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戰後歐洲六十年 卷一 進入旋風1945~1953

小時候對歷史的認知非常單純,就是有趣的故事。長大後漸漸發現,有趣歸有趣但根本不單純,就連故事怎麼講都是門學問,更別提故事早已不只是故事了。同一件事不讀他個N十本書甚至跑實地,再也不敢說自己懂(其實從來沒懂過什麼)但即便如此,能做的也只有繼續閱讀、思考下去。


東尼.賈德(Tony Judt)的Postwar,由二戰末期一路敘述到新世紀開端。第一卷談的是1945至1953年這段緊接在戰後登場,暗淡又動蕩的歲月。本書不特別強調單一事件與重要人物,而是以大時代的整體趨勢為描寫對象。也因此讀者可以發現,戰後的歐洲乍看之下開啟了新局,但某方面而言卻也延續了一切。



首先得從戰後的歐洲有多慘開始解釋,但真相是之所以慘成這樣,正是因為此前已經慘很久了。死傷慘重的一戰結束後,國際間的壓力並未獲得抒解,馬上又發生經 濟大恐慌。而且這世上沒有最慘,只有更慘,於是二戰緊接著登場。也因此正是因為之前已經慘很久了,才會冒出二戰這東西來啊。


在作者敘述下,經歷了二戰的歐洲呈現出一種末日般的破敗:死傷慘重、物資要什麼沒什麼、難民滿天飛、建築與交通工具炸光光,滿坑滿谷的強暴案與棄兒;東 歐、巴爾幹、義大利等部分地區甚至還在內戰。雖說戰爭就是這麼回事,但歐洲大多數地區以往從沒那麼慘過也是真的,更別提明天在那裡都還不曉得的心理壓力 了。


同時間懲罰也如火如荼展開,戰時曾與納粹合作過的政客、公務員與平民,此時都被掛上通敵者的名號送進法庭與監獄。這之間有的人確實該受處刑,但確實也有罪不至此,或無辜者被挾怨報復(特別是女性常被針對,此之間無疑有歧視成分)。


悶了那麼多年,先是德軍占領再來是盟軍反攻接管,反正怎樣百姓都衰,怨氣需要宣洩的結果形成了龐大的審判數量。從離終戰越久的審判量刑、處刑越輕來看,這 些審判至少有部分是出於政治目的。不過當盟軍與新政府為了恢復戰後秩序時,對某些之前擺明和納粹大跳探戈的商人睜隻眼閉隻眼,也是不令人意外的事。


處理完戰後心情問題現實還是得面對,想面對現實就得有錢,這可是個大麻煩。戰後歐洲各國貨幣形同廢紙,又或者說當幾乎是唯一能賣東西給他們的美國,只肯收美金時,本國貨幣當然是廢紙。沒那麼多美金怎麼辦?只好跟美國貸款,然後再用這筆錢繼續跟美國買東西……根本死定了。


在這樣的局勢下戰後歐洲的經濟與社會情勢不是眼神死足以形容的,而該說是眼珠都快被挖出來的慘況。再加上1945年開始連年欠收,47、48兩年好的還有 一點點飯吃,不好的就餓死人。連以往擔任歐洲穀倉的東歐自己都沒東西吃了(更慘的是他們還不像西歐可以花美金去進口)完全是大家都在餓肚子的狀況。


(美軍也眼神死,因為德國占領區人民與難民的糧食供應,美國政府全算在軍費上 < - 英國幹譙,我們老百姓戰時都沒配給,戰後竟然為了養占領區要自家人民縮衣節食 <- 這主要是因為英國戰時花太兇,偏偏戰後要養的東西太多了 <- 邱吉爾表示,無論如何都要贏,老子梭了!)


在這等狀況下歐洲各國政府裡,大概只有史達林笑得出來,因為他當時是處於口桀口桀,朕等很久了再收十個國家進旗下的豪情壯志(?)中。於是眼見歐洲情勢嚴 峻,俄羅斯步步進逼,美國終於決定動起來。1947年馬歇爾計畫橫空出世:山姆大叔送錢給你們花,快點站起來不要全部變成紅通通啊啊啊!


有趣但不令人意外的,當時的歐洲民眾其實不是很爽這個計畫,主要是基於面子外帶共黨宣傳的關係。不過事後回頭審視這個倒美元計畫,確實讓當初搖搖欲墜的西 歐穩住陣腳,有了重建復興,並邁向社會福利國的本錢(社會福利這概念也不是突然迸出來,而是戰前提倡這系政見的左傾政治人物此刻終於熬出頭了。他們此前的 政敵大多因為和納粹走太近,眼下已被系統強制登出)。


可話又說回來,歐洲想復興,不可避免的一定會撞上德國問題。對當時的歐洲人而言,好的德國人等於死的德國人。只要是能讓德國再也站不起來的意見,都會有很 多人舉雙手贊成(然後法國人會連雙腳和家裡牛馬的四隻腳都一起舉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究竟該怎麼處理德國,確實是個敏感又令人頭疼的大麻煩。


偏偏歐洲想復甦經濟,把德國弄成(只有)農業國根本不可行。缺了德國視情況不同,在許多國家便可能引發東西沒人買、沒東西可買等多種連鎖效應,歐洲的經濟 早已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狀態。更囧的是當蘇聯的威脅越來越明顯,甚至韓戰已然開打時,西歐要想能擋下紅軍,就非得讓德國武裝自己不可。


畢竟英美表示:除了德國外,我們還能指望誰在第一線跟老蘇對抗?法國……我想那不是個好主意,蠻不好的、非常不好,說真的糟透了你在講什麼瘋話……咳,總 之戰後的歐洲想在各方面達成均衡,一個起碼不弱的德國是必要的。於是法國在連番越來越無力的抵抗後,眼見就算把全國所有老鼠都抓來舉腳投票也沒用,終於認 清現實。


隨之而來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前身,這是以法國為主的西歐諸多國家,唯恐德國有天會起而復仇所做的保險(然後在美國加入時開香檳 <- 英國無疑是死拉著美國腳跟不放,大吼你不能逃)此外歐洲煤鋼共同體之所以獲得德法兩國一致肯定,也是一邊想佈局給對方套套索,一邊急著想趕快回復正常國家 定位的雙贏選擇(盡管這簽下去後來也沒很大實益)。


而當西方正接受馬歇爾計畫開始復興之際,被關進鐵幕的東歐則陷入了共產黨的旋風裡。在蘇聯授意下他們拒絕美國援助(美國表示:好家在……)各國的共黨視國情採取不同手法上台,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大都不是什麼正常的方式(在選情不錯的捷克照樣搞政變上台,嚇倒一堆西歐人)。


在那之後人民迎來的是一連串的政治鬥爭、以及因應蘇聯需求、無視當地情況的產業發展,這對往後造成了巨大災難。俄羅斯有如吸吮周邊國家血液的惡鬼(由於二 戰耗力過大,在那之後俄國再也沒恢復過來,本體甚至比東歐還窮)加上史達林為了捍衛權力,展開一連串的政治鬥爭與聞名於世的擺樣子審判,牽連之深之廣令人 膽寒。


尷尬的是在戰後的西歐,知識分子其實對共產主義仍懷抱極大好感。這有部分是基於反法西斯情懷,支持反反共某些時候甚至成了政治正確之舉。這股心中的好感令這些赫赫有名的文學家、藝術家,有意無意的忽視蘇聯極權統治下的種種悲劇。


反倒是人民比起部分死鴨子嘴硬的知識份子,更早選擇離共產主義而去──戰間期發生的種種,已經足夠嚇死大部分的人了。於是二戰後無論是政府還是人民,都全力避免重蹈一戰結束之時的覆轍(馬歇爾計畫之所以能夠通過,一大原因也在此)。


因為曾經痛過,所以極端的政治理念不再獲得支持、人民對公共問題冷感、經濟被放在第一位。何況在和平且穩定向上的社會裡,極端理念的市場本來就會漸漸萎縮 至需要顯微鏡才看得見的程度(除非自備炸彈,不過那也是幾十年後的事了),更別提當那個理念的代表,蘇聯形象越來越負面的時候。


再加上,非常弔詭的,希特勒在戰爭時期對少數民族的屠殺、壓迫與強制遷移,卻也抒發了原本的壓力,建立戰後歐洲和平社會的基礎。1918年以前的歐洲,曾是個民族多元文化共處的複雜社會,儘管不時出現小型暴動與屠殺,原則上仍可稱之為兼容並敘。


經歷戰間期一連串事件、二戰中希特勒在占領區中有計畫的屠殺與遷移、戰後東歐受到蘇聯主導又再來一次民族大風吹和被自殺,於是突然間(以幾百年UP相對幾十年做標準的話)歐洲變成一個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次大陸。


各國的民族成分從來未曾如此單一過(覺得一直都很單一的印象,大概跟粉紅獨角獸的存在感差不多真實),再加上兩(多)次主權更易造成的階級清洗,過往進行改革時會碰上的舊問題幾乎被一掃而空,社會也變得更加平和。


只是當時的人們對此議題並沒有特別的省思,就某方面而言幾乎像是得了集體失憶症似的,大家來裝死(從東歐百姓甚至支持持續迫害國內少數民族的行為看來,這顯示了希特勒的所做所為並非基於十分特別的思維,不過手段當然是啦……)。


但誠如作者所言,在戰後初期那個困難重重,幾乎看不見希望存在的社會,適度的遺忘即便不是必須,至少也是無可奈何且有正面助益的──那怕是以一種道德上站不住腳的形式。


1945 ~ 1953年的歐洲,雖然恐怖的戰爭終於結束,但那之後迎來的卻是遠比一般印象中更為破敗、苦悶、嚴峻的處境。乍看之下好像一個全新的開始,卻也延續了此前 的種種,二戰形成的陰影更將影響往後數十年。冷戰也是其中一環,很多趨勢日後來看都是早有徵兆,戰後許多被視為進步的施政,其實都來自戰間期的少數意見 (也可說是社會對那段時期的反動)。


閱讀本書時我特別關心作者提到的三個重大的WHAT IF。第一個是倘若蘇聯選擇接受當時號稱全歐有份的馬歇爾計畫,在東歐仍由其牢牢掌控的情況下,歐洲的局勢恐怕將令人難以估測,至少美國很有機會倒大楣。


又如果史達林不製造柏林危機,盡可能保持一個統一卻虛弱的德國,對蘇聯應該也會更有利。另外假如英國當時別基於對主權與經濟的擔憂,同意加入歐洲煤鋼共同體的話,其在歐洲將取代法國而獨大,與之而來的實質與文化影響力不容小覷。


雖然沒發生的事就是沒有,但想想這些可能性也令人十分愉快,歷史真的是非常有趣啊。看到這邊(撐得到這裡的話,東拉西扯式的寫法辛苦各位了)應該也可以發 現,其實這篇比較類似讀書筆記、自用的成分居多啦。貼出來只是混更新,啊,我是說推廣啦!那怕這類型的作品根本不需要推廣,但介紹一下也沒什麼不好嘛。



戰後歐洲六十年:(卷二)繁榮與革命1953-1971


戰後歐洲六十年 卷三 大衰退1971~1989


戰後歐洲六十年 卷四 新歐洲 舊歐洲1989~2005


舊站人氣:6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