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人類本能喜歡崇拜、跟隨強者,一個強勢、自信,完美操控一切的強者無疑是理想的領袖類型。但問題出在,這真的是良好的領導方式嗎?身為政治領域的專家,本書作者亞契.布朗(Archie Brown)從二十世紀各國知名領袖的歷史紀錄出發,探討不同領導風格與其正面或負面成就的關係。
其實光看書名就知道作者並不認為強勢領導有一般認定的那麼好,也確實舉出了不少實例證明擅於妥協與合眾連橫的領導者,往往可以達成偉大或至少踏實且優異成就的例子。當然那種理想中的克里斯馬風格領袖並非不存在,問題只是在人類歷史中這樣的強者往往是特例,更重要的是這種路線如果爆炸的話規模都非常驚人。
所以,那個,身為普通人一枚,比起做夢,避免大爆炸還是比較實在啦。
作者將他舉出的二十世紀知名領袖區分成成四個大類,以下就各個分類與章節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稍微記錄感想。首先第一個上場的是開創型領導,也就是在既有政治環境裡創造出新空間與劃下新中線的領導方式。舉例的話就是本來A狀態才是正常B則是極端,但在領袖的施政手腕下,最終達成B是正常,又或者新創一個更接近B的C點作為新常態的政治環境。
本書中被歸位這個類別的二十世紀領袖數量是最多的,這是因為在民主國家中基於體制問題,要成功達成之後三種領導路線困難度很高,但即使如此依循規則而走依舊可以達成很大的成就。當然不用說多數民主國家的領袖也都偏好營造強勢的個人形象,更時常在媒體上塑造出理想的公關效果,但實際是否如此呢?
透過作者分析可以發現有些自詡為強勢領袖的人比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審視他的政治生涯便可以發現事實和他本人認知的不太一樣。而且實際上成功達成開創型領導的領袖,往往不是刻版印象中那種全部一把抓的強勢領導者。
他們可能就自己在意的領域特別用心,但除此之外的部分就交給有才之人去處理如邱吉爾。也可能自己走低調樸實路線、讓手下百花爭鳴的大臣們朝專精部分神奇衝刺,如英國前首相艾德禮。又或者以其道德高度作為表率,改變整個國家風氣,如儘管在戰前被納粹政治迫害,卻為自己同胞所作所為在奧許維茲前下跪的德國前總理布朗德。
不過本章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國前總統詹森,老實說最初對他的印象主要跟越戰有關(誰殺了甘迺迪的電影被害者 <- 苦笑),當然一個歷史人物都有多個面向,捲入並擴大越戰是詹森從政生涯最大的敗筆,但他在內政上的成就卻可以用非凡來形容。
詹森在成為副總統之前長年在參議院擔任政黨領袖,而且是非常強勢高明的領袖,號稱參議院主人。長袖善舞、機智敏銳,對於整個國會與重要人物的個人及其選區狀態都掌握得非常周全。而且,該怎麼說,還是個汲汲營營全力全開想往上爬的人。
說真的如果拿出詹森當參議員最後幾年、甚至當上副總統之前的投票紀錄出來看,只會得到一個結論:這傢伙是個典型的南方政客,還是個超級種族歧視者。如果要在野心和善良之間做選擇,那這人無疑會選野心。
這樣一個權力欲旺盛的人之所以願意擔任無足輕重的副總統,是因為他已經看透南方出身的自己不可能贏得總統大選。也知道自己就任之後,不但得離開早混得如魚得水的國會,還肯定會被甘迺迪團隊晾在一邊,從此過著四處剪綵微笑卻遠離政治層峰的生活。
可他還是接受了副總統提名,畢竟,那個,大家都知道美國總統不見得會整任當完的是吧?然後,呃,竟然給他賭到了。在甘迺迪在達拉斯被暗殺後,詹森繼任成為總統,看起來像是一個終於達成所願的野心家。那這個大半人生裡看起來都是個政客的傢伙,終於有天達到顛峰之後,再來呢?
嗯,出乎意料的,在野心達成之後,再來的詹森至少對美國人充滿了善良,從此良心大爆發。雖然甘迺迪過世後,他之前推不動的政策現在都處於民氣可用的狀態,但結構性問題仍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
據作者分析由於美國憲法把政體框架定得很死,所以美國後來的政治問題幾乎都會變成法律問題。而作為老牌民主國家,美國的行政機器非常完整強大,於是那怕很多人都以為美國總統的權勢很大,可實際上真的能劍及履及的空間意外狹小。
先不提很多政策與其說是總統的政策,倒不如說是行政機器定時定量的既定生產排程,和總統本人的政治願景關係不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覺得目前很多號稱積極改善弱勢處境的法案,到底不算「川普的法案」,都還有待未來相關文件解密之後再行研究)。
那怕是依據總統理念推動的法案,也因為美國立法權在民主國家中算是異常強勢,加上一切問題最後都還有法院做最終把關,所以美國總統通常會發現自己能施展的空間沒想像大。到頭來能否妥善發揮美國總統最大的特權「說服」,成為美國總統施政能否順暢的關鍵所在,然後詹森的強項正好就在這塊。
幾十年參議院主人的經歷不是假的,甘迺迪說服不了的人詹森可以說服。美國總統的地位、把對手背景與顧慮摸個徹底的資訊掌握力(顯然還有個人陰險力這樣);以及只要能達成目標可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格特質,都讓詹森在說服這塊的分配點數奇高無比。
每個人在意的點都不同,而詹森十分善於客製化。別人在意什麼他就講什麼,在乎正義和名聲的就強調這個,知道對方種族歧視那也沒關係,那就把支持法案可以換取什麼利益、不投我知道有個什麼事或許你不會樂見等等等,一樣樣擺出來威脅利誘,就算是用很WTF的理由說服成功,可是每張票都是等價的,投對方向比較重要。
所以當時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的羅金.威爾金才會講,遇到詹森你永遠不知道他是要讓你開心還是扒你錢包。無論如何,詹森都號稱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立法者,他成功的以高明手腕通過一連串種族平權與改善貧窮的法案,創造出一段美國貧富差距較小的時代。
當然小羅斯福也被作者列在美國二十世紀兩位開創型領導中(作者表示因為上述提到的政治體制因素,美國連開創領導都不太容易出現),不過關於他的事我在羅斯福百年家族史已經寫不少了,這邊就不再多碎念。
書中一連串的英國首相與德國總理的故事也很有趣,像上面提到的艾德禮簡直是我理想中的領導者典範。不過除了大國之外作者也選了台灣的蔣經國、南非的戴克拉克與巴西的卡多索做為民主新進國家的開創型領導。看到控制住巴西瘋狂通膨的社會學家暨前總統卡多索讓我很驚喜,他的自傳巴西,如斯壯麗很精彩,值得一讀。
遺憾的是作者選了蔣經國,卻沒提到扛著不利的本省人身分,在危機四伏的國民黨政爭中,讓政黨政治在台灣真正確立並鞏固民主體制的李登輝,實在是相當可惜的疏漏。如果沒有李登輝的話,那台灣的民主進程不會走得那麼快又相對穩健,成功逮在中國崛起之前的短暫時機迅速完工。說真的要是多拖十年,台灣現在很可能會面臨跟香港類似的處境,想來不免令人心驚膽顫。
第二個分類「轉變型領導」指的是以相對和平的手段,推動現有政治體產生根本性變化的領導方式。光看定義就知道在民主國家、特別是有制度的民主國家這接近不可能的任務。作者也表示美國最後一個轉變型領袖是林肯,一位善於將政敵組成團隊共同前進的天才,進然後讓我們再來復習一次無敵:林肯總統與他愛吵架的內閣 ~(爆)
法國的戴高樂、西班牙的蘇亞雷斯、中國的鄧小平、蘇聯末代總書記戈巴契夫,以及南非曼德拉是這章的主力介紹對象。戴高樂大概就是傳統觀念裡的那種強勢領導,儘管自視甚高主觀也強,但對個人操守與風骨也十分執著。他相準第四共和倒臺的時機,界入後展開修憲成立體質健康許多的第五共和,更沒錯失下臺的時機。
曼德拉的故事一般人比較熟悉,不過原佛朗哥軍政權一員的蘇亞雷斯那個,接任之前完全看不出他會捍衛民主,但接了之後默默穩當的推動民主的故事也讓我思考良多。我記得之前也曾在戰後歐洲六十年中看過西班牙民主化的過程,不過對這件事並未印象深刻,也許該把書再拿出來重讀這部分段落了。
不過比起上述三位,作者對戈巴契夫的描述最令我覺得有趣。想必是因為共產黨與蘇聯是亞契.布朗專精的領域,是故強勢領導的迷思用了許多篇幅描述共產體制國家的歷史。
(比如這章就花了不少篇幅說明,在蘇東波之後陸續獨立民主化的東歐國家,基本上就算不是當初的領袖上臺,但其民主化進程與時機基本上是時勢所趨。所以即便有像捷克的哈維爾或波蘭的華勒沙都很知名,但作者仍不認為算是轉變型領袖)
雖然之前在蘇聯的最後一天中已經看過蘇聯的瓦解過程,不過該作給我的戈巴契夫印象,大概是滿腔熱血但溫吞又不太搞得清楚狀況的感覺。但強勢領導的迷思倒是讓我看見戈巴契夫的新面向,一個不知道怎麼長成的民主主義者。他不特別強勢果決,卻還是在就任的那幾年間扛住黨內勢力,擺平不同意見與壓力,一步步為蘇聯內部、特別是俄羅斯本身打下民主制基礎的領導者。
最有意思的是書中提及,負責大多數蘇聯經濟管理工作、在1985到1990擔任部長會議主席的雷日科夫認為,無論從本質或性格來看,戈巴契夫都無法成為一個權謀政治家。但早在蘇聯共產黨正式進行「議會制遊戲」之前,戈巴契夫就已經是個議會型的領導者,至於他是如何在黨國官僚體制下成為這樣的人,只有天知道。
該怎麼說呢,這段讓我想像出這樣的畫面:
總書記:民主是個好東西,我想當議長 ~
其他政委表示:!!!???
該怎麼說呢,真的很神奇,作者提到很多這類型的轉變型領袖,要不年輕時受過進步思想薰陶、對民主有憧憬;要不就被內外各種壓力逼到不得不做。但戈巴契夫出生時蘇聯早已在共產黨統治狀態下許久,他又是共青團一路上來的菁英,掌權當時內部也沒有這種非民主化不可的政治壓力
簡單說就是當時的蘇聯雖說經濟面很緊張,但政治體制方面卻毫無動搖跡象。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戈巴契夫還是長成了實作型的民主主義者,更重要的是他還優秀到一路爬上總書記的位置,巧妙的擋住黨內反對勢力默默推動政治改革,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什麼簡單的事。
儘管後期情勢變化得遠比戈巴契夫預期得快更多,改革後的俄羅斯也因為種種緣故還是走向獨裁,不過他絕對還是奇人一枚。也正因為意識到戈巴契夫這位領導者的存在,對蘇聯體制改革的意義有多重大,我才更能理解,東尼.賈德在戰後歐洲六十年中對這場改革做出的結論:這是場戈巴契夫先生的革命。
再接下來的分類是革命型領導,也就是以暴力改變舊有體制的過程,當然取而代之的往往都不是民主這又是另一個故事。無主要領導者的墨西哥革命、現在要說他是武昌起義精神領袖總有強烈微妙感的孫中山、蘇聯的列寧、南斯拉夫的狄托、中國的毛澤東、越南的胡志明、柬埔寨的波布、北韓的金日成、古巴的卡斯楚、伊朗革命、土耳其的凱末爾等等,並提及二十一世紀的阿拉伯革命。
革命大抵是個複雜的故事,要在簡短篇幅中提及相關政治情勢的複雜性,本身即有其難度。如果說相較比較瞭解的武昌起義的敘述讓我看得心情複雜的話,那本章中其他場革命的介紹或許也都有其微妙的一面。我個人覺得這章寫得最好的是蘇聯、中國和古巴的部分,其他也不是說差但就很簡略,做為打底不錯但似乎也就是打底。
此外作者也強調一九八九年東歐共產政權瓦解,雖然參與者基於某種浪漫的理由往往傾向那是革命。不過作者認為考量到東歐當時的時代趨勢與政治現實,和平的民主化幾乎是種必然,並不能稱之為革命。當然民主化之後因為內部矛盾,後來烽火連天的波士尼亞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極權型領導顧名思義似乎也不需要解釋太多,不過作者仍企圖嚴肅的探討極權這個概念。書中強調雖然人們很容易將獨裁國家直接與極權國家劃上等號,但極權這個概念本身其實沒有很明確的定義,而且同一個國家內部本身也會在威權與極權之間流動。
蘇聯史達林、赫魯雪夫、中國毛澤東、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國的希特勒、古巴的卡斯楚、南斯拉夫的狄托、羅馬尼亞的希奧塞古等領導者,是這章探討的主要對象。這些領袖的作為與因此帶來的結果,形成了二十世紀不少慘劇的風景。於是本書也反覆強調即使都是威(極)權體制,但寡頭政治還是比獨裁政治要來得好。
畢竟一個強勢的領袖失控時沒人能制衡他,但如果是多人集體決策(比如在毛澤東之後到習近平之前的中國),那至少不會搞出人間十八層地獄。英明神武可以自己決斷一切的人類也許還是存在於歷史中的某個角落,但可以確定的是還沒人找到過這樣的極權國家獨裁者。
能夠集結眾人智慧的領導者才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率的成功方式,於是在做完二十世紀的領袖四色拼盤之後,作者接下來介紹民主國家中因為獨斷獨行導致的外交爆炸。在資訊不發達的舊時代,外交部門對元首決策的影響很大(可即使如此還是可能發生獨斷瞎搞的事),不過現代交通和資訊都方便許多,元首之間要即時會談更是容易,於是爆衝起來也……
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其靖綏好伙伴,在應對希特勒與墨索里尼時的蠻憨無能已是聞名於眾的故事。儘管有歷史迷霧的效應存在,但如同最黑暗的時刻一書中所提及的,那卻也是個自私的選項。
不過張伯倫也不是唯一被希特勒騙得很慘的領袖,其實史達林也一樣。在巴巴羅薩作戰正式啟動之前,這位二十世紀的恐怖伊凡也不斷忽略來自各方提供的情報,堅決相信希特勒沒打算要對蘇聯開戰,而且他早自己把紅軍中的有能高層將領殺得乾淨溜溜了。
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果然還是英國首相艾登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事件,我曾在疾病與權力中讀過他那個悲慘至極,但是也超級好笑(大概蒙地蟒蛇都想不出這麼北七情節)的切除膽囊手術。
不過在明知美國與自家外交體系都不支持的情況下,還是和以色列及法國偷偷合謀要以不合國際法的手段,把埃及剛合法收回的蘇伊士運河搶回來的計畫,本身就白爛到我甚至在探索頻道上看過軍事專家表示:這麼瞎的事如果寫成小說,我一定會笑說這什麼白痴情節那個笨蛋想出來的啊……可是這真的發生了。
總之計畫大概長這樣:以色列先號稱是自己被動要打,然後攻入埃及去把運河周遭給打下來。接著英法再跳出來調停,調著調著不知道為什麼就把運河給調回自己家這樣。
當然想像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於是接下來發現的是以色列一馬當先很成功,蓄勢待發的法國對英國軍隊的拖拖拉拉翻白眼,但總之還是去了。結果去了以後美國超不爽,艾桑豪直接威脅艾登立刻撤軍,同時另外一隻手還瘋狂拋售英鎊拋到英國撐不下去,最後灰頭土臉的退兵,大英帝國的最後一絲榮光至此完全消失。
當然現在回頭看為何英國首相艾登會無視國內行政體系的警告,又自以為雖然艾森豪嚴厲表示拒絕,但只要英國真的出兵了那應該也會接受,實在是個複雜的故事。除了疾病與權力提到的那整個過程艾登可能因為抑鬱,不得不晚上鎮定劑白天興奮劑導致腦袋不清楚外。
遠因依據本書的說法,有個重要的理由在於艾登一直期望,在大眾面前營造出強勢領袖的形象,不要繼續被嘲諷為優柔寡斷。看著這段敘述我實在無法不覺得又是一個有毒男子氣概的受害者。
而且正如同本書所欲傳達的理念,領袖根本不需要強勢,甚至真正成功的領袖往往都是善於說服、妥協與權衡不同勢力而成功的(至於英磅後來到六零年代還是繼續被拋售的蘇黎世地精之謎,又是另一個有趣的故事,而且這一回是美國使命必達的開救)。
那如果說艾登某方面是為了自我證明的話,那布萊爾大概就是狂妄症的典型。雖說沒被選為書中二十世紀偉大領袖的名單,但倒是四面八方被各種吐槽。而吐得最兇的當然是把大多數內閣和專家學者都晾起來,亦步亦趨被動跟著美國捲入美伊戰爭的超級錯誤決策。
整個過程大概把民主國家領袖能犯的錯誤都犯了一輪,然後我超愛註解中提及的泰晤士報前主辯彼得.史托德的評論,雖說作者提到這敘述不無同情,但我覺得其實還是很酸:
「當布萊爾最後見到他的審判者時,或許會發現拿來跟他比較的不是邱吉爾或艾登,也不是麥克米倫或此前辯論中提過的其他名字,而是更早的人物: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傳教士;或是更早,把土地夷為荒漠並稱之為和平的羅馬人。」
也正是這些民主國家領袖獨斷獨行導致的錯誤施政案例,才更令人意識到對於政治來說獨斷獨行是恐怖的事。或許英明神武的強者確實存在,但顯然跟粉紅色的獨角獸一樣稀少。大多數人不可能每個領域都強,而幾個差不多強的人互相切磋之後,提出更睿智見解的可能性也更高。
而且權力受到制衡的民主國家領袖一意孤行時造成的慘劇規模雖說比較受控,可能只會導致自己下台(比如英國首相艾登與柴契爾),可卻也不是沒有對全世界帶來影響深遠的負面結果的案例,比如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小布希政府與他的跟班英國首相布萊爾,就徹底的把世界局勢往更壞的方向引導。
終歸而言當父權體制和厭女思維在人類歷史逐漸成形的同時,強勢領導似乎也自然而然成為理想的統治方式。如今已難以確切去分析其成因確實的理由,但這樣的迷思卻也牢固的盤據在人類思維中。但在見證了本書中那麼多故事後,不免會漸漸變得可以接受,或許換個思維方式會更好。
在堅守原則的同時也善於溝通、聽取多方意見並周全考量的集體施政方式,在歷史上往往強過只有一個火車頭在前面跑的狀況。更別提很多看似是一個火車頭帶頭向前衝的偉大施政,透過作者分析其實在刻版印象底下那往往是更柔軟、更多頭的行政團隊。
要想達成這樣的效果,作者最推薦的是在民主制度底下施行健康的政黨政治。確實我相信絕大多數民主國家的人提到政治與政客總會各種翻白眼,確實現有制度依舊存在各種問題。只是我也不免想起邱吉爾那句「民主並非最好的制度,不計我們已經試過的其他那些的話。」
於是回到老問題上面來,現代公民其實都對強化國內民主有責任,而這仰賴自我意識與提昇。當然在很多民主並不堅實甚至只是裝飾的國家,這可能是一個根本地獄模式的挑戰。我對能帶頭在前衝鋒陷陣的人深感佩服,作為一般人我左思右想,決定至少要期許自己能成為堅強的後援吧。
當然賄賂與政治獻金絕對是民主制度的一大問題,考慮到現代選舉越來越花錢,金權政治默默的成為當前民主制度最大的敵人。本書中提及亞當斯密說過:「從事同種生意的人很少聚在一起,甚至連一起休閒娛樂也沒有,雙方的對話止於如何對付一般大眾,或是如何蓄意漲價。」故得證,亞當斯密是左膠(?)咳,我是說金錢與權力的合流莫過如此。
於是作者在最終章自然也提及,一般公民或許該改變對於政黨與自己錢包之間的看法,並開始思考如何限制金錢對選戰規模與結果的影響。政黨不應涉及賄賂與不正利益,但政黨運作與選舉確實需要錢。
該如何平衡這二件事之間的衝突
強勢領導的迷思:從林肯到歐巴馬,我們到底想要哪一種政治領袖?(The Myth of the Strong Leader: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the Modern Age)透過大量案例證明比起傳統期待的強勢領導者,善於協調眾人的領導者及其團隊,往往能帶來更美好的成果。
雖然本書在立論上並未能如某些經典學術書籍那樣,為讀者帶來振聾發聵與思考醒覺的效果。但也算誠意十足且內容充實,並能在最後令人再次意識到,政治是眾人之事,也應該要是眾人之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