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

真相急先鋒(Truth.2015)

要不要寫這篇心得讓我掙扎很久,第一個碰到的問題是,電影改編自2004年的真實事件,頗近,而且始末撲朔迷離。故事旣然是以主角瑪莉.梅普斯(Mary Mapes)的自傳為主軸,那可以想見對事件的詮釋(或許)稱不上客觀。那麼在對相關事件只有個梗概瞭解的狀況下,我該怎麼對電影內容做價值判斷?


也此因有段時間想說算了,不寫反而比較輕鬆。但該怎麼說呢,有時候想寫就是想寫吧?每隔個幾天這件事就會回到心頭,不擾人但也讓我一直掂記著。旣然如此,那還是寫吧,可是對曾經發生過的實際始末不清楚怎麼辦?


還要查好麻煩(被打),最後我看開了,或許就像電影誰殺了甘迺迪(JFK)一樣,重點不是片子裡陳述的事實是否絕對正確無誤,而是作品本身想呈現的爭議與理念價值為何。於是我決定寫這篇心得,然後我在電影裡面看到什麼就寫什麼,除此之外的事不管太多,因為……這是電影心得嘛。


真相急先鋒(Truth)由凱特.布蘭琪與勞勃.瑞福主演,描述CBS電視台傑出的製作人瑪莉.梅普斯(Mary Mapes),在一手主導大獲成功的美軍虐囚案報導後,偶然得到一份爆料,內容指出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在越戰時期利用特權當爽兵,而且是爽到快升天的那種。當時已臨近總統大選,小布希正在爭取連任,不難想像這件事如果為真,那絕對是震撼力十足的大新聞。


於是瑪莉和她亦師亦友的經典老牌新聞節目六十分鐘(60 Minutes)傳奇主播丹拉瑟合作,決心做好這條新聞。在檔期與時效限制下,製作團隊全力全開,火速調查、採訪然後製作並播放。不用說這新聞果然引來廣大迴響,但方向和瑪莉期待的完全相反,事實上新聞本身不但被懷疑有假造,而且火反過來燒向整個製作團隊……


單純以一部電影來說,我覺得真相急先鋒有那麼一點焦點發散的感覺。不過倒也不是大問題,劇本採倒敘的方式我蠻喜歡的,整體表現皆在水準之上,演員發揮得很棒,稱得上是良片一部。雖然這樣的感想或許只是因為整個故事有打到我在意的點,但……啊就點有打到嘛!(這篇感想的路線究竟)


整部電影的核心莫過於以製作人瑪莉.梅普斯為首的團隊,面對一則混沌的消息來源,以及當這消息來源成為新聞後的各種反應。人活著本來就很難避免犯錯,而在現代資本主義講求效率與利益的高速節奏下,行事之際能得到的思考時間往往不多。


偏偏新聞業又必須搶快,拿到一則看來頗有潛力但也相當灰色的「神秘文件」時,要做還是不做?才剛因虐囚案大獲成功的瑪莉團隊要說沒有對此見獵心喜、萌生想要打蛇隨棍上的欲望,我想反而比較奇怪。


事實是團隊也確實跳進去,然後發現指控的內容越挖越有意思,背後顯然確實有些什麼存在。查證當然要做,可時間不夠怎麼辦?好吧,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聲音,最終主角選擇忽略至少在那當下看來並不嚴重的雜音。於是在缺乏完整周全調查的情況下,這則新聞就因為檔期問題被趕鴨子上架,播了,然後也炸了。


電影也是從這邊才開始有意思起來,在這之前,就是一群優秀記者挑戰當今美國最有權勢的人(而且別忘記她們沒多久前才剛大勝一次),一個頂尖團隊全力全開展現專業的典型故事(當然這類型的故事我也很愛啦)。



但在那之後呢?出事以後相關利害人士展開一連串的力挽狂攔,彼此形成沿著權力位階由上而下的壓迫順序,最終什麼改變都沒發生,除了部分人生徹底轉變之外,體制一切如常,這就是人類社會。


當然面對詭異色彩十足的新聞來源本來就該比平時更謹慎的處理,為了趕時效而出大包,第一個該怪的恐怕還是忍不住輕易妥協的自己。如同浮華世界等其他著名媒體表示過的:我們也有接到爆料沒錯,但覺得這文件太詭異了所以最後沒做。


可說真的我覺得這種說法其實也蠻後見之明的啦,出了大包自然就是我們當初沒追是基於很好的理由,那如果沒出包呢?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那狀況看起來也很詭異,可水門案報導後來成為了新聞業界的經典傳奇,但又有誰知道有權有勢者曾用類似作法坑殺過多少記者,又有多少總編最後放棄了追索真相?


再說我始終也忘不了談古巴飛彈危機的電影驚爆十三天(Thirteen Days)裡,白宮希望媒體暫且壓下相關報導時,紐約時報總編當下幹譙的:豬玀灣事件時我們聽你們的話先不報,結果之後我們和你們一起變成笑話(大意)。更別提再隔上一些年,全美大報毫不客氣對國防部越戰文件大報特報,然後和「捍衛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司法部打官司打到烽火連天的憲法經典案例了。


什麼,上面這些依據的都是事實,所以狀況不一樣?呃,所以啊,大家都不是神仙,一開始誰知道?在少數成功案例後面,肯定有更多搞得報導者灰頭土臉的失敗。有時這真的很像賭博,沒盡到事前責任賭輸了也只能認了,更該負起該有的紀律和倫理,但……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嗎?


真相急先鋒的劇情裡頭,報導出包後整個團隊而為了證明關鍵文件的真偽,有大半時間聚焦在一個說大很大,說小也很小的打字機型號歷史考據問題。但這一開始(可能)就是個完美的圈套,所以隨著幕後黑手撤出的網逐漸收攏,關鍵證人臨陣退縮、爆料者詭異的真情告白、不同立場的輿論攻擊……最終我們發現,當權力層峰可以充足手段對付一般人時,一般人能拿什麼武器對抗?


想辦法確認那些年軍方到底有沒有用過打字機上某個鍵?


找到又怎樣?不用說,沒什麼用。


然後接下來更令人寒心的是,不用權力層峰真的出手,這些一般人已經忙著互相殺成一片了。有利害關係的企業主(不過這些企業主要說是權力層鋒的一部分我覺得很可以)殺向CBS高層,高層殺向高階主管,高階主管殺向主播與一般主管,整個六十分鐘團隊很團結沒有再殺下去,所以就去捅那位(也許是倒楣被人利用的天真)爆料者,弄了一個目標其實就是推卸責的事件回應特集。


整個過程令人不忍卒睹,我們可以隱約看見中下階層相關人士的心理掙扎,以及他們最後為了自保還是如何的磨刀霍霍向豬羊。六十分鐘團隊中的Mike Smith (Topher Grace)在被難看的炒魷魚時,對高層主管猛力幹譙一番,講述了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今天不一起對抗惡勢力,反而為了自保而斷尾求生的人,早晚也會被捨棄。



但如同主管回應的,這種事大家都明白,這世界真是太醜惡了,不是嗎?可很遺憾為了追求生活一切如昔的目標,我還是得自保。最終這主管仍被捨棄了,那當下他是否有過後悔呢?為沒有參與一個或許本來就不可能打贏的仗後悔嗎?


除此之外,出包後整個團隊如何被同業以及社會輿論,當作過街老鼠般瘋狂圍剿的經過也同樣令人心寒。這其中的龐大壓力即使只是觀眾也痛點十足,但更恐怖的點在於,如同上頭那個按位階一路殺下來的完美食物鏈,這部分的追殺也同樣讓觀眾心情複雜。


關於美國總統的爆料太難做,咳,我是說太可疑了,所以判斷力良好的新聞業者不會追的。但明擺在眼前鮮嫩可口的靶子呢?狠狠打、用力打,不必在乎那錯誤是不是真那麼罪無可恕、需要用到如此高規格處理。別搞錯重點了,還在乎那則新聞原本的爭議值不值得關注的人根本全是傻子。


我不否認人性就是喜歡柿子挑軟的吃,也承認每當碰上爭論時,第一時間主打對方言論中的明顯錯誤是最容易也最有效的打法,所以我自己也很愛用。可旣然長了腦,那多思考一下怎麼做對社會比較好總是有益無害嘛。


所以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是權力關係的顯現。當一個以合理手段挑戰權力層峰或上流階級威信的努力失敗時,除去應負起的失誤責任,避免過多的苛責我覺得是必要的。也就是說對上流階級言行的審視應該要比較嚴格(畢竟對方手裡的資源超多,對抗和生存空間都比較大),而對非高階級的審視則該隨時注意別把對方逼上絕路。


當然每事件中的階級孰高孰低都是流動的、不同新聞的性質和重要性也各有差異,每個人都該隨時謹慎審視衡量,而非狂熱的追求某種和正義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的自我滿足。但遺憾的是現今社會大多時候反應完全相反,這點也顯現在真相急先鋒(Truth)的故事裡。


同樣作為受害者的中下階級自己互相殺成一片血流成河,再也沒人在乎美國總統的特權問題,反而比較在乎能不能把那個自以為是的女人和那群該死的團隊社會謀殺,誰叫他們破壞了,呃……喬治大叔後花園裡的和諧呢?


作為新聞最初指控的當事人,小布希從頭到尾都只有間接登場。那怕這起烏龍爆料設計得如此精美,精美到可以推斷應該出自專家之手,背後指示者的身分恐怕很高並掌握極大權力。但這個始終面貌模糊的權力集團卻一直隱身雲端,直到電影尾段才透過CBS的內部調查委員會讓人看見些許黑手的影子。


但那又怎樣?有權力的人要捏死沒權力的人真的很容易。


在電影裡瑪莉那無三小路用又卑劣的父親,特意選擇在最糟糕的時點跳出來胡說八道(當然他可能覺得自己講的都是真的啦,人要能好好活著,強大的自我催眠力總不可或缺),陷此前事業成功早已脫離自己掌握的女兒於不義。但這樣的他成功造成傷害後,卻又在瑪莉淚流滿面的示弱同時果斷收手。


這段大概是整部電影裡最讓我覺得噁心及難過的一幕,該怎麼說呢,那父親要的就只是女兒的屈服,他必須倚靠這種虛偽的權力關係來保護那(自我感覺被踐踏很久)的渺小自尊。而這個社會也真給這種人渣(啊哈我講出來了)機會,讓他去肆意的「烏龍爆料」,藉以打擊一個這輩子都在企圖獨立自主的女性。


(此外每當女性被攻擊時,性總是個好題材而且一定不會被忽略使用,相關案例普天之下到處都是。性侵害往往與掌控權力有關,即便僅在精神層面上亦是,終歸來說一切似乎都與建立權力體系有關)


那些此前把新聞真假看得至高無上、認定報出未經切實查證假新聞就是罪該萬死的人,這時做了什麼嗎?呵呵,這種劣質的錯誤報道無視就好了嘛,很重要嗎?整件事的重點是誰叫她要報導關於小布希的不實新聞?而理論上一直都是事件核心的小布希或者軍方高層,又是否因為虐囚案的報導而被傷了自尊呢?整起烏龍爆料,是否同是這群人透過摧毀另一個認真努力的人,好挽回自尊的一種方式呢?


電影本身暗示真相如此,但事實是否如此則是個留白的問題,留待觀眾自行省思。無論是與不是,皆不改變當前社會已經形成慣於弱弱相殘的體制。而且這個體制無比堅固、甚至大多的人都樂於參與其中(有意識或意識的)出力鞏固的事實。


同樣的六十分鐘(60 Minutes),從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到真相急先鋒,可以感受到擁有權力者的某些操作手段越來越細緻,而人又總是如此迷失於表面和較為簡單的問題,並很正常的精通失憶與裝死之術。這想來就令人難過,甚至忍不住都要絕望了。


但如果有盡可能多的人意識到這問題的話,並將其轉化為另一種常識,那便能在未來適度改善情況吧。首先可以做的便是問自己,整件事的重點在那,還有,真的嗎?畢竟人真的很難不犯錯,但總可以試著變得更好的。




舊站人氣:17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