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我從太空考古

光看書名就知道,莎拉.帕卡克(Sarah Parcak)這部作品談的是考古學一個新分枝,名字看起來很科幻,不過實際工作內容非常腳踏實地。如果人類有天能去外太空考古當然很好,但現階段考古學家主要還是把視線集中在地球本身,去看那些人們居住以及曾居住過的所有地方。


考古學家的目標大抵類似,都是藉由遺址狀態、物件、骨骸與環境的關係,去為構成人類過去一切的拼圖尋找各式各樣的碎片,好把遺失的往日找回。當然知道歷史並不代表能改善現狀,但知道曾經發生怎樣的事,最終總會連結回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故事。



太空考古學是近二十年開始新興的領域,自古以來爬高高可以看得更遠更廣是種常識,熱氣球、飛機全是人類飛向太空之前的好工具。利用遙測照片來研究地表資訊,更是許多學科行之有年的策略。


1960年代開始便有火箭載著攝影系統離開地球表面,以超高畫質拍下超清晰的照片,並因此留存住許多地方尚未開發之前的寶貴影像。1964年甘迺迪與詹森時代的內政部長尤德爾積極投入生態保育運動,透過衛星影象看見家鄉的污染狀況後,認為這種觀測技術大有可為。


他提議建置全球觀測衛星系統,最終與太空總署合作促成陸地衛星一號(Landsat-1D0)誕生,NASA並廣邀全世界三百名科學家與研究者投入觀測結果的分析,而這個有些不符合冷戰畫風的計畫最終影響深遠。


(附帶一提陸地衛星一號不但貢獻良多,還在1976年為加拿大新發現一座外海小島,該國海測局的霍爾博士登島探索時,還差點被北極熊揮巴掌……只能說這大概是一個美國官員看了某張照片,導致十二年後一個加拿大科學家被北極熊追的蝴蝶效應 <- 欸)


咳,總之很多早期衛星留下的照片,如今都已解密並免費提供給公眾。這個改變對總是過得苦哈哈的考古學家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畢竟新衛星的影像資料往往十分昂貴,若想購得符合研究需求的資料數,有時需要的費用甚至高達幾千萬美元。


呃,又不是在做蘋果或研發軍事武器,挖死人骨頭與傢俱的學者們哪來那麼多錢?於是理所當然的,既然有經濟實惠的選項當然是滿心歡喜的飛撲上去,舊歸舊但非常有用,光是這些選項有時便能帶來十分驚人的成果。


至於要怎麼生出成果,也就是運用太空考古學這門專業的學者,她們的日常是什麼?呃,照作者說法大多時候就是努力坐在電腦前對著照片的圖檔這樣這樣,那樣那樣,窮盡一切手段看能不能弄出點結果。雖然也有可能弄半天發現那個結果是黏在螢幕上的鼻屎,沒辦法,這就是科學……等一下這什麼科學啦,為什麼電腦螢幕上會有鼻屎!!!


好吧,作者沒有解答鼻屎之謎,所以讀者也只好回到「這樣那樣,那樣那樣」究竟是怎樣的細節。那麼第一步,首先要學會怎麼看照片,除了可見光之外,衛星的拍攝系統還包括紅外光、中紅外光和遠紅外光。


各種物體反射出的光,會依其化學特徵不同而受到影響。沙地和林地不同,不同樹種間也會有差異,學會分析這些差異、進而瞭解相片圖像本身代表的意義,再對比不同時期、不同攝影系統針對同一地點拍攝畫面的差異,配合應用程式增添色彩加強對比、運用各種演算法尋找模式等策略,便能幫助考古學家判斷某處地底是不是存在著什麼。


閱讀時我對「作物痕跡(crop marks)」這個看點覺得真是有夠厲害,總之就是因為植被的生長會受到地底狀態的影響,所以如果同一塊土地底下存在著遺跡,那儘管從地表上看不出來,甚至氣候和季節適合植物生長時也看不出來。但當狀況不好比如枯水期時,便能從長在遺跡上頭的植物與周遭植物生長狀態的差異,迅速的看出底下有無可能存在物件,有時甚至能看見建築物清晰的輪廓。


除此之外,高光譜成像可以讓人看見伴隨地下遺跡粉碎後逐漸釋出的細小建材顆粒,如何在紅外線影像中顯現出來。製造陶器與金屬器時出現的化學殘留物、墓地骨骸導至的土地礦物質變化,以及遺跡本體可能產生的熱島效應等等,全都是協助考古學家判斷的材料。


只能說這真是超絕厲害的切入點啊。


當然不管眼前的照片有什麼特徵,能看出門道的前提一直都是要先知道自己該看什麼,而這正是考古學家基本工是否紮實的展現之處。義大利、北歐、埃及和南美洲可能會出現的遺跡狀態都不太一樣,能否憑藉技術與專業判讀出重要的照片資訊非常重要。


當然除了照片以外,不管是從外太空透過雷達與光達雷達收集地底物件的資料,又或者利用熱紅外多光譜掃描器與主題測繪儀模擬器來測繪製圖,全都是太空考古學的應用範圍。


沒錯,高解析度衛星除了拿去尋找系外行星或宇宙大霹靂現象的證據外,也可以用來對準地球看見人類過往的努力(當然這種資料買起來貴到爆就是)。而且不只是陸地,水下遙測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不管是沈船還是水底遺跡都有可能透過衛星與無人機找出來。


比如退潮期間意外拍到威爾斯外海的千年石滬當然很幸運,利用免費的低解析度陸地衛星八號影象,從海水流過淹沒於海中的物體上方時,從海底挾帶並推送到海洋表層的泥沙流,進而找出沈船這個更是天才之舉。然後不管是空中還是水上的無人機,全都有助於考古學家尋找現場。


但介紹一路到這邊,很難不意識到一件重要的事。沒錯,即使依靠新的觀測技術,考古學家可以在研究室中藉由電腦螢幕,找出有很高機率存在未發現遺跡的地點,但要知道這些地方究竟有沒有遺跡存在,還是得前進現場發掘才行。


畢竟有時是很幸運,可以輕輕鬆鬆就挖出古老都市的遺址。但也有時候雖然會「喔喔喔,我們找到了維京人在加拿大的聚落遺址!!!」我內心狂吼海盜戰記啊啊啊啊啊,結果大規模挖掘才發現,那竟然是和維京人遺址特有的物件外形與化學性質都極度相近的自然現象……對,天底下就是會有這種事,而這也是考古學家會如此投入現場挖掘大樂透的理由。


正因如此,雖然本書主題是太空考古學,但也包含了大量的作者第一手田野挖掘的趣味經驗。比如在西奈考古時,作者去吃個飯回來,就不幸發現鄰鎮山羊正好也在拿現場繪製圖當點心,大伴兒只好拼命去抓羊,好不容易才救回七成。


要知道現場繪製圖記錄的是考古物件被挖掘出來當下的狀況,及其與現場的關係,可以說是現代考古學重中之重的資訊。所以……發掘季末貝都因族工作人員準備了烤山羊,是那隻不用問,作者吃得津津有味 ~(欸)


當然除此之外,作者還是學生時跟著老師去考古興奮非常,等輪到自己當計畫主持人時……呃,帶一次看看就知道了(作者眼神死),行前準備有夠複雜!要先獲得目標國家的許可,還要把所有考古成員敲定、填寫安檢申請表,然後永無止境的聯絡與協調,好把整個行程全部安排妥當。


保險、護照、藥物、需要使用的器具(作者是埃及考古專家,而埃及很難把需要的物品買齊全,所以需要全部先寄過去),當地的工作人員與保全也通通都要找好,計畫主持人要顧好全部所有細節,因為一但去到現場,發的爐也都是自己要解決的,而現場永遠會令人驚訝。


開挖以後主持人還會身兼旅館經理、餐飲規畫師、護理師與外交官,外帶確保團隊士氣、報酬和安全。作者就有一位友人在阿富汗被說好的飛機放生,只好自己想辦法帶著團員開五百公里的車穿越戰區回到出發地點,只能說,真是不容易(然後讓我們想想那些在非洲激戰區挖猿人化石的學者,他們每個都是神嗎?)。


然後畢竟主題是考古學,所以作者有時候會隨口說出學界新發展,好吧,可能沒有很新,但對讀者而言還是有新到的消息。比如復活節島是因為過度開發滅亡這件事被新的考古證據推翻了,結果這個約三千人的社群最終還是滅於白人帶來的疾病。


不然考古證據顯示復活節島人(?)弄石像沒想像中耗資源,而且當地對森林資源的利用與維護做得並不差,書裡酸說過度開發滅亡這論點,現在看來根本是帶有殖民主義色彩與白人優越感的推測。


作者專業所在的古埃及歷史更是有著極其動人的描述,書中花了不少篇幅透過現代考古證據,去描繪埃及舊王國末期人們的處境。當時由於氣候變遷雨量減少,導致尼羅河連續多年水量不足形成饑荒,加上法老不當的政策使得王朝與文明衰敗的整個過程十分引人入勝。


有一個聽起來很炫很浪漫的科學專有名詞叫四點二千年事件(4.2 thousand years Before Present event),也能簡稱為 4.2 ka事件,指的是約在西元前2200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原因可能是由於太陽輻射量變化導致季風系統異常。


這導致全球古文明受到強烈打擊,埃及進入舊王國末年的崩壞,撒哈拉沙漠擴張,無數知名城市遭到沙塵掩埋。印度、以色列、土耳其和伊索比亞都在同時期留下乾旱的自然跡證。敘利亞和伊拉克一代的阿卡德帝國滅亡,美索不達米亞北部農田荒廢難民全往南方逃,近東和地中海諸國幾乎全滅。


從使用時期相當長的易卜拉欣阿瓦德廢丘墳墓考古成果,讓現代人可以透過各時期的骨骸,看出人們活著時是否曾受到饑荒的侵襲。從什麼時期的古墓中的陪葬品開始逐漸增加,可以得知下層階級的狀態在何時獲得好轉。各式各樣高級官員的銘文所帶來的文獻,也成為這場漫長災難的佐證之一。


不過更有意思的點是看著作者如何敘述人類文明傳承的過程,即使某些王朝與文明衰亡了,但並不表示那一切就此消失。實際上過往的一切還是會以某種形式藉由存活的人保存下來,並在環境與制度改善之後再次蓬勃發展。


經歷第一次中間期後埃及中王國文化再度開花結果,但那並不是橫空出世,就跟活著的人都是延續歷史而來一樣。於是作者也再三於本書中強調老生常談,那就是遺跡與古物是如何與環境和歷史緊密相連。盛行的盜掘行為與猖獗的黑市買賣,都會切斷遺物與其歷史背景及意義的連結。


即使是很美的古代物品,如果未能知曉其出土地點、環境關聯與周遭其他物件及場所的用途,那人類根本就不會知道這件物品有什麼意義,它可能的功用、原本的主人可能是誰。


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我們怎會有辦法透過這樣物品去重建古人的生活與文化,並從中獲得省思與理解呢?一樣不知其來歷的古物無論再美麗,也都將因此徹底死去。


雖然作者談起盜掘總帶點無奈的說明,這與當地人嚴酷的經濟問題脫不了關係,盜掘興盛與否和全球景氣狀態成反比就是一個例證。所以與其想辦法禁止,倒不如想辦法讓當地人有辦法透過遺跡獲得足夠的收入,並基於對歷史的認識與連結來獲得尊嚴與驕傲。


但作者這份包容僅限於當地居民,談到購買者可就沒有好氣了,講白了就是一群沒有文化的低劣暴發戶!沒有購買就沒有盜掘是很現實的問題,更別提當代的盜掘往往與恐怖主義與極端團體勾結,這幾十億美金起跳的黑市等於為燃燒世界挹助資源。


書中一段提及作者為了協助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調查,前去參觀秘密的藝術品贓物庫,裡面放滿紐約名流的收藏品。這裡頭包括各式各樣精美收藏,把描述她是如何運用專業透過某副石棺上的銘文替它找到原始出處。


石棺文字顯示其年代應該是古埃及晚期到托勒密王國時期之間,上頭並留有墓主的名字席賽普-阿蒙-泰絲-赫利。於是作者先從資料庫中撈出現已知曾遭盜掠的遺址,搭配碳十四定年結果篩出各遺址人類活動時間相符的地點,再確認其中有沒有墓地,然後縮小到三十三處遺址。


接著參考石棺的作工細節,上面的裝飾非常精美,所以肯定只有大城市才存在具備這種技術的工作坊。石棺上頭有沙粒,表示出土地點應該是沙漠。很好,三十三處遺址現在篩到剩十個。


再對照石棺送抵美國本土的日期,考慮到文物被盜掘出來再走私下國外,至少要一年以上,由此就可以從查扣時間推估盜墓事件的時間。再對比不同時期衛星影像的資料,便確認這十處遺跡有那幾座,是在相符時間裡遭到盜掘。


現在篩到剩五個了(對,或者說竟然還有五個),而這五個裡面只有一個曾在推測時間裡出現數千個盜掘坑,而且當地曾出土過一副和石棺上姓名相同的棺木,然後這名字可不是什麼菜市場名。


這下太空考古學家成功找到遭盜掘物件的出處,重新幫原主人找到她與過去的連結。該怎麼說呢,這是個讓人覺得很厲害的例子,也是極其幸運的例子。但正因如此可以讓人感受到,作者字裡行間對盜掘的憂慮與焦急。人類不只要跟時間賽跑,還得跟人類自己賽跑,才有辦法盡可能的保留過去的一切。


太空考古學可以用相較於親履現場更為簡便且不昂貴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發現可能存在於世界各地的遺址。不管是熱帶雨林、沙漠還是冰天雪地甚至海底,在近年都有數量驚人的新發現,再再證明人類過往的生活圈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廣闊。


雖然要確認是否真為遺跡還是要到現場去沒錯,但迅速的發現,有助於考古學家確認遺址現況,並提高官方加強維護及保護的機會(群眾外包,讓社會大眾透過玩遊戲,協助辨識大量衛星影像的作法我覺得也很聰明)。


當然也許隨著科技進步,未來考古學家說不定也無需再親履現場也說不定,不過無論如何作者也還是很喜歡現場挖掘活動。那種自己挖樂透的感覺令人難忘,還可以帶來許多樂趣,而這些經驗每一個講起來都超級有趣。


比如作者前往埃及利什特,挖掘第一中間期末期到中王國時期,長期作為都城的伊契塔威遺址的描述就非常有趣。儘管是為了搶救被盜掘的墳墓,但看見作者提及盧克索北邊古夫特村,村民由於有四十年的協助外國考古學家挖掘經驗,這群鄉民田野經驗豐富到嚇死人。


既能做精細發掘又體力萬能,還擅用技巧搬動大石頭與支撐牆面,可以和資深考古學家討論挖掘策略(另外這次考古還有一位陶器專家,是高齡八十二歲埃及學領域女神蕾辛.胡梅爾,為了方便她來回現場,團隊設計了一頂轎子,進出時所有人都會唱歌鼓掌)。


儘管現場被破壞的程度令人扼腕,但搶救回來的部分卻也彌足珍貴。或許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個母親有王家血統,曾任大督軍與王室掌印官(國防大臣與財政大臣)的英特夫,其華麗的墳墓是為什麼很可能在自己死後受到滅名處理,但光是能知曉這樣的存在有時便已令人感動。


當然就像生活在廢墟裡提到的一樣,考古學家是一種很難拿到、而且越來越難拿到正職缺的專業,家境不優沃的話可能不要做這個夢會比較幸福一點。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繼續做著這樣的夢,而作者身為女性也希望這個領域可以更加多元,畢竟單一觀點對考古學術而言十分不利,人類需要以更豐富多元的方式去觀看過去,才能召喚出更為周全的往日。


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附帶一提也都很有趣,羅馬皇帝群士坦丁之母聖海倫(Saint Helena)潛力收集真十字架碎片及其他聖物,不但是史上第一位女考古學家,也是守護考古學家的主保聖人這個,實在很難讓人不FATE腦一下。


另外作者在埃及搭泊船時,一位當地老奶奶請她協助搬雞籠,結果作者使盡渾身解數都搬不動,最後老奶奶翻白眼認證肉雞,自己輕輕鬆鬆扛起雞籠走人這個……嗯,當地人肯定到現在還在笑我吧。


總之我從太空考古:橫跨4大洲╳12國,從千年宮殿、古墓、聚落到隱藏的金字塔,透過衛星影像發掘傳統考古難以企及的人類歷史與記憶(Archaeology from Space: How the Future Shapes Our Past)除了簡單描述太空考古學的內容之外,也提及許許多多學界新知、發展與各式各樣的田野小事。


雖說關於太空考古學的專業細節,我得說並沒有,閱讀本書只能大略知道這個領域的專家大概在做什麼、從什麼角度切入研究,以及大略的學術發展史。稍微知道現代考古的最新發展與趨勢,並伴隨著作者各式各樣的第一手考古經驗。不過即使如此也已經非常豐富了,我覺得對這領域感興趣的話絕對值得一讀,至少我看得很開心啦。


佛系AP連結:我從太空考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