產政策導致大饑荒,烏克蘭當時餓死七百萬農民。所以能活到二戰這時期的烏農(啥會)都身經百戰,看什麼都能吃。


不但超會藏糧食,還能快速腐化被派來管理集體農場的德國人,大家一起開心短報產量。除此之外還練就德國人把馬屍埋起來,烏克蘭鄉民就挖出來吃掉之嚇死德國人絕技,更別提用凍爛馬鈴薯磨粉做煎餅的技能已經點了幾個世代。


只能說蘇聯機掰本國農民,真的比德國機掰敵國農民還強。但即使如此蘇俄農民還是撐下去了,而且扛著整個蘇俄前行,一路撐完整場戰爭依舊存活。理由其實和烏克蘭農民類似,就是一樣經歷過饑荒的他們也餓很久了,練就一身拼死活下去的絕技。


蘇聯農民表示:我的人生都處於饑餓中,我爸爸一樣,我爺爺也……


但當然處於東線的德軍也沒好到哪裡去,戰線拉太長、東歐鐵路和德國規格不同、其他道路工程品質又糟到難以利用,導致原本就不足的物資變得更難補給。又因為納粹高層腦殘覺得可以速戰速決,結果根本沒考慮到冬季作戰的可能性。結果德軍每一樣東西都會結冰,戰車、火車、機關槍……更恐怖的點是,可是蘇聯的不會


然後也是讀到這些敘述,我才認真思考起,以前看拿破崙攻俄,都只講俄國很厲害玩焦土政策玩死拿破崙。還記得小時候看到所謂的焦土政策,想像的畫面是人民開開心心的把所有重要物品打包起來,要走的時候放一把火把剩下的東西燒掉這樣。


不知道為什麼想像中還混合了聖誕老人麋鹿車隊那種呵呵呵的印象,就請別吐槽兒童的美好想像了。總之現在想想,當年這個焦土政策不知道拉了多少平民一起陪葬 ~(嘆)


當然慘成這樣的德軍變得沒有任何餘裕,東線戰役與掠奪糧食的政策都不如預期成功,納粹高層開始覺得與其把猶太人養在集中營裡當奴工,還不如殺掉比較有效率。1942年初的萬湖會議決定了東歐猶太人的命運,滅絕專用的集中營一座又一座的蓋起來,如今世人所知的大屠殺正式登場,一切全始於飯不夠。


還記得讀央行的央行:國際清算銀行密史時,作者再三強調納粹那種精算集中營裡囚徒所需最低熱量,好讓人一路勞動到死的惡行。當時我感覺蠻震撼的,覺得竟然還動用到精算熱量這樣的技術,到底真的假的。


讀完本書後我理解到一定是真的,也更清楚這整件事的背後淵源。在明白糧食因素對這場戰爭影響有多深以後,反而精算熱量這件事變得理所當然的感覺。從1942年開始,最終解決方案那個極度精算的結果是熱量為零,猶太人必須就地解決或者送到集中營殺掉。


當時有些集中營是專門殺人的,也有些像奧許維茲那樣是複合式的,既有奴隸營也有滅絕營。剛開始時官方甚至還提出大義,如同許多同樣仇猶的東歐人怨念的,在糧食黑市運作的風生水起的猶太人,是從其他人的匱乏中獲得利益的邪惡存在。


但實際上配給是依種族與工作分級的,如果東歐猶太人只靠配給過很快就會餓死,不搞黑市就死定了。結果雖說官方在想像中,只要除掉猶太人就能讓黑市消失,但實際上黑市就是正常制度運作不良的結束。就算把猶太人都殺了,也會有其他人遞補進原來的位置。所以整個二戰東歐的黑市從來都沒有消失,也嚴重影響了德國掠取糧食的效率。


除了猶太人之外,另一個慘到極點的是被德軍俘虜的蘇聯戰俘,基本上也是直接放給他們餓死,人數之多觸目驚心。而東線戰場上之所以會這麼慘,歸根究抵理由自然是,德國把自己國內的饑餓問題向整個歐洲輸出,而東歐是計畫中最重要的掠奪目標,結果這個本來便不富裕,糧食生產體制也不怎麼進步的戰區,便承受極其嚴酷的傷害與死亡。


甚或該說某方面而言,正是這樣殘酷的「東方總計畫」概念與作為,才讓蘇聯人民在極度貧乏的戰爭期間,能夠繼續咬牙苦撐爭取勝利,畢竟不打就會死,人家本來就沒有要留活路。


雖然蘇聯後來靠著美援,舒緩了物資上的緊張,但基本上整場戰爭還是都處於極限狀態。可若要說蘇聯平民和其他歐洲平民有什麼差別,大概就在他們真的很習慣過苦日子。此外經歷了史達林時期各種恐怖的大清洗後,也已經養成逆來順受的習慣,更害怕要是沒有好好在工廠等處盡全力工作,就可能被送往古拉格(不用說,戰時的古拉格也是各種餓死人)。


加上蘇聯政府為了讓人民能扛過二戰,在政治上也有稍作鬆綁,所以人民不免懷抱期待,希望戰後政府能看在自己曾經為國如此犧牲的情況下,變得更加開放仁慈一點。但當然戰後會發現這是做夢,而且還是醒得特別快、立刻就破掉的夢。


可至少在戰爭當下一切都不確定,能確定的只有德軍非常兇殘,而且不打算留自己活口。相較於西線國家那種大不了投降(也真的投降)的餘裕,蘇聯國民大抵知道,眼前打的不是那種可以投降了事,大家談判談判了不起亡國換個主人繼續過活的戰爭。


德國如果贏了是真的會搞種族滅絕,大家都會死光,所以就算再苦也要繼續打下去,因為不打也是死的衛國戰爭。於是蘇聯平民即使過著德國平民無法忍受的悲慘生活(就更別提英國和美國了),卻還是努力在工廠與農場中堅持下去。


蘇聯士兵即使犧牲慘重物資不足,卻還是以堅韌的意志力撐到勝利。考慮到物資對戰爭勝敗的重要性,便不免覺得蘇聯人在那樣的饑餓中達到如此成就確實是場壯舉。


相較之下中國就,很混沌,基本上戰前那幾十年的歷史本來就一直戰得亂七八糟,不管是制度還是基礎建設都非常稀少。雖然國民黨號稱的黃金十年多少起步了,但蘆溝橋事變爆發後被毀得七七八八。之後就是資源不多的日軍,打資源更少的中國軍隊,然後中國平民慘上加慘。


剛開始國民黨以加稅的方式支應戰爭需求,成功避免農民負荷過重的問題。但當戰況逐漸不利,嚴酷的通貨膨脹與物資短缺使得事態也逐漸失控。對農民強制借用的政策一開下去,中國馬上和蘇聯一樣,成為農民比城市居民更慘的國度。


天災導致的欠收衝擊中國原本就遙遙欲墜的糧食體系,無法控制的饑荒漸漸成為常態。同時間國民黨持續失去對各省分與軍隊的實質掌控,無心也無力制止軍隊在地方的暴橫行徑與黑市行為(甚至有軍官把糧食拿去賣給日軍,只能說是比想像中和平的八年抗戰呢囧)。


無論這些作為究竟和國民黨政府有無實質或者緊密關聯,最終民怨都由其概括承受。相較之下當時共產黨和國民黨決裂之後,原本的資源及物流立刻被封鎖,必須小心翼翼的在自己的勢力範圍活下去。整個戰爭期間共產黨都十分重視糧食生產,黨員每天都要花時間親自下田,同時間也巧妙的在農民與平民面前維持良好的公眾形象。


可以想見兩邊一來一往,當二戰結束時,兩邊在平民心中的評價已然天差地遠,中國共產黨也有了發起內戰的能量。美國早在二戰期間便已受不了國民黨的無能,還有那個腐敗到難以想像的政府組織。戰後對是否要繼續支持這個政權也是三心二意,而共產黨不但在國內形象良好,還擁有蘇聯的大力支持,最終歷史走向也就成為我們所知道的那樣。


老實說無可否認的是國民黨政府在八年抗戰中,面臨的確實是某種地獄模式,但其無能程度依然令人印象深刻。當然共產黨在奪下政權後立刻展開的血腥土地改革,不免會令後人產生某種當時的人們因為某種愚昧理由做錯選擇的感覺。


但該怎麼說呢,站在現代角度來看,那大概就是兩個選項都爛到爆炸,硬要去比哪個更爛然後兩邊的支持者還都能振振有詞,只能說這正是中國人的悲哀吧。台灣人還是好好劃清界限比較實在。


相較於靠美國物資續命然後海過德軍的蘇聯,還有跪求美國續命但大抵一邊人吃人,一邊期待美國快點打倒日本的中國,兩邊平民從某個程度上都展現出意志力。但物資稀缺下的靠意志力硬撐也有個極限,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對手簡直像開金手指在產物資,而自己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會變成怎樣的慘況。


基本上二戰的日本完全就是一個,窮到只剩精神勝利法的範例(這故事告訴我們想在戰爭中使用精神勝利法的時候,美國最好要是自己的朋友)。雖然1930年代日本軍隊曾經吃得很好過,但一進入二戰狀況馬上迅速惡化。


日本基本上也打著要從整個東南亞掠奪資源的如意算盤,問題只是當他們打算這麼做的時候,卻突顯此前對東南亞社會及產業不夠瞭解的事實。比如覺得馬來西亞的華人恐怕只會造成破壞就大殺特殺,結果因此毀了當地的商業網絡,反倒不利於物資收集。


期望當地農民能努力生產,可實際上非但沒提供經濟上的誘因,還只提出正常人都會翻白眼的收購策略。結果人家傻了才跟你種,當然是立刻變成自給自足模式。當然就算掠奪得沒有效率,到底也還是可以收集到極其大量的糧食。


但結果因為本土資源都拿去做大戰艦(日本國內各種貪污、財閥自利、黑市興盛等問題很多),商船和護衛艦都欠奉。前期還好,後期海運被美國圍死死,根本送不到軍隊與本國,結果因為拖太久糧食腐敗平白損失許多物資。


而當物資被強徵並逐漸腐敗的同時,傳統上靠購入這些糧食生活的上緬甸、越南、菲律賓等地居民則陷入饑荒。到了戰爭末期不用說,事情很快變成日本軍隊、國民和占領區的人民以及戰俘通通一起挨餓。但就跟其他地方一樣,挨餓總會有個順位問題,比如滿洲國的中國平民會比日本平民更加絕望,最終在大東亞共饑圈的體制之下,越底層的人將過著越悲慘的生活。


當然被美軍圍在太平洋熱帶小島上逐漸枯萎的日軍除外。


台灣讀者靠著書籍與影視作品,對日本戰爭末期與戰後的平民悲慘狀況並不陌生。原本正常的生活隨著戰爭變得越來越糟糕,配給越來越少而且什麼都買不到,四口之家得靠半根白蘿蔔撐過兩天、用稻草和海藻做麵條(後來成為食品營養學教授松本中子小時候很覺得這種海素麵超好吃,後來認識了戰時在農業部工作的專家,復刻了海素麵來吃吃看,結論是小時候絕對是餓瘋了)。


日本官方也和蘇聯一樣,無所不用其極的鼓勵平民應該要更愛國、更為國犧牲,而且努力的自己種菜。但問題是蘇聯人快快樂樂的,在他們的臨時都會私人小菜園耕種的同時,日本……官方沒教怎麼種菜、沒發種子,市面上也買不到種子,只會發很多傳單叫大家要不計一切代價多種菜,日本平民表示種個鬼啊!


不過相較在國內逐漸餓死的日本平民,在東南亞與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軍人則是以一種猛烈的方式餓死。和當時正努力提升軍隊伙食專業與營養均衡的美軍、英軍和澳軍不同,日軍沒有正式的廚房編制(嗯,我要研究一下那為什麼課本都強調,非原住民的台籍老兵只能當伙夫的教科書說法),而是每個人發一個飯盒叫士兵自炊,正所謂飯盒、火柴還有鹽可是能否活下去的關鍵。


在一個又一個資源不足的太平洋島嶼上,關於日本軍隊的鬼故事只多不少,就地補給這種政策的可行性更是天方夜譚。像新畿內亞的熱帶雨林即使在今日也是地獄,在二戰時哪怕是美軍或澳軍在這種地方也叫苦連天。就更別提日本軍隊會發生B軍隊上岸發現A軍隊剩下的幾個人餓到快死了,過一陣子C軍隊上岸發現B軍隊的人根本變殭屍,連喝海水都是甜的這種慘劇。


說真的在缺乏足夠補給的情況下,要人帶著大量物資橫跨熱帶雨林衝上幾千英呎高的山上,到島的另一端作戰這種計畫,絕不是什麼精神論可以解決的難題。至於補給會少到這個程度,就和本土平民挨餓的理由一樣,就是日本海軍的運送能量超級悲劇。


太平洋戰場後期美軍一次糧食運補量是四噸,日本是……兩磅。對,沒有看錯,就兩磅。看到這裡時和朋友聊天,她開玩笑講,用鴿子送嗎?我只能回:可能連鴿子肉兩磅。


總個來說日本打到最後不只彈盡援絕,還根本吃不到多少東西。雖說核子彈最終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日本高層決定投降。但實際上誠如作者所說,或許比起核子彈,日本高層最恐懼的是平民會因為饑荒起而反抗甚至革命,這對決策起了重要的影響力。


結果說到頭來,投降或許是日本特權階級為了續命不得不然的選擇,哪怕一開始就是同一幫特權階級在想像中覺得開戰有利,才不斷對外侵略的。總個來說,二戰日本舉國上下,確實都為了以天皇和軍方為首的特權階級挨餓。


總之我想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大概都會怨念說如果他們資源有美國那麼多,那當然也不會顯得很腦包。但要是資源有美國那麼多,大概一開始就不會想開戰,而會像美國那樣自己窩起來搞自閉吧。要不是珍珠港被炸了,鄉民根本不想參戰。


但有時戰爭確實能促進什麼,二十世紀初人類對食物所含營養素對身體影響的瞭解越來越多,可即使如此營養均衡依舊不是普及觀念。在英國許多下層階級基每天只靠糖與澱粉過活,不知道也沒辦法讓食材多樣化。


那仍是新興科學領域的營養學家透過各種調查與研究,不斷向政府與社會大眾強調慢性營養不良對國民健康以及國家的傷害的時代。但當時的政府、特別是保守派政府而言,由國家負擔窮人的飲食健康這種事在財政上根本無力負荷。再說那種概念也太撈過界了,健康應該是個人責任才對。


於是任何提倡相關福利政策的意見與調查結果都會被打壓,一直要到二戰開始後狀況才有所改變。雖說剛開始英國政府覺得問題不嚴重,沒必要改採配給制,但很快便發現狀況不妙。


突然間除了麵包和馬鈴薯外一切走向限量配給制,在此同時當發現國民健康與否和勝利息息相關時,英國政府赫然發現自己硬著頭皮也得做,做了以後大家一起覺醒,國家由上而下的營養提升政策確實可行。


英國剛開始採用的是齊頭式平等,除了兒童可以多配給一些外,基本上每個人無論經濟狀況還是工作內容,皆分配同樣的數量。頭兩年的磨合期惡化了中下階級的飲食狀況,同時在重工業中辛勤勞動的工人則根本吃不飽。


英國政府為此強制所有員工超過兩百五十人的公司,都必須設計大量提供肉品的勞工餐廳,並發送鹹派與起士給農場工人。英國餐館為所有人提供平價的定量飲食,滿足配給量不夠但又吃不起高級餐廳的人們,並化解相對剝奪感。


儘管實際上只提供百分之五的人口用餐(可見配給制的量原則是夠的),卻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這些餐廳大多也不是亂煮,而是兼顧了品質和營養。只不過大廚有時會感到曲高和寡。


比如伯明罕就有前旅館大廚努力為工人提供高級料理,比如白醬水煮牛與紅蘿蔔、沙拉與各式開胃菜,結果悲憤的發現工人只想吃炸魚薯條、奶油蛋糕、奶油抹麵包和百搭肉汁:伯明罕人不懂吃!(不過重度勞動的工人只想重油重鹹可以理解,雖然主廚可能炸東西炸到懷疑人生了壓也很大)


儘管無法自由採購,但英國還是集外國與大英帝國之力,確保糧食物資在整場戰爭不虞匱乏。人們或許沒有巧克力餅乾和柳橙可吃(這在進口項目上排得非常非常後面),卻吃下比從前更多的蔬菜與蛋白質,而要知道以往英國窮人的日常飲食表上可是幾乎沒有這些東西。


整個戰爭期間英國政府為了讓人民健康無虞並避免浪費,比起1930年代各種迴避營養學家的作法,而在轉而積極向營養學家請教。於是各式各樣符合營養學理論的飲食組合成為英國官方宣導政策,洋葱非常稀少,但除此之外的蔬菜變多了。


官方用心努力的透過吉祥物與廣播節目推廣營養知識,連時任糧食部部長伍爾頓節都親自出馬宣傳。儘管用現代標準來看他感覺有點太過裝可愛,但那時代顯然對裝可愛的標準不同。


由於每種食物的進口量是波動的,英國政府後來設計每周分配給個人一定點數,並讓各種食物的兌換點數隨進口量而變動的聰明機制。應該說是好玩吧,總之英國主婦從如何按需求,巧妙去分配點數用法的過程得到成就感。儘管實際上是被限制,但並沒有被剝奪的感覺,反而還創造了購物樂趣。


當然英國人終究是英國人,容易入手的配給食材也就那些,當人民開始對無聊平淡的菜色生膩時,英國政府推出各種創意「替代」食譜,比如把人造奶油、蛋粉、起司和沙拉醬、醋、鹽和胡椒混合起來,就可以變成代用蟹肉……去跟蟹肉道歉啊!(考慮到螃蟹肯定不介意這件事的話)


理所當然的英國家庭主婦根本不甩那些詭異的建議,只不過遺憾的是即使是同樣的配給食品,但還是留下義大利戰俘就是比較會煮的印象。只要輪到他們擔任伙食工,就會有一股香到不行的味道傳來,同時間農地女工的午餐是甜菜三明治……嗯,英國人。


總個來說就是有苦也有樂吧,戰時英國中產以上階級雖然無法像過去那樣隨意購入各種食物,但也不是真的非常辛苦。中下階層的英國人的飲食品質更因此普遍提升,除去熱量之外各種微量營養素也成為不可或缺、政府必須提供並宣導民眾食用的東西,官方必得努力確保維他命C、D和鈣供應充足(儘管英國小朋友嫌棄魚肝油太腥拒吃)。


在二戰期間勞動階層級的產婦及嬰兒死亡率降低,肺結核發病率在初期增加,但1942年後死亡率受到控制,感染數也降低。階級仍然是兒童發育的關鍵,但窮人家小孩的發育都改善了。無庸置疑的,二戰時期英國政府的表現證明,當國家願意體制性的向營養不良宣戰時,國民的整體健康確實可以獲得改善。


儘管資產階級還是可以自由自在的上高級餐廳享用美食,而且齊頭式平等的配合數量終究造成不公平。但對階級觀念根深柢固的英國人而言,整個戰爭時期的配給制由於運作得當,而且把底層拉起來,所以在大眾心中留下公平的印象。


當然戰爭結束以後由於美國馬上終止租借法案,同時還需要支援陷入饑荒的歐陸,結果英國為了想辦法還債並累積外匯,只好勒緊褲子繼續配給制,而且這回連麵包和馬鈴薯都受到限制。至於配給制一結束,英國大眾馬上丟掉蔬菜全力擁抱糖,也證明了公衛與營養學之路漫漫難行。


不過這個由政府開啟的營養之戰,最大的影響是扭轉了整個社會面對飲食內容與營養關係的態度,打造出我們所知道、也很難想像不存在的現代均衡飲食常識觀。同時哪怕保守黨政府原本就不太想搞福利政策,但大眾已經透過事實明白,國家很多事情並非不能而是不為也,並開始期盼政府能為改善民生做出努力:


福利政策不再是政府把手伸過界,而是國家責無旁貸之事。


而作為英國死對頭的德國,某方面而言吹奏的是同曲異工的內容。德國本土國民在二戰時期對比戰後,基本上也沒有真正餓到,問題只是政府達成這個目標的手段,以及整件事的過程和後果都截然不同。甚至有時會讓我不知該毛骨悚然還是感慨萬分,好吧,這類問題永遠存在以上皆是的選項。


1930年代為了將寶貴的外匯留給軍事,德國政府發起了營養自由運動,強調盡可能選擇本土生產、反樸歸真的飲食方式,包括奶渣、全麥麵粉與雜燴湯,並極度頌揚清新美好純樸的鄉土風情,與因此孕育出的健康亞利安人種。這種飲食方式確實有其健康的一面,但下降的飼料進口量也導致德國本土的牲畜與乳品供應不足,外帶沒有咖啡喝。


一來一往德國人民的熱量或許並未不足,但在營養與口腹之欲上卻無法獲得滿足。儘管官方宣揚身體屬於元首,但正是因為有所匱乏才需要這類精神喊話。戰前便已經給人不足的感覺,戰後更是直接面對困窘的局面。也因此德國說什麼都要開東線戰場去搶糧,並在發現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時,又急著在西線開始大肆搜刮,想辦法靠整個歐陸占領區來餵飽德國國民。


更糟糕的是這個德國國民的定義並不平等,儘管德國官方的每人熱量配額只看數字十分充足,實際上卻依種族列有不同標準,非亞利安人種的配額就是比較少,更禁止猶太人購買肉品、雞蛋或牛奶,這等於是逼非高級國民慢慢餓死。


1940年德國有精神病院院長想出方法,解決這些對國家沒有實益的病患,開始讓年輕病患只吃馬鈴薯、蕪菁水煮甘藍菜,全力確保飲食中幾乎沒有油脂與蛋白質(沒事還要到廚房試菜以確保蛋白質不足,滿懷同情的女廚師只能偷偷讓粥盡可能營養一點),成功在三個月後餓死這些病人。


由於成效良好,所以這套目標安樂死的飲食機制很快推廣到全國,沒人知道二十萬名受害者中,有多少人受盡饑餓折磨。總個來說就是只要納粹高層覺得有害國家、或者貢獻不足的人,全都別想獲得珍貴的糧食,乖乖餓死才是這群人唯一的選擇。


當然在此同時納粹高層普遍過著豐足的特權生活,儘管有像宣傳部長戈培爾這樣身體力行簡樸生活的範例,但實際上大多數的軍官都比較像戈林一樣需索無度,即使是吃素的希特勒也愛吃甜點,那在當時可不是便宜的東西。


納粹官員參與黑市與貪污的行為層出不窮,而且當事件爆發出來時,鄉民會立刻發現說好的死刑在黨證面前可以轉彎。德國鄉民表示,要知道戰爭什麼時候結束,就看戈林什麼時候穿得下戈培爾的褲子這話實在很賤,卻很傳神的展現出當時社會憤憤不平的氣氛。


畢竟德國工人面臨的是吃不飽,空有熱量卻營養不足的飲食,會削弱健康與工作能力。長此下來自然導致人力資源短缺,對一個在打仗的國家而言這可是嚴重問題。為解決勞工缺口,官方想辦法從東歐弄來超多奴工。


但奴工一樣要吃飯不然也是做不了工的,所以弄來超多奴工就是需要弄到更多飯,嗯,安定的納粹高層式腦包。儘管德國和英國一樣想靠設立工廠餐廳解決(想也知道是德國籍勞工的)飲食需求,但食材不足的話這也終究無解,實際上德國勞工自己都受不了看見東歐奴工的各種慘狀。


德國科學家全力全開希望能開發更有效率的食物利用技術,但想辦法從本來就不夠、品質還越來越差的食物裡搾出更多東西是一回事,但拼命搾出來的東西數量還是不夠卻凸顯出問題的嚴重性。


工廠很慘,集中營和戰俘營更慘,很多時候那是已經餓到沒人性的狀態。於是當德國官方把爬滿細菌的原廢棄物肉泥做成抹醬,拿去集中營做人體實驗……嗯,算了,就算會拉肚子會死,但對沒東西吃的人而言,有東西吃比什麼都重要。


總個來說戰時的德國只要你夠高級,就能過得很好,普通的高級,就算吃不飽(營養意味上的)起碼也餓不死。但當然如果不夠高級的話,呃,去死吧?就這樣,德國有體系的憑藉餓死底層、錯誤種族與外國人來餵飽自己。


整體而言不算吃得很飽,但考慮到除了他們以外餓死了一堆人的事實,光只是吃不太飽根本不是問題。又或者說整件事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德國鄉民,可能還對自己是靠剝奪他人活下去這點渾然無知。


戰爭來到後期德國城市的糧食供應開始嚴重緊縮,戰後一年更直接變成地獄模式。對此感到怨恨並因此懷念起納粹的德國人所在多有,並對早在之前已經有很多人為了餵飽自己,身處同樣狀態很久的事實十分無知。


當然相較於英國和德國,戰時的美國雖然為了養活軍隊、工人與同盟國也有做配給,但那個限制在其他國家眼中其實接近沒有。問題是美國人的民族性就是不想被政府管,更別提被管的理由是為了替外國人打仗(雖然珍珠港事變後小羅斯福趁機宣戰,但大多數的美國人冷靜下來後,還是不太想打),於是美國政府也不想做出嚴格的配給政策,更別提美國的糧食部門各種疊床架屋,基本上也不太有效率。


不過更關鍵的問題其實是相對剝奪感,二戰之前的美國由於於經濟大恐慌大多數的人都窮到爆炸。那段苦日子也讓消費主義成為一種道德的選擇,每個人都夢想能有能力透過消費來幫助社會與自我證明。


沒錢的時候這只是夢,可新政以及二戰帶來的經濟榮景,讓很多中下階層的美國人突然發現自己富有起來了(但當然黑人因為受到制度性的排擠所以受惠不大,反而還因為通貨膨脹後,黑人社區的商品標價格外不公發生多起暴動,日裔美國人則被丟進集中營)。


但手上明明有滿滿現金急著想捏著錢包大殺四方的美國鄉民,卻發現民生消費因為優先戰爭的生產體系受限,被壓抑的欲望因此不斷在內心波濤洶湧。於是人們開始做起夢,關於郊區的夢,大家要有自己的房子、全套家電、豐盛食物,而這正是幸福。


不管是在工廠上班的美國人,還是身處戰場的美國大兵,所有美國人都懷著類似的夢。於是哪怕和英國一樣,戰時政府也成功把營養均衡這個概念打進美國鄉民的腦子裡面,但戰爭一結束後美國人就都瘋了,狂吃之餘除了食物以外的消費模式也差不多是類似的路線。


美式生活也成為新時代的幸福標竿,至今仍影響著全體人類的價值觀。


另一個因為二戰徹底改變的還有戰場伙食的問題,德軍蘇軍日軍中軍這個都是低標範圍,比拼的是誰更地獄。而比較有餘裕自然是的英軍、澳軍,還有無論如何都是覇主的美軍。


早期在軍隊被丟到廚房算是處罰,而且對這份工作也沒有任何培訓與專業可言,結果自然會很誠實的反應在軍中伙食的品質上,簡而言之就是難吃。軍廚覺得這份工作很丟臉,有大兵參加檢定測驗時還是不知道怎麼做約克布丁或蘋果派,最後只好靠一位樂心助人的皇家女子海軍成員幫忙才過關。


如果二戰全部只靠職業軍人打的話,那早就習慣惡劣伙食的這群人,或許有辦法吃下去並撐完整場戰爭吧。但問題是不管是那個國家都招募了大量平民進入軍隊,這當中有很多人之前是中產階級。


給這些男人吃噴的話,他們會真的噴給軍隊和政府看,外帶寫一堆家書和報紙投書抱怨,連其他智障制度導致的新仇舊恨一起罵給大家看。士氣很重要,士氣非常重要,於是改善伙食成為重要的事。


1938年英軍創辦了一間軍廚學校,英國則在1941年請餐飲界專家合作成立軍隊炊事團,改進野炊的烹飪技巧與口味。澳洲靠生理學暨藥理學教授賽德里克.斯坦頓.希克斯,以軍隊炊事顧問的身分想辦法進行改革。


比如丟掉克里米亞戰爭時期發明的爐具,換成比較不會殺害(?)食材的新式蒸煮鍋。設計一套營養均衡熱量充足的膳食,同時建立醫官與炊事顧問的合作,讓戰地伙食相關的建議能向上反應並獲得改善。


現在被視作理所當然的戰備口糧也是二戰建立起的機制,雖然要靠這個達成營養均衡不太可能,但畢竟目標是不讓人餓死(但因為太重導致淹死就,戰時人命不值錢)。


但當然不餓死雖然是重點,但便秘卻成為無解的問題,甚至嚴重到發了瀉藥也沒啥用,士兵公認最有用的瀉藥是被德軍轟炸(附帶一提戰後根據調查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曾在戰爭中失禁,聽聞此事後有位軍官表示,那代表大家都說謊)。


不管是英軍還是澳軍,都在戰爭中慢慢體認到微量營養素的重要。雖然因為現實因素不可能在所有的戰場與戰況中都補給充足,也常常會發生悲慘案例。但大方向上軍人飲食都漸漸獲得改善,還為外國部隊的特殊需求盡可能的客製化。


美軍的話,由於馬歇爾將軍對軍人福利非常重視,所以除了糧食充足外,戰場上的士兵還有盥洗設備、由後送系統支援的完善戰地醫院、定期郵件遞送、娛樂設施(書本也參戰則告訴我們,還有很多書可看),外帶充滿美式糖果、香菸與飲料的販賣部滿足美軍的思鄉情懷,可口可樂更趁著成為官方合作廠商的機會,獲取如今在美式文化中的地位。


於是美軍的問題不是不夠吃,而是吃什麼更好並持續改良。但口糧不管做得再好也無法滿足全部的需求,而且士兵很快就會膩,並因為吃不下去影響戰力。最終軍方高層還是發現,盡可能提供熱食,才是維持士氣與健康的不二法則。


這也影響往後軍中伙食的形態,成為如今我們所熟悉的美軍戰地風景一隅,當然現在都用外包了(說到這個,美軍在阿富汗訓練當地軍隊時,就發生當地軍隊平常打仗隨便打,但為了捍衛伙夫正常工作可是拿出百分之兩百萬的精神)。


有意思的一點在於當英軍想辦法讓為來自大英國協內不同國家的士兵客製化時,美國反而為了避免造成任何反感,將軍中的伙食在口味上徹底平均化,某方面而言也就是盎格魯撒克遜化。美國本土各地區風味獨特的料理完全被抹平,取而代之的是超級安全平庸的口味,於是當這些習慣軍中糧草的士兵回國之後,某方面而言也抹平了美國飲食原本多元的風貌。


同時間為了應付美軍需求,澳洲全力點食品加工技術,雖然點出來的東西不見得符合美國人胃口,但至少營地往往離美軍不遠的日本人表示聞起來超香的。同時另一個感傷的點是二戰時期美軍帶來的物資,也徹底改變了太平洋小島上原住民的飲食文化。


幾百年間打造出來的田地,以椰子、麵包樹和沼澤芋為主食的傳統,在美軍登島大興土木之後徹底被改變。島民只能轉而在替美軍工作,在官方專營店裡購買白米、餅乾和麵粉。慷慨的美國大兵熱於分享他們過剩的物資,於是二戰期間這些承載著美軍基地的島民簡直像天天在過年,薪水高食物又多(相較之下被日軍占領的島嶼就慘多了)。


但問題是戰爭終究會結束,而一結束美國立刻拔營走人,留下的是傳統飲食文化與生活方式幾乎全部崩毀,又失去主要經濟來源的太平洋島民。其實考慮到全球化,太平洋島民的飲食會逐漸西化是可以想見的。但二戰將這件事加速到恐怖的程度,最終留下的是慢性病與蛀牙盛行,再也回不去了的太平洋飲食文化,總還是一件感傷的事情。


但當然歷史是一種延續的事實狀態,即使在德國與日本相繼投降以後(義大利的靈壓:),獲得勝利的同盟國面對的是殘破得有如地獄風景的戰後現實。1946年嚴重的饑荒襲捲全球,突然間美國發現不是打贏就可以了事,實際上打贏以後問題才正要開始


尷尬的是那也是一個美國正在猶豫是要縮回來照往例搞自閉,還是要站起來成為世界覇主的時期。結果就出現各種扞格的政策,農業一方面想著戰爭結束了要趕快減產不然就要滯銷啦,同時間美國鄉民則是瘋狂大買特買,而且沒有任何政治人物有膽子得罪美國鄉民告訴他們,看看勒緊褲袋餵歐洲的英國人正在經歷更嚴苛的配給制,不反觀一下嗎?嗯,休想。


結果就是政府一方面想辦法解決全球饑荒問題,但國內的糧食相關部門與生產體系在幹的事卻是減產。不敢叫美國鄉民節制一點,只好請他們做慈善想辦法捐贈食物包裹給歐洲。照作者說法如果美國用心努力不要浪費的全力點生產的話,要餵飽全世界肯定沒有問題,遺憾的是因為各種大人的理由,這沒發生在我們的世界線。


當然無論如何美國儘管沒有全力全開,卻還是盡量輸送糧食到世界各地。就像如今我們在許多談飲食文化史的書會提到的,大規模的美援改變了全世界的飲食文化,同時美國政府貼補農產品策略,令其得以低價出口的模式也衝擊了各國市場結構。


另外閱讀本書時我其實對作者再三強調,小羅斯福就是不起用前總統胡佛,來整頓美國戰時疊床架物的糧食管理體制頗有微詞這點有些不解。之後才在其他書裡發現原來胡佛在成為總統之前公眾形象真心好。


威爾遜政府時期他協助化解一戰導致的歐洲饑荒,並在大規模的公眾援助計畫上多所發揮,累積了相當強大的民間與國際聲望。只不過遺憾的是小羅斯福就是跟胡佛超級不對盤而且全心排擠。


所以一直要等到杜魯門上台、戰爭結束之後,白宮才重新為因為無力化解經濟大恐慌,名譽一落千丈的胡佛鋪設紅地毯。胡佛也牢牢抓住這個機會,短期迅猛的巡迴世界之旅,為美國戰後協助復興歐洲與化解饑荒的政策奠定立論基礎。哪怕從現實來看美國終究是做得不夠投入也不夠好,但至少鐵幕以外的歐洲是撐過去了。


雖說在戰前小羅斯福便已經著眼於戰後重建立畫,呼籲成立聯合國委員會,1943年四十四國的專家齊聚美國溫泉城製定戰的糧食與農業議程。那時代以營養學家約翰.博伊德.奧爾的紀錄片富足的世界(World of Plenty)為首,勾勒出了美好展望,期望能創造一個農業科學化並全球性互通有無,控制價格公平分配,讓所有人都不會再餓肚子的未來。


1945年奧爾當選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的第一任主席,曾經有個也許會很好的機會擺在那裡,遺憾的是美國與英國皆基於國家利益最終反對相關計畫。從現在回頭後望的話,我其實也不知道當初真的這樣推動下去結果是好是壞。


就像聯合國也曾經帶給我們很多美好想像,但經營到現在變成無能又弊病業生的舔中組織,白痴的五大理事國否決權設計,導致制裁俄國入侵烏克蘭都做不到一樣。沒實現的夢看起來都比較美,但真的實現了有可能變成惡夢。


綠色革命曾是人類的希望,現在卻發現這可能過度耗竭地力,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更別提肥料和農藥的使用同樣會帶來許多問題,搭配氣候變遷為世界帶來新一輪的糧食危機,當今世道的前途看起來挺灰暗的,但問題是人類會繼續活下去,所以我們終得面對。


戰爭的滋味:為食物而戰,重整國際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Taste of War: World War II and the Battle for Food)是讀來十分豐富,且帶來令人耳目一新觀點的歷史書,老實說資訊密度挺高的,讓我看了非常久。但因為是萌點全部打到的作品,所以從頭到尾都興致高昂。


我覺得本書最有意思的點在於建立一套從糧食角度分析歷史事件的觀點,對二戰中各國國內與軍隊狀態的狀態與應對描寫十分精彩。雖然可能因為資料蒐集的關係,美國、英國、德國、蘇聯和日本的敘述比較多,中國和義大利的描寫十分稀少。


但該怎麼說呢,考慮到當年參戰國的全球影響力與本作企圖闡述的點,後兩個國家沒什麼篇幅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真的就是沒戲分。除此之外,寫到後半作者對這些狀態與應對,如何形塑戰後世界的探討由於主題和範圍實在太大,我覺得處理得既發散又含糊,沒能很有體系的建立論述而比較偏向資料整理。


只是問題並不非常嚴重,而且同樣具可看性,感覺仍帶來不少收獲。看完本書我現在最大的感想,就是糧食很重要,非常重要,所以下次世界大戰我們絕不能跟自己糧食都不夠吃,進口很大的國家站在一起:比如中國。而且如果可以當然還是跟海軍比較強的國家站在一起,而那不是中國。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權的國家遇上飯不夠的狀況,絕對會以恐怖而且冷酷無情的態度大量犧牲人命、特別是高層不重視的人命,比如中國。別忘記那句誰理你們,台灣人在中國政府心中絕不是什麼值得優先餵飽的人口。


所以總個來說就算丟開愛台灣之心,從現實一點的角度來看,中國都不是理想友軍。有常識就能意識到,再有戰爭絕對不能跟中國人站在一起,光是可能被當作中國人就夠慘了。


以史為鑒不見得能知興替,但讀完本書至少可以確定怎樣搞會餓死。


電子書AP連結:戰爭的滋味:為食物而戰,重整國際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