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3日

法國餐桌上的10堂食育課

在書店看到這本時立刻決定要看,沒辦法我就是對這類談餐飲文化衝擊的作品沒抵抗力。作者凱倫.勒比永(Karen Bakker Le Billon)是加拿大學者,因為和法國男人結婚所以組了個國際家庭。但儘管有個法國老公,作者還是很苦惱她兩個女兒都養成了挑食狂,看見蔬菜就翻白眼,甚至白色的東西就不吃。


這樣的她基於某種憧憬與熱情,決定和老公來個一年限定的法國生活,全家從溫哥華搬到布列塔尼享受鄉村風光。當然想像是美麗的,但現實……好吧,現實的法國鄉村還是很美麗,但生活風俗與人際關係的麻煩很快落到她頭上。當觀光客很開心,長住是另一回事的道理,即使對同是白人的她也不例外。


最大的尷尬點莫過於,家中兩個挑食狂女兒對比知書達禮飲食習慣健康無比的法國小孩,簡直是月亮與草履蟲的差別。只是短期渡個假法國親戚還能容忍,但長住之後各種指責與壓力迎面而來。雖說作者還是不認同某些感覺過於強制的教育手段,卻也接受跟挑食比不挑食而且吃得健康當然比較好,於是她開始研究法國人在吃飯這塊上的育兒習慣。


老實說台灣的餐飲習慣如果要在北美和法國之間選一個的話,那無疑是比較偏向法國的(即使按慣例這類書籍的開頭還是會看見各種台版……就稱之為雞排的故事吧),當然這邊自然不是指食材和料理方式,而是關於吃的文化觀點而言。


於是若要談到文化衝擊,老實說比起作者認真介紹的法國路線,倒不如說北美習慣才讓我大受衝擊。只要小孩子哭鬧或喊餓就一定會立刻滿足,是我難以想像的育兒方式。更別提放學後立刻在車上吃點心搞得車子掉滿食物碎屑,甚至理直氣壯覺得吃宵夜天經地義不惜歪理連篇用力護航的描述,也很讓我傻眼。


更重要的是未免吃太多零食了吧!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至少偏向)誠實的曬自己,所以即使壓根沒打算育兒,這本書中的生活經驗與文化衝擊讀來還是相當有趣。我喜歡書中那些對法國美食的描述,還有法國人為了養出好品味,從幼稚園開始的種種制度與策略都挺有意思的。


我也喜歡作者歸納出的結論,法國人不在意卡路里和每日建議攝取量,只在意東西好不好吃還有吃夠了沒有,所以吃飯對他們而言就是純粹的享受,反而滿腦子健康教條的北美人看到食物會充滿焦慮:我今天爆熱量了嗎?營養夠嗎?結果反而替吃飯製造壓力,甚至因此渴望不健康的食物。


說真的比起斤斤計較於熱量、營養與各種微量元素,吃得剛好而且滿足儘管無法成為紙片人,但這才是健康的長久法則。至於全書覺得最醒腦的教條,莫過於不要拿食物來做獎賞或恐嚇。


該怎麼說呢,生在一個「考一百分就吃牛排」、「給我乖乖把這坨菜全部吃完否則下略快點吃」的國度裡(等一下這什麼國度),儘管沒到作者根本拿零食當奶嘴替代品的程度,但還是讓我掩面並開始反省。今天很辛苦所以要犒賞自己一下……住手啊啊啊!!!


這種思維模式以後還是努力改掉比較好,而且真的要推廣出去,別再傳給下一代了。畢竟成為一個遇上好事就來份巧克力奶昔、大份薯條加花生醬雙層牛肉吉士漢堡,然後遇上壞事則來三份的人……不管怎麼想這樣的生活都稱不上有品質。


不過不只勵精圖治的法國食育法,就算是放牛吃草式的北美食育(如果那算育的話)法我也看得相當快樂,總之就是,不同的文化很有趣。另外本書的亮點也正在於作者不同於一般容易過度吹捧法國文化的作品,她的北美強勢個人主義性格仍不時大鳴大放,而且相信無論如何北美教育還是有值得肯定之處,追求二者的平衡點絕對有其必要。


這會讓她堅持上門找老師談我女兒不可能受得了學校午餐,請讓她自備安全(?)便當以免太餓沒辦法好好學習;又或者某天突然就一頭熱的找個節日,弄一堆食物衝到校門口擺臨時自助檯,不用說下場都是被白眼甚至怒斥。


老實說這類段落根本就是情境喜劇,可這樣敢衝敢撞而且勇於爭取的性格讓我感到羨慕,儘管有時爭取的東西好像哪邊怪怪的,但總比不敢嘗畏怯要好一點。或許也正因如此,所以直到最後她都沒被法國同化,而且一年後便迫不及待回到她懷念的加拿大,向很好卻難以融入、交不到朋友又找不到工作的法國布列塔尼告別。


同時終究是出身不同文化,所以作者直到最後都不可能全盤改用法式生活這點,也是我喜歡本書的理由之一(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跟作者一樣,都被加拿大只給學生十分鐘吃午餐這點嚇個半死,這真的是WTF等級的制度)。


畢竟法國的生活方式建立在法國環境上,但回到加拿大後根本不太有可能完全重現。但說是這麼說,還是可以試著擷取其優點並融入自然當中,並尋找各種適合自己的彈性策略與曲線達標手法。畢竟比起和原始生活差異極大的教條式嚴格計畫,慢慢的從簡單的地方開始建立習慣,更符合人性也更能達到改善生活品質的目標。


法國餐桌上的10堂食育課:教出愛吃、懂吃、不挑食的健康孩子(French Kids Eat Everything)是本值得參考的食育書籍,作者都自承超懶甚至腦波一弱就會開始主張逃避不可恥而且有效,但也因為之樣她摸索出來的成功之道,對離法式生活很遙遠的人來說更有參考性。


雖說身為一個從小就熱愛白花椰菜的人,我實在無法理解作者全家對這種蔬菜的崩潰感所謂何來,不過要是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一樣,那不是很無趣嗎?正因為不同,本書中才會有那麼多的文化衝擊,而也正是這些差異的存在,讓我們能夠加以省思並摸索適合自己的、更好的道路。


更何況,整本書充滿了食物相關的描述,我超愛的 ~(一秒,附帶一提談到這類主題的話,大推的科普書食物如何改變人:從第一口餵養,到商業化浪潮下的全球味覺革命,說真的關於食育啦,在正確的價值觀養出來之前,有時就是不能太尊重啦,養出白吐司偏食小怪物苦的還是孩子自己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