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

戰食和平:關於戰爭與食物的真實故事

本書是戰地記者安娜.巴德肯(Anna Badkhen)以戰地為背景的飲食散文集,描述她在2001年至2010年間,在中亞、非洲、中東以及莫斯科的種種體驗。我想看見這樣一部作品首先會疑惑的,大概是本書定位究竟為何,戰爭和食物在的書中的比例又是多少。


讀完的現在我想本作主角無疑是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以及種種暴力、荒謬、痛苦與悲哀。只不過即使在世上最悲慘的地方,人還是得吃東西。不可諱言的是即使在戰場上餓死很常見,但有那麼點讓人良心翻騰的點在於,報公帳帶著大把現金進入戰場的歐美記者作為壞蛋眼中肥羊的同時,飲食多半不至於太匱乏,甚至常有動人體驗。


那可能是在北伊拉克異議份子阿馬德家吃到的葡萄葉飯捲,也可能是阿富汗荒野中新鮮且味道豐美的烤羊肉,又或者家中自製的淋醬餃子。約旦餐館裡有好吃的羊肉飯,莫斯科劇院挾持事件時,讓人暫時躲開凍人寒雨的餐廳提供溫暖人心的羅宋湯。甚至是與分屬遜尼派與什葉派知識份子的伊拉克女子三人締結友誼,遊覽美麗的伊拉克古蹟與傳統市場,並享受美味的烤雞家宴。


哪怕在局勢惡化到西方記者很難再獨自採訪,作者必須跟著軍隊移動以後,用餐依舊可以作為撫慰人心的體驗,比如萬年如一日的吃著漢堡、熱狗與果凍倒也是高壓生活中的微小快樂。雖說美軍基地的菜色稱不上美味,就算每周五都有牛排和龍蝦尾也一樣,但如儀式般規律行進的菜單卻也令人安心。


當然,還是比不上在戰場上看見熟悉的速食店品牌時那種安心的感覺。


正因為是在充滿苦難的戰場上,每餐也許都是最後一餐,沒人知道待會是不是遇上某顆土製炸彈、地雷,又或者瘋狂兇殘的士兵,生命便會當場終結。於是無論克難與否、是否美味,吃飯總是如此讓人開心的一件事。如果那餐非常好吃,一起吃飯的人又值得珍惜時,更會成為終生難忘的體驗。


本書中戰場經驗與飲食的篇幅比例大概是三比二,作者主要是在2001到2004年之間擔任戰地記者的工作(之後有零星活動,只是不再那麼頻繁,附帶一提被隱藏的眾神:一段在中東尋找古老智慧的旅程作者進入中東的時點,剛好是接續在本書之後,當時接著看對於那種風雲變色非常感傷)。


也因此見證到阿富汗與伊拉克在那幾年間局勢迅速變化的過程。同時間她也深入肯亞帶回嚴重饑荒的第一手資訊,在莫斯科劇院外看著國家機器如何兇殘的對待自己本應保護的人民。


面對彷彿沒有休止的人性醜惡,人們總會期盼有個可以簡單怪罪的對象。但問題是一但像作者一樣試著深入理解,便會意識到所有的線都糾結在一起,對那複雜事態不可能輕鬆釐清並找出解答。再加上不同勢力對和平的想像皆不太相同,於是更多的災難也因此產生。


讀著讀著不得不苦澀的感嘆,關於歷史與未來,有時無論往前還是往後都是苦難。美伊戰爭如今已公認是美國發起的不義之戰,但即使如此定調,關於對與錯卻又無法輕易二分。否則那些被海珊無情大屠殺的什葉派穆斯林、庫德族與無數的異議份子,他們的正義又該怎麼計算?我驀然想起了前陣子看到的,小布希還在等他的歷史地位,相信終會平反的事。


更別提塔利班政權仇視女性並施以無情的壓迫,但即使這個政權受到推翻,當男人擺脫塔利班可以剃掉鬍子享受各種娛樂時,卻也只是更加凸顯阿富汗這個國家本來就極度歧視女性。全身式罩袍、乖乖接受男性親屬管理,不准擁有自由思想是當地男人理所當然的要求。


那怕塔利班政權讓女性受盡磨難,卻也不代表沒有塔利班之前和之後阿富汗女人就不悲屈。被稱讚妳穿全身式罩袍比不穿好看的作者表示,就算改稱讚很合身喔,又或者罩袍和我的眼睛很搭也不會好到那裡去(不過最雷的是某商人表示,終於有一個外國女人知道穿全身式罩袍比較好了,並沒有)。而且穿起來很不舒服,不是人人都買得起材質好的罩袍,行動時還很容易因為視線不良而受傷。


該怎麼說呢,為保護當地脆弱的男性心靈,何不把男人全部關在家裡敢出去就處死,然後讓女人外出時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呢?嗯,當然是休想。這就更別提寫這篇心得時阿富汗還勉強有個號稱民主的政府稱在那裡,但貼出來時已經風雲變色,塔利班捲土重來,美國再次搞得灰頭土臉。


遜尼派、什葉派和基督徒與無數異教徒,曾經在中東勉強和平相處,但現在這群人在前政權失勢後的權力真空裡彼此仇視。出生之後只知道戰爭的男孩,渴望能作為義士犧牲,那不知該說是憤恨、無知,又或者他們就只學過這種思考方式,而且生活裡再也沒有其他知識來源,更沒有值得期待的其他可能性。


就好像那群從核子研究計畫基地,把核廢料撿回家當家俱建材用的伊拉克鄉民一樣。不知道的事太多了,所以只能選擇眼前活下去的最佳方法,問題是那常常只會喚來慘痛的悲劇。


要想透過分析提出仇恨誕生的理由並不難,總是可以提出很多很多的可能性。卻又總是無法投入足夠的資源以比較好的方式解決問題,甚至到頭來只會生出更多疑惑,為什麼恨會那麼多?為什麼一定要爭權奪利到這個程度?為什麼就是無法包容他人?為什麼戰時強暴女人是理所當然、發明各式各樣莫名其妙的規則限制女性自由是理所當然的?


問這種問題顯然天真又傻氣,但有些時候我們終究得無可奈何的問,只因為不問更糟糕。人們期盼和平與自由,但在戰場上人性最好的那面總不斷受傷磨損。破碎不只發生在普通平民身上,創傷壓力陣候群也出現在當地民兵以及以美國為首的外國士兵身上,到頭來連記者們也無法掙脫這份情緒。


當作者回國之後,她無法制止自己看著綠油油的草坪害怕,尋找著理應不會存在的地雷(然後有個日本記者撿了個未爆集束彈當紀念品,然後在機場安檢時爆炸,可憐的約旦安檢人員可沒想陪著領這種達爾文獎啊)。


她忍不住怒罵感覺在浪費食物的兒子,因為跟她看過的那些苦難對比有些行為實在太過不知好歹,卻忘記只要不過度,也許這才是人該過的生活。這些文字敘述樸實深刻,滿溢著濃濃情感,有太多此生不會再相見的人讓她滿心牽掛,只能把曾經擁有的時刻牢牢記在心中。


本書為戰爭中的生活提供了複雜且多面向的觀察,儘管面對人間悲劇難以提出終極答案或篤定的觀點,但讀者仍得以藉由作者的觀察去切入那些複雜議題。就好像書中附錄的食譜裡那些豐富的香料種類,以及令人無比陌生不過感覺很美味的異國食材,比什麼都更能突顯那些陌生風土與文化的存在。


成長於蘇聯時代的末期的作者安娜.巴德肯(Anna Badkhen),對自己童年時代的回憶令我印象深刻,時不時讓我想起另一部十分動人的飲食家族史精通蘇聯料理藝術。只不過她是在普丁時代才遠走美國的,因為身為追求新聞自由的記者,她不幸受到當局越來越嚴重的監控壓迫。


在理論上應該很和平的母國,她不斷感受到與戰場相近的恐懼,對此的批判也令人感嘆。渴望一個不需要在日常生活行賄,而且政府會理所當然保護人民的國家,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凡此種種皆令人感慨,並不禁思考起該如何守護眼前理所當然的和平。畢竟除了聽天由命外,只能要求兩個孩子要搭不同班公車上學以免全滅的社會,實在太過心酸。


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最末提及,她後來調查了穆斯林友人提供烤雞食譜來歷,赫然發現這竟然是一道典型的中東猶太人菜系。原本伊拉克是有很多猶太人的,但隨著二戰期間的暴動、戰後以色列建國與隨之而來的一連串迫害,現在伊拉克已經沒什麼猶太人了。


但即使如此,來自猶太人的食譜還是在從那位友人的曾祖母開始一路傳承至今。當知道這件事時,那位友人驚喜大笑,沒錯,就是這樣,不同族群之間是可能和平相處的,只要那道菜好吃,誰管是什麼種族什麼信徒的菜?而人與人相處也應該是這樣才對,於是這也成為最適合本書的反思。


戰食和平:關於戰爭與食物的真實故事(Peace Meals: Candy-Wrapped Kalashnikovs and Other War Stories)充滿在非日常中努力尋求日常喜悅的故事,也關於許多證明殘酷戰場依舊存在人性光明的感傷經驗。儘管並不甜美,甚至充滿剝奪、失落與永別,但也因此顯得動人並豐富濃厚。


考慮到這本的題材非常有意思,我想有興趣的人應該會自己決定要不要找來看吧,所以我只想說本書確實是值得一看的散文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