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

長久以來都想好好深入介紹這系列,但念了很久始終沒完成。大概是因為愛太深了吧,總很貪心想說一定要寫出最棒的推廣文,結果東想西想反而動不了手。但這回快閃很意外竟然拉票成功,小木屋中選啦!連帶的,無論如何也得寫,所以……本文是一篇傾倒愛、只有愛,滿滿都是愛的心得。


這是發生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美國威斯康辛大森林的故事。小女孩蘿蘭與她的爸、媽、姐妹一同在木屋裡生活,過著樸素卻也充實、愉快的每一天。作者羅蘭.英格斯.懷德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五歲孩童眼中看見的世界,以及彼時的種種生活細節,故事基調溫馨且極具趣味。


我和這系列的邂逅,是在小學三年級時在圖書室裡相見的。想必有不少人都跟我一樣,畢竟漢聲這套拇指文庫幾乎是各大圖書館的必需品嘛。還記得當時我看見了書名覺得好奇,就抽出來讀文案。當時的感覺是普通,於是為了確認又翻翻內頁,然後……


好多食物喔,我看!(一秒)是的,基於個人的貪食偏好以及對飲食書寫的熱情,我懷著滿腹熱情立刻開始閱讀這部作品。看完之後……我徹底迷上了。該如何解釋 呢,有一部分應該是文化衝擊,畢竟對一名普通的台灣小孩而言,書裡提到的過冬、楓糖、玩雪、攪乳酪、禮拜日、聖誕節聚會、西式家庭舞會以及農作方式,全部 都顯得十分新奇且迷人。


而這分迷人加上時代隔閡又被蒙上一層面紗,顯得更具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裡頭的食物書寫果然沒讓我失望,雖然對食物的詳細描繪在諸多老式童書裡其實頗常見,但對我來說那種直擊胃袋的強烈威力卻是小木屋所獨有的。


在此先不提初戀總是最美這回事,總之對還是小蘿蔔頭的我而言,故事裡那滿滿的美味敘述可是耀眼強大到讓我想將紙都吞進肚。而且這還只是第一本,讀完這部後我仔細讀完前面的序與附錄,驚喜地發現原來有續集,當然一定要看啊!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原來當初那種感覺就叫作「陷坑」。


因為我母校的規矩就是三年級可進圖書室但不可借閱,四年級才可以合法把書帶回家看。但對迷上什麼就一頭熱到可以撞破牆壁的我而言,區區規矩怎麼擋得下呢? 所以我就開始了每節下課都衝到圖書室,看五分鐘也好的日子(後來更轉往文化中心圖書館好補學校始終不見影子的集數 < - 長大後合理懷疑根本是被不肖學生摸走了,永遠見不到是怎樣)。


在蘿蘭.英格斯.懷德的小木屋系列中,大森林裡的小木屋是第一本。在往後眾多調性相近、但主題皆大不相同的續集之中,她也是最為單純、樸實的一本。小女孩 沒有太多心思,也還查覺不到生活壓力。除了家人親戚外沒有所謂的社交生活,整本小說就是很純粹的描述一段現今早已逝去的日子。


童年時代的讀後感就只是很好看而已,但隨著年齡增長、每一次的重讀,我也漸漸領略到故事中更深一層的味道。然後有天突然在瞬間明白,林海音在附錄裡那句「不同年紀來看這些故事,會有不同感受」的實質意義究竟是什麼。在那個人事全非的當下,我突然有點想落淚。


小木屋系列如今雖然已是經典,但她的出版其實是有點一波三折的。最早蘿蘭想寫的並非童書,而是自己的傳記,隨後又在眾多建議下,轉成童書並以小說形式書寫。一開始的篇幅極短,然後擴充拉長,在編輯建議下加入生活細節,整部作品慢慢演進,最後才變成現在看到的這個模樣。


只能說這系列是在許多力量下成就的,不論是回絕還是意見絕佳的編輯通通都是功臣。此外在這邊一定要提的還有催生這套書的蘿蘭之女玫瑰,身兼潤筆的她甚至被 後來的研究者形容為小木屋系列的幽靈(因為現今已經很難確定,這套書兩人各自所占的成分究竟是多少)如果沒有她的鼓勵與幫助,如今的我們是沒有這套書可讀 的。


另外也相當有趣的是,大森林裡的小木屋正好是在經濟大恐慌的時期出版的,所以當時出版社其實非常擔心銷量。所幸好書不沈默,這個系列甚至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家族傳奇,並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孩童。


但說真的,以成年後反芻的角度而言,大森林這本比起後續幾本,可以深入探討的議題其實沒那麼廣泛(不過當年野生動物的量還真是豐富啊,動物星球和探索頻道的愛好者都要哭了)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也體現了本書那種單純的甜美有多動人。


那是一個孩子只要當孩子就夠了的時代,蘿蘭很幸運,伴她成長的是盡可能保護孩童的成人。快樂而豐潤的人情味貫穿全書,自給自足的簡樸生活方式簡單而充實。 整本書是那麼的光明溫馨,讀者伴隨一名聽話、但又不是乖乖牌五歲小女孩去體驗生命中種種新奇,看著那個雙方皆從未所聞的世界,一切全都顯得那如此幸福。


隨著書中主角與讀者的成長,大家漸漸明白世事並不簡單,生活其實有著十分沈重的一面。但在整個系列起頭的本書中,一切全是那麼美好,說真的,這不是很棒的事嗎?對我來說大森林裡的小木屋是一部封存了舊日時光的作品,一本能讓我快速安下心來的細膩創作。


之前整理schoo llibrary journal的兒童百大清單時, 曾看見一位編輯對本系列的形容。That is the gift her parents' hard life gave her, and she has passed it on.不得不說,這真是完美的道盡了這系列之所以感動我的理由。蘿蘭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在這套書出版之前一直都不算舒適。


但她將路上的艱辛化作雨滴潤澤了往後的孩童,她告訴所有人,世上曾有那樣的思緒與生活,有一群人曾以那樣的方式活在當下。大森林裡的小木屋記載的是過去, 一個作者與讀者都不可能再追回的往日。但她是那麼好、那麼真,所以縱使心知肚明自己大概也不能適應那種生活,卻還是如此嚮往。因為那就某方面而言,那已成 為了心靈的故鄉,一個曾經有過的美好過往。


單純檢視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的內容,講白了也只是普通的早期生活方式罷了。別說什麼高明的文學技巧,甚至連架構都顯得鬆散,不過是將生活例行公事細心描寫下 來而已。但或許也正因如此,她在我眼中才顯得如此動人吧。這只是以最單純的方式追憶某段美好過去的小說,但對我而言,那分單純就是一切。



羅蘭輕輕問:「爸,昔日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日子。」爸說:「現在,去睡吧!」


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呢,這本書,書裡的事,還有初次讀這本書。



兒童百大清單.前五十

舊站人氣:23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