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4日

漫游太空:斯坦利.庫布里克傳

這本放在書架上很長一段時間,主要是入手當時還沒把庫布力克的電影看過一輪,想說這樣讀傳記好像也沒意思。後來慢慢的把庫柏力克的電影全部啃掉後,卻又因為生活變動太大結果沒心思看書,就算有暫時也沒心力拿起這種橫排九號字還排得密密麻麻的作品。


一直到2001太空漫遊4K版上映,然後華納威秀又重映鬼店以後,我才終於決定該是來看傳記的時候了。因為時間也不是很多,前前後後搞不好看了超過一個月,但卻是收獲豐富的一個月。期間因為看不懂書中一些計對攝影的術語去請教我家長輩,結果聽了半小時的鏡頭課後總算知道書裡在講啥,是很有趣的體驗。


那麼就開始談心得吧,按書中說法,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這位導演極可能是電影史上唯一一位劇照攝影師出身的大導演。出生紐約布魯克林的他父親是自行開業的醫生(二十世紀初期的紐約社區依財富分隔的現象遠沒有現在嚴重,不能用現在的觀點去看當時的布魯克林),雖說以紐約標準還稱不上天龍,但也已經傲視那時代大部分的紐約居民。


當其他小學生還在夢想能有一台相機時,仍是小學生的庫柏力克已經有台成人用的專業相機,長大一點還在家裡設置個人暗房。頗具文學素養的父親也鼓勵他隨意取閱自己的大量藏書,更別提庫布力克本身也是超級愛書人,自然是如魚得水。


甚或該說他往後只要動念想拍某方向的電影,就會開始瘋狂研究相關領域的資料,而且深入的程度常常嚇到專家。不過雖說得天獨厚,但庫布力克還是達成小學念到被退學的成就,傳記沒明說他是基於什麼理由被退學,不過總之被父母送到加州一陣子後,他又回到同一所小學念到畢業,所以大概不是很嚴重的事。


但也由此可知庫柏力克不是什麼優等生,雖說公認他非常聰明(拍電影初期沒生活費時,他常常上街和人賭西洋棋賺錢),但基本上只對感興趣的事下工夫,沒興趣的事管他重不重要照樣放置PLAY。結果頂著慘烈的學業成績,庫布力克成了美國軍人法案的受害者:他成績太差而退伍軍人太多。


高中畢業後庫柏力克申請不到大學,只好在念夜校的同時擔任展望雜誌的攝影師。但這不是什麼倒楣的出路,高中畢業就到全國性雜誌社當專業攝影師,即使在二十世紀中葉也是高規格的厚待。因此身為17歲就能讓大出版社競價照片的年輕人,庫布力克的專業在很年輕時便已獲得肯定。


在展望雜誌裡他得到許多學習機會,包括向上司借閱電影相關藏書,而且還回去時還在很多書上附贈個人筆記……天啊看到這段我大笑,同時也很好奇為什麼這位上司沒有爆氣。原來庫布力克進了展望後,裡頭的前輩都太喜歡他了,於是以這位借書的上司為首大家組了一個「培養史丹利小組」來愛護他,看到這邊我只能說,這是在衝三小啦 ~ WWW


不過後來大家的結論是,專業部分庫柏力克是個本來就很強,而且還會自己努力變強的人(包括為了雜誌企畫在紐約地鐵上越練越強的偷拍技巧),所以整個小組最大的功勞是:培養他西裝的品味。雖說等到他開始當導演後這品味就被丟進馬里亞納海溝裡去了,但總之那是一段很棒的累積時光。


除了書和攝影外,庫布力克也非常喜歡音樂和電影,特別是對電影簡直是瘋狂癡迷,他不挑的,只要看得到的電影就通通都會想辦法看,就像後來準備拍2001太空漫遊時,他看遍所有能找到的相關科幻片一樣:因為爛片裡也可能有好主意。


雖說我們無法確定庫柏力克有沒有因此看過外太空計畫九號(Plan 9 from Outer Space),但想像他邊看邊皺眉的畫面還是蠻有趣的。甚至他還有過因為太喜歡普羅高菲夫替謝爾蓋.艾森斯坦的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譜的配樂,結果弄了唱片回來日夜瘋狂播放,直到他妹抓狂折了那張唱片為止。


不過當然看了那麼多電影後,庫布力克不知不覺間產生一個念頭,那就是他也可以拍電影,還能拍得比很多電影都好。在南來北往累積了大量攝影經驗後,庫布力克開始拍攝短片與工業影片,不久後他向自家長輩請求投資,經歷一翻波折外帶拉著一幫朋友下海,藝術片「恐懼與欲望(Fear and Desire,1953)」正式開拍!


其實恐懼與欲望對我來說大半時間都有點壞掉新浪潮的感覺,雖然以時代順序而言這感想很奇怪我知道,但這卻是觀片當下我最真實的心情。可是呢,當這片進展到結尾士兵開始執行某項計畫時,整部電影瞬間醒過來,我覺得那個鮮明又令人期待的緊湊感,預示了庫布力克往後敘事上的精準力道。


儘管恐懼與欲望也真的不是什麼精彩佳作。


不過比較歡樂的點是這部片長一小時耗費四萬三千五百美元的作品,整個劇組包括演員在內總計十三名工作人員。庫布力克一個兼了導演、燈光、攝影、燈光助理、管理員、化妝師、服裝設計、髮型設計、道具準備、司機等職。劇中為了製造煙霧效果還弄來一支農用殺蟲劑噴灑器,結果有毒煙霧弄得現場人員幾乎窒息,未來的大導演差點在第一部片就毒死包括自己在內的整個劇組。


嗯,這好像也預示了什麼事 ~(欸)


現在來看這部確實如同庫布力克說的那樣,比較偏向學生習作的感覺,不過我想在五零年代初期這應該仍是有那麼點意思的藝術片,也因此有受到一些囑目。而且庫布力克第一次拍片行銷就上手,這片成功賣給雷電華後號稱損益兩平(雖說他的朋友表示好像是小賠幾千啦)。


不久後庫柏力克再接再厲衝向人生第二部電影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這片也不是多亮眼的作品,但還是比恐懼與欲望好得多,而且分鏡和場景都有很亮眼的地方(儘管有那麼點希區考特味)。


不過整部片最黑的地方,大概在於全片中的街道場景都是未經申請的遊擊式拍法,隨時都要小心警察。有段華爾街場景就不幸遇到一幫警察過來阻止拍攝,不過沒問題,庫布力克早準備好一疊二十元鈔票,包括人在辦公室裡的長官的份在內,所有警察一人一張,很好,現在可以繼續拍了。


在殺手之吻後,存在於庫柏力克靈魂深處的賺大錢本能在呼喚他。接下來這位導演決定不再自行投資,而要向外尋找資金,這次他相中 Lionel White一本描述賽馬場搶劫的非線性敘事小說Clean Break,接下來拍成了黑色電影經典殺戮(The Killing,1956)。


對我來說這也是第一部可以開始真心叫好的庫柏力克電影,本片拍攝期間他有了更加正規的製作團隊,雖說拍攝成本依然不高,但仍本著拍A級片的企圖用心製作。本片無論劇情還是拍攝手法都非常亮眼,在當年獨樹一格的、使用大量倒敘的非線性劇本、分割畫面與緊湊故事情節,加上頗具震撼力的結尾都令我印象深刻。


然後如果喜歡韻慄空間(Panic Room,2002)結尾那段的話,請一定要看殺戮!我不知道庫布力克到底重拍幾次才拍出那段鏡頭,但真的美 ~ 到 ~ 極 ~ 點~!!!只是很遺憾的,本片拍攝完畢後受到發行商冷遇,硬是為了湊檔期把他當作B級片行銷,最終沒能得到亮眼票房。


連帶離題一下,從殺戮的際遇來看,要根據片廠後來把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當B級片賣的處置,來推測歷劫佳人原始就是B級片規格其實有點說不過去,一切還是跟電影公司發行時的商業盤算關係比較大。


回歸正題,那怕殺戮最終票房不怎樣,仍成功在電影業界創造極佳口碑,當初許多專家都特意把這部片找來看然後大加讚賞。於是庫布力克成功開拓自己在電影圈內的名氣,他很快便和合作許久的製片 James B. Harris尋找下一部電影的題材。


這回他們看中Humphrey Cobb的法國一戰小說Paths of Glory。不過這題材卻不受聯美看好,首先光看劇情就知道一定會被法國禁演,然後講的又不是觀眾比較有熱情的二戰,而是更古早的一戰。最終聯美公司做出決定,除非庫布力克與 James B. Harris的製片公司找得到大明星來主演,不然還是算了吧。


接下來庫布力克努力生出劇本後,動用關係讓當時如日中天的演員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讀劇本。只要看過這片就知道,那劇本真是不得了的好,所以寇克很喜歡,而且他正好也相當欣賞殺戮。


只是當時寇克有片約在身無法出演,於是這條線就此打住。接下來庫布力克再想辦法把劇本給了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他讀完劇本也很喜歡,但同樣卡片約。結果就是這個題材冷門又沒有女角的悲劇實在有夠難賣,眼看未來的經典即將卡關時,寇克.道格拉斯有空了!


儘管寇克打一開始就知道這片不可能賺錢,但他這時期待的是一部能形成為自己代表作的經典電影。所以他回頭接演這部片,還親自拿著劇本使出軟硬兼施半買半送的手段,說服聯美出資而且終獲成功。


只是即將開拍之際,他卻看見庫布力克拿了個劇情處處魔改、結局充滿WTF正向力的爛劇本給他。等一下你靈魂深處的藝術家呢!?真的非常WTF的寇克質問庫布力克這是怎麼回事,只見這位未來大導演慢條斯理的表示:我希望這片能賺錢。


這下換寇克.道格拉斯爆氣,他一開始就是為了高度而非票房才對本片如此付出,導演不要來亂!眼見貴人態度庫布力克也從善如流,重歸原本那個比較好的、同時也是觀眾所熟悉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劇本。


從這段可以看出庫布力克身為一名擁有絕佳鑑賞力的導演,卻也是,嗯,也未免務實過了頭的人。當時的庫柏力克極度渴望成名也渴望票房成功,這點不只展現在光榮之路的劇本更改上,其實也體現在前一部片殺戮拍攝結束後,他和製作人兼朋友James B. Harris極度自我標榜,到觸怒製片公司的廣告用語上。


往後當庫布力克成為國際知名的大導演時,預算寬裕了,出手也自由得多,可即使如此他在勇於朝未知領域挑戰的同時,還是十分注意成本與票房問題。甚至他往後長期在英國拍片的理由,與其說是真的超討厭好萊塢,倒不如說是因為在英國拍攝成本省很多,劇組人員又相對聽話。


其他例子還有像拍奇愛博士時,關於地下指揮所肯.亞當原本的設計包括一個坐滿人的雙層座位。不過這設計庫布力克勒令改掉,不是因為不好,而是因為太貴了啾咪(蓋好了還得找臨時演員填滿它,算了吧)。


我想這正是即使他拍攝電影的手法如同精品手工業一般,但始終有電影公司願意投資的理由。因為花在他電影上的確實值得,而且隨著好萊塢往後預算逐漸瘋狂膨脹的結果,到後來就像紀錄片我曾侍候過庫柏力克(Filmworker,2017)提到的那樣,電影公司反而還會驚呼,庫布力克拍片怎能如此便宜!?


咳,總之光榮之路確定開拍,因為知道這片進了法國絕對出不來,所以有些微妙的整個劇組移師便宜又配合度高的德國拍攝(然後找了八百個德國警察來演法國士兵,那時代的德國警察普遍受過軍事訓練,所以演軍人自然沒問題。而且他們還因為不清楚劇本重點,結果一開始士氣非常高昂,不得不趕緊對他們說明這是反戰片不要太熱血啊你們,哭一個來看看XD)。


然後庫布力克對偶然在德國電視台上看見的克莉絲蒂娜.蘇珊娜.哈蘭(Christiane Kubrick)一見鐘情,試鏡後邀請了她演出片尾的重要角色,外帶求婚成功。相較於橫行電影圈的噁男,早期曾離過一次婚的庫柏力克往後的婚姻簡直是童話故事。


克莉絲蒂娜與其前夫的孩子成為庫布力克第一個女兒,之後兩人的婚姻持續到死亡將他們分開。更微妙的是身為猶太人的庫布力克,和德國人克莉絲蒂娜的婚姻在那時代其實有點敏感,所以基本上也成為一個大家在社交場合不太好意思提的話題。


不用說光榮之路的拍攝片場也得承受庫布力克對史實與真實感的執著,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得不妥協的地方,比如一戰戰壕挺狹小的,但為了方便攝影機流暢移動只好挖成巨型版本,同時為了呈現真實砲火還用掉無數炸藥。


光榮之路是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無論是劇中法國軍方官僚、無能只顧個人利益的種種作為、寇克.道格拉斯一鏡到底的推進戰線場面,還是寇克.道格拉斯所扮演的軍官在軍事法庭上的正氣辯論(另外前段接受軍事命令時最終妥協的一段我也很喜歡),這些都非常精彩又引人深思。結尾最後在歌聲中讓野獸一瞬間回復成人類的描寫更是,該怎麼說呢,如此動人的絕望。


只不過如同寇克.道格拉斯判斷的:這部片不會賺錢。但光榮之路的絕佳表現讓史丹利.庫布力克不再只是電影圈囑目的新銳導演,二十八歲的他正式獲得公眾認可。接下來他就差一部票房大賣的作品,然後羅馬帝國時期反叛奴隸斯巴達克斯來了。


拍攝萬夫莫敵(Spartacus,1960)時庫布力克的身分比較接近寇克.道格拉斯的打工仔,為了拍攝光榮之路,庫布力克與寇克.道格拉斯的布萊恩製片公司簽下不平等的合約(只能說在那個明星總算從片廠制解放,並可以理所當然追求高額報酬的時代裡,這些大明星依舊挺愛和人簽不平等約),合約載明庫布力克未來的五部電影將由布萊恩製片公司所有。


由於莫夫莫敵這部電影是這寇克.道格拉斯,硬著脾氣跟電影公司對幹賭上一切弄出來的大戲,所以有著絕對不能輸的執著。原來的導演安東尼.曼(Anthony Mann)也是一時之選。但拍了一陣子寇克越想越不對勁,乾脆的炒了安東尼.曼,然後一通電話把庫布力克從紐約叫到好萊塢。


(當時庫布力克剛放棄和馬龍.白龍度合作拍攝以比利小子為主題的西部片計畫,準備投入蘿莉塔的拍攝過程。天曉得這企畫要是有成功的話,庫布力克的觸手就會伸到西部片這領域了)。


身為還未有票房實績又缺乏好萊塢陰德值的年輕導演,空降現場還態度強硬並對細節堅持己見的庫布力克,很快贏得全劇組的攻擊與嘲諷。包括Laurence Olivier、Charles Laughton、Peter Ustinov、John Gavin、Tony Curtis在內的大牌演員群。


好幾位都是王不見王光朗讀劇本就會互嗆,可想而知對導演的要求可能也不會有好臉色,而頗有經驗的劇組人員扯起後腿或找麻煩的功力也不容小覷。情況甚至嚴重到寇克.道格拉斯不得不集合劇組人員,請大家賞點面子給庫布力克,結果還被反問:您有發現他同一件衣服穿幾天了嗎?


當然隔天被告知此事的庫布力克換了衣服,只是那件又繼續穿上很多天。如同電影中飾演柯蒂斯一角的演員Tony Curtis後來在傳記提到的,在庫布力克成名以後劇組裡這些人再遇上他一定都畢恭畢敬,但在拍攝萬夫莫敵時,嗯,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不過說是這麼說,萬夫莫敵這部無論幕前幕後都網羅諸多名人的電影,表現自然怎樣都不算差,而且庫布力克擅長機掰劇組的本質也展現在製作過程中(儘管他在本片中不能全力全開的機掰也是事實)。


甚至這片還有個不知該說是讓人覺得有趣還是三條線的光榮之舉,也和庫布力克有間接關係。話說當時只要被列入非美調查委員會的「共黨黑名單」的話就幾乎就等於失業,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利用花名或者掛名等技巧繼續待在電影圈,斯巴達克斯的編劇Dalton Trumbo正是其中之一,電影好萊塢的黑名單(Trumbo.2015)對此有相當趣味的詮釋。


由於編劇不適合以真名示人,所以為了決定電影該由誰掛名,老闆寇克.道格拉斯、「掛名用編劇」愛德華.路易斯和庫柏力克坐下來開會,討論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寇克盤算是要同時列上愛德華.路易斯和Dalton Trumbo的花名。但愛德華.路易斯覺得劇本明明不是他寫的,現在竟然要掛他的名字,而真正寫劇本的人還被迫開馬甲實在說不過去。


結果這時庫布力克說出嚇死其他兩位的話。

庫布力克:那就掛我的名字吧。

寇克:等一下劇本不是你寫的還掛名,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

庫布力克:不會。


結果寇克.道格拉斯一個抓狂決定讓Dalton Trumbo用真名上場,也正是這個決定開了第一槍,讓本片成為好萊塢第一部突破非美調查委員會所帶來的「共黨黑名單」的電影。


配合當年稍晚奥托.普雷明格的出埃及記,也不甩黑名單讓Trumbo上場的決定(其實這個消息出得更早),正式宣告往後再也沒有黑名單這回事了。多年後寇克自傳關於這段的描述,翻譯翻譯大概長這樣:大家後來都說這是偉大的決定,但當時我只是覺得庫布力克太沒品想洗他臉而已。


嘛,我想這件事顯示了三件事,一庫布力克真的有夠想紅,想到不要臉,所以他厲害歸厲害,肯定也是會吃人的導演。二如果可以他也想把包括萬夫莫敵的每部電影抓緊緊。三,每個人都有很多個面象,有時候爛主意還真的會有好結果,庫布力克到底是多會跟宇宙下訂單啦!


另外還有個小花絮,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庫布力克是西洋棋控,卻沒多少人知道他也是棒球控。事實上莫夫莫敵剪接時,便曾發生庫布力克在周末叫所有人去加班工作,結果他自己跑到外頭去打棒球。電影公司發現這事之後,庫布力克還理直氣壯表示:反正星期六沒那麼重要,您想想,我加班你還要付我加班費,我去打棒球你就不用付我加班費,這樣不是比較省嗎?


工作人員表示悲憤。


當然本片因為原著作者Howard Fast因參與共黨活動坐過牢,編劇又是黑名單人士,加上電影中自然而然的呈現白人與黑人混雜的情形,主線還是奴隸企圖推翻貴族統治,凡此種種皆戳中衛道人士的敏感神經,因此被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發起抵制運動。


只是很遺憾的是他們千算萬算都算不到甘迺迪總統,竟然沒告訴任何人自己偷偷跑去看這部電影,然後又在媒體上公開表示這片好看。這下子這部本來便預計是大片的電影,票房立刻一飛衝天。


事後寇克.道格拉斯表示庫布力克是天才,是他最喜歡的電影導演。但顯然天才是一回事,相處是一回事,合作兩片之後這位導演和演員都受夠對方了,果斷的在談判後和平分手,解除了原本的契約。


庫布力克自此回復自由身(當然事後寇克發現這是個搥心肝的決定),這次的體驗也讓庫布力克的好萊塢額度一口氣爆掉,往後他就移師英國再也沒有回到美國拍過片(需要外景時就叫第二攝影組上啦)。


接下來就是庫布力克掛在心上很久的一樹梨花壓海棠了,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蘿莉泰是相當精彩的文學經典,儘管主題令人皺眉最終卻美得令人讚嘆。這部小說吸引了庫布力克的製片公司,版權貴到肉痛但庫布力克與其製片友人哈里斯還是本著誠意說服作者。


這回庫布力克和往後編劇權都要抓緊緊不同,他非常聰明的決定請納博科夫本人出馬寫劇本,也在片頭將其冠為本片唯一的編劇。說到底這又是一個務實算計:只要請出作者本尊負責劇本,那書迷看完電影再怎麼公幹,也不能指責是導演獨斷獨行毀了原作小說。


不過實際上合約裡保留了導演刪改劇本的權力,等到納博科夫交稿後,庫布力克也確實背著他大改特改。畢竟除了電影呈現手法的問題,拍攝一樹梨花壓海棠(Lolita,1962)當下最大的挑戰就是那年頭的電檢標準。如果不能拿到美國電影協會的許可就拿不到證書,那電影也別想上映了。


為了拿到許可,庫布力克打一開始就全力全開的和美國電影協會溝通,無論是劇本、設定還是鏡頭都儘量配合電檢標準。務實的庫布力克並不想弄出一部好不容易拍完,卻得自己默默收藏起來的電影(儘管後來的發條橘子成為因為觀眾太煩,結果自己硬抓回來藏起來的電影。不過行動時成本早就回收了,對庫布力克來這是一定要的啦)。


為了能在大銀幕上呈現這則故事,蘿麗塔的年齡被拉高,小說中的肉欲描寫也被大幅刪改。我覺得一樹梨花壓海棠的電影抓牢了,原著中那很多時候強烈得令人意外的喜感,整體的處理也文雅有意思。但很遺憾這部電影基本上還是只有被小說巴在地上磨蹭的份。


從傳記引用的庫布力克發言可以發現,他相當清楚小說最美的部分在哪裡,但就誠如其發言所示:當電影就是不能呈現肉欲面時,也就不可能呈現往後主角從純粹洩欲到無論如何這就是真愛的轉變了。也因此,關於羅麗泰的故事,請一定要看小說啊!(當然原著也是個行銷大城功的範例,雖說是行銷到讓讀者尖叫不能用退錢這樣)


幸好這部庫布力克自己都忍不住表示早知道電檢如此難搞,他就不會改編的電影上映後有著不錯的成績。接下來,庫布力克和同年代的許多人相同,開始關心核戰的可能性。


現代人很難切身體會冷戰時代裡人類對核戰的恐懼,就算普丁這幾個月來成天發爐也很少人真心感到恐懼,不過那確實是曾籠罩在全人類身上的沈重陰影。當然核戰的可能性至今仍然存在,但也已經不再是禁忌,可在那時代關於原子武器的一切基本上限定於嚴肅領域。


所以光聽到拿核戰來拍電影,美國電影協會就直接想擺路障了。不過已經開始對核戰感興趣的庫布力克,仍然決定拍攝一部核戰電影,並請友人推薦主題相關的小說。很快他得到了彼得.喬治(Peter George)的紅色警戒(Red Alert),並費了番功夫取得版權。


也是在此時他與打殺戮開始一路走來的製片友人詹姆斯.哈里斯(James B. Harris)分道揚鑣,因為也該是這位好朋友同樣朝導演之路邁進的時刻了。當然在此同時,庫布力克原本正經的劇本寫著寫著,開始覺得這故事改走黑色幽默路線應該不錯。


哈里斯對此固然覺得有趣,但仍認定還是回歸正經路線比較好。所以在哈里斯離開劇組以後,拘束器瞬間打開,奇愛博士的劇本無藥可救的開始往諷刺喜劇的路線狂奔。這在當時是個大膽甚至挑戰社會的決定,畢竟連核戰電影都是禁忌的話,核戰搞笑電影肯定更是大不諱。


社會固然可以接受在安全範圍裡大開嘲諷,可一旦踩線後果將難以預料。庫布力克的決定也因此嚇到哈里斯,甚至讓他想過「我才剛離開十分鐘,他的職業生崖就要毀了」的保姆感嘆。那時候哈里斯還沒料到,後來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會成為自己最愛的庫布力克電影。


為了替電影對白增添趣味,庫布力克找來幽默作家特里.索澤恩(Terry Southern)協助,同時間他讀遍包括期刊、物理學與心理學等在內,任何關於奇愛博士可能涉及的領域著作他都加以研究。並聘請美術設計理查德.西爾伯特和場景設計肯.亞當(Ken Adam)來打造電影場景。


連帶為免片拍好才被電檢毀掉,庫布力克這回同樣早在劇本階段,就與美國電影協會的密切聯絡,擇善固執的推動拍片計畫。也不忘找來他心中的天才演員彼得.謝勒斯(Peter Sellers)在片中一人分飾三角。


本書提及許多奇愛博士拍攝過程的細節與趣事,比如其中超經典的騎氫彈發射一幕,其實是庫布力克臨時起意的決定。而肯.亞當為此必須要在48小時內想出如何呈現導演心中的理想畫面:到底炸彈艙門要怎麼開啦!


最後他找了特效專家沃利.維瓦斯協助,維瓦斯花了一個晚上思考,隔天找出解決辦法,那就是拍一張機艙內部8X10英寸大小的照片,然後剪掉照片中的艙門開口,就是這麼簡單。後來片子就是按這構想拍的,劇組在攝影棚裡掛起一個跟真實導彈一樣大小的模型,然後讓演員坐在上頭。


或許這就是我之所以迷戀老電影中的特效與美術設計的理由,技術的侷限有時能激發出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偉大創意,而那和3DCG可以為所欲為之後,反而令許多人喪失想像力甚至連美感都死掉的作品截然不同。


細節很多,每樣都很有趣,不過更令我玩味的或許是庫布力克如何想方設法,利用法律戰阻止另一部談核戰的嚴肅電影同期上映。以及他往後怎麼認真砭低特里.索澤恩對劇本的貢獻。該怎麼說呢,庫布力克對自己的電影強烈執著,他總是希望電影能完全屬於自己,而且也拒絕任何沾光的可能性。


打從一樹梨花壓海棠開始他就一方面聘請納博可夫擔任編劇,另一方面又想辦法拖延對方出版劇本的時間。在奇愛博士裡,他極力捍衛自己才是電影主要編劇者的身分。


往後還將為了不讓2001太空漫遊的小說比電影更早上市,化身為史上最恐怖的編輯,以偏執等級的程度一字一句嚴格檢視亞瑟.克拉克的書稿,而且是一審再審,審了又審,每回還會附上一疊註記壓死人家。只能說,但庫布力克對於捍衛電影的個人性與表現機會上絕對無所不用其極,而這確實相當恐怖。


回到奇愛博士,如今仍不難理解當年的大人們為何不接受性侵幼女的電影,卻已經難以接受為什麼把核戰和政治層峰爆笑化會是禁止事項。但在那冷戰最為高峰的年代,曾有段時間這類題材嚴肅限定,任何的不莊重都可能引發難以想像的責難。


連帶奇愛博士的劇本也確實引來美國電影協會的關愛目光,而庫布力克這回照樣以柔軟卻也堅毅的方式編寫劇本直到通關為止。以結果論來說,當時的大眾已經可以接受奇愛博士,甚至還非常喜歡,庫布力克終於成為全球知名的賣座導演(我超喜歡安東尼.波登給這部的評語,他提及自己小時候被這部片深深震撼:這世界果然會毀於核戰,而且過程還很好笑!)。


從萬夫莫敵、羅莉塔、奇愛博士,都可以看見庫布力克為了藝術表現,不斷與電檢標準在搏鬥和妥協之間尋找平衡點。也只有在意識到許多如今已沒那麼挑戰社會秩序的電影,在當年曾展現出多大的衝撞力道,才能稍稍察覺到我們已經一路走了多遠。


還有如今常被全球鄉民嘲諷為政治正確的諸多電影情節與設定,是許多藝術創作者長年透過多少挑戰與拼搏,才創造出的新世界所應有的形貌與合理機制。


成為國際名導後,庫布力克的下一部作品自然受到世界囑目。他在事情成形之前傾向保密,不過這部劃時代的電影很快便開始上軌道,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要來了。那是一個樂觀的時代,而庫布力克渴望以藝術片形式拍攝一部史無前例的藝術路線科幻電影。


他為此從各種角度大量取材,同時搜尋科幻電影的編劇名單,期望找到理想中的合作對象。某次午餐中一位哥倫比亞影業員工向庫布力克建議,你何不找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他是最棒的。庫布力克聽過亞瑟.克拉克,可是:「但據我所知,他是位隱士,一個住在印度某顆樹上的瘋子。」


超級過份,而且斯里蘭卡人會爆氣吧!(囧)


當然這位員工還是表示他願意代為聯絡,也還好斯里蘭卡的樹上能收電報。總之亞瑟.克拉克以適當方式得知消息,雖然尚未看過奇愛博士,但他喜歡一樹梨花壓海棠,馬上回電報表示願意與這個影界怪傑合作,不過強調請別再讓庫柏力克以為我是隱士。


論傳話的藝術。


當然照和庫布力克一起工作的血尿程度,亞瑟.克拉克開始了可能是他這一生中最為艱難的創作過程。他起初以為所謂合作指的是寫劇本,不過庫柏力克希望他可以先寫出一本小說,然後再以小說為藍本來改編劇本。這也沒什麼不好的,小說可以出書賺錢呢,這個想法持續到亞瑟.克拉克發現,庫布力克顯然是他這輩子遇過最機掰的審稿者。


大到小說的發展方向與情節,小到每字每句的細節,庫布力克都本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方式用力表示意見,而且這些意見絕不僅供參考。整個創作過程緊繃且壓力極大,作家本人還做過電影都開拍了,結果演員無話可說,然後他被庫布力克質問為什麼還沒寫出適當情節的夢。


此外途中還發生住的旅館碰上火災,當亞瑟.克拉克被引導到大廳等待滅火時,內心眼神死的想著要是全世界僅此一份的原稿燒掉了,庫柏力克會怎樣?


呃,冷靜的看著你,直到你心裡發寒?


幸好火災不嚴重,書的初稿出來後庫柏力克相當興奮,立刻拿去跟米高梅提案要拍攝一部預算為六百萬美金的電影。公司總裁頂著股東和高層壓力決定冒這個風險,而庫布力克也從各領域召喚大量藝術家來為本片場景貢獻心力(肯.亞當斯除外,他這次一聽見邀約就趕緊說宇宙他不懂,直接拒絕掉)。


接下來2001太空漫遊的整個過程就是各方面的極致,什麼都是最好最多最慢,而庫柏力克統整這一切的進度資料庫本身更是藝術。不用說當劇組匯集大量優秀藝術家後,身為導演的人自然要憑本事,想辦法讓眾人一同追求自己理想中的效果。


庫布力克這輩子都是這方面的強者,飾演鮑曼的演員凱爾.杜拉曾偶然聽見工作人員幹譙:「你知道最氣人的是什麼嗎?是每次最後都證明那個混帳是對的!」


這段拍攝的過程有趣的細節很多,比如關於外星人的形象問題,亞瑟.克拉克介紹了卡爾.薩根給庫布力克認識,三人一起到庫柏力克家中用餐。席間卡爾.薩根(Carl Edward Sagan)認為人類憑空想像的外星人不可能不出錯,所以最多只能推測而已。


這可能是2001太空漫遊和之後卡爾.薩根自己的接觸未來(Contact)裡面,雖都有外星智慧存在,但皆未出現具體形象的原因(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努力不被當成笨蛋的故事)。此外為追求形而上的神秘體驗,庫柏力克還和亞瑟.克拉克一起研究了坎伯的千面英雄。


同時間關於電影中那支飛向太空的骨頭也有故事,第二攝影組負責人鮑伯.加夫尼說過:「那天下午我們去了外景場地,亞瑟.克拉克和我站在旁邊說話。攝影師們正在拍那根飛向空中的骨頭,他們拍不到它。


因為這鏡頭很難拍,要拍的東西速度很快,每次扔的力氣都不一樣,所以也不知道每次骨頭會扔多高。他們一遍遍的扔,然後你要跟著它上上下下。攝影師拍了三四遍還是不行。這時,史坦利.庫柏力克走到攝影機後面,他親自動手拍,而且一次成功。後來電影中看到的那個鏡頭就是史坦利拍的,攝影機由他操作。」


我想這大概是「你問那邊為什麼全場都跪著」的感覺。


此時亞瑟.克拉克也開始處理小說出版的事,不用說就像上面提過的,庫布力克拿出百分之兩百萬的關主威力,讓出版進度變成另一個體感無限延伸的進度條。畢竟這個只要談到捍衛自家電影就會變超級小氣鬼的國際名導,可不想讓故事太早曝光。


所以他審稿審得比魔鬼還要魔鬼,把亞瑟.克拉克搞到快崩潰甚至還負債累累。不過當2001太空漫遊的小說總算出版後,本書也成為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往後漫長的時間裡兩人就本書版稅都是六四分帳。


2001太空漫遊上映後迅速成為世界級現象,在諸多領域都喚起巨大的文化影響,某方面而言可以說是形塑世界的電影。也是從這片開始,庫柏力克的電影評價開始兩極化。不過說是這麼說,這種兩極化又微妙的往往只限於上映當下。因為隨著年月流逝,庫布力克作品的評價總會逐漸拉抬而且越來越好。


某方而而言,這是庫布力克總是一直超越時代,而許多當下擁有話語權的人們卻追不上他腳步的證明。當然更現實的一點或許是,因為他是庫柏力克,一個人們無法不認真以待的導演。


在2001太空漫遊後,庫布力克為了拍攝大製作史詩電影拿破崙進行了諸多前期準備,但這部只留存於庫柏力克腦中的史詩鉅作,最終沒能在我們這條世界線拍成電影。庫布力克接下來瞄準的是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的小說發條橘子,這部完成後同樣成為社會現象的電影,或許明確的補捉到那時代英國社會潛在的焦躁感。


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1971)對暴力與色情的大膽描述,亮麗的美術設計與深刻的社會批判都令此片成為經典。不過本書關於這章電影的敘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前網路時代,這片的音樂製作是讓導演和負責配樂的電子音樂先驅大師溫蒂.卡洛斯(Wendy Carlos)兩邊,各自成天派人飆車到機場快遞母帶與參考音樂來逐漸完成的。


哪怕時間和金錢的耗損都很驚人,但某方面而言這是屬於前網路時代的浪漫。


到了發條橘子這時期,庫柏力克已經不用再擔心如果片子無法上映怎麼辦的問題,被分成X級雖然令他生氣(不過想想他可是覺得這片就該在好賣的聖誕節播出,如果華納兄弟只給他九月檔期的話,那他就不找華納發行了的導演之王),但當有報社發起不宣傳X級電影也不給登廣告的運動時,庫布力克還親上火線駁斥這類呼籲。


我喜歡紐約一位心理學家給發條橘子的評論,摘錄如下:「追求極限體驗即是熱切追求絕對權力,這引領我們走向電影的道德層面。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倖存正是因為我們不斷嘗試控制、改變、減弱和限制這種神秘、狂熱的無意識狂想。


對社會工程師來說,我們能否為社會設立某種限制,以使自由得到提升,而我們對生活的體驗也不會有無力或全能之感,是個難題。但是,事實是發條橘子的確是關於人之處境的問題。」


不用說這片就算被社會賢達、天主教會與資深影評聯手圍毆,但衝著話題性照樣大賣特賣。而且能這麼賣某方面而言也是庫柏力克精心策劃的結果,如果說林肯在十九世紀中期便已經在執行非常現代的選舉催票與固票手法,那庫布力克就是在那個電腦還相當稀有的年代,就已經開始人肉大數據(說到林肯,庫布力克剛起步時當過林肯記錄片的第二攝影組組長)。


他與工作人員精心統計美國和國際市場狀況,分析期刊、編輯劇院名單及他們的總報表、座位容量、入場收費、放映計畫及演出長度,然後設計出一個最佳上映計畫,並選出每一家適合撥放發條橘子的戲院。


已習於使用數位播放形式的現代難以想像這樣做的理由,但在那個播放電影仍倚靠複製膠卷的年代,沖洗大量膠卷的費用本身便是不小的負擔。連帶不管準備再多拷貝,也不可能充足到全美國甚至全世界同時使用。


所以選擇賣票機率最高的大城市戲院先行首映,直到一線戲院賣不太動後,再轉移膠卷到人口較少的地區電影院播放,便成為理所當然的上映經濟學。那如果一直都有超多人看呢?嗯,那就繼續放下去。


這正是身處現在這個片商趕著下檔好賣DVD、BD與播放權時代的我們,會看著古時候(喂)那些驚人漫長的上映時間感到匪夷所思的理由。發條橘子最初上映時美國採用庫布力克大數據的計算結果,但國際市場未採用而且票房果然也不如預期,結果庫布力克就炸鍋了。


他拿出數據要求應該要照他的計畫來安排國際上映,甚至揚言如果不照他的方案,就要收回華納兄弟的發條橘子發行權。當時的華納總裁泰德.阿什利選擇站在庫布力克這邊趁勢展開一場公司內鬥,最終擅於下棋與研究戰史的庫柏力克大獲全勝,不過關於本片他權力的最大施展還不在於此。


這部預先讀出英國社會崩潰傾向的電影某方面而言也成了引爆劑,很快的以英國為首出現無數模仿犯。庫柏力克是個喜歡用電影侵擾社會,但也很常識又雙標的極端厭惡被社會侵擾到自己的生活。於是上映幾年後他達成電影史上絕無僅有的極致導演權力,他自主讓發條橘子成為禁片,而片商也乖乖聽話。


記錄片庫柏力克:電影人生(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訪談泰德.阿什利當時為何願意接受,他的答案是因為華納兄弟想繼續和這名天才導演合作。不過說真的,除了當時發條橘子早就回本了這點之外,我更想知道合約是怎麼簽的!我想庫柏力克身為一個藝術與票房兼具的導演,確實完全戳中了好萊塢大頭們的兩大死穴,也就是錢與名聲。


不過庫布力克是個要不是在拍電影就是正準備要拍電影的人,所以他已經準備好朝向下一步片前進。這次他要發揮個人歷史宅的一面,根據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小說The Luck of Barry Lyndon拍攝古裝片亂世兒女。


雖說本片劇情也非常令人玩味,但這片最驚人的地方在於大量使用燭光與天然光的神級攝影技巧、全實景拍攝與細膩的服飾及道具,以及因此成就的油畫般畫面與超精美構圖。


傳記裡花了一些篇幅描述,關於那個充滿傳說的太空用等級五十毫米鏡頭,以及為了應用這鏡頭必須特別改造攝影機的過程。老實說因為技術進步,所以現在燭光與天然光攝影的難度已經不再那麼高,可即使如此過往的技術挑戰依然非常撼動人心。


談到庫布力克的電影也等於是一連串的攝影技術進化史,身為優異的攝影師,庫布力克喜歡自己上的程度,有時甚至會氣走一些攝影師(能應用立可拍拍攝現場,然後當場在腦內修正色差換算成目前使用的攝影機效果的導演,我想這世上絕對屈指可數),但也因此他總能把新技術應用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然後他務實與血尿的一面也在亂世兒女(Barry Lyndon,1975)的拍攝過程中如實展現,這是一個我要全部用自然光拍攝的阿伯,但也是一個「什麼你說太陽下山了?沒關係我跟攝影機很熟,找來的攝影師很優秀,調整鏡頭就可以拍出相同效果囉。而且您看看,我手上的光圈已經轉到這麼大啦,來,我們拍到極限為止!」的血汗阿伯。


結果就這樣,亂世兒女拍攝期間明明幾乎只用自然光,但每日工時還可能比一般劇組長,快到達用技術超越物理限制的境界了。只能說不愧是身為一個很會花錢,但錢絕對都花在刀口上的阿伯(不計他打死不出遠門造成的額外花費),讓整個劇組空等這回事除非自己跑去下棋或打棒球否則絕對不幹(欸),反正能拍就拍,拍到不能拍為止。


當然庫布力克具備強大堅實的技術力,不但讓他能透過變換及調整鏡頭來維持畫面一致性,也能在有需要時立刻敲打在關鍵點上,讓相關工程師不斷生出符合他需求的變焦鏡頭與控制器。


至於本片的配樂部分則有個歡樂的八卦,這部後來大量使用18世紀樂曲的電影,庫布力克和配樂家倫德納.羅森曼初期相處情形長這樣:


「我沒有幻想能為這部電影創作新曲子畢竟這導演前科累累,我問他都選了那些曲子,他說,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買下「教父」主題曲的版權。我說,如果你真要這麼做,現在就告訴我,我立刻搭機離開倫敦。


這曲子那邊不好啦?很好聽啊。


我說,沒錯,但上次我看教父這部電影時他是黑幫片,不是什麼18世紀的貴族。我聽了所有他挑選的音樂,他還挑了一曲用大鍵琴演奏的西班牙宮庭薩拉班德舞曲,他也覺得用銅管樂配決鬥那場戲好得沒話說。


在林登幼子墜馬那場戲中,他選了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最糟糕的歌劇配樂。這就好像把一大群心理學家集中起來,討論我們要如何折磨觀眾。我告他我沒辦法用這些曲子,提議使用打擊樂看效果怎樣。我們和倫敦交響樂團實驗了一下,他瘋狂喜歡上這首曲子。」


嘛,我覺得這段機掰又好笑,但也再次顯示庫布力克是只要能證明那樣會更好,就會採用別人決定的人。不過說真的,大放特放教父主題曲的亂世兒女實在太難想像了結果變很歡樂。


(後來大放特放的是那首威爾第的曲子,放到配樂家表示我早知道他會把那曲子,在這部無聊的電影裡放成這樣,肯定會多編幾個變奏曲。糟透了,我不會接受奧斯卡頒獎!<- 實際上還是領了啊),另外最後本片使用的曲目是導演和配樂家各選一半。


至於演員?嗯,那就真的是眼神死了,戲中有幕兩個男人開心在水中玩樂的場面,在電影裡那是個溫暖的日子,但庫布力克挑了個天寒地凍的日子拍,邊拍還邊透過麥克風大叫:「不行不行不行,喬納森,放鬆,你其實很暖和,天氣也很好!」


結果這幕重拍了六十次之多,只要是為了追求電影品質,管你是不小心把手絞進機器裡還是冷天泡水,這人都不太有同理心(也很小氣,後來片子一上映,那個傳說中用來拍燭光正夯的蔡斯五十毫米鏡頭也成為傳奇,全世界的攝影宅都欽羡不已。


當時正在拍「阿瑪迪斯莫札特」的捷克攝影大師Miroslav Ondříček,就寫信給庫布力克想借那些鏡頭,不過庫布力克才不會這麼甘願讓人家立刻追上來呢而且如果票房更好那一定很淦,所以回信表示這些鏡頭花了他十五萬美金,只想自己留著用,我只能說至少跟人面獸心的傢伙比,他誠實到全世界都知道自己非常機掰)。


當然以現代技術要達成相同目標已經簡單許多,但這就是創造標準的人與後繼者的關係了。遺憾的是亂世兒女(Barry Lyndon.1975)僅管展現出強大的技術力與藝術成就,但並未獲得預期中的票房佳績。雖然歐洲票房很棒但美國票房不佳,儘管這個票房不佳是指只有小賺,但就庫布力克標準而言這樣的票房根本稱不上成功……該怎麼說呢,真的是,標準很不一樣的導演。


在盡情徜徉在十八世紀貴族圈幾年後,庫布力克下一部片子即是恐怖片中的超級經典鬼店(The Shining,1980)。這片因為有另外寫心得所以這邊就不再多提,只碎念一件小趣事,話說在本片飾演修車廠老闆的演員托尼.伯頓(Tony Burton),由於戲分不多只簽了一星期合約,到現場後閒來無事的他拿出棋盤開始下棋。


結果庫柏力克喜出望外,就這麼丟開工作下了一整個下午的棋,整個劇組沒人敢過來跟這個暴君阿伯說你該回去工作。從此以後劇組人員再也不讓托尼.伯頓閒來無事時待在片場,都要他在門外等,輪他上場時才准進去。該怎麼說呢,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隨後庫布力克也想拍一部屬於自己的越戰片,他相中Gustav Hasford的小說The Short-Timers,最終發展成電影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1987)。不過眾所皆知庫布力克早在很久以前就基於自己會算數學這理由,認定搭飛機是種愚蠢的行為。


這樣的他自然也不可能因為題材是越戰,就願意跑到東南亞去出外景。但讓第二攝影組去越南拍戰爭場面庫阿伯怎麼可能忍,於是人類電影史上有了一部全在棚內搭景的越戰片。


但如果以為這樣的話演員就會輕鬆很多,那就太過小看庫布力克這人拍起電影的血汗度。事實上他為了追求真實感,不惜下令要求包括主要演員在內的所有演員,都參考類似新兵訓練的課程。


同時透過積極表現成功搶下教官一角的Lee Ermey,則在導演刻意的隔離下,成功把這群演員嚇個半死,而且這狀態維持了好一段時間。即使在訓練這段拍攝結束以後,庫柏力克企圖複製戰場氛圍的努力,還是讓表演現場煙塵彌漫到令人痛苦的程度。


而本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於飾演教官Lee Ermey,和扮演過重天兵的Vincent D'Onofrio。因傷從海軍陸戰隊退伍的Lee Ermey一心渴望取得教官一角,但剛開始庫布力克認為他看起來不夠壞所以拒絕。


但Lee Ermey不死心,藉由協助士兵試鏡的機會,他拿出百分之兩百萬的實力驚嚇演員。結果不知不覺間李維.維塔利拍他的時間越來越多,而他的表現也確實亮眼,最終成功取代預定演員,並得到他這一生最經典的角色:Gunnery Sergeant Hartman。


Vincent D'Onofrio則是舞台劇出身,演過史坦貝克小說改編的人鼠之間藍尼一角的他,透過獨角戲錄影帶成功獲得角色。他原本的身材非常健美,為了飾演Gomer Pyle刻意增重70磅,並在這段期間體會到世人如何只憑斷身材的輕視他人。


在電影中他對鏡頭的邪惡凝視,只要看過本片就絕對忘不了,那恐怖程度甚至不下傑克.尼克遜。不過最恐怖的是根據本書描述,庫布力克自己也常用這樣的眼神去看人……嗯,我現在真心相信亞瑟.克拉克絕對希望他的小說稿子一切安好。


咳,總之金甲部隊分成明顯的兩階段,描述訓練期間的A PART公認很棒,但進入戰場後的B PART評價則混沌得多。我自己是很欣賞的,那種根本不知道為什麼,總之就是一直火拚的敘述確實有些什麼在裡面。最終讓整支隊伍死傷慘重的狙擊手,是一位不惜犧牲生命的越南女子這點我更是超愛。


這部分以象徵角度來看當然可以談很多,不過傳記中最給我收獲的,莫過於庫柏力克與其說是想拍越戰片,倒不如說是想拍戰爭片這點。事實上熱愛戰史的他這輩子最常拍攝的題材也是戰爭片,雖說一般覺得庫阿伯不拍重覆題材,但實際上關於戰爭他一共拍了三次之多。


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出發,會更能理解金甲部隊的意義。他雖然表面上披著越戰的皮,但實際上目標卻是朝向所謂戰爭的本質。於是作為越戰片感覺似乎不夠寫實的問題也不再那麼重要了,因為絕大多數戰爭總會找得到這樣的集體狀態。


有一群人類被磨練成無需思考的野獸,拋棄掉跟不上的落後者,相信只有這樣才稱得上男人。他們上了戰場幹的每件事都沒意義,但還是停滯思考,認定身在此處的價值,就是成為軍隊的一份子執行上級目標,除此之外的事不考慮太多才是好的。


最終無論原本心中還殘存多少的清明與良知,人照樣可以在開開心心邊唱著卡通歌曲,邊走向虛無且充滿血腥的未知明日。最令人無奈的一點是此時此刻這群人非常安心,因為他們已然在名為戰爭的巨大存在裡找到了人生意義,儘管那種意義未免太過無情駭人。


雖說接下來傳記該對準的是庫布力克最後一部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不過成書於1999年的本作,撰寫時AI人工智慧的企畫只有消息,正在拍攝的大開眼戒肯定因為庫布力克的極度保密,所以基本上沒啥材料。更別提當時庫布力克也還沒過世,所以本書最末也只能簡單的做個收尾,甚至不敢蓋棺論定。


回顧庫布力克的一生,可以發現他對自我宣傳和確保權益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他拍電影不只追求藝術水準,也極度在意票房是否亮眼。我想如果問他是電影好比較重要還是賣座比較重要,阿伯大概會白眼一翻開始講幹話:要拍就要拍賣座的好片。


他大概也是極其少數除了不上場演戲外,可以從頭到尾做完所有技術活的導演。幾乎什麼都可以自己上還比人家更好,也難怪他的預算總是能控制得當,如果真要花大錢,也一定能做出效果。


正是因為在發揮強大藝術力的同時,也能換來亮眼票房以及偉大的影史地位,所以庫布力克才能成為有史以來最有權力的導演之一。他是真的能讓電影公司看到錢,甚至還比電影公司的行銷人員更懂要怎麼賺錢(看看他在七零年代就為了票房搞出人肉大數據的表現,就知道如果他興趣是金融的話大概會變巴菲特等級)。


於是身為不斷改變世界還能帶來巨額金流的導演,庫布力克已經自成一個神話,吸引無數信徒踴躍入教。在他過世後傳奇不滅,反而作品的評價還逐漸提升,哪怕他劇中很多技術現在看起來已經相當古老了,但美麗的事物不管過多久都還是美麗的。而像庫布力克這種對畫面細節無限雕琢的導演,也擁有渡過時間磨耗的本錢。


作家Vincent Lobrutto的這本漫游太空:庫布里克傳(Stanley Kubrick: A Biography),做為傳記不是我最理想的、能將傳記對象的人生與其成就,置入時代背景描述探討的作品。而是比較偏向編年形式的大量細節與記錄整理,在觀點這塊就比較缺乏,感覺相當可惜。


不過身為庫布力克的影迷,大量到甚至稍嫌瑣碎的細節自然多多益善,所以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只是雖說作者會用心介紹庫布力克的作品細節,好避免沒接觸過的讀者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但考慮到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細節、細節,還有更多的細節。所以還是推薦在閱讀之前要先把庫布力克的電影全部看過一輪,這樣才更能理解傳記中每部電影拍攝過程的介紹、也更能得到趣味。


但也因為是有點年紀的傳記了,如果可以還是希望能看到更新的傳記,可以將史丹利.庫柏力克這一生的經歷與電影史、世界史、攝影等相關電影技術演進結合起來,描繪出一個更宏觀也更全面的人生圖景。


不過要做到這點得進行極為大量的研究,還得要有一定程度的各方面電影技術專業才行,恐怕也不是簡單的任務。但我想正因為理想傳記是如此難以完成,也才顯得史丹利.庫柏力克這人的存在有多巨大吧。


相關心得:

我曾侍候過庫柏力克(Filmworker.2017)

庫布力克.鬼店(The Shining,1980)心得

庫柏力克的盒子(Stanley Kubrick's Boxes.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