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先讀完的是肉桂卷與豬肝醬,但這本才是森百合子這個北歐美食介紹書系列的第一本。不過短期內連寫兩本內容相近的書籍,果然文章內容的重覆程度很容易高到令人苦惱。不過沒關係,隔久一點再貼就好了 ~(怎樣,有沒有真的隔非常久 <- 喂)
這年頭都流行在書名就直接把事情講清楚,所以介紹什麼的好像也就不用提太多,嗯,總之就是這樣。本書內容和上一本的大方向上原則相近,都有作者精選的咖啡館、烘焙坊、蛋糕店以及餐廳等等的介紹,此外還談到了當地的生活習慣、特色餐點、節慶傳統等等。
真要拿來當作深入瞭解北歐飲食的書籍只會給人走馬看花的感覺,不過照片多、資訊清楚,內容簡潔明快,非常功能取向,很適合按圖索驥之用。接連看完兩本之後,可以感受到北歐雖然有著類似的生活面向,但談到吃的話,各自的特色其實都還是蠻獨立的。
作者提到在瑞典鯡魚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但無論如何鯡魚罐頭這東西每次看見描述感覺都是非常兇殘。地方特色醃漬物這東西果然不是那麼容易跨越文化素養的,雖然我相信就算在瑞典應該也不是人人愛吃這東西啦 ~(因為不可諱言的,我就是一個不喜歡台灣特色醃漬物的台灣人)
不過讓我訝異的是,原來自助餐式的吃到飽最早來自斯堪地那維亞?是否確實如此我不太確定,但這倒是很有趣的資訊。不過附餐麵包吃到飽就還蠻常見的了,這個感覺像台灣熱炒店白飯任人添的感覺。不過台灣也有西餐廳麵包可以無限續點……雖說正常來講了不起續兩次啦。
還有我被芬蘭在聖誕節時必定會出現的小豬點心萌到了,主菜是豬肉這是廢話(北歐系飲食都很重視豬肉啊)小豬形狀的蛋糕、餅乾、巧克力,雖然不見得會想吃,可是看著覺得好可愛喔 ~(然後復活節則是小雞,到處都是小雞,不過哪怕很可愛,但一秒萌到我的還是旁邊的兔子餅乾怎麼辦……)
然後離俄羅斯很近(根本就在隔壁)的芬蘭,飲食文化上也可以感覺得到影響,其中存在感最強烈的就是俄羅斯餃子,感覺一顆就飽了這樣(等等,重點在這裡?)當地家常湯品蒔蘿鮭魚馬鈴薯湯看起來很好喝的感覺,而且看材料和煮法也不難,想自製也蠻容易的。唯一麻煩的是在湯裡大倒鮮奶油的心理障礙吧,微妙的有股罪惡感 ~(汗)
但說到罪惡感,整本書讓我覺得最罪惡的莫過於瑞典泡芙(Semla)了!原本是復活節前四旬齋禁食日的糕點,感覺還挺紮實的麵包加上大量杏仁泥和鮮奶油,整個就是要你命三千的脂肪力,更別提……這年頭誰還斷食啊?
茲此因此,雖然不斷食了,但瑞典人還是要吃泡芙,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脂上加脂嘛!?(住口)而且還一路從聖誕節賣到復活節,這就是緯度高的福利嘛!(雜食者的詛咒曾提到過,住氣溫低和海拔高的地方人比較不容易胖)
說到這泡芙還有個趣聞(也可以說是悲劇)那就是十八世紀瑞典國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Adolf Frederick)就是連嗑十四個這種泡芙加上熱牛奶,然後當天直上西天……緯度高也不可以暴飲暴食呀陛下 ~(囧)
不過讀完這兩本,感覺北歐的飲食習慣還真是非常的……高油高糖這樣。不過實際上北歐國家的肥胖率並沒有很驚人,以至於又有了北歐飲食(Nordic Diet)這種新的健康號召。我想這大概也是多種因素複合的結果吧,高緯度福利(欸)、基因與生活形態都有關啦。
總個來說作為旅遊書來說這本的年份,已經久到大概會有讓人撲空的危機了。但讀這類型的書我很少會抱持要朝聖的心情(食譜比較可能,像我就是讀了歡迎進入Grace西點紅茶時間特別跑去朝聖,真的是神級美味的紅茶與蛋糕),反而是想知道有什麼東西的好奇心比較重。
甚至閱讀這兩本時最在意的是每家店門口都超級可愛,害我都很認真在研究人家門口,萌萌的門口呀……樂趣是一種很私人的事,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