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日

接觸未來

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經典名作,幾年前寫的心得了,為什麼會完全忘記貼呢……檔案一多就有這種事嘛。不過最近面對許多溝通上的紛擾時,不自覺地想起這本書,然後想起了這篇心得。最早接觸本作是看電影,雖然知道台灣有出譯本,但要不是借錯(爆)不然就是沒看到,總之,反正晚看也有晚看的收穫(然後現在不只晚看還晚貼了)。


艾莉從小就是個敏銳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名專攻無線電領域的科學家。她所主持的阿戈斯計畫長時間利用有限資源,追蹤可能是外星人傳出的訊息。這原本是個枯燥無味而且感覺起來越來越沒希望的研究,直到某天他們收到來自織女星系的電波,而且經過解讀後,發現這是如何建造一座大型神秘機械的教學手冊……



其實這篇心得大概是我有史以來寫得最不知所措的吧,問題主要出在譯本品質很……弄得我幾乎想用CULT譯來作為推廣這個譯本的理由。嘛,阿斗仔的名字幾都變成「三個字」,外帶除了反日文學外,我很多年沒在正經的句子中看見「小日本」這三個字了,但這還不是他雷的理由。


維基上提到的重點劇情,中譯小說裡竟然沒有是怎樣?頁數差那麼多是怎樣?而且為什麼小說文字一整個尖酸味?(起碼我看電影沒這種感覺啊,囧)揪 ~ 竟,譯者發生了什麼事呢?


確實事到如今吐一本民國86年面市,而且早就絕版的譯本是沒多大意義的。但我只是想聲明這篇心得是根據這個頗爛的譯本而非原著這樣,也就是說我的解讀與感想都是從譯本而來,所以如果讀完原文覺得不是這樣的話……呃,那就我們看的果然不是同一本書吧。


總之暫且忘記這個譯本爛到我邊讀邊笑這件事吧,其實接觸未來這本小說讀來的感覺有點像拉瑪任務,都是用當代社會為背景,以符合(目前認知的)物理原則與科學角度為出發點,去探索一樣未知外星事物的故事。


但接觸未來又不像拉瑪任務對於探索以外的背景描寫得那麼無機質,相反的故事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人,以及隨之而來的政治干涉與社會變動,並寫得深入又認真。作者企圖透過本書刻劃,如果人類面臨實際的外星文明時,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當然成書於冷戰時期也為這部作品增添不少屬於那時代的氣息。


劇情從主角艾莉童年時代開始,細心的描繪出一個聰明、機敏而尖銳的女子。但正如同一般會這般形容的,她這個人「太聰明了」,以至於對跟不上自己標準的人相當苛刻,旣不圓融也不願包容他們。而她對宗教的強烈不信任與反感,也因為冷傲的性格變得更加激烈。


對於人類社會因接觸外星文明而產生的變化,以及接觸過程本身的意義與啟發,都是十分值得探討的東西。但讀完整部小說,我感觸最深的確還是在於這部作品,漂亮的透過前後乎應所強調出的人性弱點。


由於小說中有不少極端的宗教看法,剛開始讀我以為這只是諷刺。但當主角(與部分科學家)和宗教人士在對談時顯露出半斤八兩的激進時,我開始好奇作者究竟想藉此強調什麼。一直要等到結尾來臨,我才終於發現其實全部都有關於一個老生常談、卻又始終令人忽略的道理。


科學研究曾指出,當人們在談政治時無論以為自己多理性,但大腦運作的區塊卻向來都是偏感性的那塊。而當一個人總是以先入為主的印象去看待眼前的一切,自然會將雙眼所見朝自己偏好的模式去解讀,而討厭的東西則永遠不缺地方挑剔。


當主角以這樣的人生態度來到中年,半結束了與這個「機器」間的活動,收到母親過世後留下的信,因此得知令她無比震驚的真相後,先前那些情節突然有了連繫。人常常只珍惜自己重視的事物,並將因此建立起的標準套用在其他東西上。於是倘若不合己意的話便大加撻伐、嘲笑並攻擊。


這點在故事裡無論是反智宗教人士,還是主角這樣的科學家都是。如果不打開心胸試著去接納不同的思想,而反覆偏執的鑽牛角尖,最終總會錯過許多重要的事物 (這方面真的只能說,有時候人是小白的理由,正在於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正確的,而不願接受不同的意見可能也有道理,反而老愛仇視和自己不同的說法)。


盡可能去接觸、瞭解,然後好好思考一番,我想無論是在面對外星文明,還是日常周遭一切時都同樣重要。但正如接觸未來(Contact)這本小說所呈現的世界一樣,這一切很難、非常難,不過正所謂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嘛。


故事最後傳遞出的「真相」,也正好同時給了巴掌與糖果。那真相本質上的曖昧,顯現他旣是一個契機,卻也是更大爭端的開始。人類的未來會如何還很難說,究竟 我們能否在毀滅一切之前,先學會接納他人的不同想法呢?我想這正是接觸未來裡的外星文明試圖從人類身上尋找的答案,也是人自己該努力追尋的目標。



舊站人氣:29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