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1日

直線偏執狂(Straight Line Crazy.2022)

羅伯特.摩西是紐約二十世紀前期權傾一時的都市計畫掌控者,他一手主導紐約地景設計,四十年開闢無數公園、高速公路與公共建設。其獨斷決策缺乏民意基礎,但強勢作風徹底改變紐約的居住環境及生活型態。而作為領頭羊,紐約最終進一步影響了全美的都市規劃概念。


儘管過去幾十年很多時候看起來似乎都已經可以把這個人物蓋棺論定了,珍.雅各論點如此,那本為他現今偏向負面的公眾形象奠基基礎,羅伯特.卡羅的知名傳記權力掮客亦復如此(The Power Broker),但事情往往不那麼簡單。


是說羅伯特.卡羅(Robert Caro)是位只寫了兩個人的傳記,而且第二個人的還沒寫完,然後就拿了國家圖書獎終生成就獎的奇人。他的詹森傳記到底能不能在死前寫完,值得開個賭盤。


當然The Power Broker這部鉅作在本劇開演前的訪談中,被導演尼可拉斯.海納(Nicholas Hytner)吐槽鬼才看得完。而且嚴格說起來雖然該書是由塔橋劇院製作的本劇靈感來源,但直線偏執狂並非直接改編該作。實際上照顯然已經讀完本書的鬼我是說劇評的說法,這部舞台劇基本上沒怎麼重現該書內容。


我覺得劇作家大衛.海爾(David Hare)在本劇中企圖刻畫的,是始終如一的強人在不同時代面對潮流轉變的身影。劇情分成前後兩段,分別描述羅伯特.摩西在二十世紀初期與1950-60年代從事公共事務時,面對到的截然不同時代、情勢與價值權衡。


我得說第一幕比第二幕更好看,而且某方面而言把第二幕蓋過去了。因為第一幕是那種觀眾很熟悉而且非常討喜的腔調,獨斷、偏執但有才華的壯年男子,他嚴格、嘴巴苛薄,對下屬要求極高,但同時他也會一肩扛起責任。他能擺平上面的大人物,不管那是州長Alfred E. Smith,還是虛構的超級富豪 Vanderbilt。


劇情由精彩衝突與聰明對話組成,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詮釋的羅伯特.摩西看似強勢不聽人話,實則六面玲瓏。他深知同樣精明幹練的州長脾氣,知道對方實際要什麼,自己硬幹的空間有多大。也知道要怎麼進行老一輩男人那種衝突式溝通,大家在吵架中各取所需。


比如乖乖挨罵然後把肉端出來,邀請對方一同加入聰明掌權者的行列,這保證會是好主意。我罵了,盡到我的管理責任可以對那些權貴交待,但同時也得到了面對大眾的政績。而當主角前往(虛構的)權貴Vanderbilt家族拜訪時,酸又迂腐的管家與老富豪本身就是笑點。更別提羅伯特.摩西對權貴企圖將公共資源莊園化的意圖,全力反嗆對幹絕對爽快。


附帶一提,台版翻譯從頭到尾都把JP Morgan 翻成治安法官摩根,讓我覺得腦內資料庫實在是種有趣的東西。為什麼聽見JP Morgan第一個不是想到人名或公司,而是往Justice of the Peace的方向想?不過其實想得到這個反而很厲害。


面對富豪羅伯特.摩西(Robert Moses)絕不畏懼和退讓,他強硬叫罵,真的罵而且下達最後通牒。誰管眼前的人到底是不是權傾政商的名人,羅伯特.摩西比對方更懂政治也更擅長運作,他才是那個手握權力規畫城市的人。而他的城市,是中產階級的城市,不是超級富豪把公共資源當自己私人領域的城市。


在他手下工作會很累又壓力山大,但可以確實感受到自己正在參與歷史轉折的關鍵,貨真價實的改變世界。中產階級有福了,從現在開始準備出現更多的公路與公園。而那些過往富豪獨享的海灘,未來都將屬於大眾。對,從前就沒有禁止公眾使用,但沒有高速公路的話很難去,最後就不會去。


作為公路王的羅伯特.摩西預言,未來將是汽車的時代。為了不要阻礙美好未來,改善交通問題便成為都市規劃的首要關鍵。至於他究竟是預見未來還是自我實現預言有待學者繼續幹架,總之路開了出來,更多的車成功賣出,又或者說,怎能不買?


正是在他手上所謂的美式生活成型,代步工具就是汽車,四通八達的公路工作路通勤,放假就是出遠門去玩。都市規畫的目標就是要讓人點對點,方便又順暢,然後變得更快樂。


但之所以說是六面玲瓏,正是因為人很難面面俱道,羅伯特.摩西規畫了一個以中產階級和汽車為尊的城市。但當他讓有錢人不舒爽的同時,也無視甚至踐踏了多半是有色人種的底層窮人權益。


於是當第二幕進入1950年代時,羅伯特.摩西開始跟不上時代潮流。本劇在這邊以知名建築學者珍.雅各為代表,帶頭展開和羅伯特.摩西的權力及理念衝突。有些問題始終在那裡,一直在那裡。羅伯特.摩西的都市規劃缺乏民意基礎,卻長時間持續推行他擁護的願景。


他所造就的城市缺乏完善的大眾交通工具,貧民窟被無情拆遷,底層居民只能搬到更偏遠不便的地區。過往紐約市無數美好的小型社區文化,因為公共工程的無情推動,在居民遷徙離去又或者顛沛流離中迅速消逝。


以珍.雅各為首的意見領袖希望城市能以人為本,交通問題的處理是城市設計問題而不是路不夠的問題。正好相反,開更多路的結果只會導致人們購買更多汽車,最後還是都塞在那裡。同時還將破壞更多美好的社區文化,強制拆遷更將底層居民生活推向更加困頓邊緣。


和第一幕相比第二幕其實情節有些失焦,我想這反映出編導實際上很喜歡他們塑造出的羅伯特.摩西這個角色。所以比起呈現他糟糕的那一面,劇情更傾向點出整個議題的複雜面貌,並強調沒有正解,就只是時代不一樣了。


羅伯特.摩西在1920年代以無數大型公共建設,為有車的中產階級開拓出全新的生活空間。珍雅各則在1950年代開始,捍衛社區文化不該被大型公共建設毀滅,城市應該要以人為本去規劃。羅伯特.摩西心心念念要再開幾條彼此串連的高速公路,相信那可以解決紐約市當時迫切的交通問題。


但以珍.雅各代表的觀點則反映了另一種需求,更民主、更以人為本,而且那個人要包括底層。生活不是放假開車去遙遠的地方,和成群觀光客擠在一起做相同的事。生活是每天享受自己居住的社區街角風景,參與活躍小店與各種庶民活動,共同創造豐富的生活文化。紐約市不需要更多高速公路,紐約市需要的是把路還給行人,充分在每個時段利用城市的每個空間。


劇中羅伯特.摩西和珍.雅各和史實一樣從未見面,她們只在自己的場子裡暢所欲言,追求不同的理想。故事引入更多羅伯特.摩西的私人資訊,比如他和酗酒妻子的艱難關係,還有認同新時代精神的部屬決心掛冠求去,帶出一絲鐵漢柔情式的感傷,多麼古典。


最終羅伯特.摩西確實被擊倒了,他的高速公路規劃沒能實現,然而問題在於以人為本的都市規劃最終也只是一場夢。劇中藉珍.雅各之口描述,結果到頭來美好的願景變成資本入侵,不斷把生機蓬勃的社區文化轉變為精品文化。那些真正創造出美好生活氛圍的居民與藝術家,則因為付不起租金必須搬離。


看到最後觀眾將意識到,羅伯特.摩西未曾墮落,他一直都是那個樣子。只是人們以前喜歡他,現在不喜歡,正所謂時代變了,需要和在意的事同樣如此。本劇中羅伯特.摩西並未展現明確的種族與階級歧視,但很難說那是更糟或者更好,因為他看起來就只是不在意。


同時這世上的資源並非無限,所以為了創造理想願景總得踩個什麼。無論裡頭有多少成分是偏好、自我實現和權力欲望的展現,看起來羅伯特.摩西的選擇是上踹有錢人下踩窮人,企圖把最大的空間挪給中產階級。某種角度來看他是英雄,只是另一些角度看起來相反。


所以當來到1950年代,美國社會更加富裕、像自由之夏描述的那樣養出很多雙眼閃亮亮的善良年輕人,人們更頻繁的前往歐洲「開眼界」之後,開始期盼可以顧及更多、擁有更棒的生活品質。到了這個時點,曾經自認是守護者的羅伯特.摩西,成為企圖用更多高速公路阻擋美好人文願景的魔王級路障。


他作為非民選的公務員,卻在幾十年間橫亙無數任政府擁有驚人權力,牢牢把城市規劃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很弔詭,簡直恐怖,而羅伯特.卡羅的傳記權力掮客實在寫得太好太好。不過理所當然的,近年來逐漸出現替羅伯特.摩西平反的觀點,某方面而言直線偏執狂這部作品也可以看作是新風潮的展現。


本劇描述一個始終不變的人如何在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之人眼中被賦予各式各樣的政治評論,而他的功過又如何難以蓋棺論定。戲好看,娛樂性滿點且充滿精彩對白。但也無法否認編劇上很安全,幾乎沒有批判,反而存在無數迷人的辯解與同情。到頭來沒有解答,留下的是更多的問題,總之他人不壞。


對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卻如此輕舟穿越,多少讓我覺得可惜,並省思起當創作者喜歡上自己的主角時,究竟會對故事產生什麼影響。我想那絕對會大幅漿糊掉人的判斷標準,但同時也能帶出討喜的甜美。


儘管講羅伯特.摩西的戲出現後者效果其實微妙,卻不是不可以,更不代表難看。歷史沒有如果的其中一個理由,在於太過混沌的事即使抽換變因,也很難確定是否會從某個出乎意料的地方出大包,又或者正好相反。


到頭來這確實也是個沒有正解的衝突,整件事最大的爭議在於竟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由一個人獨斷決定影響如此巨大的政策。儘管一群人的特定決策品質不見得會比一個人好,但問題是拉到長期來看那通常不是好主意,而紐約市所有無權對其決策置喙的人們都只能共同承擔後果。


橫向聯結曼哈頓島的大型交通網如果當年真的有建成,結果是疏解塞車、打造出公平地景,還是更加失控的車流量,最終人們還是塞在那裡,而房地產價格依舊節節升高?如果從1920年代紐約市就全力衝刺大眾交通工具的靈壓,更加著重行人權益呢?好吧,現實是紐約正要開徵全球最貴的塞車稅,至於社區文化,什麼社區文化?


這部戲企圖描繪羅伯特.摩西抱持何種觀點和理念塑造紐約,又如何為了捍衛自己的想法不斷與各式各樣的人衝突。他贏過,但不會永遠贏下去,然而最終一切將以文化遺產的形式留存,繼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成為問題。戲劇本身呈現出有趣的面向與觀點,不過重點仍在於羅伯特.摩西這個人如何處世及其所獲得的反饋,而不關於他面對的究竟是怎樣的世界。


考慮到交通問題之切身,到頭來我自己對這方面的想法比較偏向,都市設計不是問題本身,都市設計是已然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的選擇,但選錯選項就會擴大問題。同時這些選擇又與工作型態、工時、薪資、通勤距離,租屋或自購息息相關,長久下來更將形塑並循環強化特定的社會價值觀。


究竟是要通勤者更早起床更晚回家,還是滿足人們對快速點到點的迫切需求?這事關人們如何渡過一生。優良規劃可以改善許多現象,但這仍然不是只靠都市設計足以解決的事。一切關於人們究竟在怎樣的社會和產業謀生,有多少餘裕,並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時間和無限壓力及自我實現的渴望中掙扎。


羅伯特.摩西當年對大紐約都會圈提出的解法是汽車、公園,與連結一切的高速公路。幾十年過去,直到現在仍然有一本又一本的新書出版,強調以人為本的道路設計與城市規畫的重要(就不提國外某些蓋上一大堆腳踏車道,企圖推行要人每天騎幾十公里腳踏車通勤的愚蠢環保政策,想也知道只會變成花大錢喊口號)。


或許問題終究都要回歸到,人們所生活的社會、其藉以謀生的工作,是否真的以人為本?是以哪種人為本,本指的又是什麼?如果答案不討喜,或呈現灰色,關於那些永遠無法衡平的正義,那某些債總之會從另一些地方與另一群人身上討回來,問題只在於那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