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9日

暴君:莎士比亞論政治

就,繼續自己的關鍵字之旅。這是學者史蒂芬.葛林布萊藉由分析莎士比亞經典劇作,描述暴君及其統治現象之特質,以及在此之上普遍而共通之人性的作品。


閱讀本作讓我有些想起知名的社會學家高夫曼,他時常在自己的學術著作中引用文學小說情節,因為這位大師覺得優秀的創作者,可以在虛構故事中巧妙的抓到人性本質。同時我也想起曾擔任英國外相的大衛.歐文在疾病與權力提及,當他實際與獨裁者互動時,會意識到某些創作家即使從未見過本人,卻已然在作品中把對方的本質摸個透徹。




於是身為莎士比亞的狂粉,作者也在這位中世紀偉大劇作家的創作裡,看到了超越時代的人性觀察。本書重點放在分析以暴君為主角的劇作,包括亨利六世、理查三世、馬克白、李爾王、冬天的故事、凱薩與科利奧蘭納斯等(連帶當然有劇透,但透公版權的書不算透W)。


這些劇作有些是原創有些則改編自歷史,當然誠如作者所述,莎士比亞向來為了自己方便而裁剪歷史。理查三世裡充滿實際沒發生過的事,李爾王甚至直接背離所有史料的把小女兒寇蒂莉亞吊死。當然之所以這麼寫,是為了描述自戀又愚蠢的盲目統治,終將如何帶來無可挽回的悲劇。


但這並不表示莎士比亞的作品應該和正史完全切割開來,問題只是需要連結的究竟是哪一段歷史。這部分的說明也是全書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可並不是說其他部分不喜歡啦,只是這段看得格外興奮。


總之無論如何人會像自己的時代,創作也是,而莎士比亞的創作當然也會像他的時代:十六世紀下半葉到十七世紀初,也就是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統治時期。


儘管照之前讀過的傳記伊莉莎白 Elizabeth the Queen描述,伊莉莎白統治時期被後世懷念為黃金年代。但也跟所有時代一樣,情況其實沒那麼單純。由於伊莉莎白一世信奉自己父親為了離婚和加強統治搞出的英國國教,在她任內王國始終存在宗教紛爭,天主教徒和清教徒都很有意見。


1570年教宗庇護五世還發出詔書,譴責女王是異端和罪惡的僕人,不但開除教籍,還要求她的臣民為了天主展開革命。1580年,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表示,殺死英格蘭女王不是罪,甚至教廷的國務卿還補充此乃大功一件,只能說是現在難以想像的兇猛對嗆。


因為女王未婚,隨著她年紀漸長之後,儘管生活相對穩定,人民同時還是會隱隱感到擔憂。即使現在什麼都好,但女王早晚會過世,那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甚至整個國家還充滿一種陰謀論,那就是教廷正不斷侵蝕英格蘭的好人家子弟,要把這些年輕人變成發起叛亂的火苗。同時化整為零的耶穌會特務,正在大量入侵英國籌備各種暗殺與陰謀。


這儼然是中世紀版本的匪諜就在你身邊,更直接點講,那就是一個並不真的天下太平的危險盛世。在這樣的國家裡不管是講話還是寫作都要非常小心,因為政府有需要隨時可以搞文字獄。更別提根據1352年的一條法令,凡是「圖謀或想像」國王、女王或主要大臣死亡皆屬叛國行為,但「想像」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當然是大人們說了算。


莎士比亞同時代的劇作家納什因為煽動暴亂罪跑路,班.強生因為類似罪名坐牢,基德在室友馬羅被調查期間遭到刑求,馬羅本人則被女王的秘密幹員刺死。也因此描述當朝事務甚至太近的歷史都很危險,那麼不要碰爭議事項就好了?嗯,有個更嚴重的問題是,太小心的作品看起來很無聊啊。


考慮到觀眾想要看刺激的東西,結果無論是為了錢還是創作,優秀的作者都得學會走鋼索,習得自然而然的指桑罵愧之道。莎士比亞如作者所言是個「斜角進路大師」,非常精於此道。


老實說看作者這樣分析下來,光想像莎士比亞的諸多劇作也許根本不是在講歷史,而是在暗酸當代或再前面一點的歷史,比如從亨利八世以降一連串亂七八糟的政治紛亂時,我便不免科科笑。


當然這種夾帶政治諷刺的作品,其精髓恐怕只有那年代的觀眾才得以完整接收。幾百年過後的讀者僅能透過研究與腦補去想像說不定其實是在講什麼,但這也是種閱讀樂趣。更不用說即使是當時的觀眾,有時也會自己開腦補。


書中引述一段莎士比亞本人實際捲入的政治紛爭,也就是埃塞克斯伯爵打算政變之前,他的朋黨梅里克要求莎士比亞和宮內大臣劇團重演他一部老作品「理查二世」。這是一部描述國王被幹掉當肥料的反叛故事,在政變前演出這場戲的政治意義不言而喻。


上演這部戲也沒什麼催化民眾的效果,更像是對己方陣營進行信心喊話,但光是會想要藉由這部戲進行信心喊話,便已是十分趣味的選擇。事後莎士比亞很幸運,政府沒跟他計較,而是接受他那個同意接演這齣戲只是為了錢的理由。但據說伊莉莎白一世本人曾感嘆道,我就是理查二世。


我想這正是優秀創作的力量。


老實說本作的分析基本上是作者一邊描述相關劇作的重點劇情,一邊講述自己從中看見了怎樣的政治問題與人性本質。讀起來很有趣,只不過看著看著我仍然不免感嘆,粉絲寫心得的路線其實都很類似的喔 ~(被打)


亨利六世中約克公爵與薩默塞特經典的白玫瑰與紅玫瑰之爭,和現代有時激化到只有立場沒有是非的政黨政治可以完全連結。之後約克公爵鼓動約翰.凱德掀起民亂,而凱德又是如何運用謊言與誇大話術,假藉批判制度實則踐踏秩序與文明的舉動,則是針對失控民粹政治的精準描繪。


理查三世將主角醜惡外表導致的性失敗,以及殘酷的母子關係視作理查三世之所以扭曲的理由,這種切入角度放到現代依舊說服力十足。同時本書作者也反過來既是分析也是自省的敘述,一代代讀者是如何受到劇中的理查三世那種,毫無道德到幾乎逗趣,卻又有著十足瘋狂魅力的奪權之路吸引。


這部分的探討精闢的闡述了人性與權力的關係。不過附帶一提就是,儘管官方設定很醜,但從同時代的伯爾巴格(Burbage)開始,看樣子無視設定找帥哥演理查三世就是種傳統,所以畫得很美什麼的當然是一定要的啊 <- 欸)。


但即使暴君在奪權之路上施展出強大手腕,但往往缺乏真正的治國能力。該怎麼說呢,我覺得這是因為擁有治國能力的暴君,就是所謂的開明專制吧。當然在莎士比亞的劇本裡暴君很快便會因為這種致命性的缺陷失去力量,但在現實世界裡,那個,活跳跳快樂終老的獨裁者並非鳳毛麟角。


馬克白可以視為寫作技巧更加高明的理查三世,作者對劇中角色的心理分析很有意思。李爾王中那種一輩子被讚揚包圍養成的自戀狂巨嬰心理,即使在現代也可以在很多從政者甚至主管與老闆身上看見。


冬天的故事裡那種相信自己太太一定外遇偷人的瘋狂偏執令我印象深刻,同時也顯現出一個相對運作良好的制度,將能如何避免合法君主發瘋時的政局崩壞。
同時我也對寶麗娜這句台詞印象超深刻:生火燒人的是異教徒,被燒的不是。


凱薩一劇描述基於理想衝動行事的結果,布魯圖斯為了捍衛共和政體決心暗殺自己好友。但無論凱薩本人究竟有沒有打算瓦解共和體制,這種程序不正確的暗殺最終導致局勢霹變。


凱薩的死被他的後繼者拿來做文章,最後反倒成為終結羅馬共和的致命武器。該怎麼說呢,有時反而會造成理想真正的破滅,甚至導致更加恐怖的結果:即使當事人真的相信自己是在守護什麼重要價值。


不過如果要說全書哪一部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一定是此前我其實沒多少印象、以古羅馬軍事將領凱爾斯.馬提斯,也就是科利奧蘭納斯為主角的同名戲劇。該怎麼說呢,這部作品在史蒂芬.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描述下真的極其迷人。


科利奧蘭納斯有一個將孩子視作個人成就放置架且充滿野心的母親,將自己兒子養成一個殘虐、毫無同理心又極度自以為是的混蛋。他暴虐且擅長打仗,而且將平民視作發霉殘羹。


但有意思的是對比其他雖然也這麼想,但表面上還是會演一下的貴族,作為勝利將領的科利奧蘭納斯即使被母親說服去競選執政官,可骨子裡就是看不起平民的他,仍然很有原則的與人民對幹。


結果在兩位護民官巧妙操弄下,科利奧蘭納斯沒有當選,當他為此企圖撕毀羅馬的政治體制時,這個將有毒的男子氣概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男人最終被放逐。氣憤的他轉投原本的敵人沃爾西人,率領軍隊攻打羅馬大勝。


但當他準備踏平羅馬時,卻在自己母親伏倫妮婭聲淚俱下的跪拜請求時軟化。而他早知道自己回到沃爾西後,等著自己的唯有死亡的未來,最終果然也是如此。這齣戲光看情節就很有意思,在作者分析下劇中人物展現的種種人性弱點與複雜面貌,又因此變得更加值得玩味。


同時這齣戲又可以連結回1607年英格蘭中部因糧食短缺導致的民亂時,部分貴族施以強勢鎮壓的手段。雖說莎士比亞這輩子都是穩定社會秩序的擁護者,自己都在努力成為有產階級了,當然不會想要提倡什麼崩解社會秩序的革命。


但該怎麼說呢,有些不公不義是如此清晰明確,以至於光只是作為故事寫下來便顯露出其愚蠢無情的一面。而這些人竟還自以為聰明,展現出高人一等的愚昧態度,便顯得更加可笑。


作者自承之所以會寫出暴君:莎士比亞論政治(TYRANT: Shakespeare on Politics),是因為意識到莎士比亞劇作的情節及其精彩台詞,展現出的人性本質竟能巧妙呼應當今這個世界的種種政治亂象。


當然這或許不過是典型的狂粉腦補大秀,但精彩的腦補都非常好看,本書亦是如此。本作不厚,寫得相當直接清晰,翻卷盡展莎士比亞腦殘粉本色,老實說不感興趣的話恐怕會看得索然無味,但有對到胃口的話則能閱讀愉快。


而且我現在終於知道自己適合以怎樣的角度接觸莎士比亞劇作了。


補充:本書已改版重新上市,更名為「暴政的勝利:莎士比亞論政治」。


延伸閱讀:

尋找理查三世(Looking for Richard.199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