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

友繪的小梅屋記事簿

前陣子的CCC事件,讓我決定多注意這個企畫的作品,選了幾部題材比較感興趣的入手。由漫畫家清水繪製的本作,以台灣日治時期家裡經營料亭小梅屋的少女友繪為主角,充滿企圖心但做事觀前不顧後的她,老被奶奶責罵而且只能做雜事。


心有不甘的她得知就讀的台北第二高等女學校將舉辦園遊會時,立刻自告奮勇負責飲食組,希望能靠小梅屋的人脈將台式、日式與西式美食張羅齊全。誰知這個計畫很快就被奶奶以人手不足為理由拒絕,雖說靠著母親與舅舅私下協助得以推動,可當她們來到本島人店家醉仙樓時,竟然被廚師轟出來!?


我猜應該蠻多讀者會跟我一樣,閱讀這個故事時,總忍不住疑惑為什麼要選擇日本人當主角。畢竟都有像府城的美味時光這樣有味道的參考對象,故事中也直接讓本島酒家的女兒登場了,其實不太存在非要用日本人當主角才能接觸到的料理面向。


再說採用以台灣本島人為主體的敘事,也能以較簡單的方式牽引出台灣讀者更豐富的共鳴。雖然也不是對日治時期的高級料亭沒興趣,但至少第一集看起來這方面也沒有很特殊的發揮。這就不提對喜歡相關主題的讀者而言,以經營料亭為主題的日本作品,在考據與經營細節上發揮得更好的作品也是存在的,相較之下本作就顯得有那麼點不上不下。


連帶看的時候我會忍不住想,用日本人當主角,是不是為了迴避更深刻的解殖探討呢?但想想大概也沒那麼複雜的打算,純粹就是覺得這個切入角度對讀者更有吸引力?反正決定都做了,那就努力做到最好吧。


以第一集來看創作的意圖蠻明顯的,占主要篇幅的是帶有人物與背景介紹性質的園遊會籌備過程,帶做彼時台灣社會的美食導覽與簡單介紹。做事大膽、心地善良的友繪行動看起來有些制式,但相對來說就是安全穩定。東邊吃洋食,西邊吃台食,和菓子、麵包、烏龍茶、愛玉冰、炸香蕉什麼都來的情節我還是很可以的。


哪怕稱不上精彩,但因為主題是食物所以能接受,只是不得不說娛樂性還是有受到影響。反而本集尾段部分回憶小梅屋的前身東食堂時期,結合歷史背景的同時也能讓人感受到故事的趣味,如果之後的劇情能抓緊這種味道持續下去,肯定會精彩許多。


不過相較於打安全牌的劇情,本作更大的問題所在則是很現實的畫技問題。本作中的角色骨架都蠻竹竿插貢丸的,背景和料理的繪製也不夠精緻細膩。考慮到台灣漫畫家在現實上的限制,我會覺得本作的表現確實已經看得到用心。


只不過從專業角度出發的話,我只說有心走這條路的話還需要更努力。也要更深入思考如何磨合自己的畫風與畫技水準,以繪製出能力所及最好的畫面。


友繪的小梅屋記事簿第一集看起來是中規中矩,主線和人設不特別吸引我,不過靠著題材與滿滿的食物加乘,最後感覺也有到達買書不會後悔的及格水準。只是該怎麼說呢,中間插頁的歷史背景介紹讀起來比漫畫本體更有趣怎麼辦(香蕉皮炒飯真是一樣讓我心情複雜的東西),高級料亭還沒發揮到就先讓讀者看到那麼香的台灣往日,這樣怎麼行呢?


希望後續集數能把這些很香的題材都化成有趣的故事,加油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