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

大腦裡的美食家:神經人類學家的美食踏查

光看書名就很誘人,於是我也立下一定要看完的決心,誰知道那怕對內容極感興趣,這段閱讀過程卻莫名的折磨人。至於為什麼,便要從這本書究竟寫了什麼開始講起。


作者約翰‧艾倫(John S.Allen)是神經人類學家,本書的切入點自然也不平凡,是從腦科學加上人類學的角度出發,探討環境與文化,生理和心理間可能有的互動,以及這樣的互動如何影響、形塑人類對食物(美食)的愛好,還有這份愛好究竟從何而來,超吸引人的有沒有!?


閱讀過程也的確是很有意思的體驗,作者對很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現況進行了諸多分析,讓讀者可以深刻體會到現存的一切全都不簡單。比如人類可能是如何走上超級雜食之路(沒得挑就都得試試囉……),而踏上這樣的道路又如何激發人類腦容量的提升,並改變生態學中的定位(主要是在食物鏈序位的上升,儘管這某方面而言是個環形結構也沒有高跟低,但就,就大家懂的)等等。


人類熱愛香脆食物的理由,除了香脆代表新鮮外,也因為香脆同時帶來口感、味覺、嗅覺和聽覺的效果,能比一般食物觸動更多部分的大腦。味覺也不只和生物有關,和文化也有密切相關。在現代社會中由於資源豐富,吃太多和吃太少同時成為問題,這也是自然界難以想像卻也因此在當代形成重大公衛問題的領域。


此外如同追憶似水年華不斷反覆經人引用的理由,品嚐食物這件事本身和人類回憶間擁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飲食這件事本身又牽動到那些腦中那些區塊呢?數量或許會多到令人訝異,而嗅覺與回憶關係之深沈,也難怪味道向來能以令人驚異的方式喚起回憶。


此外人們如何挑選食物、準備料理、規劃菜單等等也都牽涉到比一般想像得更重大的大腦機制:也就是人類究竟如何理解世界。透過人類對食物的處理方式,我們可以從中推估出人類如何面對萬事萬物。分類的方式是種文化,而文化與環境如何互動更是門學問。


如同露絲.蕾克爾在天生嫩骨中曾聽見的說法:好廚師需要有想像力。最好的廚師總擁有驚人的創造力,而藉由探討人類如何在食物上創新,我們也可以觸及大腦是如何生成所謂「創意」的。此外或許如同人類天生便擁有解讀他人言行能力的「心智理論」,或許我們也擁有「食物理論」,也就是一種針對食物的潛在本能所導引出的思考模式。


作者從神經人類學出發談人類面對食物反應的生物性成因,以及文化和環境又對這些反應施加什麼力量等等,這些探討都很有趣。特別是假如之前已經讀過其他談相關原理的書藉的話,讀來會更有意思。


比如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裡所介紹的大腦如何建立所謂的習慣,還是為何減肥這麼難,又或者雜食者的詛咒等此多本談賀爾蒙如何影響大腦控制體重控制的作品,那當作者談到這部分時,讀起來就很好進入狀況,馬上可以理解作者想講的點。


但如果是不怎麼熟悉的領域,比如陌生的大腦各部位功能以及運作原理,那就真的不好入口了,偏偏這部分又佔了本書最多篇幅,所以讀起來實在是非常累。我想本書還是比較適合已經對腦科學有一定理解的讀者,這樣的話再搭配作者的簡單介紹便能迅速領略樂趣。否則光是要搞懂新資訊就很累了,更別提還要去理解作者建立在其專業之上的趣味跳躍。


總個來說大腦裡的美食家:神經人類學家的美食踏查(The Omnivorous Mind:Our Evolving Relationship with Food)是建基於腦科學專業之上的小品文,內容有趣但對缺乏相關領域知識的讀者讀來不免吃力。如果對相關領域所有認知後再行閱讀應該會比較能接收到亮點吧,起碼我是打算等之後對腦科學更理解一點後,再重讀本書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