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不會提到恐龍出沒,如果你期待的是研究恐龍的科學家,你就得去挑一本古生物學家寫的書。這本書所寫的是考古學家的故事,他們研究人類及其遺留下來的東西:骨骸、廢棄物與遺跡。」
翻開本書第一頁這段話便躍入眼簾,而且瞬間逗樂我……好,我要承認我原先並沒有期待看見恐龍,但如果有的話……嗯,當然沒有。如同該段所述,這是談論現代考古學家之專業與生活的故事。從加勒比海小島到希臘、從中亞到長島,不同的時代地點有著相同的堅毅熱情。此外在現代考古學家還可能參與軍事決策、災難和刑事現場鑑定,還有,你知道埋在土裡的嬰兒牙齒,看起來很像石頭嗎?
光看介紹就能發現這是相當多元花俏的作品,書不厚自然大多時候也都是蜻蜓點水,整體偏向有意思的現代考古業界簡介。作者瑪莉蓮.強森(Marilyn
Johnson)為了寫作本書投入許多心力,除了閱讀論文、著作和參觀知名歷史遺址外外,她還參加各種田野班前往考古現址進行挖掘,並在考古學界的年會和活動中,結識好幾位極具傳奇色彩的考古學家。
她以尊敬的筆調記錄自己看見的故事,讓原始對考古學只有約略認知的讀者,也能感受到相關學術活動的苦與樂。大多數的考古現址都位於荒郊野外(就算不是荒郊野外,多半也不是什麼乾淨清爽的地方),日曬雨水蚊蟲多、挖掘過程辛苦又不一定能獲得支持與肯定。如此嚴酷的工作真的只能靠深沈的愛才能撐下去……呃,除此之外還需要健康的身體。
然後該說不意外嗎?現代考古也面臨經費越來越少的困境,甚至人類學與考古學專業還是各大學系中「前(錢)景」最慘烈的學系。書中有好幾位令人敬仰的知名考古學家,她們的日常充滿活力、擁有不錯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正是一般人想像中考古學家典型,我想也正是這些身影吸引了許多新人投入這行(對了,家裡有錢的大學生懷著愛與夢想花大錢去參加偏遠地區的短期考古營隊,可是相關從業者前輩的一大收入來源……想想也是不意外的事)。
但相較於已然「偉大」的前輩,這業界內大多數的人顯然過著幾乎相反的生活。本作中許多考古學家都面臨嚴苛困境,收入少又不穩定,就職困難而且可能長年缺乏健康保險,可能從二十歲做到六十歲全身上下財產只有一輛車……老實說這些敘述讀來很令人焦慮,然後看到有強者找了兩年,終於找到正職專業工作時更在內心替他用力歡呼。
唉,真的是靠愛撐起來的工作,完全就是倚靠愛……至於這愛來自何處?本書中所有考古學家都執著於同一點,那就是為全人類保留過去活動的歷史、那些已然失落但卻也因為留下了什麼,所以仍尚未逝去的昔日──如果來得及保存的話。
就像「先生,林布蘭又不見了:惡名昭彰的藝術品偷竊故事」提到的,藝術品失竊不只是財產的消失,更是人類文明的缺憾。而考古學界所致力保存的東西往往價值沒那麼高(還會其於商業開發因素而被各種惡搞),可一旦沒能完整保持,那人類也將因此失去過往的重要環節。
那些曾經發生的事,可以告訴我們曾經、確切的發生了什麼。有時也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不同於既有概念的人類生存方式,為現代社會提供更多元的思考模式。但這一切都要從「在對的地方用對的方式,把東西挖、取出來然後給予客觀解讀」開始,而這也正是考古學家的專業與執著所在。
藝術品要是在未經考古研究的情況下進入商業管道,便等於失去了和原出土地的脈絡及根源,於是人類也將就此失去那些藝術品的原始意義和故事。這對歷史和文明無疑都是傷害,也是書中所有考古學家極力相避免的悲劇。這是與時間和人性的競賽,在永恆失落之前可以救回多少呢?
除了正統的考古經驗外,本書也提及許多考古學家的新發現,包括在九一一遺址時幫忙尋找人類亡骸(考古學家在鑑定相關物品時的眼力,是一般未受訓練者完全比不上的,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考古 /人類學家才能在九一一遺址現場分辨出小石頭和嬰兒牙齒的差別)、在伊拉克那樣的慘劇後,與軍方合作建立軍事行動時該避開的文化重點、現代的大尋寶家。以及總讓人非常好奇的、如同CSI犯罪現場般的法醫考古學(雖然薪水還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生活在廢墟:你所不知道的考古學家與他們的一百種生活(Lives in Ruins: Archaeologists and the Seductive Lure of Human Rubble)囊括了許多不同領域的考古學家的專業與人生故事,是有趣又能讓人知道很多新事物的作品。
既有正統且輝煌的研究典範,也有充滿灰塵、汗水又缺乏資源的現代奮鬥,考古學家們各有特色與專精和各自的人生困境……不過如同本文一提再提的,無論如何那股對考古濃濃的愛才是一切的動力來源、事物的核心,終歸而言,我想這乃是對存在這件事的執著吧。
舊站人氣: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