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喜歡記者查爾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從腦神經學與行為科學角度出發,探討習慣之於人類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於是發現他出了台版新書時自然立刻找來讀。
書名將內容表達很清楚,本作同樣運用腦神經學、行為科學等相關原理分析真實案例,介紹要想提升工作效率及品質以完成遠大目標的話,究竟該「做對什麼事」才行。作者將全書分成八個章節,我會在心得裡簡單介紹一下該章重點,還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細節。
「動機」這章談的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現象,也就是面對沒有動力也完全沒有衝勁的人時(無論是別人還是自己),要怎麼激發出對方的「生命光輝」。針對大腦中的紋狀體的實驗與病例提供了一個事實:人真心喜歡可以做自己做決定(所以如果紋狀體出問題的話,就會變得完全失去動力)。
儘管現實世界很殘酷,所以有很多人常會基於成長環境或教育方式,使得他們對人生失去動力,不相信或者排斥自己選擇、決定事情。對於像這樣的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訓練計畫給了許多提示:即使再小的事也可以,只要能讓人意識到自己其實可以做出選擇,而且做出那個選擇的自己是有價值的,那便能由此出發讓人們重拾內控力,不再把一切都推給外在環境。
這點讓我想到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和過度飲食心理學二書作者都曾提及,這是一個恐怖的社會沒錯,但不代表把一切都推給外界環境是對的。又或者更積極一點少女漫畫花牌情緣的強硬發言,因為才能關係就算賭上整個青春也贏不了?那個,你賭過整個青春了嘛!?
在社會責任和個人責任之間縱使分界模糊,但總還是有個區隔在那邊。若能透過巧妙的椅子墊高高技巧,讓原本因為種種經歷而缺失的控制力重新回歸,那對社會還是個人都都是很棒的一件事,更別提假如那個人是自己了。
雖說利用行為科學改善個人能力總不脫是自己騙自己啦,但有用那就用吧(我也喜歡不守規矩的老人在安養院可以活得特別好的研究,是否能操控生活就活著而言真的很重要)。
「團隊」這章我也心有戚戚焉, 本章藉由Google對公司內部團隊生產力的研究與諸多實例,來說明怎樣的團隊氛圍最能觸發良好的研究成果。答案有沒有違反直覺這個好像有點考驗人品,因為結論是最能讓員工感覺安心的團隊(公司),表現優秀的比例也最高。
那要怎樣才能讓成員安心?答案是讓每個人都能安心發言,這個安心不是指團隊中所有人都溫良恭儉讓,大伙和氣融融毫無無負面情緒。正好相反,成員相處上是否友好不是重點,重點是相信自己的意見會被整個團隊重視而非訕笑或無視,也就是團隊有無營造出成員可以安心發揮能力的氛圍。
這樣的過程會形成正向循環,讓整個團隊踴躍發言追求表現。根據統計能做到這點的團隊產值會遠比全明星型(但都在PK搶猴王寶座的)團隊還高。就我實際待過的不同團隊而言,真的很能體會能否在團隊中安心發言非常重要,光從開會氣氛是活潑還是一片死寂,點子狂出還是全部主事者自己忙就差很多了(而且這種情況通常主事者的能力都,嗯,現實是殘酷的)。
雖說這世上永遠有特例,但考慮到機率問題當然還是選大眾向的,畢竟世上絕大多數的人都很普通(那怕我們總希望自己很特別)。所以良心建議就是一個主管如果發現自己開會的時候,底下的人都是默默低頭不發一語,那絕不是因為你的團隊成員沒本事,請先檢討自己的領導風格啦!
「專注」這章探討如何運用心智模型以避免在緊急狀況時,大腦不由自主陷入先入為主的認定而忽視實際變化,進而僵固且失去判斷力的「認知隧道」。人類天生是懶散的,所以我們的大腦也傾向為各種狀況建立起一套「應付機制」,如果運用得好那就會像作者前一本書提及的那樣,凡事靠直覺反應衝刺進而獲得良好結果。
但問題是世事變化無常,總會發生難以做出判斷或突然間判斷錯誤的場合,假如原本的判斷又正好讓大腦CPU呈現百分之百的運作狀況,那當機就得變得理所當然了。
所以這邊的「專注」不是專注在原本的判斷上不再變通,而是要告訴自己:請專注在真實狀況,而不是自己想像中的狀況(羅蘭.英格斯.懷德的傳記便曾提到,她們一家在某座小鎮短暫居住期間附近曾發生火災,當時有位先生瘋狂的拿桶子舀水想滅火,但在被制止之前都沒發現他拿的木桶底部破個大洞,根本舀不起水)。
當然驚慌常會導致各種麻煩,要能擺脫大腦慣性,便得在日常中建立心智模型(creating mental models),也就是在內心針對各種狀況做好演練和SOP,好讓自己真碰上時可以有夠多的(至少有相似之處的)心智模型可供挑選,不至於因為現況超出處理能力結果腦袋鎖死,反倒連原本應該很清楚問題點的事都解決不了。
本章引用的法航四四七號班機失事(壓低機頭就可以解決的事,直到墜落前都沒意識到)、澳航三十二號班機在嚴重破損中降落(飛機大破警報一直響沒關係不要急,萬丈高樓平地起,先把可以處理的一個個處理掉 <- 雖然現實中是平安降落,截至本作出版前還沒有機師能通過本事件的模擬測試,只能說威到不行)。
以及資深護士如何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中,即使儀器數據穩定,仍一眼看出嬰兒已罹患敗血症的實例都非常刺激(儘管有些悲劇慘到如此形容好像不是很妥當),不過也因此顯現在平日勤奮鍛鍊大腦的重要,我想所謂專業正建立在對於某事,無時不刻都想得比一般人更多上面吧。
「目標」這章描述若想達成遠大成果,先訂一個比較大的「登月目標」,再訂定一連串階段性的「聰明目標」,然後逐夢踏實,藉由達成一個又一個的聰明目標好接近登月目標。老實說這幾乎是常識,但麻煩點在於說來容易做來難,
不過這章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認知閉合需求(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心理學定義為相較於困惑或模稜兩可,希望能自信判斷一件事的程度),也就是對「自己擁有良好決斷力」的自信、渴望與虛榮,如何導致以色列在贖罪日戰爭初始的重大傷亡。這過程讓我想到疾病與權力中介紹的,那些聽不見任何「異」見的國家元首。
「管理他人」談的是要如何充藉由充分授權員工,讓公司或者大型計畫得以順利運作,這章我覺得其實是「團隊」和「動機」的組合應用技,因為背後手法不脫讓人基於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自己有決定權)而願意為某個特定目標努力,並將自己價值與之連結展開奮鬥。
本書提及的FBI旗標系統(一個統整並串連全國犯罪細節的資料庫)的建立過程,如何成功的讓這個巨大組織放棄官僚體系與權力鬥爭,促使小組成員得以就近發揮個人能耐。這個案例也讓我想起引爆趨勢中提過的,當一項目標巨大又繁瑣到不知該如何解決時,從能觸及的小地方(基礎問題)開始一步步處理,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成果。
不過那怕充份信任、授權還有讓員工活得很好已經是公認的成功公式,但微妙的是台灣職場文化的長相並非如此,不過想想也是啦,如果大家本來就都願意用正確的方式做事的話,那本書根本不用出了嘛。
老實說我有時候忍不住覺得,某些老闆只要看見員工好,就覺得那是因為員工搶了自己。然後再怒斥找到的員工都不認真工作,卻不怎麼去想公司是自家開的,而自己又營造了一個怎樣的環境。
要怎麼收獲先怎麼栽,當有人開了一間爛公司,員工自然也會拿出相應的水準,反正也就是這種程度的地方嘛。只能說期望員工都是白痴的老闆真的很奇怪,但不曉得為什麼這種人數量有點多。
「決策」這張的撲克牌大賽描述實在很好看,我終於搞懂德州撲克要怎麼玩了!(爆)這章簡單來說就是進行預測時,請隨時更新資訊然後列出各種可能性的機率,接下來請純粹依照機率預測而不是考慮其他奇怪的原因(但微妙的只要經驗夠豐富那直覺確實值得信賴,因為人腦是超強的貝氏演算器,會神奇的歸納出可能性)。
不過雖然看起來像是理所當然的建議,可透過本章的撲克大賽中的各種心機、唬牌、計算技巧和梭下去的勇氣,都告訴讀者要想在現實世界運用相關技巧決策,需要的不只是知識,還得具備足夠的經驗和心理數值才行。
「創新」的重點給了許多寫作者提示,那就是人如果在創作中卡關的話最好停下來換個角度思考,打斷一下原本流程,比如先跳過眼前的關卡,從已經有概念的其他地方開始做。但有時如果太過一帆風順也可能帶來反效果,人們會不願意放棄之前已經建立的東西。
這時適度更換原本的運作模式,新增一些「阻礙」反而能激發出更好的創意。說到這個其實我最早開始寫讀書心得時常常卡關,要不是卡在文章標題就是開頭第一段不知要寫啥,但後來不再有這問題的方法和這章提到的處理方式如出一轍,文章標題會卡關,那我標題打書名就好啦,自己搜尋起來還更方便!
至於第一段卡關這個,我就先寫後面啊,總之算是歪打正著的解決卡關問題。後來也把這概念應用到寫小說上面,我就先寫已經想到的情節,就算故事開寫時劇情到處亂跳也沒關係,反正接故事要比硬擠要容易得多。說到這個我發現自己每回卡稿,都是因為又停在原地擠後續,得趕快提醒自己跳著寫才行 ~(苦笑)
這章以迪士尼《冰雪奇緣》製作過程的種種卡關為引子來介紹上述的概念,也是這時讓我想起之前看過一篇結論讓人很吐槽的文章,提到「以前有限制的時代反而可以拍出好作品」。那個,問題不出在有沒有官方規制啦,創造藝術高度的不是限制,是適當的壓力和鬥志!
「吸收資訊」這章則再次強調,人類的本質很懶散,當眼前的選擇和資訊太多時,大多數人會乾脆當機裝死去也。所以如果那些資訊真的很重要的話,那即使有些違反直覺,但我們還是應該放棄那些方便,比如一吐成百上千數據的電腦等工具,回過頭來用比較笨卻能讓大腦好好處理的方式去處理、吸收資訊,然後才能在日常中應用這些資訊達成更好的效果。
本書提及的這八個原則都彼此串連,除了上文提到的部分,還有像打造「團隊」安全感時,如何應用「動機」提及的建立內控力機制便很重要。而「目標」這招若不同時運用「專注」提到的建立心智模型,那失敗的可能性便很高。總之想提高產值不是說達成某個條件就能得到成果,而是多面向的複合作用,對的事做越多就越有機會達成期望。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全球瘋行的工作效率升級方案,讓你的生活不再辛苦,工作更加省時省力(Smarter Faster Better:The Secrets of Being Productive in Life and Business)相較於作者前作給人的感覺更加工具化,雖然有趣但內容比較沒那麼紮實,章節間也有不少重疊之處,值得更深入的統整與思索整個體系。
不過說是這麼說,這仍是可以讓人學到很多又實用性滿點的書,如果對相關故事和研究感興趣那便值得一讀。
延伸閱讀: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