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6日

飢餓:你只看見我的身體,沒看見我內心的痛

雖然有想讀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但目前沒有馬上開始看的動力,反倒是這本題材整個命中我的偏好於是馬上找來看了。這是文化評論者暨小說家羅珊‧蓋伊(Roxane Gay)的回憶錄,描述她為何變成一個病態肥胖者,以及擁有這樣的體態的生活經驗與心路歷程。


如果要簡化說明本書主線的話,那這故事的開場是一名涉世未深的少女,因為太想搏取男朋友的愛結果慘遭設局輪暴。那之後少女的心完全崩潰,離家前往貴族高中就讀的她,開始過起暴飲暴食好靠發胖追求安全感的邊緣生活。但即使如此她還是努力配合父母的期望成為耶魯大學新生。


不過即使如此她內心的傷痛仍然存在而且開始化膿,無法承受課業壓力的她索性逃避現實,越吃越胖也越來越痛苦,最終輟學逃往其他城市開始流浪。這可能是人生徹底爆炸的開始,但良好的出生家庭與文化資本最後還是將她拉回來,最終她回到學校取得學位及教職,並成為暢銷作家和文化評論者。


如果只看主線,這真的很像一個人逐漸走出傷痛擁抱人生的故事。但對一個曾受到那麼強烈的傷害、變得病態肥胖,並因此放棄人生好長一段時間的人而言,那種痛幾乎沒有完全走出來的可能。於是無論主線看起來有多勵志,但這仍是掏心掏肺告訴讀者好多好多絕望、遺憾與悲憤的故事。


連帶讀的時候心情自然也好不起來,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不是一般標準意義上的胖子,即使是紙片人,只要覺得自己胖那總是很痛苦。儘管大多數讀者的人生體重極值恐怕都不會像作者那樣上下飆得如此劇烈,卻也可以理解那種因為沒能得到理想人生而出現的缺憾。


當作者在哀嘆她失落的可能性時,總不免喚起讀者心中的遺憾,是啊,一切都能符合理想很難,特別是理想那麼高而實際的生活卻如此平淡甚至可悲的時候。一個或許可以成為長春藤盟校畢業醫生,有幸福快樂生活圈的人,因為無法闖過內心的關卡,結果在社會底層自我放逐十多年,不斷反覆向不適合甚至糟糕的人獻出身體甚至心靈,這當然是糟透了的經驗。


即使心知肚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如同作者明白說出口的,無論她曾經如何墮落,總有張原生家庭鋪好的安全網在保護自己一樣,在向下淪的世界裡其實已經非常幸運來著。可無論如何人總會為自己的損失格外痛苦,即使那損失完全是出自於想像也一樣,這是人性也是大腦機制。


當好不容易從泥沼中爬出來以後,只要一回想起自己因此失去了什麼機會、原本或許可以獲得什麼機會,因此滋生出的強烈失落與怨懟有時非常擾人。當看著作者挖心挖肺(儘管文字敘述看似平淡簡單,但正因為有共鳴所以看得出來真的挖心挖肺)的敘述個人痛苦時,不禁也會有股淡淡的共鳴。


即使生命歷程天差地遠,但那種理想與現實間的失落卻又如此相似。


就像即使不是病態肥胖,但許多人總不得不為身材感到困擾,自然也能夠同理書中那些心情與際遇描寫。可困擾歸困擾,一般人根本不需要擔心椅子的扶手會不會讓自己烏青,甚至不需要擔心自己塞不塞得進椅子裡、搭飛機也不需要延長鍊。


就像為自己無法完美的塞進六號裙子失落的人,無論那種失落有多真切,也都無法完全理解發現二十八號太小的人會有多絕望一樣。我們一方面為了肥胖造成的公衛問題無比擔心,但另一方面這種擔心卻又可能成為對某些無可奈何之人的壓迫。


儘管明知道依照身體機制,減肥其實是非常困難絕望的戰役,有時卻又忍不住見獵心喜的開砲(不得不說某些減肥實境節目刻意的把病態肥胖者拍得很討人厭,看這樣的節目真的很容易讓人以一種帶有惡意的心態自我感覺良好)。同理心沒有死去,只是有時候不知為何會打從心底湧出殘虐他人的欲望。是活在這社會裡的壓力還是其他什麼因素造成的呢?不知道,但閱讀這樣的作品,總會讓我希望自己能變成更好的人,儘管這種期望有時也讓人很痛苦。


這是本有著適度渲染力的回憶錄,不過讀著讀著我卻忍不住覺得這本已經很掏心掏肺的回憶錄,或許還是遺漏了什麼沒深入去探討。作者不斷在整本書裡強調,即使她的家人再怎麼因為身材等原因給她壓力,但她還是可以從她們身上感受到強烈的愛。這份愛也以情感和金錢作為支撐,幫助她渡過生命中最艱困的歲月。


可是回歸原點的話,在作者因為被輪暴而崩潰之前,她的自尊為什麼就已經低到,願意為了討男朋友的歡心而不顧一切?這種低自尊的問題究竟是因為天生還是基於教養?為什麼有的人就是可以在精神上自給自足,有的人為了尋求同伴搞到自己裡外不是人?差別在那裡,為什麼?


從書中內容看得出來,作者父母對作者身材的失望強烈到彌漫在整本書裡,時不時成為她的壓力源。我們知道作者潛意識是打算以病態肥胖的身軀來武裝自己,而她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被輪暴後心靈崩潰。


但她當初相信自己有必要騎腳踏車到那個林中小屋的理由是什麼?我不是想責備受害者,絕對不是,我只是單純的好奇為什麼她需要以那樣的方式尋求根本不存在的虛幻肯定?如果我們能知道為什麼,或許就有辦法幫助更多陷入同樣泥沼裡的人,而這本書也正是這個地方沒有寫清楚。


當作者開始抱怨父母的期待形成壓力時,她的身材已經不再纖細了。於是讀者很難分辨那種壓力在她變胖之前,是否曾以其他形式存在。書裡的資訊也不夠多,所以關於這問題一切都只能想像。是因為性別還是課業?某種難以達成的高標準要求與隨之而來的不自覺貶抑?


甚至會不會她的父母其實是自戀型人格,習慣用羞辱子女的方式滿足自己?又或者是否還有更多的因素與可能性,還是我太武斷自以為是?這跟她可以向全世界訴說自己被強暴的經驗,對家人卻一句也說不出口的理由嗎?但是不是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這樣,而又為什麼會變成樣呢?是害怕家人傷心,還是擔心自己會被責怪「跌價」惹麻煩,以上皆是,又或者還有更多其他的情緒?


這或許是我閱讀飢餓:你只看見我的身體,沒看見我內心的痛(Hunger: A Memoir of (My) Body)時最大的遺憾,作者走出了森林最恐怖的一段,但會不會有些事她自己還沒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但還沒辦法處理?我不知道,可有些問題顯然還在那裡,也許幾年後會有另一本回憶錄也說不定。


這是一個人針對個人身材、經歷、內心饑渴、失落可能性等種種寫下的回憶錄,是關於痛苦與蹣跚而行的故事。我不會說她精彩(要提到精彩的話,茱蒂絲.摩爾的胖女孩的食戰童年我就覺得很精彩),其實處理上有點粗糙,某些部分有點含混,結構也略嫌鬆散,不過很能讓人產生不太愉快的共鳴。


我想這也代表本書很真實,也許就是太真實了才處理不好。連帶這種共鳴可以讓人在省思後更加認識自己,狀況好的話或許可以更堅強,不過我也不推薦在狀況不好時讀,搞不好會蠻難受的也說不定。儘管這是值得知道、也許能讓自己成為更好一個人的經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