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N站才發現之前讀完的這本改編成影集「女傭浮生錄」了。這是我很感興趣的類型,儘管在書店翻時覺得應該沒很對胃口,但基於好奇還是帶回家了。總歸來說我把這當作就算不喜歡,但有看過還是比沒看過有意思的回憶錄。
史戴芬妮‧蘭德(Stephanie Land)是某種典型社會新聞中那種踏錯一步,瞬間滑落至社會底層的人。當然她出生的家庭本來就窮,但沒窮到那個程度。雖然沒辦法按表操課十八歲上大學,但她原本也打算服務業待個幾年後,便半工半讀念大學,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遺憾的是在未經深思熟慮下她懷孕了,而孩子遺傳基因的另一個提供者,也就是她的同居男友瞬間顯露自己巨嬰又無恥的一面。倒也不是說男方沒有盡到最基本的法律責任,實際上懷孕期間和之後的短暫時光確實都是靠對方養家沒錯。
但除此之外他還家暴、更透過冷暴力導致作者產生心理問題。不願意繼續忍耐的她儘管無業,還是上法庭撐過羞辱想辦法獲得監護權,也是在那之後她開始了一段底層時光。連帶這也是一個原本懷有夢想的人,滑落底層之後的經歷與所思所想,以及想盡辦法去看出口的故事。
陷入美國社會底層是什麼感覺?其實照作者所述,各式各樣的福利津貼與補助很多,但問題是那幾百幾百的美元進了她口袋後,馬上就得拿去繳納房租、水電費、網路費等各種規費與帳單,結餘往往沒有甚至是負的,根本不可能真的靠這些錢爽爽過生活。有時官方審核出了什麼事,她就得浪費寶貴的賺錢時間,去公家機關排一下午的隊想辦法排除問題(這還是假設可以排除的話)。
如果說一塊美金過一天是餓肚子的時候,人可以為一塊餅乾吵到差點離婚的故事,那為了十塊美金崩潰是怎樣的感覺?而且這不是實驗,沒辦法「作弊」,不是離開職場妳又是大作家,妳真的是個清潔工,那是妳的人生。
拿食物券可以免費買食物,但可以購買的量和種類都受到限制(什麼有機牛奶不在清單裡了那我小孩怎麼辦?但官方預算真的沒錢了有機牛奶太貴 ORZ),而當那個券或卡拿出來時,店員的冷遇與其他排隊者的歧視更令人心寒。
不難想像那種痛苦有多磨耗人的自尊,更別提如果沒當個可愛的窮人,結帳籃子裡要是出現高價肉品,又或者反正總之窮人不該享受的東西的話,嗯……人人有權檢視,因為那是我們繳的稅金對吧?
當然,閱讀本書時我不免一直想著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裡提過的,我們究竟要將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的線劃在那裡?這問題基本上等於我們究竟可以包容又或者批判到什麼程度,才不會因此產生道德問題。
閱讀本書時不難意識到,這也是一個關於倖存者偏差的故事。要不是因為作者有夢,也看過拋家棄子去追求夢想念研究所,現在跑到英國生活的母親實際上做了什麼事(儘管這讓身為女兒的她很痛苦),或許她會就這麼乾脆的在階梯溜滑梯底下腐爛了。
但她知道另一種可能性,也不想放棄,方才有了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故事。但問題是這故事再次說明,在那樣的狀況下想走出來有多不可能。首先她因為被精神虐待所以心理狀況出問題,這本身就會對工作與生活造成影響。
再來她不願拋棄女兒米亞,其實她要是放棄監護權把小孩丟給男友的話(但無疑這孩子的人生也差不多等於毀掉),接下來肯定好過許多,但她拒絕而且堅持以單親媽媽的身分撫養孩子。
她能做的工作不多,最後選擇了門檻較低的清潔工(但其實也不低,因為首先妳要會開車而且有自己的車)。薪水低、沒尊嚴,工作辛苦又噁心,不管是廁所、廚房還是房間裡的潤滑液,總之都噁心到不適合在吃飯時閱讀。工作時可能會遇到好人,但即使如此髒的地方還是髒,職業傷害也還是傷害,更別提爛人當然也不少。
在這樣的生活裡她得想辦法把工作做好以免被炒魷魚,能力範圍內給女兒最好的生活(同時還得應付有時從爸爸那裡回來之後,都彷彿恨起自己的女兒),硬著頭皮送女兒去糟糕的日托中心只因為她得賺錢養家,忍耐同樣糟糕的租屋環境,因為這是她唯一付得起的選項。同時間她還在接受遠距教學,希望能想辦法拿到學分取得學位。
說真的好厲害、太厲害了,於是問題變成沒那麼厲害的人,真的就比較差、活該過那樣的生活嗎?這不是像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那樣充滿憤怒的作品,而是比較憂傷感慨的。
每天睡眠不足身體一堆病、看見超髒的浴室瞬間崩潰、在超級市場被酸、工作臨時被放鴿子沒收入還損失油錢。被同居男友勒令搬出去、出車禍差點失去女兒,而且失去了謀生工具也就是一台叫露比的汽車時……生活裡的種種破事是如此令人酸楚。
於是當她疑惑著這社會為何不能更寬容一點、更友善一點時,我們會意識到有些人確實值得幫助。當然故事裡也不只有壞事,甚或該說作者還挺常遇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狀況,也讓這本書讀來不真的全然充滿低氣壓。
人很棒的屋主、偶爾遇上的超級善意、突如其來的四千元退稅,堅決鼓勵她去理想之地念大學的時刻……確實這些都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但我看著也還是會想,即使是偽善,即便能做的就是那麼有限,但我們如果都可以多做一點,也許會有更多人平安渡過她生命中最悲慘的一天。就像後來作者狀況比較好時,也反過來幫助正在崩潰的垃圾屋主人一樣。
雖說我不免覺得作者反覆強調,比起她那些有錢雇主的空虛人生,她和女兒之間的愛更加寶貴美好這多少帶點酸葡萄心理。不過反正人不需要每件事都是對的,有時來點白爛白爛的自我暗示與打氣,只要沒有打過頭,倒也並非全然不健康。
芭芭拉.艾爾瑞克在本書序文提到這故事有個好結局,但說真的我覺得那個好結局還是挺危險的,光只要想到作者未來得還學貸我就忍不住擔心。不過再想想長遠來看所有中產階級的生活都一樣不穩固,而至少在當下作者走出來了,脫離了她痛恨的那種永遠處於臨界點的生活,這不真是太好了嗎?
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一個單親女傭的求生之路(Maid: Hard Work, Low Pay, and a Mother’s Will to Survive)是屬於比較抒發心情的作品,有些段落太過刻意,但也有些部分寫得真摯動人。她一方面讓讀者藉由女傭之眼窺見他人生活並因此得到獵奇快感,一方面也關於一個女人如何在崩潰再崩潰之後,決定自立自強也真的越來越強的故事。
從剛開始她近乎無助到令人不耐、成天想著要有人陪伴、想要找個能依附的男人;到後來什麼都一肩扛起來、精神面自給自足,成為一個肯做事的人然後拼命的做,帶著女兒熬過最苦的幾年。
她曾經當過一名優秀的清潔工,現在那份經歷已經成為寫作的養份,並可以立基於那之上仰望另一個未來。整個過程讀來不甜美也不可愛,但確實可以稍稍滿足我,而且能作為思考的材料。
所以那些沒走出來的人怎樣了,理由為何?是不夠努力,還是不夠幸運,又或者二者皆有?這裡面有活該的成分嗎?別否認,總是有人真的就是活該。不是這樣的人對此又有什麼道德甚至法律義務,為什麼?去看經歷過那一切而且有辦法寫出來的人,究竟遭遇了什麼又想了什麼,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事。
同理有時是解決問題的開始,而很多時候社會正是如此完善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