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實際上有人失蹤了,四個人在野餐途中失去蹤影,儘管警方費盡一切手段搜尋,卻找不到多少線索。事態的後續發展更是謎之又謎,整個讓人摸不著頭緒。圍繞著失蹤醜聞,蘋園女校的師生、周遭居民與她們的親戚,皆因此受到或大或小的影響……
開讀小說前我剛看完彼德.威爾1975年的電影版,所以讀小說的前半部分時很受影響。觀賞電影時很為那股迷離的氛圍吸引,一直好奇不曉得小說究竟是怎麼寫的,這種迷離的感覺來自何處,原著有無提及更多背景與人物互動的細節?
實際當然有,小說寫了些建校與經營相關的描述(反而電影濃濃的百合味大幅降低),那關於出身歐洲的富有遺孀在澳洲創辦高級女子學校的過程,敘事也來得更清晰些。不過看過小說後我意識到電影真的神演出,幾乎沒有遺漏太多的把那場野餐與整個失蹤過程完整呈現出來。
電影開場宿舍一段更是少女到不能再少女,長長頭髮、白色綴著花邊的睡衣,朗讀情人節卡片上的詩,歌聲伴隨笑容與喜悅而甜美的互動,全在上了柔焦的畫面中展現出如夢似幻的甜美氛圍,野餐與失蹤段落更是魔幻得恰到好處。不過小說的開場其實沒那麼夢幻,就是很一般的少女故事開場。
野餐與失蹤段落的敘述確實走玄之又玄的路線,看維基其實作者對這場失蹤的預設,就是與澳洲原住民傳說有關的奇幻事件。只不過當時在編輯建議下把相關章節刪除,留下來的是一場神秘失蹤,以及仍然得活在現實與常識中的人們因此產生的變化。
相較於電影著重於階級和女性自立的衝突,小說當然也存在相關描寫。不過閱讀時我更強烈感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如何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契機而錯過及改變。平靜文字仔細敘述著失蹤事件之後,人們生活因此產生的變化,不幸的意外破壞卻也串連起某些關係。
有些原本不會有交集的人因此終生結為莫逆,有些原本順遂的人生自此一路崩壞,也有些人就是被不幸的噩運淒慘輾壓。個人資源的多寡影響了人們承受命運破壞的能力這點固然令人感概,但閱讀時更讓我有所感觸的是,生活仍然理所當然繼續下去的無奈。
每個人都還是要過日子,距離較遠的人聳聳肩回到習慣的日常,而與事件緊密相關的人則想方設法追逐正常,期望往日秩序能重新回歸。但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讓事情變得沒那麼簡單,於是看著有些人好起來,成功讓這起事件離開自己生命,而另些人則一路崩壞到最後走上絕路,那整個過程令人內心充滿感觸。
娥瑪離奇歸來,幾乎毫髮無傷,她不無感傷的被終生心繫米蘭達的麥可拒絕,但即使遺憾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多年後對伯爵夫人而言,這只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小段人生插曲。至於麥可呢?他果斷的與感覺無聊的英國貴族生活告別,和工人亞伯特兩人前往昆士蘭經營農場去了。他永遠忘不了曾經一見鍾情的少女,但依然試著把日子過下去。
除此之外的人們不見得如此順遂,其中最不幸的例子則令我印象深刻。辭職當晚便死於火災的教師,因為些許失誤與遺忘而陳屍繡球花叢的莎菈,以及最終在吊人崖自殺的蘋園夫人。老實說電影中的莎菈和蘋園夫人都像死於自殺,但小說我感覺暗示得很明顯,其實沒有被遺棄的莎菈應該是被情緒失控的蘋園夫人殺害,而後蘋園夫人畏罪自殺。
就像那場失蹤一樣,只要有個契機或細節不一樣,悲劇就不會發生。但實際上就跟世上所有終究還是發生了的悲劇一樣,那些環節最終全串起來朝破滅結局狂奔。這之中的差異為何不言自明,但也正因為知道理由為何,所以對於那些本可挽回悲劇卻陰錯陽差失去的機會,總是更加的不捨和遺憾。
若要說我最喜歡小說裡哪個地方,大概就是這些人與人之間大大小小的交集與離別吧。失蹤事件就像顆雪球般越滾越大,當然無論再怎麼大都有其收束終結的一天。但看著雪球行經的路線總不免令人心生感慨,啊,最後變成了這樣呢。
電影就沒像小說那樣有一個極其漫長的後日談,然後我最喜歡長長的後日談(爆)那個沒資源的人當下就死掉了,有資源的人就算曾受到強烈影響,多年後要不是釋然就是我什麼都不記得了的反應,整個對比也是很有意思,又莫名的有股惆悵的美。
僅管懸崖上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其實是則發生在澳熱夏天裡的故事,一個本該美好的一天,卻成為悲劇的開端,有些人死去,有些人船過水無痕,但也有些人被改變得太過澈底。而後這起事件又成為許多人生命中無足輕重的一則回憶,歷史與社會事件即使盛大,但總歸也就是這麼回事吧,關於世事滄桑。
電影心得:懸崖上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1975)
即將版權到期的電子書AP連結:懸崖上的野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