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是在電影院看見預告片,感覺很有意思本來打算要看,只是後來身體狀況沒能允許。不過事後也一直掛在心上,查資料發現是有原作的便找機會先讀完了,儘管不算好讀但相當喜歡,也因此更期待電影版。
不過實際開看我意識到預告片把電影呈現得太精緻了,讓我誤會這是製作精雕細琢的文藝電影。不過實際開看會發現拍得挺意識流的,雖然不因此覺得差,但就和原本想像的路線有所差異。
不過那些帶點隨性、感覺很輕鬆感覺去拍的片段,也滿有意思的。電影劇本大抵是摘了原作重要片段去跑主線,但因為小說是很詳盡深入的描述主角境遇與心路歷程。於是這樣處理的電影,某方面而言就像披著小說大綱的皮,劇情跑得飛快,但大多時候流於表面。
當然這時候便需要導演去填充並詮釋故事內涵,本片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問題只是跟小說相比,導演想呈現的東西單純太多,於是作為書迷最後就看得有點五味雜陳。不過如果丟開原著的話,馬丁伊登的電影版也是一個明快直接的故事。
一個原本完全不在意自己階級地位的英俊窮小子,因為愛上富家女伊琳娜,不得不苦澀意識到自己在社會裡的位置在那裡。他受盡勢利眼嘲弄,想靠寫作翻身卻不斷失敗,思想也越發偏激。
儘管和伊琳娜成功訂婚,但最終兩人的愛情在階級差異中消磨殆盡,從來不存在的麵包更成為分手導火線。但料想不到的是走投無路的馬丁,竟然真的靠寫作鹹魚大翻身。成為當紅作家與思想家的他變得名利雙收,卻再也找不回生活裡曾經有的快樂、激情與渴望。
儘管小說不完全如此,但電影確實安全的呈現出一個以為成功可以帶來滿足,但成功後卻陷入空虛與絕望的故事。整個過程既嘲諷上流階級的勢利、自以為是,以及理所當然倚靠特權獲利的生活方式。
但同時間,故事對底層人民與那些激情的社會主義運動家卻也同樣批判,並嘲諷這些政治運動的參與者,儘管對罷工與打倒資產階級無比熱情,卻看不見整個議題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電影不斷透過閃回與蒙太奇,去提點底層弱勢者的生活經驗與曾經有過的迫害,並試圖將之與二戰時期對猶太人屠殺與焚書事件結合,藉以批判所謂精緻文化空虛與荒謬的一面。同時我也喜歡劇情不斷對比馬丁與他姊姊就社會意義而言很幸福,卻早已變得殘破空洞的當下,以及仍是孩子的他們曾經如何鮮活快樂的時光。
這種處理方式會讓我想起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成名作伊凡的少年時光,當然對比總是殘酷。但也正因為當下的快樂如此缺乏意義,所以馬丁身為作家爆紅後的空虛也變得理所當然。儘管爆紅之前之後寫的講的都一樣,但因為太激進被排擠責難被社會謀殺的事都過去了。上流階級現在熱切捧讀他的書,甚至樂於參加座談會被他當面狠狠責罵。
但那又怎樣呢?雖然他現在用財富幫助所有愛或曾經愛過的人,以及尊敬過的那些異議份子,可即使成為超暢銷作家,面對世上苦難他能資助的範圍卻還是那麼狹小。哪怕他再怎麼想要振聾發聵,卻什麼也改變不了,最終感覺自己成了小丑般的存在。
當他以勢利為名狠狠拒絕企圖與他復合的伊琳娜後(還處理得遠比原作厭女很多),卻魔幻的看見還身處底層卻非常快樂的自己。狂亂的馬丁追出去,一路追過城市與荒野,最後來到海邊。他向左望向右望,看見的是那些這輩子都不太可能讀自己作品的人們。
有個瘋子跑過來說戰爭爆發了,是啊,也許有一種戰爭從沒結束過,也永遠不會結束,那是關於階級的戰爭。於是馬丁做出結論,他的渴望與努力沒有意義,完全沒有,所以他絕望的游向大海,不再回頭。
儘管電影主線和小說大抵相同,內涵卻有著微妙而關鍵的差異,我覺得這或許是觀賞本片時最有趣的事。某方面而言小說更加靈性,電影則專注於社會批判,而且結局也較為開放。只可惜這方面的探討其實仍包含於原著中,而本片就這方面處理也未見新意。
講白了就是導演皮耶卓·馬切洛(Pietro Marcello)想的恐怕比傑克.倫敦想的少,結果一來一往令原作迷有些失落,特別是電影劇本還刪了原著中我最愛的對白(馬丁在聚會上先和其他水手真人PK,打嬴再酸輸家:不服氣的話,下次記得帶手套來啊!考慮到貴族決鬥就一言不合摔手套,但底層搞這套就太做作,所以我覺得這邊是帶雙關的嘲諷,同時損對方沒文化又缺乏街頭男人該有的男子氣概))。
加上為了把故事移植到義大利,結果很多歷史與社會細節不得不含糊處理。畢竟小說有許多情節即使是搬到二十世紀中期的托斯卡尼,也是有那麼點對不上的,硬著頭皮去圓的結果,也讓電影情節看起來與背景設定疏離起來。凡此種種問題皆讓整部片顯得平庸,儘管中規中矩,也沒犯什麼大錯,但恐怕也不是能長存記憶中的電影。
不過好在本片男主角Luca Marinelli的表演非常優秀,把馬丁伊登這個角色在不同階段的變化詮釋得十分到位。無論是焦慮還是喜悅都入木三分,爆紅後崩潰又嚴重成癮的模樣十分真實。儘管在演藝圈這好像本來就是真實,不過還是令我印象深刻,也為電影增加不少看點。
總而言之並非不值得看,但遠不及小說。
原著小說心得:馬丁.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