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關心飲食文化的台灣人來說,每回看到現代農業趨勢的消息,難免像是「納美克星要爆炸了,我們還有六集可以逃」。氣候變遷、農地流失、地力減弱,、水資源枯竭、海洋生態崩壞、陸地污染嚴重、糟糕的產業現況,無可救藥的大規模浪費,簡直沒一點好事。
可雖說狀況如此糟,但只要外出採買貨架上還是滿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糧食任君挑選。理智告訴我這一切大概不會永遠延續下去,感性上卻又難以想像爆炸後的生活。所以六集會演多久、我是說將來會如何?是否像亞瑟.克拉克在2001太空漫遊裡寫的那樣,人類準備在豐饒中餓死?
本書作者亞曼達.利特(Amanda Little)抱持的相同的疑惑,且為此寫了一本書。也許後人回顧現在這個時期,會像狄更斯對十八世紀末的時代評述一樣,「當時我們擁有一切,當時我們一無所有」,但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可仍然試著想知道。
總之事情是這樣開始的,讀完麥可.波倫的作品後作者大受感召,決定將後院闢為菜園。但顯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耕種才能,她很快意識到,不如洗洗睡 ~(喂)但沒關係,她還有另一個超強技能那就是研究與採訪,於是明天吃什麼便是她在前這個越來越嚴酷的世界裡,去調查當今糧食生產體系究竟除了推倒重來之外,還有什麼突破之道的作品。
閱讀本書可以意識到那些我們都已經意識到的問題,又有著怎樣的企業、草根運動與一幫聰明學者與創業家正在努力克服。連帶這也成為讀來十分多元的作品,各種農業領域的新發展與論點輪番上陣,我們不見得每種都認同,但知道還是挺有意思的。
比如雖然身為台灣人我也蠻常哀怨,台灣平地根本不可能種出溫帶水果。但實際上就算是溫帶地區,近年來因為以往偶爾才會出現的搭配瞬發極寒的暖冬越來越頻繁,蘋果、櫻桃與葡萄等溫帶水果產業都面臨嚴酷打擊。
這主要是因為果樹會在嚴冬進入休眠狀況,並在春天時重新醒來。演化上為了避免過早開花,所以視所在地區不同,果樹內在有個天然測溫計,要累計一定次數的「積熱單位」或「超冷現象」,也就是足夠的高溫或低溫次數後,才能推定已經撐過冬天可以開始安心開花。
但這個演化機制會讓果樹被暖冬騙過,要不是太早完成積熱,就是迅速把超冷現象的次數集滿,結果冬天還沒整個過完便提早開花。偏偏氣候變遷就是極寒與極熱狀況增加,於是過早開花也就算了,還特別容易在人間四月天遇上反常的超級寒流,剛開的花瞬間全滅,甚至連果樹本身的健康都會受到傷害。
看到這些積極引進新科技與技術的農場主人,一方面深受氣候變遷所苦,卻又(大概是因為政治立場)打死不願鬆口承認全球溫暖化已成重大問題,感覺真是令人心情複雜。但要脫口說出惡言很容易,至少我看的當下難免還是有在心裡碎念啦,但冷靜下來我知道這對事情沒有幫助。
看著近年來美國水果業的慘況(全滅已從偶爾變成常態),我不禁期待這些農夫在書中盡力找出的新方法確實能達成效果(不得不說稀奇古怪的實在很多,從南極生物的抗凍化合物來的低溫保護劑、奈米晶體包裹果芽等等),在果園裡燒個什麼究竟是不是燒安心的很難說,但混合冷暖空氣的防霜風扇、育種與異地擴大經營,乃是目前的希望所在。
基改食物是個非常爭議的話題,本書在這方面的探討極有意思。關於此事首先我要介紹一位肯亞出生的七十二歲阿嬤露絲.巴瓦.歐倪昂,父親是警察的她家裡算好過的,在肯亞鬧饑荒時不但有飯吃,還可以幫助別人。
但瘧疾是另一回事,她有五個兄弟姊妹在幼年即因瘧疾死去,露絲雖然也有得病但運氣好,得到救災人員發送的拜耳新藥活下來。小小的露絲告訴媽媽說長大以後要救很多人、蓋醫院,還要生二十個小孩,幫她媽把失去的小孩都生回來。
長大以後成績優秀的露絲得到獎學金,去美國取得生物化學與營養學雙碩士,在七零年代回到奈若比大學成為講師。後來進入政府協助制定國家糧食安全政策,之後更在國會當了五年議員,並擔任聯合國顧問與期刊總編。她兒時許下的前兩個願望都實現了,不過小孩只生了五個,是還想再生啦,不過現在看起來只能用七個孫子湊合一下了。
該怎麼說呢,真是個密度極高又非常充實勵志的人生,不過再接下來便開始令人玩味。因為她成立非洲鄉村拓展協會,目標是引進最新技術幫助基層農民。而她當前的主力計畫是協助農民種植孟山都基改的節水玉水種子。相信看到這裡很多人心裡都會登愣一聲,覺得好像有些地方不太對勁。
但再看下去會發現,有意思的點在於這個計畫竟然很難明確說它是錯的。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傷害最為巨大。非洲農民面臨嚴酷的乾旱與蟲害,頻繁的農損致使無數家庭瀕臨破滅,隨之而來的饑荒更帶來巨大的人道危機。
在餓死很現實的環境裡,露絲顧不得捍衛大自然的純潔,正好相反,為了讓自己的同胞與整個非洲能好好活下去,基因改造植物與採用分子標誌輔助選種的基因編碼種子,便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二者差別在於,有無植入外來生物的基因)。畢竟在有了CRISPR這個便宜好用的新技術後,以往許多對基改科技的攻擊論點都失去力量,更別提實驗越來越顯明,基改食品其實對健康沒有傷害。
當然也或許這已經是信仰問題了。
但當然即使基改食品沒有健康疑慮,但以孟山都為首的大型農企業仍令人疑慮滿滿。於是令人省思的地方來了,雖然孟山都表示自己沒有從這些,正在推廣與實驗中的節水玉水種子中獲利。但問題是大家都知道企業不是吃素的,這確實是某種放長線釣大魚,總有一天還是打算從裡面撈出好處。
可另一個問題是,非洲人有更好的選擇嗎?吃得飽又有錢可以選擇的人,要求非洲人為了自己想像的純淨世界餓死,是道德的事嗎?相信自己可以從與狼共舞中,走出第三條路的非洲在地科學家,是否太天真了呢?有沒有可能找出不使用基改種子,依舊解決非洲當前農業問題的手段呢?
這些答案一時半刻都沒有結論,我們只能默默感受這些事情的複雜面貌,以及這當中唯一可以確定的事:看起來最能快速幫助非洲農民的,是也許未來會試著剝削他們的大型企業。一般人無論再怎麼批判,也改變不了自己對相關問題太過無力的現實。於是或許我們只能默默期待,未來這些國家能以足夠的智慧進行立法,想辦法保護自己的國民與產業。
在很多地方農業缺工都是嚴酷的問題,先不提這工作就算給高薪可能也很多人不願意做,重點是往往根本給不起高薪,甚至進入弱弱相殘的現象。但說到在田裡使用機器人,該怎麼說呢,雖然現代農業有許多環節都已經機械化了,但若要談到讓機器人除草,總不免還是讓人覺得很像天方夜譚。
但更大的問題則是現代機械整地的技術會使得地力耗竭、土壤流失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至今全球已經損失至少三分之一的農地。農藥和肥藥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問題更是眾所皆知,超級雜草與害蟲更是連番出現。
工業化農業必須改革已成為共識,而當有機農業難以擴大規模(或說一但擴大規模,那同樣的問題也會再度出現,更別提那人力需求有多大)時,如何走出第三條路便成為重點。
作者採訪了開發出除草機器人的藍河科技創辦人,也見證了AI與機器人如何在現場應用。雖說看到除草機器人時,我腦袋不免出現伸出小爪爪拔除小草的畫面,但以人類目前的科技進展這還有些不切實際。
雖然剛開始的夢想很大,但藍河科技的研究團隊,最終還是意識到,農藥無可避免,問題是如何精準適量的使用農藥。書中介紹的停看噴機器人,採用的策略就是透過上傳大量作物的照片,提供AI深度學習如何判斷眼前的植物是作物還是雜草。一旦發現雜草就精準施放除草劑。這樣可以大幅節省除草劑的用量,同時也能減輕對人類的負擔。
當然這還只是第一步而已,人類對於種田機器人的夢想已經走得更遠,或許總有一天將會出現更加萬能強大的AI自動農耕機,可以偵測土壤甚至微生物狀況,並迅速將資訊回報農民以供判斷。同時紅外線感測無人機也可以監控作物對陽光的反應來評估作物的生長與健康情形。
總個來說剛開始我覺得這樣的研發計畫挺發大夢的,但看著這家公司如何熬過初期機器人問題百出的狀況,簡化功用、適度妥協後打造出確實可行的機器,讓我覺得確實是很光明的一條路。也許未來我們會有更加智慧的田園,以及更加便宜的售價,並透過AI的力量,將當前農業對環境的破壞盡可能扭轉過來……希望啦。
接下來作者還談了一下中國有機農業的現貌,介紹的是某位中國餐飲業大亨,追求改善土壤與有機農產品的,呃,魔幻寫實之作?我們都知道中國土地污染嚴重,中國人自己當然也知道,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也自然的節節升高。
但供不應求是一回事,隨之而來的造假又是另一回事。若想認真清理受污染的農地,則是另一個浩大工程。想像一下在中國都市周遭買地、清理受污染的土地,發展有機農業、建立妥善的物流體系……嗯,難度很高、超級高。
作者不想把話說死,但她在這趟採訪經驗中顯然也體驗到一些中國鬼故事。最終這個剛開始夢做得很大的創業,最終也以大亨本人不知去向徹底失蹤做結。
不過中國消費者不會放棄追求有機農產品,進口是一條路,國內也一定會有生產者願意做,但能否抵銷當下發生的問題、甚至改善現有的問題?嗯,不知道,西方人曾經喜歡想像中國是個機會與希望之地,但有時那是理性與感性的問題。
這幾年開始有越來越多人投入垂直農業,但老實說我一直以來都覺得這是個詭異的概念,一直到閱讀本書才第一次瞭解整個科學原理。果然理解會帶來除魅,讓植物附著於特殊設計的布料上,輔以AI觀測生長狀況,提供含有植物需求養份的水與適當光照,確實能讓植物快速生長,長出來的成品非但水準不差,甚至更加美味爽口。
總而言之這確實是可行的農法,問題是存在門檻,首先適合使用這種農法的大抵是葉菜類,畢竟用常識判斷,根本不可能用這種農法培育果樹或大規模種植穀物(而且因為沒有土壤保護根部,所以遇上霉菌很容易大爆炸)。
而更現實的問題是垂直農業絕不是現代農業問題的解方,因為它的產量太少、耗能太高、價格昂貴,比較適合設置在都市周邊做為高級食材存在。總個來說垂直農業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也會製造另一些問題,更無法解決全部的問題。
不過無論如何這種農法還是承載著一定的希望,也許在技術更進步以後(全面機械化處理,AI演算能力提高、對植物更加瞭解等等),這種農法能為所有階級的人提供平價的蔬菜,並讓部分土地能夠避免進一步受到破壞、重新累積地力,這樣的未來想像起來實在很不錯。
基本上只要是談漁業造成海洋生態崩壞的書籍,挪威的鮭魚養殖業幾乎都會在裡頭獲得一個砲聲隆隆的專章。不過這畢竟是關於希望的書,所以採訪的方向自然也集中在,這個業界究竟做了什麼努力去改善問題。
簡單歸納一下,如同植物一樣,方法大抵關於使用基因改造或育種創造出更加適合養殖的魚種、改採全植物性(成分主要是大豆)的飼料、使用封閉式的球型養殖場、盡力尋找能讓養殖場各種廢棄物達成自然循環的機制等等。
老實說這章大概是全書我看完之後,最覺得問題好像還是沒解決到的一章(中國那章,呃,那個,我一開始就沒期望啦,更別提顯然連作者都用獵奇角度寫了)。但該怎麼說呢,人類不會放棄吃魚,所以看見這些水產養殖業者認真努力的尋找問題解決之道,就覺得,嗯,好吧,總比什麼都沒做要好。
然後身為熱愛豆知識的人,我心中只有夠廢的豆知識才用得上「不知道為什麼要知道但總之知道了的事」這個形容,而美國第一隻複製閹牛的名字叫阿爾法(Alpha)這種事,大概就屬於其中之一。至於為什麼要複製?當是為了養肥以後宰掉啊,那為什麼要為了宰掉動用到複製這個手段?
嗯哼,這是因為雖然每頭牛都有一樣的身體結構和器官,但實際上個體的變化還是大到,現階段無法透過機器自動切割,有些關鍵還是得靠人力手動上場。動用複製技術正是為了想知道,能不能透過擁有相同基因的牲畜,養出整個屠宰環節都能工業化處理的牲畜。
但說是這麼說,考慮到換肉率問題,即使基因相同可以工業化處理,完整的生物還是有太多部分顯得浪費,於是這便是人造肉上場的時機啦!
目前主流的人造肉還是以植物性(比如大豆)原料製成,老實說那基本上不能算肉,而只是某種不太像但道也自成一格的號稱模擬品。理想的未來是人們都棄絕肉品,愛上人造肉的滋味,但想也知道這不太實際(但也許很久很久以後會有所變化,畢竟誰能完全預料時代的趨勢?)。
於是為了無法放棄肉品卻又想兼顧環保的人來說,利用幹細胞促成肌肉、脂肪等組織細胞複製,培養出的人造肉便成為另一個選項。照作者體驗,使用這種技術的人造肉或許品質還比不上優質肉品,但實際上已經有以假亂真(雖然就細胞角度而言這就是真的)的效果。
不難吃、用重口味方式料理好吃,不用殺生、較環保,除去隨之而來的各種哲學問題,使用真實細胞的人造肉看起來似乎是個出路,唯一的問題在於太貴了。但隨著技術成熟,我已經可以想像人造肉成為主流的未來,將來也許會成為只有富豪吃得起「真肉」的狀況也說不定。
這麼說來有點感傷,但我也忍不住想起談寵物產業鍊弊病的貓寧可買老鼠的結論,若要以環保的方式養寵物,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養不起。而現階段地球環境也已經嚴竣到,如果我們想用環保的方式吃肉,絕大多數的人其實吃不起。但既然我們依舊在吃也想吃,那……有時妥協也是必要的吧。
剩食一直以來都是個嚴重卻又難以解決的問題,那些爛在田裡、爛在運送途中、爛在店裡、爛在每個人家裡,還有最後被倒掉的可以吃的東西,不免都會讓我們腦中的貝氏運算器感到焦慮,如果這些可以不被浪費掉的話……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實是當前最大的問題。
本書呈現的創新策略,包括改善包材以延長保存期限、生產熟食過程對原料和銷售做出更精細的控管,並對廚餘做出更環保的應用,透過立法想辦法改善現行「賞味期限」標示造成的浪費,並透過誘因提升將成為剩食的商品的銷售機會,並從各層面提出更具彈性的廚餘運用方式等等。
雖然終歸來說,想解決除了透過立法對企業施加更高的標準外,也得透過提升公民意識與決心才有辦法改善。但更尷尬的點在於,我覺得剩食其實也是當前這個消費主義與全球貿易體制的惡果。不直接PK這些就不可能真的完全改善,但我們真的有這個決心嗎?真的願意承受拆解的結果,有智慧提出更好的方法嗎?
至少現在看起來,氣候變遷尚不足以成為全體人類之敵。
若要談到農業,水資源便是重中之重,由於氣候變遷全球各地都面臨缺水問題,台灣近年來三不五時就在水庫要乾啦啊啊啊的慘叫渡過,我想這樣的現象以後大概會越來越頻繁。那如果天不降雨的話,開源節流便成為重要的策略,開源原則是指從海裡抽,節流就是運用AI與偵測器來減少並控制自來水運輸系統的漏水問題。
這兩方面以色列在技術上都做得非常優異,儘管政治上這個國家存在各種問題,但務實層面來看這些專業確實值得學習與合作。除此之外污水回收再利用的技術現在已經越來越進步,將家庭廢水處理成好喝淨水的技術也十分成熟。
或許在未來都會區都能達成水資環不斷循環回收再利用,進而避免浪費的可能性,除了不太照顧使用者的心情,這倒也是很不錯的一條路,再說反正人類是習慣的動物嘛。
連帶我們越來越常看到「人工造雨」的描述,畢竟蓋海水淡化廠很貴,如果位處內陸也有點不切實際,於是人工造雨、也就是透過飛機衝進雲裡施放造雨劑的技術,便成為政府與農民的最後一絲希望。但當然就像本書提到的每種創新技術一樣,人工造雨也有限制,首先就是……老大,要有積雨雲啊!(合掌)
不過談到緊急手段,這章我最喜歡的是談伊索比亞饑荒救援體制的這段,本書介紹了衣索匹亞的國家災害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委米提庫.卡沙(Mitku Kassa),富農家庭出身的他曾到荷蘭念農業科學,如何因應糧食短缺問題正是他的專業所在。不管是旱災、水災、地震、火山爆發還是政變,全都在他的防守範圍內。
衣索比亞每隔幾年便會碰上糧食饑荒,所以當2015年災害又再次發生時,正好是他們拿出練等成果的時刻。不過衣索比亞比其他陷入災害國家強大的一點在於,當其他窮國光是等待錢進入戶頭、糧食送抵通關、透過物流體系分送出去的過程,就拖到爆炸。
但衣索比亞由於十多年來經濟連續成長,所以2015年發生饑荒時,政府在十八個月內拿出近八億美金振災,光這點大概就領先其他對照組大概兩千個馬身。搭配其他援助機構與國家提供的七億美金,造就史上最大規模的旱災賑濟行動,並成功將人員傷亡率壓到極低。
但就像我們都很熟悉的非洲故事,現金和糧食到位了,然後就通通不見了,災民還是繼續餓肚子的鬼故事時有所聞。但衣索比亞沒發生這樣的事,在米提庫.卡沙手上,衣索比亞透過周全踏實又具彈性的救災機制,成功避免伴隨天災而來的人禍。
那整個過程非常厲害,2011年開始卡沙就推動賑災物流網,興建公路、倉庫和各地物資發放站點,存在這樣的基礎建設,才能有效率的在災難期間發放物資。同時他更建立一套監控系統,定期評估各地區的農地生產率和營養需求規模,透過大數據預測未來是否可能缺糧,以及發生時如何因應。
而當2015年事情終於發生時,卡沙在收到消息後開始每周出差,跋涉數千英哩前往災區瞭解當地狀況。衣索比亞文化多元,境內有九十種不同語言,每個地區的地誌與氣候都差異不小,意思就是不會每個地區都同時遇上旱災,國內有一定的能量疏有通無;連帶計畫即便有可以全國通用的地方,但也有必須因地置制宜之處。
比如北部阿法地區特別缺水,沙卡就指派一百三十二輛卡車不斷將飲用水運往當地發放。東部索馬利亞區畜養的牲口占了全國四分之三,他就提供可以幫助灌溉餵飼草料的幫浦,與防範疾病的疫苗。北部的安哈拉地下資源尚未有效開發,便提供挖水井的資金與設備。
雖然事後看起來非常成功,但整個過程其實常常遇到極限狀態,載了糧食的船卡在某處,說好的資金無法順利入帳,倉庫發到剩最後幾袋小麥、帳戶裡的金額用盡等等,主事者只好到處打電話去跪、咳,我是說拜託放行與募款。
雖然衣索比亞的政府以強勢獨裁而被批評,但在遇到災難(至少在這次)反倒透過強勢的政策來協助賑災計畫快速展開。但誠如作者所說,這並不是說民主國家應該放棄自己的制度,而是要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體認到如何針對人道危機建立一套快速反應的機制才行。
2015年卡沙與他的夥伴載運了一百二十億加侖的飲用水,開鑿出數百口井,發放近兩百萬公噸、來自世界各地的糧食。世界糧食計畫署的約翰.艾里夫稱之為全世界第一次未奪走任何人命的饑荒。
雖然也有人批評有這成果是官方美化數據的果,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衣索比亞的代表,所收集到的嬰兒與兒童死亡率並未增加。而這至今依舊可以作為一個饑荒是否嚴重的佐證,因為五歲以下的人口是最容易受到營養不良傷害的族群。
在撐過這次饑荒之後,沙卡依舊繼續強化衣索比亞的糧食生產體系,重點主要放在於優化社區基礎設備,並提供農民產業升級上面。也很人性的透過小學建置新的糧食發放系統,以避免中輟率增加,同時還能順帶提升兒童的營養攝取水準。
當然雖然書中對於衣索比亞未來農業的展望是如此光明,但我們都知道這個國家目前正陷入內戰當中,而且戰區的少數民族格雷人正在經歷屠殺與嚴重的饑荒。儘管最近反抗軍聲勢大好,中央政府看起來陷入不妙情勢,但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仍然十分混沌。
承平時代建立起的體系顯然無法對抗戰亂,中央軍警甚至搞出農村滅絕令,打算斷過切斷物流大搞饑荒滅絕計畫,而反抗軍也做出屠殺行徑(當然規模大小差很多)。只能說透過妥善規劃設計便有機會透過人力對抗天災,但面對人禍卻往往依舊無力。
古老農作物再復興與育種的新聞現代人應該都不陌生,本書也介紹了幾種或許有機會在氣候變遷的世界裡,能透過自身物種優勢成為新糧食的植物。可以耐鹽的藜麥、耐乾旱的辣木、根部長達十英呎、固存二氧化碳能力超強,翻土次數、肥料與灌溉需求都較少的科薩小麥,還有除此之外的各種藻類與昆蟲等等,全都有望成為未來的超級糧食。
當然有個問題就是,這些植物往往不太好吃,也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種植。就像前陣子看到台灣原住民有育種過,拿來當儲備糧食並在近年復育成功的「油芒」時,感覺就是這看起來實在不太好吃。
只能說,有時候人們多少會有一些窮人不該太挑嘴的偏見吧?也或許透過基因育種等手段,口味問題終究能靠科技解決也說不定。無論如何,餓肚子的人需要更多可能性,而在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餓肚子。
當然我超愛本書中談美國最新軍糧發明的章節,也很高興知道蘿倫.歐雷斯克(Lauren Oleksyk)這個領導美國陸軍工程研究與發展中心,創新食品食驗室的優秀的食品化學家。
還很年輕時便協助發明單兵即食口糧的她,研發出三年不壞麵包的配方並藉此獲得專利。三十多年後的現在,蘿倫創下無數記錄,可在戰地使用的單兵即食口糧無焰加熱袋(另一個專利)、可吸走氧氣、延長食物保鮮時間的脫氧朔塑膠聚合物包材、專為高空任務飛行員設計的管狀食物、可在炎熱環境中保持固態的高溶點巧克力,全部都是史上第一款。
附帶一提,她的團隊最近剛完成三年不壞披薩,只為了滿足大兵反應想在戰地吃披薩的渴望。不過更令人目炫神迷的是3D食物列印機的研究,雖然目前看起來還問題百出,但在蘿倫有信心能在十年內完成改善。
更別提美軍也已經進入全新的階段了,老實說對比古早時代的士兵,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盛行的現代長大的新兵們,體質上其實有點落差,更容易受傷與壓力性骨折。於是針對個別士兵基因與生理狀況的客製化口糧也在研究中了,未來的軍糧或許會越來越客製化也說不定。
而另一個研究重點在於,和談二戰糧食問題的戰爭的滋味裡描述的那種,大規模戰役的補給模式在現代戰爭已經不完全適用了。老實說現階段一般人就連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以後會是怎樣的模式都很難想像。現行戰爭的作戰型態,也已經轉變成小隊到特定地區重點執行任務模式。這和二戰的補給邏輯完全不一樣,需要的是更輕更豐富、可以靠人力自行背運的軍糧。
堅果棒、精力棒,運用熱輻射區段乾燥法(比較溫和版本的冷凍乾燥法)製作的的乾燥濃縮果汁,味道極佳,放進特殊除氧包裝袋中可以保鮮三年。真空微波乾燥技術(原理是由內向外乾燥食物)則可以把食物脫水得恰恰好,少到不至於孳生細菌,又多到可以保存風味與營養,總之就是非常厲害。
此外另一個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作者對舒益能代餐飲料粉的看法。那不怎麼好吃,不過可以吃,儘管一般人不太可能認同用這種代餐取代真正的食物,但對於沒有時間以至於大部分時候都的隨便吃的人來說,或許大多時候選擇代餐,只在重要的社交場合才吃正常食物的模式,可以避免亂吃導致的悲劇。
但對於基本上不會亂吃的人而言,這依然不是個選項。就更別提長遠看下來,亂吃總之比較爽,結果到最後比起代餐,人們往往還是會選擇亂吃。
最後則進入作者最推崇的新農耕體系觀念,也就是建立一個更符合自然的糧食生產體系,也就是宏觀樸門系統。傳統有機農場概念太菁英不可能真正普及,適度的妥協並善用最新科技很重要。
理想的未來或許是在城市周邊建立垂直農場提供蔬菜,透過基因改造與育種培養出更棒也適宜大規模生產的糧食品種。藉由AI與偵測器確定土壤與植株狀況,靠機器人精準的除草驅蟲並施放肥料,以避免地力流失、污染與水資源浪費。
除此之外的土地,則讓一切盡可能與原始自然生態結合,小規模的農場搭配森林裡的多層次作物,營造出更豐富多元的生產體系。這夢做得有夠美,但也許值得追求。
雖然誠如作者採訪的夫妻所述,別人歸鄉農耕的散文描述小孩在田裡和雞一起跑來跑去很浪漫,但自己碰上養的雞被郊狼大屠殺只剩一半,那可笑不出來。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很高興,這世上有人懷抱使命感不斷追求更好的可能性。
明天吃什麼:AI農地、3D列印食物、培養肉、無剩食運動……到全球食物生產最前線,看科學家、農人、環保人士在無可避免的氣候災難下,如何為人類找到糧食永續的出路(The Fate of Food: What We’ll Eat in a Bigger, Hotter, Smarter World)是一部豐富多元的作品。
雖說我得承認,依據本書中的觀察結果,我實在看不出作者腦子裡是怎麼生出那個有如超展開般、充滿希望的光明結論。整本書看下來,現代農業的未來可能性還是灰色的,我還是覺得自己老的時候成為挨餓的氣候難民的機率一點都沒有降低。
可該怎麼說呢,至少也不是全然絕望的擺爛吧。儘管在可見的未來裡,世界的人口會繼續瘋狂成長,對糧食的需求將會不斷翻倍再翻倍,而且每個人都想吃得更好。但當在書裡看見一群比我更聰明也更勤勞的人,是如何基於使命感或對金錢的追求,那麼努力在解決問題並追求更多可能性的時候,不免讓人覺得或許還是可以期待的吧。
快點來賺我的錢,期待在很久以後的明天確實吃得到什麼。
佛系AP連結:明天吃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