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

砂之器

松本清張的代表作,劇情描述蒲田的電車調渡場發現一具臉孔被砸個稀巴爛的屍體,前晚附近酒吧有人對死者和他同伴操東北腔不停聊著龜田這事留下深刻印象。資訊不少,感覺案子應該不會太難辦吧?結果查半天,警方卻連被害人身分都找不出來,遑論無影無蹤的兇手。


未免太丟臉了,刑警今西榮太郎很想破這案子,為此日思夜想全是這件事。偶然從閒聊或雜誌中獲到靈感,就會興沖沖的跑到遙遠地方調查,每次都覺得就是這個了卻始終一無所獲。但當然那並非白費工夫,線索其實不斷在一點一滴累積。


最終一切指向日本藝術圈當紅的「新思潮派」,那是一群為了出頭努力在不同領域打破常規,使用最新穎犯罪手法,得利於時代變化,同時卻又無比服膺古老社會體制與特權的藝文名人……


本書出版時間其實離點與線沒幾年,但已經給我劇烈變化的感覺,下有劇透。老實說點與線還有些像帶一點社會關懷的本格推理小說,但來到砂之器已經是典型帶著厚重與紮實感的社會派推理了。當然往後更加成熟、又或者更特化的社會派作品,往往不會那麼認真安排像本書這樣的機關型(?)犯罪。


目前三本看下來,我眼中松本清張作品的主要趣味在一方面從嚴肅角度探討社會面問題,不過同時謎團本身也採用存在感十足的「設計」。雖說對我而言謎團設計性太強多少會破壞故事的真實感,但松本清張作品保持著絕妙的平衡。


這或許跟小說成書年代較早,所以連作品中描述的社會讀來都與當今日本差別極大有關吧。這是「年輕人」出生時點在二戰前乃是理所當然,公務員想來個國內旅遊也沒錢,必須等領到退休金才有辦法成行的時代。這股強烈的時代氛圍,讓奇特且千里殺機一線牽的情節變得自有其味道。


如同故事簡介提及的,這部主線乃是薪水很少的勞碌命刑警今西榮太郎,不停想方設法追求破案,但每回想抓牢目標時卻總被兇手搶先一步。拼命摸到的線索和靈感,其實也真的都有摸到邊,卻因為切入點不對結果總是無法以正確方式解讀。


有很多破案關鍵其實都離他下班後的日常不遠,但就是失之毫釐的錯開,重要證人更老在關鍵時刻流暢死去,讀者的心情便這麼跟著忽高忽低。再加上還要時不時看著一條人品不好,但真的很肥美的燻紅魚在那邊彈來彈去。該怎麼說呢,松本清張就連自己前幾部作品使用的敘事手法都拿來當這本的障眼法,真是有趣。


不過有意思歸有意思,究竟該如何把真相挖出來的疑問始終令人心急。就這麼一路讀到最後三分之一時,終於看見曾被放棄過的可能性開始一一被撿回來。類似東北腔的滋滋腔其實不只東北有,無關緊要的旅人正在做著妨礙辦案的事。愛著不同人的死者全化作功成名就的踏腳石,良心似乎打開始就不存在。


利用戰後戶籍的混亂趁機改變身分,當過去可能追上來時便無情的痛下殺手。號稱要打破一切舊框架,結果倒頭來需要打倒的原來只是對自身不利的人與障礙,用的工具還是自己賴以創作之物。既沒有對抗階級與污名限制的志氣,也缺乏面對個人劣行與罪孽的勇氣。想想實在諷刺到了極點,同時也讓我產生了某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真相揭露時一切變得更令人玩味,說好要突破一切世俗限制的藝術家,到頭來終究被傳統綑得死死的。這些人嘴上說要突破陳舊的藝術規則,可同時卻愉悅的享受父權體制分配的特權,為了「成功」把對自己有利的規則守好守滿。當評論者與創作者基於私欲彼此心照不宣的沆瀣一氣時,人僵直的死去,藝術則被一鼓作氣的吹上天際。雖然看不懂是在吹什麼,但總之是很厲害的吧。


小說其實沒有刻意尖酸的描述兇手與他的好朋友,反而持平的描繪確實有著才能的人們(但有沒有那麼「大」的才能另論),如何為了撬開自己上頭的障礙而掙扎努力。為自身的前途努力是很人性的選擇,甚至整個近代社會就是正大光明的鼓勵著,為了讓自己變得巨大而盡可能展開的鑽營。


到頭來有時真的很難分辨才華與炒作,酸葡萄與真知灼見,至於跟風及抬轎就更不用說了,也或許真實與虛華相伴本即是社會常態。堅持事物應該放到該在的位置上的人,只能默默吞下那份不合時宜的堅持。無法改變什麼,頂多拒絕靜靜成為犬儒地接受一切之人。


我對日本文化史不熟,不知道書中描述的「新思潮派」有沒有明確影射對象。但倒是從小說裡頭令人似曾相識的現象中,意識到松本清張大概也感受到類似的腐臭,並忍不住想大力批判一番。當然吐槽點不見得一模一樣,但反正就是那個樣子。


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結構性問題,即使理論上是文化堆砌而成的領域也一樣。關於諸如此類的事直到現在太陽底下每件事都那麼的熟悉,關於不能說的人,應該閉嘴的事。畢竟當這群人沒必要為了捍衛地位殺人時,而是能籍由其優勢社會地位殺人不見血時,成功就更長治久安了 ~(笑)


對我而言砂之器(砂の器)與其要說喜歡,更誠實點的形容是它有意思且富娛樂性。使用超音波的作案手法從現在角度來看有點誇張,不過設計確實精良。故事懸疑感十足、那種撲朔迷離又始終前進不了的焦躁感非常抓人,感覺有些類似骸骨與沉默。無論書中警察還是讀者,大半本都只能在真相旁邊繞圈圈,但等答案揭曉後豁然開朗的安排總是很厲害。


真是描述人在成功邊緣焦慮徘徊得很成功的推理小說。



AP連結:砂之器(經典回歸版‧全新導讀)


松本清張作品心得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