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日

美食有這麼了不起嗎?:拯救誤入歧途的飲食文化!

在看沙丘第四集神帝時,受夠了雷托二世的碎碎念,決定看個飲食散文集轉換一下心情。隨手抓了牙醫作家柏井壽這本書,結果開讀之後感覺還是在看男人的碎碎念……好吧,起碼這本輕薄短小,一下子就看完了。


我沒讀過柏井壽在台灣最有名的鴨川食堂(想想這就是那種有想過要看,但始終沒真的拿起來看的作品,反倒海鷗食堂看完了),開讀前並不清楚作家風格。不過這本光看書名就知道重點,呃,是來罵人的,當初會想讀也是衝著這點吧。


不過實際看完的現在感覺有點五味雜陳,很多評論的點罵得不是沒有道理,流傳最廣的那篇「什麼都熟成、這也熟成、那也熟成,這是發酵、那是醃漬物!」讀來實在大快人心,對網紅店的批評也讓我笑得很開心。


問題是整本書讀下來,也可以意識到作者是個十分傳統的文化保守主義者,還挺大男人主義的,外帶骨子裡十分重視階級觀。連帶本書的批評也就分成兩種,作者對日本傳統文化、特別是飲食文化有下過工夫研究,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評論都很有意思。修業還沒到位就急著自己獨立開店,靠名氣收獲一波,但廚藝撐不起名氣,最後生意也不長久的觀察啟人思考。


連帶也很明確的解釋了京都人為什麼講起話來那麼難搞,照作者說法是因為從應仁之亂開始,京都時常淪為戰場。所有人的立場都可能隨時轉換,誰也不知道來者究竟是敵是友。既然如此,交談起來自然也得盡可能曖昧難辨,久而久之形成於京都的獨特溝通文化。


當然作者也知道傳統不可能毫無變動,實際上依循社會狀況形成的傳統,也會理所當然的伴隨社會變動逐漸轉換形式。確實有很多基於消費主義而起的新興作法及趨勢,常常顯得淺薄而且並不持久,如何分辨這二者的差異也正是評論者的眼界之所在。


如果能從相關角度切入,在批評的同時也展現更寬廣的視野,論點肯定會十分厚實也更值得參考。遺憾的是作者的批評常常都忽略文化上更深層面的角度,而是直接強勢的批評愚蠢與隨便,結果反倒時常讓我感覺像是文化保守主義者在叫囂,非常可惜。


這就更別提前一篇才在喊什麼應該立法禁止正月前三天吃和食以外的東西,否則傳統年菜文化就要失傳啦。結果下一篇反過來罵京都政府立法(我猜是宣示意味比較重的那種)規定「在各種聚會中,剛開始的乾杯一定要用日本酒」的行為非常愚蠢,真正的京都人被下這種規定只會更不爽而已。


那個,該怎麼說,根本一樣蠢吧,竟然還敢擺在前後篇!(翻白眼)


作者不斷強調所謂正月料理就是祖母傳媽媽、媽媽傳女兒這樣一路傳承的優美文化,現在都失傳了實在太可惜了,應該要想辦法維繫才行。該怎麼說呢,真的這麼想維繫正月料理的文化,就別只顧著寄望不知道誰家的女兒努力,自己身體力行開始跟老婆學做年菜,將來自己教給孫子如何?(別人的孫子亦可)


更糟的就是作者對來自外國的飲食趨勢,比如風土與名廚文化非常排斥(米其林確實有其爭議,就不列進來好了),甚至是根本沒有瞭解其內在邏輯,只因為跟他所熟悉的日本傳統不同就隨興批評(對這感興趣的話,我蠻喜歡談Noma主廚瑞內.雷澤比的Hungry渴望)。


當然照書中的說法看得出來,日本社會不管是媒體還是消費者,都經常一窩風然後做得非常超過,針對這點不爽可以理解,被酸也有點活該成分沒錯。但忽略來自不同文化的邏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之斥為愚蠢,該怎麼說呢,作者一方面要求日本人應該要對日本文化更下工夫,但自己寫飲食散文卻對批評的外國文化不怎麼願意費心思理解呢。


除了上述問題外,我也覺得書中對於京都割烹店那種,廚師與客人講究長期互動的文化很有意思。但我也認同對現代人來說,那種講究人際經營的深厚關係其實有點沈重,走進一家店理所當然被大小眼的態度其實不太舒服。所以年輕人會覺得定食吃一吃就好比較快樂也無可厚非(就更別提我這種,和服務業理想的關係是,熟起來之前都不想看見對方的孤僻仔了)。


再說作者其實有意識到性別與文化資本,對自己越過京都割烹店門檻「修煉成功」加持很大。但站在這樣的立場上,他的態度不是思考怎麼幫助沒有這種文化資本的人站上起跑點,以延續他理想的飲食文化。正好相反,相關文章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是一股「我都苦過來了你們總之也要再更努力一點啊!」的味道,嗯,只能說有夠令人玩味。


連帶這也是我剛始看美食有這麼了不起嗎?:拯救誤入歧途的飲食文化!(憂食論 歪みきった日本の食を斬る!)覺得真是雷到爆,但看到最後反而覺得也蠻有意思的理由。特別是針對文字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進行物種觀察,意外的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收獲,特別是那種意在不言中的階級觀,實在太有趣了。


雖然如果想要閱讀愉快的話,我還是不特別推薦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