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莎拉.西格的自傳,描述她的成長過程和生命中的種種考驗。雖說開看之前會期待有很多系外行星學的介紹,不過實際上挺集中於個人經歷。總個來說這本的看點其實是作為特定領域頂尖學者的現代女性,她的學術生活與家庭經營究竟是怎樣一個狀態,又是以怎樣的方式扛起一切。
出生於加拿大的作者在很小的時候便經歷父母離異,儘管她與父親的關係深厚良好,可實際上仍由收入不穩定的母親,與總是對家庭成員使用冷暴力的繼父監護。很多年以後才診斷出自閉症的她,因此有個情緒震幅非常大的童年,周末到父親家時非常快樂,除此之外的日子都壓力極大。
但即使如此她還是平安成長,在想要也需要的時候,發現自己文武雙全是個天才(多年後她會得到號稱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那怕父親希望她成為醫生,可是作者拒絕,因為她反正就是比較喜歡星星,所以執意攻讀天文學。只能說若不是她的自閉屬性發威,這世上便會少一個引領系外行星學的女性權威了,人生與命運實在很有趣。
在作者簡單回顧的學術生涯中,可以發現系外行星學在1990年代是個危險的領域。儘管在常識上系外行星絕對存在,但以物理角度來看,要確認動輒幾百幾千萬甚至幾億光年外的恆星周圍有沒有行星,以技術而言難度極高而且意義究竟是什麼?
以研究大霹靂現象起步的作者因為其命題太過抽象而陷入焦慮,她想研究更加具體的事物,比如距離非常遙遠但現在就在那裡發光的星辰。於是儘管當時系外行星學有那麼點虛無飄渺,但執著於星星的她還是在教授帶領下一頭鑽進去,勇敢對抗所有消極甚至具攻擊性的意見,誠如書中所述:
當時我們都還不知道要怕。
還好她是幸運的,人類的寂寞也尚未確切降臨,這個領域逐漸開花結果,並迎來許多新發現。莎拉.西格做出包括凌日透射光譜在內不少重要貢獻,並在三十六歲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終生職。
當然她的發現無法立刻改變人類社會,不過她的目標也一直是希望透過堅實的理論建構,終有一天在人類技術追上來的時候,未來的科學家將得以驗證她曾提出的理論。
不過作為傳記本書真正的主體其實是莎菈的童年、與父親痛苦哀傷的道別過程(讓我看到淚流滿面,真是情緒勞動很重的一本書)、兩段婚姻,以及在這中間的喪夫之痛,還有作為單身職業婦女,對於維持家庭運作與育兒焦慮的經歷及心路歷程。
感情方面其實多半甜甜的,作者對她第一任丈夫麥可其實第一印象不算好,畢竟剛開始頂著一臉大鬍子,雪還滑得很爛。但麥可鍥而不捨的努力邀約,終於讓熱愛戶外運動的莎菈同意一起去出遊。這回麥可把鬍子剃掉,總算在小木屋躲雨時用一身肌肉讓她心動……這是哪來的羅曼史啦?
只是前面越甜蜜後面就越讓人心情沈重,麥可抗癌和逐步死去的過程很讓人不捨。不過若要說這本回憶錄哪個地方最讓我在意,大概是家庭分工方面的問題。第二輪班是職業婦女常遇見的壓迫,不過作者在這方面比較幸運,因為她兩任丈夫都願意走女主外男主內的模式。
其實從字裡行間看得出莎菈是個挺傲的人,基本上就是要不你接受,要不我們沒有未來的態度。加上她又是個對事業極有野心,又對自己不在乎的事極度沒興趣(很自閉症),於是她理所當然的把家務、雜事與照顧兩個兒子的工作都丟給麥可,而且越來越懶得經營夫妻關係。
由於工作繁重,儘管有意識到問題存在卻沒有心力解決。更重要的是即使是獲得終生職的教授,對一家四口而言收入也不算寬裕,逼得她必須更努力工作。正如同她日後會非常感慨的,在那段忙亂時期裡,她總是對丈夫承諾總有一天我們會有錢也有閒,到時就可以回復原本的幸福快樂。
說真的要是麥可沒有罹癌的話,我有點懷疑這段關係能不能繼續走下去,但實際上麥可就是得了預後極差的小腸癌,一點機會都沒有。兩人最後的時光讀起來與其說沈重,到不如說心碎到反而有股殘破的美。
兩個人都知道將發生什麼,絕望和逃避現實的心情一起湧上,面對態度白爛的醫生她有太多憤恨卻又無可奈何。希望能讓麥可去做所有想做的事,但他真正想做的事當然是活下去,偏偏這絕對不可能。
兩人獨處的每個夜晚、每次自嘲、每個對未來的灰暗想像,以及發現兒子們早已想不起曾是運動健將的爸爸曾經健康模樣的時刻、必須讓他們知道事實的時候,每件事都很沈重卻又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躍動。
不過火花將熄未熄時是種磨難,但火花熄滅之後,儘管會有短暫的放鬆,但更大的絕望卻會反過來壓在身上。更別提以前有老公扛家務處理雜事,但現在作者要一個人想辦法扛起來。
書中敘述她在2013年時曾在媒體發表一篇文章,提到獨自育兒對女性科學家有多困難,社會制度又對此施加了多大的壓迫。看到這段時我不免想起,我們的社會對男性專家的外貌與參與家庭程度不會要求太多,但對女性專家總會嚴格檢視是否面面俱到,否則就是失敗。
於是閱讀這部回憶錄等於同時望著最遙遠的宇宙深處,以及日常生活中那些普遍到常令人視而不見的古老問題,並試著告訴每一位讀者:如果人類真的想走得更遠、終有一天踏出太陽系甚至在宇宙裡遍地開花的話,那這兩個領域便都該獲得同樣的重視。
當然從本書內容其實可以察覺到,作者在一人扛家務時遇上的問題,其實不只是女性科學家獨有的問題,而是所有全職工作者都會碰上的問題。古早社會預設全職工作的一定是男人,所以女人就是要在家裡當無足輕重又沒有薪水的肥料,燃燒自己照亮丈夫(然後還把這種我高興就不給妳尊嚴的待遇叫拿到長期飯票)。
當然這世上也有很多人把家管作為志業,用肥料來形容確實很負面。但問題是當前的社會制度讓人們難以分辨自願與壓迫間的差異,於是我最終還是選擇做出屬於自己的價值判斷。
現代社會對全職工作的要求以及生活形態的演變,讓單身者基本上不可能有辦法妥善應對維持家庭的需求,有時甚至二、三、四個成人都做不到。作者原本是由顯然壓力也不小的丈夫去扛家務,但在丈夫死後,她只能看著前夫提早為她準備的詳細清單,意識到這對她而言根本像不可能的業務,無怪乎她之後會時常在陌生人面前情緒崩潰。
和家人距離遙遠關係又不好的她,只能盡可能聘請保姆和幫傭協助自己。丈夫留下詳細的清單跟她說,什麼東西要去什麼超市買,她想說好麻煩全部都在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買就好了嘛。過了一陣子以後,淦,終於知道為什麼全食超市叫作全薪超市了,之後都乖乖照老公留下的清單指示採購。
但清單沒辦法解決全部的問題,她的薪資無法負荷她需要的人力。也是此時我看見全書最溫馨的段落,瀕臨崩潰的她向麻省理工的科學院院長馬爾夫承認,自己無法應付蠟燭兩頭燒的生活,可能必須辭職時,這位前輩只問了她一句:妳需要多少。
該怎麼說呢,非常實際的幫助,恐怕也是最能安定人心的幫助。
之前看危機領導時我曾感嘆過,在以往的時代很多沒有兒子但有女兒的男人,會選擇把自己的資源都投給那些自己有好感的年輕男人。但閱讀本書時作者時不時就會提到,學術界中儘管有很多狗屁倒灶的破事(她和她的朋友都因此吃過很多次虧,書中提了不少),但她也時常從前輩的幫助中,感覺到對方把自己當女兒一樣照顧。
看到這樣的敘述確實讓人蠻窩心的,而我更深刻期待未來有一天,她待我就像女兒一樣這句話可以伴隨著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性成為職場常態。但這種轉變代表性別歧視已經不存在了嗎?嗯,我得說儘管作者遇上的許多問題與社會結構性緊密相關,但同樣一個問題反應在男性或女性身上時,造成的衝擊其實是不同的。
二十一世紀女性普遍共享的一個困境,就是性別歧視和結構性問題緊密夾纏,並以更幽微且無孔不入的方式出現在社會每一個角落。在女人有一個自己的房間並以此作為出發點以後,難以撼動的偏見、刻版印象與傳統習俗依舊擁有強大的力量。壓迫無所不在,當人們企圖反擊對抗時,卻會發現對手就像蟲群散開般裝作沒這回事,反過來大肆嘲諷受害者反應過度、玻璃心破裂。
莎菈.西格不斷在人生中碰上因為性別被特別針對、輕視、攻擊、錯失機會的狀況。有些人談到性別歧視便會開始跳針說,數據呢,數據呢?但歧視有時就跟覇凌一樣,難以量化的眼神、對話、氛圍道盡一切,很多時候不是存不存在,而是有沒有視而不見的問題。
她的人生中遇見的困境有些偏向結構性問題,有些偏向性別歧視,而這一切往往都混雜在一起難以一刀兩斷。我覺得這種時候比較科學的態度,應該是肯認這種複雜,而不是只看自己想看的,堅持自己不喜歡的事實就不存在。
作者最後透過僱傭、友誼以及與學生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總是組成盛大的旅行團)來疏緩自己的生活壓力。但誠如她發現接受美國太空總署的蔽星板科研計畫邀約,就必須犧牲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時,立刻爆氣對承辦人抗議時,但對方非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而且儼然一副覺得她就是應該配合一樣。
這種時候對人類整體福祉更好的方式是什麼?是嘲諷作者沒有常識、決悟或企圖心,還是正視問題所在,通盤檢討現行的工作文化與社會習慣?
除去家務問題,克服喪夫之痛的過程也是本書重要段落,在無盡的崩潰與四處情緒勒索之後,作者結識當地名為寡婦幫的小團體(過程讓人稍稍想起小公主裡樂蒂對莎菈大哭我沒有媽媽,被莎拉那句我也沒有媽媽嚇到一樣。不過這邊是兒子躺在滑雪道的中間鬧脾氣,其他女性來勸告,作者崩潰表示我不想管,我丈夫死了,結果被告知我也是)。
互相陪伴、彼此扶持幫助似乎總是最好的療方,儘管寡婦幫每個成員的背景、專長與性格皆截然不同,但她們都撞上同樣的關卡。這部分的敘述讀起來很溫馨,只不過我還是對她們不住強調,必需快點和其他男人約會的焦慮印象深刻,該怎麼說呢,文化差異?
莎菈曾經以為自己這輩子都忘不了麥可,但當她幾年後決定接受查爾斯與另一段感情時,她開始努力在心中切斷自己和麥可關係的過程也讓我感到驚訝。這是我看過的例子中數一數二激烈的,那怕麥可死前曾告訴莎菈說,他知道她以後會再婚。
可當她實際上要再婚時,卻不斷夢見情緒不佳的麥可回來,到最後她必須認真的在夢裡把前夫關在家門外,告訴他自己要再婚。這或許只是某種焦慮的體現,但總還是讓人覺得很有意思,到最後她甚至在夢裡直接幫前夫安排另一個對象,因此才成功化解緊繃的情緒。
說真的我不覺得這夢有靈異的成分(要知道能讓我說出這話是很難的 <- 欸),我只覺得作者實在是個很認真、認真到不白目的時候,很難放過自己的人(但或許是自閉症屬性使然,她還挺常白目的)。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很無情,只是該怎麼說呢,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有些人可以同時珍惜死去的愛人與現在所愛之人,但也有些人必須認真的做出選擇才有辦法繼續走下去。這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那種事,人只能盡可能讓追求屬於自己的平靜。
總之截至本書結尾,作者看起來一切都很好。尋找系外行星的計畫雖說不是如火如荼,但也穩健踏實的前進。只要NASA不再陷入各種政治鬥爭,那包括作者領導的蔽星板計畫在內,新一代的太空望眼鏡計畫就有望成功,並在未來幾十年幫助人類更清楚的觀測系外行星。
老實說這本談系外行星學的段落實在不多,遠比我預期的還要少(但也還是有一些,只是之前在其他書的心得裡都寫過了,這本就不再寫一次)。如果對相關研究感興趣的話,個人還是比較推薦從五十億年的孤寂與寂寞的地球這類作品入門,會比較有學到東西的感覺。
本書在學術方面的敘述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作者如何與其研究伙伴放開心胸,跳脫地球模式,去思考全然異於地球的獨特生態系的可能性,以及對此做出的假設與探討。不過細節沒怎麼講,有意思的點還是在於思路的呈現。
總個來說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天文學家莎拉.西格的愛與探索(The Smallest Lights in the Universe:A Memoir)是挺專注於個人經驗與體悟的作品,也是一個女人、母親與科學家如何得到想要的東西,無論愛情、家庭還是事業都不放手的奮戰過程。
自閉症讓她不擅交際常說錯話,但作為超高功能的患者,她建構社會地位的過程並未受嚴重影響,甚至因為獨特的專注力與牛脾氣獲得成功,某方面而言當代人類社會對理組天才是真的挺寬容的。
閱讀時可以想像這人平時一定很盧又非常覇道,她在喪夫崩潰期間那種種奧法,都讓我意識到這就是那種自信非凡人生勝利組才可能會有的傲氣。肯定也是這樣的人格特質才讓她得以一路披荊斬棘,在新興學術領域中拔得頭籌。
當然人的任何成就都不會沒有幸運的成分在裡面,但如何把這份幸運化為更多人的幸福才是更大的重點。作者投身的志業,有一天也許會帶領人類到很遠很遠的另一顆行星,那裡也許有智慧生物也許沒有,這是現在無法斷言只能想像的事。
莎菈.西格在本書最後的敘述則令我想起今敏的電影千年女優。該怎麼說呢,也許人類的追尋最後只會得到一個寂寞的結果,可即使如此,人類還是可以喜歡盡力去追尋那份可能性的自己,就像作者也愛著自己與其所珍視之物一樣。
佛系AP連結: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天文學家莎拉.西格的愛與探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