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日

我不屬於他們

在2012年橫掃星雲獎、雨果獎和英倫奇幻獎的小說,這幾年懷舊潮流真的風起雲湧,不過這本也不單純只賣懷舊。故事由1979到1980年間一名看得見妖精的威爾斯少女日記組成,莫莉曾有個雙胞胎妹妹,卻在阻止母親征服世界的戰役中失去她,連帶自己這輩子往後都得拄枴杖走路。


為了逃離掌控,她想辦法讓自己未曾謀面的父親出面負起家長責任,但前往英格蘭後她遭到三位姑姑強迫就讀女子寄宿學校。那所學校比較像狄更斯筆下的那種,不可愛不甜美更不是溫馨的世外桃源,連那裡的妖精都不太理莫莉。可即使如此日子還是得過,酷愛科奇幻小說的她一星期能看十本,而她也拼命看,只因為比起終有一天還是得正面對抗母親魔法攻勢的現實,書中世界是那麼有趣又吸引人……



這本小說描述的是一個講究平衡、蝴蝶效應和業子力學的世界,身處其中的少女剛遭逢人生巨變,自己也還不夠強大到足以對抗一切。於是她努力的摸索、試探、學習該怎麼面對魔法的誘惑,以及更重要、要怎麼渡過脆弱無依的青少年時期。在不安中奮力前行的主角,有自覺的開始大量閱讀,而她的主力閱讀對象正是科奇幻小說。


她的閱讀體驗自然是致給老科奇幻迷的情書,或至少是用情書當包裝紙啦。那怕日常中能和自己交流的人不算多,但總在某些地方找得到同好,至少在那個很大的集會找得到。朝書店和圖書館衝刺的經歷我也有過,所以這部分讀來感覺自然親切,何況「館際借閱真是世界的奇蹟,文明的榮耀」。


我想本作這部分屬於曾渡過類似時光的人,他們的成長過程每周都衝書店,等著那些還是新書的經典作品上架,在圖書館裡到處翻找傳說年代作,並為此激動且欣喜不已。閱讀前我曾擔心自己閱讀量不足無法領略本書樂趣,實際開讀後,呃,閱讀量絕對不夠沒錯,但儘管如此也不妨礙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就是會少掉參加讀書會聽心得分享的樂趣,以及那股追憶往日的情懷啦。但就有著同樣偏好的讀者來說,類似的經歷總是有的。


而且比起情懷,我想本書更重要的看點恐怕在於,故事本身也體現了那時代的女性越想脫離傳統,最後反倒會變得非常厭女這回事來。至少對近四十年前的青少女而言,生活中要找到夠多元的女性楷模不容易,最後理想的範本往往還是機會與自由都更多的男人。


這可能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更別提從覺得同儕都很蠢,跨越到厭女只在一線之間,多的是樂於成為「你知道我不是那種很蠢的女權主義者,我是聰明人的同伴」的女人。


有好幾代努力想活出自我的女孩,最終無奈或者驕傲的發現,自己的興趣很「男性化」,可惜無論再怎麼努力,長輩依舊寧可自己是兒子。最終有人是因為傳統思維而變得厭女,而有些人則是為了強調自己跟男人一樣好,所以才變得厭女。


儘管女性長輩對晚輩的情緒勒索與控制狂態度在本書以奇幻形式呈現,但話說回來不懂打扮的邪惡壞女巫這設定的象徵意義也太典型了吧?一群品味不佳、從沒能真實面對社會的控制狂老小姐女巫更好不到那裡去。只能說這種刻版設定到頭來反而令人玩味,想想看有那麼多自認有識之士樂於批判傳統女性,但卻痴痴的維持著把人打造成這樣的系統。


甚至某方面而言,主角母親以征服世界為目標反倒讓我覺得很有志氣,而且說真的讀者根本不知道她的邪惡計畫實際長怎樣,一切全是主角在講。更別提顯然這位反派真正需要的,其實是就醫並獲得足夠的社會與家庭支持好遠離家暴男。


但很符合時代的現實是(甚至現在好像還是蠻符合的),全家沒大人肯承認這件事通通擺爛裝死,搞得小孩只能靠自己逃得遠遠的,還得以拯救世界為名和母親兩個弱弱相殘。我想這一定是巫術,就跟本作中大多時候魔法似有若無,但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噴很大一樣,這一定是巫術。


照本作設定整個故事中的所有矛盾或理所當然之處確實全是魔法,一種整個社會樂於遵循的魔法,我們總是很願意做本來就想做的事。先不提男人,有時一個女人越聰明就越躲不過這種思維模式,她一方面想當個強大的人,但另一方面思維卻被限制得不知不覺,以為自己逃離了傳統,結果卻把歧視內化到自己心中。


小說中有太多令人皺眉的描述,但舟‧沃頓(Jo Walton)在這方面的描寫,卻也很真實的體現出那個時代的傳統教條之強大與缺乏性平意識的程度,於是這種不舒服說不定正是本作重點所在。這類問題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就如同曾在1970至1980年代當過青少年的人很多現在也還活著,科技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人類社會恐怕變化得遠遠不夠。



奇幻與科幻小說透過不同世界觀與狀態展演人性,本作則透過一段妖精出沒請注意的甜美舊時光,還有一個類型書迷已經太過熟悉但寫得還不差的套路故事,來凸顯過往那種不知不覺間的壓抑、厭女、雙標、差別待遇,及其隱藏在背後的整個結構性歧視。


主角莫莉是個聰明然後懂得如何世故的酷女孩,脾氣倔得很,不過很有勇氣與行動力,還擁有一定的敏銳度。但整本書最尷尬的點正在於,作者全力全開逼得讀者不得不去批判這麼一個討喜的主角而非認同她,她的思維中有太多微妙之處,問題比砂鍋還要大很多,分明已經發展成壁癌。


看看這些情節:值得信任的好阿姨當情婦當得心甘情願、盡心盡力,但對莫莉來說這也是種個人選擇,尊重就好,再說作為時代新女性有何不可?「我老爸喝醉想上我,喔不過沒關係我擊退他了」,接下來讓我們當沒這回事繼續在同一個房間裡睡覺,讓整件事無聲無息過去,WTF!

 

同時間她可是隨時用百分之兩百萬的精神與警覺性在防守母親與三位姑姑欸……所以作者想表示什麼?我想是控訴與諷刺吧,這儼然是本用懷舊糖衣包裝,但骨子裡期待讀者終究會感覺不舒服的小說。


說到頭來我不屬於他們(Among Others)主線給我的感覺,除去白爛的戀愛情節(他人明明不壞的,都是前女友太蠢的錯啦,想想在性道德上我們對男女的標準差異有多大),根本就是小說裡自己都吐槽的那種「所有人到最後一定會克服困境,開始成長,並領悟世界道理」的青少年問題小說,甚至整個過程雷點塞好塞滿,以至於我覺得事情一定不單純。


莫莉在小說結尾領悟的到底是那個世界的道理啊?(苦笑)


結局像是要令人安心但顯然那邊怪怪的,莫莉掙脫無序回歸有序,拒絕力量重回現實,離開瘋狂的母親走向聰明或至少開明的男人,還用最父權的三位一體基督教概念加以形容,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我唯一能安心之處僅在於,莫莉確實會有接下來,而在往後的人生裡她應該會有機會學習更多、思考更多,交到更多她願意對等相處的女性朋友,然後在未來某天她終於可以發覺那邊怪怪的。以為自己斥退了目標是想捅人的稱手拐杖,但其實只是不知不覺換了一把半斤八兩的用而已。


啊不對,好像是有意識的給它長成森林啦。


說真的如果那些突兀之處不是有意為之,那這本小說也甜得太令人膽顫心驚。於是我想起尖牙與利爪,想起書中那些擺明故意踩雷的敘述,想起小說第一章的尾段:「你不妨將這本日記想成一本回憶錄,而且是那種最後會令人失去信任、驚駭厭惡的回憶錄。因為作者欺騙了所有讀者,他讓大家以為他是某種膚色、性別、階級,或抱持著某種信念,最後卻在結局一竿子推翻。


但我的問題恰恰相反,我必須極力克制,不要將一切寫得太過理所當然,稀鬆平常。小說很好,在小說中,你能夠選擇並簡化故事的過程。這不是快樂的故事,也不是輕鬆的故事,它是關於妖精的故事,所以你可以將它想成是一則童話,沒關係,我不在乎,反正你也不會相信我所說的一切。」


好吧,或許是這樣沒錯,關於妖精與童話的故事,就本書而言恐怕也是死者與父權的故事。最終故事結局打的只是初級怪,但光在壁癌上重新粉刷完全解決不了問題,一怪還有一怪強,怪怪相連到天邊。追求平權者都有過這樣的時期,我不屬於他們,但Among Others,直到有一天終於驚醒,不願再繼續裝死為止。


那是不能再跳過或者暫時無視、很重要的事。

舟.沃頓作品心得:尖牙與利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