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

理查三世:王族內訌與玫瑰戰爭

覺得雅各布.阿伯特(Jacob Abbott)為安茹的瑪格麗特寫的傳記滿有趣的,又繼續找了理查三世的傳記來看,不過這本水準頗有落差。只能說要不是在十九世紀沒有很多理查三世的資料可以抄,咳,我是說作為寫作傳記的素材,就是我意外的還是期待過高,那種飛天也無所謂有趣就好的心情太沈重?


整本傳記其實快一半談的還是玫瑰戰爭相關的事,偶爾才會提到理查三世的生平。儘管作者很常識的在開頭表示,人們傳說他出生時就畸形而且頭髮和牙齒都長出來了,但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大有問題,最可能的情況是他出生時和別的孩子看起來沒有不同。


但說是這麼說,作者一轉身還是繼續抄莎士比亞的理查三世,很多時候我邊看邊笑,卻又有那麼點不耐煩。說真的,究竟該如何阻止一個前二十世紀作家寫英國史不抄莎士比亞?根本不可能的任務。連帶本書對我比較有意思的地方,當然也是其他作品比較少提到的,呃,說法。


比如之前只知道希希莉曾經送喬治和理查到低地國避禍,但不知道細節。這本補充了一些東西,比如這趟逃難之旅是靠時任加萊總督,同時也是希希莉姪子、號稱造王者的沃里克伯爵罩的,前來接應的是她的好友荷蘭王子。


到了低地國後理查和喬治住在烏得勒支市的一座宮殿,王子還找了專人來當家庭教師,只能說,大貴族就是有人脈。再來是書中提到一個說法,就是理查三世的「畸型」(根據考古是嚴重的脊椎側彎而非駝背),也許因為他為了和差兩歲的哥哥喬治競爭,以尚未成熟的身體穿著鎧甲過度訓練導致的。


嗯,讀傳記我就是想看這種東西啊,遺憾的是書裡這類描寫其實不多。


作者也提及沃里克伯爵當時的權勢鼎盛,強到愛德華四世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有被架空的危險。有意思的是傳記講到「婚姻糾紛」,不是愛德華四世不娶法國公主跑去和伊莉莎白.伍德維爾結婚。而是他妹妹、也就是理查那位嫁給勃艮地公爵的姊姊瑪格麗特的婚事,但細節看起來卻有著微妙的類似之處。


沃里克想為瑪格麗特與法國王子牽線,而且和法國國王幾乎都談好了。相較之下愛德華四世和王后則傾向支持勃艮地公爵的繼承人查爾斯伯爵,這除了分裂法國的百年戰爭傳統之外,查爾斯手上的佛蘭德斯統治權也極其重要,同時王后也看重查爾斯伯爵和蘭開斯特派的交情。


結果沃里克被愛德華四世打臉,瑪格麗特嫁往勃艮地,往後成為公爵夫人。雖然不確定這件糾紛有沒有足夠的史實佐證,但總之這選擇還真沒做錯。因為幾年後沃里克政變時,愛德華四世帶著弟弟理查跑路時,就是瑪格麗特幫了大忙。


再來是傳記裡對愛德華四世1475年的法國遠征也有比較多的細節,那種躲在人家床底的寫法用在這種事情上格外有趣。愛德華四世和法王路易十一世兩人,在索姆河橋上隔著欄杆的對談整個就有夠歡樂。


英法百年戰爭中大多數時候,英國能討到便宜都是藉由法國內部分裂之便。但在這場遠征中不管是布列塔尼還是勃艮地都不幫忙,所以英格蘭也討不到什麼便宜。但對法國來說真的要開打也沒那麼划算,畢竟打仗很貴啊,結果路易十一世索性收買對手(南宋表示,所見略同)。


當連敵國國王都能買的時候,這其實就不叫賄賂了吧。路易十一姿態做好做滿,愛德華四世得到面子和能放進自己口袋裡的好處,手下一幫人也通通拿到好處,很好,全體收工走人。空王冠提到愛德華四世為了打這場仗徵收重稅,本書則提及英格蘭人被收了重稅,但國家卻在戰爭中一無所獲,因此群情激憤輿論爆炸。


對比亨利五世時代即使被徵重稅,只要戰績好人民都能忍,我覺得這個描述應該是符合史實的。但再接下來突然又描述因為在戰爭中一無所獲,國家財政陷入困境(因為法王給的錢是進國王口袋不是國家口袋),所以愛德華四世不得不收回克拉倫斯公爵的財產重新分配。這讓克拉倫斯公爵十分不滿,最後兄弟鬧到恩斷義的推論絕就有點誇張。


在空王冠中克拉倫斯公爵之所以最後被愛德華四世鏟除,主要是因為他實在太白爛了,簡直是惡形惡狀的糟糕貴族範例代表,根本家族裡的專業衝康手。但總之這本傳記就是這樣,作者應該覺得他寫得都是真的,但實際上是真實事件和道聽途說混在一起。


倒是與安.內維爾的婚姻部分,大概是我之前看到的一個青梅竹馬超粉紅色版本,和莎士比亞版本加起來除以二吧?總之理查確實為了財產想辦法要和安結婚,克拉倫斯公爵喬治想阻止弟弟來分內維爾家產,便協助安躲起來(史實上兩兄弟是真的全國搶遺產搶到差點開戰)。


但這個「協助」顯然在本書這個版本也滿放生的,因為安躲了好一陣子,竟然變成過著窮困的日子。還是被找到,因為實在太慘只好勉強答應嫁給理查(寫到這裡大概已經可以自行想像粉紅色泡泡的版本長怎樣了,那個版本表示心繫青梅安的理查踏破全倫敦尋找心上人,最後找到被藏在麵包店裡的安,求婚後兩情相悅結婚)。


但婚後想當然也沒有幸福,雖然生了小孩有好一點,但後來又要擔心理查會幹掉自己和更好的對象結婚,小孩又死了,最後還是早早過世。當然,沒有佐證,所以就是各種說法之一。


關於愛德華四世死了之後理查從扶持新王到篡位間的過程,大方向和空王冠類似(顯然這段在十九世紀是比較好查證的部分)。理查三世是不是一開始就想自己稱王很難說,但當他意識到即使大權在握,等到愛德華五世長大還是可能豬羊變色,那倒不如自己上。但問題是上位容易,要擺平局勢沒那麼容易,所以後來還是爆炸了。


尷尬的是本書混入最多莎士比亞的地方也在這裡,所以我會建議還是直接看空王冠。比較特別的是本書提到,伊莉莎白.伍德維爾之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和理查三世和解,是因為在西敏寺住太久的她,失勢又沒錢過得越來越慘,被誘之以利只好屈服。當然也或許她真的全是被逼的,但反正這個現在也很難確定了。


本書裡伊莉莎白.伍德維爾和她的女兒(也是後來亨利七世的王后)伊莉莎白感情馬馬虎虎。本書把伊莉莎白公主描繪成只要能當王后,嫁誰她都可以的勢利女子,所以和叔叔理查三世結婚她可以,和亨利七世結婚反正也算成功啦。只是本作成書的那年代新史料還沒翻出來,所以仍然是和亨利七世夫妻感情極差的版本。


整體而言理查三世:王族內訌與玫瑰戰爭(History of King Richard the Third of England / Richard III Makers of History)沒很精彩,特別是作為期待理查三世傳記的讀者而言,感覺很不滿足。我算是看好奇的,但還是得說除非超級好奇,而且即使知道佐證不足,也還是很想讀些許不知是真是假的微量八卦,不然不會推薦這本。


最後來提提本書中一個讓我印象深刻卻與主題無關的部分,其實讀安茹的瑪格麗特的傳記時我就有點好奇。作者對中世紀貴族與騎士的軍人本質相當尖銳,常常直白批評那就是一群缺乏文化素養,又樂於使用暴力恃強凌弱的人。


這集提及安茹的瑪格麗特在韋克菲爾德之戰擊殺約克公爵後,讓軍隊朝倫敦進軍一路上燒殺擄掠時,作者對此的評語是:「這種事情總是發生在內戰。在對外戰爭中,軍隊往往更容易管理。


因為在外國領土上作戰時,士兵們對當地人並無私怨或仇恨,他們往往認為面對侵略者,人們必然會保衛家園,奮起抵抗。但在內戰中每個人都對異己抱有一種特殊的個人仇恨,而在實際交戰時,這種仇恨常會演變成一種難以控制的憤怒。」


但實際上當時安茹的瑪格麗特麾下軍隊成員,先不計英格蘭北方諸候軍隊究竟會對南方有多深刻的認同感,總之她旗下還包括大量法國與蘇格蘭傭兵,這和近代人對內戰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細查之後本書出版於南北戰爭發生前的1858年,所以至少可以確定不是在直接批評南北戰爭。但考慮到南北戰爭之前美國的分裂便極其嚴重,所以這段會不會是某種借題發揮呢?如果是的話,其實是蠻令人感傷的預見,因為後來確實如此。


當然應該一堆人已經像閱讀當下的我一樣內心吐槽滿點,畢竟關於戰爭可沒有什麼入侵異國時打起來比較不狠這回事,多得是各式各樣恐怖的「非內戰」。更別提近幾年的烏克蘭戰爭,總不好跟我說這是內戰吧?當然普丁與他的好朋友是想這樣說的,屁啦!



延伸閱讀:

空王冠: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的崛起

理查三世:停車場裡的國王(Richard III The King In The Car Park .2018)

瑪格麗特王后:武士王后與玫瑰戰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