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

懸崖上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1975)

彼得.威爾的名作,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就是空靈吧。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描述澳洲的蘋園女子學院師生在情人節前往吊人崖野餐,結果發生了四人失蹤的事件。儘管警方動用一切手段卻找不到任何線索,整件事詭異至極,同時這份神秘也對相關人士產生各種影響。


電影開場首先出現的是如夢似幻的女子寄宿學院,穿著白色睡衣的少女念書、唱歌、做押花、寫小卡片,彷彿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青春化身。但當然她們終究是吃五穀雜糧的人類,美麗的少女米蘭達對曾待過孤兒院的室友莎菈說了,妳得學著去愛我以外的人。


在為了野餐盛裝打扮的少女之中,莎菈本來顯得格格不入。她的穿著打扮格外樸拙,校長還因為課業問題不准她參加野餐。但也不過就是野餐而已嘛,女孩們會在今晚八點以前回來的。但說是這麼說,有些人卻再也沒有回來了。


在昏昏欲睡的郊外,以米蘭達為首的四名少女得到老師允許,可以到附近去「走一走」。但以都市肉雞標準來說她們這不只是走一走而已,實際上她們走得很遠,甚至是太遠了。掉隊的少女只記得她們拐了個彎,之後便什麼記憶也沒有了。


電影從開場寄宿學校開始,興高采烈的出遊、昏昏欲睡的野餐過程,以及前往荒野深處的探險,這整個案發過程拍得非常優雅唯美,卻又隱含著淡淡的恐怖。那股渾然天成的迷離氛圍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當初邊看邊好奇所以小說究竟是怎麼寫這段的?


後來找了原作來讀,發現電影幾乎是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描繪手法重現了文字的氛圍,那真的,很令人讚嘆。嬉笑的少女在山林奇石間走得飛快,探尋著連她們也不知位於何處的終點。朦朧鏡頭讓所發生的一切都宛若童話故事,又或者某種古老傳說的現代版本,而且是那種會讓人覺得有一點毛骨悚然的傳說。


就像彼得.威爾其他早期電影一樣,節奏很慢卻也始終維持張力。觀眾早知道她們會出事,卻不知道整段過程竟然如此奧秘難解。但當視角回到現實世界以後,社會殘酷的一面卻以非常清晰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眼前。


剛開始是警察與鎮民大規模的展開搜尋,人們都希望事件不會以悲劇收尾。但隨著時間過去卻幾乎找不到線索時,開始有惡意的耳語傳出。單純的失蹤案逐漸轉化為帶有道德瑕疵的醜聞,源頭卻不是真的有人做了什麼,只因為失蹤者是女人。你們看,這是她的襪子,一個好女人怎麼會在悶熱的午後脫長襪呢?她一定有問題。


事發時在附近見過少女行蹤的中產階級青年,決心要救到自己當初一見鍾情的對象,結果極端危險的搜尋過程,差點讓他自己都遇險。雖然成功找回一人,卻讓整件事變得更加詭異。她失蹤有段時間了,沒有被性侵的痕跡,她就只是受了點輕傷然後脫水而已,但那是澳洲的荒野。


學院當然希望能把學生找回來,因為開始有聽聞此事的家長決定把女兒帶回家,以免自己女兒也受害,不管那是指安全還是名聲。身兼經營者,感受到辦校壓力的校長失去餘裕,決定不再容許贊助者積欠學費的莎菈繼續就讀,然而莎菈早已因為摯愛米蘭達失蹤而陷入抑鬱。她已經失去所愛,現在甚至可能被趕出學校,原對自己原本痛苦的生活。


好不容易歸來的歷劫少女回校探望,卻受到情緒失控的同學殘忍攻擊,彷彿獨自獲救確實是一種罪,她應該要為再也回不來的受難者負責。整間學校變得分崩離析,所有人的情緒都達到極限,老師也開始跳船。


最後一根稻草是得知自己將被送回孤兒院的莎菈,被人發現在學校溫室裡自殺。不久後已經開始酗酒的校長也陳屍吊人岩,為了體面大家姑且說是意外,但實際上或許同樣是聖經不容許的死法。


這是那種即使在描述激烈情緒時看起來也非常和緩的電影,但或許正因如此才格外讓人感受到那股在檯面下燒灼的火。二十世紀初這群中產階級少女的生活顯然超絕枯燥,她們在學校裡被要求優雅、安靜、聽話,然後做些風花雪月的事,比如上刺繡課或只是擺動手腳的體操課。


這樣的她們盛妝打扮前往大自然,切蛋糕、喝茶、看書,然後睡覺,該怎麼說呢,也未免太無聊了吧。然而當意識到這種讓人翻白眼的無趣行程,已然是備受師生期待的年度重要娛樂時,有股深重的窒息感隨之湧上。不意外會有學生想要更進一步,她們去爬山、去冒險,結果再也沒有回來。


對那時代的中產階級女人而言,幸福之路窄到容不得任何瑕疵。待過的學校發生學生失蹤的醜聞,不行。找回失蹤女孩時,眾人最關心的是她還完不完整、也就是有沒有被性侵(但其實現在也還是這樣啦,女權真是高啊。然後前進人士嘴的是受害者不應該繼續在意,有病自己去看醫生,而同時整個社會加諸的污名化標籤永遠甩不掉,左右擊殺)。


就算是好不容易擁有自己一番事業的女性比如校長,只要沾上醜聞,那她的事業將會一夕崩塌。在壓力影響下酗酒的校長情緒崩潰之餘,喊出的是對同為失蹤者的帶隊老師的指責。她曾以為那位「就像男人一樣聰明」的數學老師肯定可以信任,結果她卻把事情搞砸,還因為搜查時找到她的褲襪所以疑似被性侵而掉了身價,然後再也沒有回來了。


這整件事都像在強調,在那時代無論女人建立起了什麼,依然都像脆弱的沙堡。一但出了錯,便完全抵御不了來自社會價值觀的羞辱浪潮。中產階級的女孩可以離開學校,已經掌握學識的老師可以離職,就連校長至少也還有學校可以失去。


但對莎菈而言,失去米蘭達與學校這個棲身之所,她就什麼都沒有了。我不確定作者寫這本小說時,有沒有致敬嘲諷?法蘭西絲.愛麗莎.霍森.柏納特的名作小公主的意思。但兩個同樣都叫Sara,境遇又相似的少女角色確實會令人產生聯想。


出身富裕人家的莎菈公主從未失去她的傲氣而且堅強的活下去,最後也等到幸運降臨。然而始終以孤傲態度活在邊緣的莎菈,在被迫離開寄宿學校前捨棄生命。她們的差別是什麼?和她那個成為僕役後也算過得挺安定自信,偶爾想起妹妹但也沒有特別關心的哥哥不同,莎菈幾乎把她所有的夢都寄託在米蘭達身上。


莎菈看起來並未認真替自己的未來做打算,但骨子裡也知道自己沒有本錢,沒了就學機會更讓她失去原本以為可以保底的學位。對當時的社會來說,莎菈再來最好的出路可能是找個正常男人嫁了。但也許是身為蕾絲邊的她無法忍受這個未來,也或許對多數女人來說,「正常男人」在這裡指的是一種令人尷尬,而且不知道究竟存不存在的分類。


甚至搞不好莎菈也無法忍受,必須腳踏實地在沒有米蘭達的世界童辛苦謀生的未來。她選擇的死亡方式多少帶點報復與宣示性質,是為了控訴讓她感覺殘忍的人事物,也因此為蘋園女子學院敲響最後的喪鐘。


我不確定莎菈如果能在校長厚待下勉強撐到畢業,甚至被允許在蘋園裡當女傭而不用回到孤兒院,那她是否比較看得到未來。但我也懷疑心中有恨的她,其實無法找到其他的路。可以肯定的是,校長正是因為也看不見未來才會對莎菈如此殘酷。


而校長之所以看不見未來的理由,正是因為蘋園的形象受損,不再是一間乾淨的女子學校了。要講弱弱相殘嘛,這又不該是討論的終點,問題環環相扣,跟父權體制一樣。終歸而言或許莎菈本來就拿不到學位,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但這是選擇死亡的好理由嗎?她是否盡力嘗試了?身陷困境的人又要如何去救起另一顆破碎的心?


懸崖上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1975)整部電影,劇情都緊緊圍繞那時代所有階級的女人,選擇都少得可憐這件事。就算是可以優雅享受野餐的階級,她們的人生依舊像懸在高崖上談笑風生一般,無論表面上看起來如何,那總之都非常不安穩又充滿掌控權並非操之在己的焦慮。畢竟結構性問題不處理,就是總有一天會擊打到妳。


於是看到最後,不免覺得這場失蹤宛若女性尋找自我的隱喻。在那個好女人的人生意義就是成為漂亮花瓶的時代,冒險對女人非常危險。總是有人努力嘗試,但比起爬上山巔的成功範例,谷底其實堆滿更多不幸的屍首。那其中肯定有著非常傑出的存在,可惜她們要不成為社會賢達口中的不良示範,就是淪為受害者。而處於夢境的人在醒過來時,則可能無法承受眼前的現實。


其他乖巧女人只能想像冒險的美好,但當與退出冒險之人重逢時,反應卻是狠狠攻擊這個比我們更勇敢的人:妳竟敢去冒險、說,那些敢走上不同道路的人究竟怎麼了!她們究竟想聽到怎樣的答案呢?是冒險果然美好,還是冒險非常愚蠢,乖乖聽話留在原地的我們比較聰明?


但對受到社會拘束的人來說,這種問題沒有終極解答。不管是學院裡的人們,還是學院外的富家子弟,她們都一樣只能懷抱某種無法填滿的渴望,在安穩的房間裡想像那些不知去向的女子,究竟看見了什麼俗人無法觸及的事物。她們或許成功,也或許已經殞落了。可無論如何她們曾經踏出的那一步,卻讓留在安穩之處的人永遠焦躁。


這卻是一部完全不打算提出解答的電影,而且資訊還非常稀少。無論是從現實還是奇幻的角度來看,案件本身都顯得十分曖昧玄奇(小說處理上也很撲朔迷離,甚至查資料發現原本真的打算變成奇幻小說,只是最後才決定還是讓一切保持想像空間)。


所有的角色都只能痴痴發狂,想像失蹤的她們究竟去了哪裡,又發生了什麼。整件事謎上加謎,想勉強找個答案並不難,可人們卻又不見得服氣,不願相信整件事竟然那麼普通,畢竟這可是我們平凡人生裡難得發生的奇事。


那也許帶有奇幻色彩,或至少存在著極度獵奇的想像,可無論如何最終觀眾也只能跟劇中的人們一樣,默默選一個自己願意相信,但也許從來未曾發生過的版本。也正是這些人們選擇相信的故事,造就出後續一連串負面效應。因為每個人的選擇都那麼少,而有些人還比其他人的選擇更少,甚至無法相信自己有任何機會。


到頭來人們得到弔詭的結論,那就是女人果然不該冒險,不然您看看蘋園女子學院那群女人最後變成怎麼樣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我不免疑惑,如果對女人的社會期待不是一只嬌柔唯美的花瓶,如果女子學院的養成不是讓大家念書、唱歌、做押花、寫小卡片,彷彿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青春化身,還要很安靜乖巧不吵鬧。


如果打一開始就不以覆上薄紗的鏡頭去看年輕女孩,不要整個社會都努力透過教育與潛移默化,期望把女人扭曲成一點都不現實的夢幻仙子……那或許她們都可以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無需以空靈的形象留駐人心。


給她們機會,腳踏實地的發光發熱,而不是只在某次郊遊去走走就好了。

 

原著小說心得:懸崖上的野餐

彼得.威爾電影連結:

巴黎食人車(The Cars that Ate Paris.1974)

最後大浪(The Last Wave.19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