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8日

法蘭克.卡普拉電影心得集 3 袁將軍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1933)

拍攝於1933年的袁將軍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曾是好萊塢歧視華人的標準範例。不過說是這麼說,實際把這片拿出來看,會發現一切比想像中複雜。而且本片在當年並不是B級小電影,而是堂堂正正的好萊塢大成本A級院線片,還被選為無線電城音樂廳的開幕片。


只不過說是這麼說,這個某方面而言是白種女人被黃種男人誘拐成功的故事放到現在依然神奇,神奇到1950年代哥倫比亞影業想重新發行這片照樣被失敗。至於暱稱是「玉米」根本超級美國俗的法蘭克.卡普拉,為什麼會拍出如此異色,放到現在來看還是非常特別的電影?


呃,是因為那個時候他,嗯,非常想拿奧斯卡獎然後不知道為什麼,以一種跨越時間的方式,讓我感受到史蒂芬.史匹柏果然是他的心靈之友。咳,我是說他當時跟哥倫比亞片廠的老闆說,我想拿奧斯卡獎。


老闆回他,那要拍藝術路線的電影才有機會喔。於是法蘭克.卡普拉開始尋找他理想中很有藝術味的題材,最終相中的是Grace Zaring Stone的小說,故事描述白人女性在中國和亞裔軍閥精神曖昧的故事。


如果腦中有一瞬間覺得這選擇太飛躍想問為什麼,那就得看看奧斯卡獎前一年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中,有一部名為上海快車(Shanghai Express)。該片描述一名中美混血兒指揮官綁架一輛火車引發的愛恨情仇與冒險故事。


法蘭克.卡普拉當初想的很可能是拍一部有類似元素的電影,那考慮到上海快車的賣座程度,哥倫比亞片廠的老闆願意砸錢的理由也可以想像。只是這位導演與老闆忘記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上海快車的亞裔男負責的角色,是阻擋白種男女相守一生的變態大魔王,而不是和白種女人相愛的覇氣將軍。


於是就結果來說袁將軍的苦茶不但大賠,往後還有幾十年時間都無法重新發行。法蘭克.卡普拉並不是個前衛的人,拍攝本片只是想選一個特別的題材拍出好電影,結果萬萬沒想到踩碎了自己同胞的玻璃心。這正說明了種族混雜在美國電影曾是多大的雷區,甚至直到現在依舊有一大群觀眾沒事就在網上曬歧視了。


咳,回到電影本身來,故事描述從芭芭拉.史坦威克飾演的美國傳教士未婚妻梅根來到中國,準備和的青梅竹馬傳教士未婚夫成婚開始。在忙亂中她搭乘的人力車陷入泥濘,結果車伕被經過的汽車撞死。生氣的她下車理論,因此邂逅了冷酷無情卻又令人感覺知書達禮的袁將軍。


這之後趕赴婚禮現場的她,等到的是急著衝向戰場搶救孤兒院的未婚夫。但梅根對此毫無怨言,因為她也擁有類似的大愛理念,馬上決定要跟他一同前往。但在兵荒馬亂中,梅根因為意外昏迷並與未婚夫失散,這樣的她被袁將軍撿走,但之後卻被軟禁在對方的宮殿……


按故事的結構來看,這理論上該要是美女在相處中漸漸愛上野獸的套路。不過有意思的是按電影演出,我覺得這根本不是什麼日久生情故事,而是早在電影開場,女主角就在將軍座車直接輾過她的人力車車伕,下車卻又展現出禮節與知性時的反差萌給瞬間吸引。


某方面而言,就是一見鐘情吧,有些感情想太多就生不出來了,但電光石火的一瞬間出來就是出來了。當然如果梅根之後一帆風順的和傳教士未婚夫結婚,基於那時代種族間巨大的隔閡,這將僅是一次有趣的經驗,往後喝茶聊天時可以當個怪奇話題。


但緣分讓兩人產生連結,於是梅根在袁將軍火力全開的追求下,不得不面對她確實受對方吸引的事實。剛開始種族的差異在她心中是巨大的高牆,完全無法考慮接受追求的可能性。那想轟平這道牆得靠什麼呢?答案是,呃,很現實的,就和很多羅曼史一樣,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總裁系列!(欸)


精美禮物堆好堆滿,妳是特別的迷湯用力灌,差別待遇宇宙那麼大,和顏悅色又又帶著強勢獨斷,展現出除了自由外我什麼都可以給妳的浪漫。但這邊不是要嘲諷梅根的現實,而該說就算在現代,婚姻的現實層面依舊十分重要,更別提在二十世紀初了。於是為了跨越種族,梅根她需要很多很好的理由,才能說服自己接受她確實愛上一名亞裔男子的事實。


接下來的電影劇情,自然是覇道帥氣多金的總、我是說將軍,也許是要給他不喜歡的傳教士難看,或者純粹基於征服欲或同樣一見鐘情,甚或全部都是,反正袁將軍配合強烈的克力斯馬人格,全力全開向梅根展現自己的知性、禮節與財力。


先不提最初反差萌帶來的瞬間火花,人總是容易受到強者迷惑。人類骨子裡就是崇拜強者,而梅根也不例外。其實如果拔掉種族問題,把袁將軍代換成歐洲隨便那個貴族或國王,在同樣情境下這段愛情要修成正果根本不用拖那麼久。


此外袁先生的頭號助手兼粉絲美國人瓊斯先生的存在,也有助於梅根說服自己:袁將軍確實是個很特殊的中國人,值得被另眼相待。作為袁將軍的財務顧問,瓊斯先生的工作主要是替將軍的中國大戰略計畫搞錢。


然後法蘭克.卡普拉作品一定會有的歡樂對白也大多出自其之中,我只能說根本就是豪氣總裁與老媽子管家的經典組合,簡直到了此處應有本的程度。我最喜歡的一句出自袁將軍和女主角,為瓊斯先生可否信賴爭論時說的話(大意):


「我知道瓊斯先生是個只追求利益的人,但正是因為這樣我才信任他。因為只要我能一直讓我的利益和他的利益相同,他就絕不會背叛我。可是妳們這種人不一樣,妳們隨時會為了更偉大的理由背叛我。」


就結果論而言這句對白實在一語成殲,不過即使嘴上說得輕鬆,分手也分得乾脆,實際上袁將軍和瓊斯先生之間還是有很深的情誼在(包括瓊斯先生總是對袁將軍把妹品味翻白眼每個都想趕跑,簡直可以聽見他在內心怒吼,老弟啊你眼光怎麼可以這麼瞎)。


雖說不是兩肋插刀陪你到最後的關係,畢竟這對他們來講實在太愚蠢,可即使如此彼此欣賞的兩人還是有著貨真價實的兄弟情誼……就說了此處應有本!(被打)


回到主線來,梅根從一開始完全無法接受,到後來意識到自己應該是愛上袁將軍的整個的心境轉換,可以用劇中一段挺佛洛伊德式的夢境來代表。在夢中袁將軍先以怪物形象登場威脅她的貞操,接著再走夢中情人模式登場英雄救美讓梅根完全融化。


醜化的將軍形象為好萊塢歧視亞裔的方式提供了經典示範,可這段其實比單純的歧視還要複雜許多。畢竟它先如實的反應女主角心中的種族歧視,再以隨後出現的夢中情人版來描述總裁的力、咳,我是說剝去種族差異之後,袁將軍做為一個擇偶對象的吸引力。


於是那個卡通化的惡意形象,放到現在已經沒辦法讓我不爽。反倒覺得這段夢根本是當時流行的精神分析被大眾文化引用的標準示範,並且完全證明梅根確實愛上了袁將軍。


也是這時如果再度回想起電影開場,梅根死死坐在陷入泥濘中的人力車裡不出來,直到司機給袁將軍撞死後才終於跳下車開始抗議司機很可憐的微妙事實,已經令觀眾明確意識到自己看見的是可以跨越的種族差異,以及難以跨越的階級差異。


在本片中無論時代背景還是種族差異都形成巨大高牆,觀眾可以看見梅根那怕已經傾心,卻在那個歧視就是日常而且沒有現代政治正確的情況下,無法正視自己的心,而且不停努力想展現自己做為白種人天生高人一等的氣度。


而劇情很妙的是也正在這點上狠狠打她臉,梅根從頭到尾都不停對將軍的亞裔小妾馬麗示好,展現各種風度企圖把她拉到自己這邊(當然實際上她想逃出去也沒什麼好人選可以幫忙啦)。但實際上瑪麗是個兩面三刀的狠角色,所做所為都經過計算,還是個俐落能幹的間諜。


當天真善良的梅根理所當然攬起的「白種人的負擔」,把「偷情事蹟」敗露的瑪麗攬到自己的保護傘下。而她的善意與袁將軍為了把妹什麼都說OK的態度,最後都成為瑪麗的機會。整部戲她順風撈一筆逆風掙善意,最後吃乾抹淨看準時機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公認是個漂亮傻妹的梅根大崩潰(法蘭克.卡普拉熱愛的義正詞嚴演說在本片由梅根擔綱,但遺憾的是因為劇情的關係變成被打臉專業)。


我很喜歡馬麗這個角色,甚至覺得她的存在提升了本片高度。一個看似柔弱可悲的亞裔女子的形象一再翻轉,從溫順女奴、笑裡藏刀的權威者助手,再到為了追求真愛陷入魔王掌中的受害者、真心為妳的忠誠女管家(幾分鐘吧)、最後計謀大成功成了本片最強贏家,這整個過程實在讓人看得非常舒爽順便也把主線講完了(欸)


儘管在上映年代這樣一個蛇蠍女子的形象,肯定算是某種對亞裔女子的偏見與攻擊。不過在現代人眼中瑪麗的存在,反而亮眼的表現出她身為一名亞洲女子的能動性。不管是愛情還是來自白種女人立於上位的同情與恩惠,對她而言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她使來也確實得心應手。


但微妙之處在於,袁將軍其實有意識到這件事,但那怕有意識到,但他此時已經太想得得到梅根的心,所以甘願賭下去。一個人做到這個程度,就算其中有著征服欲之類複雜的理由,但也不能不算真愛了。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總裁賭很大的把妹故事,但也因為賭太大,所以贏了之後成本不但收不回來還賠到脫褲子。意識到自己不小心把將軍褲子脫了還隨便賣掉的梅根,終於在罪惡感壓迫下承認自己的愛。


最終這場賭局將軍是贏了,但卻是場淒美的慘勝。


該怎麼說呢,結尾感覺是虞姬沒有要陪著一起死的覇王別姬(先不吐槽這將軍的眾叛親離度之高到了有點神奇的境界,劇情沒明示,只能假設是明知敵人馬上就要來清算,所以先把別墅裡所有人遣散吧)。


最終梅根見證將軍因自己的錯誤自殺,但她的心也隨之而去。雖然說到頭來那是真愛還是暫時的迷戀我想很難界定,但感情本即有其難以定義的一面。更何是在那樣複雜的時代、不同種族間的短暫互動,唯一可以確定的只有梅根確實曾經動過心。


伴隨著瓊斯先生美麗的悼詞,訴說著袁先生將不會遠去,這份短暫卻刻骨銘心的愛戀會讓一名美國女子牢記終生(就好像瓊斯先生這輩子一樣忘不了這個他差點能送上王位的強人一樣,此處應有本啊啊啊!!! <- 妳夠了喔),最終這就是一部非常純粹浪漫的大時代悲戀故事,而且拍得非常動人。


可惜好萊塢電影的主要受眾畢竟是美國人,而且本片的受眾還是1930年代的美國人。所以不意外本片上映後劣評如潮,顯然白種美人真心愛上亞裔覇者,結果兩人一起被亞裔女奴(?)狠狠打臉到淒慘落魄的故事,足以把那年頭阿斗仔內心的玻璃全部狠狠踩爛。於是本片上映後僅僅八天便火速下片,最終也以賠錢作收(看出來這部成本不便宜,雖然也看得出有用資料畫面 XD)。


更慘的是不管是種族混雜還是壞女人成為贏家的結局,到了1934年海斯法典開始被嚴格執行之後,未來三、四十年間都不可能成為好萊塢電影的題材(不然像瑪麗這樣的角色別說成為贏家了,結尾不給她要多慘有多慘的話,電影根本連上映都無法)。


在延續了超過三十年的偏食拍片法之後,這段時間的作品無論是好是壞,缺乏多元題材的結果也強化了各式各樣的歧視,更養出無數把這當作理所當然的觀眾,並令風這股氣持續延續直至現今。並不是說沒有海斯法典的話中間這段時間的美國電影可以變得多正確。實際上考慮到社會的本質,大概也不會正確到那裡去,但至少……觀眾會有機會看到更多可能性。


回到袁將軍的苦茶本身(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閻將軍的翻法,因為電影裡出現的中文明確的寫了是袁將軍,無疑是取材自袁世凱),很多年間本片都被指責是好萊塢東方歧視的經典代表作。


不過就像我上面心得提到的,考慮到拍攝時間與故事背景,本片算是很實在的反應時代背景。不管是片頭老牧師近乎灰心意冷的黑色幽默(令人聯想起美國菁英企圖讓中國民主化卻註定失敗的歷史),還是片中怪物化的袁將軍之於梅根心境轉折,雖說反映了歧視心理,卻也為故事帶來深度。


如今的觀眾也已經能以更持平的態度區別那些情節存在歧視,而那些看起來像歧視的段落卻也有更多其他的因由。然後若要講本片那個地方最真正的顯現出種族歧視,當然就是找白人來假扮理論上該是中國人的袁將軍了(還有那年頭一狗票白人演出的黃種人角色,什麼,現在還是?)。


如果說對1930年代的觀眾而言,白種人和黃種人談戀愛與壞女人是贏家這類情節絕對無法忍受,反而找白種人演黃種人根本理所當然的話。那現代那些可以接受白種人演其他種族角色,卻無法接受其他種族角色去演一個「想像中應該要由白人來演」的角色、並認定追求平權會毀掉好電影的觀眾,立場究竟又那裡呢?


我想文化覇權引發的思考錯亂莫過於此,但話又說回來,先意識到問題再開始思考非常重要。就比如飾演袁將軍的瑞典演員Nils Asther其實是同性戀(所以這裡不是此處應有本,而是他後來還自己出本,自傳據說滿滿爆料,但內容是真是假這個現在也不好判斷了)。


儘管他的星途起始並不差,在那個片廠制時代還是因為不聽話,後來星運瞬間慘澹。只能說戲裡因為種族歧視得要散盡家財,用命才能有個幾分鐘把妹成功的袁將軍,在戲外依舊被資本主義與拒絕平權的社會凌虐,實在無比的悲哀。


當然本片也因為對軍閥、國民黨與基層軍人各種惡行的描寫,引來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抗議。不過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我覺得非但沒有特別醜化,甚或該說其實描寫得還蠻到位的吧?(那是民國初年,袁將軍展現他複雜魅力的方式之一,和辛德勒的名單裡集中營軍官晨間活動相去不遠,而且理由也好棒棒的:反正糧食本來就不夠,與其慢慢餓死,一槍斃命比較人道,中國式安樂死啾咪)。


在介紹完劇情之後,接下來我想再談談本片無數悲情之一,那就是電影本身明明是衝著奧斯卡獎拍的,但那年的奧斯卡獎整個當沒看見本片。就連技術獎項都沒拿到一個,但這部的佈景其實頗值得一看,身為一枚小小的背景控個人大推。


簡單形容的話,本片就是用了一堆東方元素裝潢的西式宮廷(有時甚至用得很妙,比如梅根房間那個看起來應該像花窗的東西結果竟然是推門,外面還接了個歐式大露臺的設計,狠狠戳中我笑點),還有些很神奇的地方比如室內的門也通通要做個拱門頂什麼的。不過梅根的房間非常漂亮,化妝箱營造出的效果超好,更衣洗澡那段更是拍得極有韻味。


只是話又說回來,梅根那件中華風禮服醜到一個爆炸,沒錯那時代亮片禮服正夯,閃亮亮的攝影效果也很好玩,我猜搞不好當時的觀眾會覺得那件超好看(畢竟那是綺君會覺得在旗袍上裝小燈炮一閃一閃超時尚的年代),但我還是私心覺得那件衣服看起來很瞎。


好了,讓我們忘記那件中華風禮服,回到梅根美麗的房間與漂亮的化妝盒上頭。考慮本片佈景水準根本可以輾過後來因為佈景拿下技術獎項、法蘭克.卡普拉另一部充滿東方元素的電影「失落的地平線」,我只能說歧視在這部電影上真是運作良好。


幸好這部上映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被忽視的電影,評價已隨著時代演變得到平反與拉抬。作為一部特別又有意思的電影,袁將軍的苦茶這部片的存在也告訴觀眾,在海斯法典發威前的好萊塢電影可以多神奇。


更訴說著限制創作自由可能會讓藝術創作失去什麼色彩,而限制的創作又將如何反過來限制人們的想像力,正如同往後近一百年的好萊塢電影之於現實世界。於是當我們思考與評論現代電影時,也務必思索自己做出評論的真正理由為何。


回歸本質,袁將軍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這部片儘管題材異色,不過探其本質就是一部純粹而浪漫的總裁系悲戀故事。劇情節奏明快且轉折豐富,即使放到現在看起來也很有意思又富娛樂性,結尾更給人寬廣悠遠的韻味。而本片因為題材而在歷史引發的爭議與隨後的種種,則顯現了時代與延伸自那時代的弊病,於是這部電影最終成為了含有多種複雜意義的有趣作品,戲裡戲外都充滿意思。


當然由此也可以推估,對當時的美國來說基本上談到黃白配,也是一個有人不知不覺有人玻璃心滿滿的議題啦。當然往後這位匿稱玉米的導演成為創造美國夢的代表人物,而這杯偶然留下來的袁將軍的苦茶,就成為夢境裡最神奇的一杯醒腦茶了。



法蘭克.卡普拉電影心得集系列心得



那時代的電影預告片和現在差異很大,大多是剪一段情節直接丟出來,所以效果遠不如現在的預告片。這支是戲迷為本片自製的現代風格預告片,做得很有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