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看見畢卡索整個作畫過程(當然有快轉,畢竟也有些作品,光到一個段落就畫了五小時)。基本上就是旁觀大師如何隨手撇出……呃,很畢卡索的畫。
大師就是不用打骨架,但就算不用打骨架那個線條還是很厲害,另外他中年以後真的很喜歡畫牛。當然除此之外也可以看見那些經典風格,是用怎樣的順序畫出來的,畫家本人又是如何不斷大膽進行各種嘗試。
我最愛的是用油彩畫的那幾幅,真的是在觀眾眼前展現一個畫家如何逐漸挖掘內在深處的過程。其實整片看下來會發現,畢卡索的畫往往有個單純,甚至美到有點通俗的開場。接著他一路刪改、變化、塗抹,最後變得完全不一樣、但核心其實自始沒變過。
當然他使用水彩與馬克筆畫畫時的路線也類似,但油彩可以更大幅度的修改畫作。所以便能看見畢卡索是怎樣不斷轉換原本的元素、改了又改、改了再改,最後還是原本那幅畫,但也已經完全不是原本那幅畫。
這整個過程是挺迷人的,我是說就已經不慎入場,原本想說準備兩眼發直78分鐘的人來說,這真的蠻有意思的……好啦,我就沒慧根。但就算沒慧根,我還是可以稍作努力,只是不免想要碎碎念一下。
最後,查資料發現畢卡索的秘密(The Mystery of Picasso.1956)拍攝過程所繪製的畫,除了幾幅外大多數都銷毀了……嗚嗚,我很喜歡使用全黑馬克筆、以幾何圖形為主體的那兩幅,超想要。
當然倒不是說有留下來的話我買得起,但有留下來就有看到真蹟的機會(除非那兩幅就是有被留下來的那幾幅),人生處處有希望嘛。
關於科恩兄弟的醉鄉民謠,我首先想說,看這部電影時很微妙,不知道為什麼連看三片都有橘貓。漫長的告別裡馬羅三更半夜被橘貓叫起床放飯萌死我,再來邱吉爾的傳記電影最黑暗的時刻,開場邱吉爾臥室又彈一隻橘貓
更別提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2013)的橘貓值突破天際,這根本是一部橘貓在哪裡的電影。最早是在HBO上看見本片預告,剪得很棒,雖然窮途潦倒表演者的故事,嚴格說來並不在我的防守範圍。可是這支預告片真的剪得很迷人,很慘但又很幽默,讓我非常想知道究竟是個怎樣的故事。
只看預告很容易以為是傳記電影,不過雖說本片確實是以美國知名民謠歌手Dave Van Ronk的傳記為靈感來源。但故事基本上完全原創,描述1960年代一位堅持走自己民謠之路的落魄歌手,莫名其妙的一周潦倒生活。
什麼,這樣的故事有高潮嗎?嗯,導演科恩兄弟也擔心沒有,所以,來吧,不知道要怎麼辦的時候,我們就吸貓!
這真的是很神奇的電影,從頭到尾觀眾就是跟著因為帥,所以看起來不夠落魄,但總之還是很落魄的憂鬱主角四處討生活、蹭飯吃,跪求在某間房子裡有張床能睡。日常很慘,工作也差不多慘,唱片賣不動,求職大失敗,情緒失控老被幹譙,包括自己幹的好事在內遇上一堆白爛狀況。
從頭到尾發生過的事情裡,算好事的數量總合不多,電影也沒什麼高潮可言。神奇的是即使如此,依然牢牢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現在想想,大概是因為一直唱歌,而且那些歌不難聽,有時還蠻好聽的。也因為故事裡那股氛圍鬱得剛剛好,既不會讓人尷尬或痛苦甚至難過到看不下去,又有趣得希望知道後續。
當然更因為,吸貓啊!
看著主角因為各種理由,有目標沒目標的四處奔走,不知不覺間好像可以感受到某種共鳴。儘管選擇的人生方向十萬八千里,但還是可以同理那些茫然與焦慮。我們的生活可能比那好或比那慘,但沒有差別的地方在於,大家都一樣為了填飽肚子,以及想像中能圓滿自己生命的東西四處奔走。
跑秀場,跑唱片公司,拜訪也許肯收留自己的人,為了錢咬牙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尋找機會。有時跑著跑著已經很累了,依舊一無所獲還被打臉,一不小心就犯下愚蠢錯誤,甚至是一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當初以為這部是傳記片,所以還稍稍期待,最後說不定會有典型的大翻轉,主角終究會發跡的!結果期待中的翻轉完全沒來,電影在開始放STAFF表之前都一路衰到底。但即使如此,整部作品非但不讓我感覺沮喪,反而還挺有魅力。
那時不時帶點魔幻氛圍的日常,到最後甚至能為觀眾帶來些許安慰。是的,人的生活老是不斷重覆沒意義的奮鬥與錯誤。可就算通常如此,幾乎如此,總是如此,仍然存在某些片刻,會讓人不禁意識到我們的人生其實還……有貓,有奇異點,哪怕狗改不了吃屎,不過至少可以期待下次的屎會乾淨一點。
沒有?反正只要人還活著,總有機會的。這部電影沒什麼大道理(儘管要講一定可以啦),更無所謂高潮迭起的情節。但正因如此,它的迷人之處才讓我感覺非常厲害,魔性系的電影,醉鄉民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