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

雖然看過電影,但我並未讀過本書作者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知名作品魔球。不過一讀完本書簡介我就確定不看不行。兩個天才心理學家改變世界的故事,這實在太有趣了。


雖說本作開場看起來像要從NBA選秀的常見謬誤,切入人類決策過程的各種科普探討,不過實際上那只是引子,目標是要介紹以經濟學為首的當前人類諸多學術領域,如何受到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兩位心理學家,對於人類決策非理性面貌的跨時代研究影響,還有他們的斯人其事與其複雜而深刻的友誼。



這兩位學者都是以色列猶太人,不過背景完全不同,丹尼爾.康納曼出生於法國,是曾有過拼死逃難與偽裝身分經驗的納粹受害者,個性悲觀內向並常常自我懷疑。而阿莫斯.特沃斯基則是土生土長的以色列人,樂觀、自信,喜歡成為人群的中心。


個性截然不同的兩人唯一的共通點,顯然是,呃,都是天才。這樣的認定既顯示在兩人優越的學術表現上,也蘊藏在他們看待各種問題時精闢的切入角度與思考模式。於是在那個希伯來大學還是處於炮火中的草創時期,康納曼和阿莫斯兩人都是該校心理學系的台柱。


然後讓這樣等級的學者從軍,甚至還都派上第一線乃是一般國家難以想像的安排,但顯然在那時代的以色列這稱得上理所當然,希伯來大學多得是優秀學者投身戰場而且再也沒回來。看到當下簡直難以想像,但思索過後我想,對這群看過或至少被奧許維茲與其所代表的一切震撼過的人們來說,自己拿起武器的戰場離最深沈的恐懼與絕望大概仍段不短的距離吧。


也幸好本書兩位主角都平安生還,康納曼離開前線後,在以色列軍方應用自己的心理學長才協助甄選軍官與培訓飛行員等各種計畫,阿莫斯則繼續在戰場上執行各式各樣的戰地任務。閱讀他們的經歷,也等於讀到以色列人如何撐過初期那段充滿無盡炮火的艱困時光。


或許因為是在那個科學至上的樂觀年代建立的小國,於是以色列的軍隊相當願意應用各種學術專業,心理學更是其中極受重視的領域。但說是這麼說,不管心理學理論再怎麼受重視,但還是會發生像贖罪日戰爭那樣明明跡證很明顯了,決箱者仍舊視而不見最後開場大失血的慘狀。


只能說人的思維要陷入誤區未免太過容易,因為大家真的都比較喜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連帶這種判斷繆誤正是康納曼與阿莫斯兩人的研究重點,為什麼人們決策時會忽視實際上的機率,做出一些基於某種微妙想像的錯誤決策呢?


人類會傾向規避損失,並在有利可圖時勇敢冒險。但下判斷時往往不是針對問題本身,而是針對描述問題的方式做處理,而且擁有強大的腦補本能,一但想到某個(看似)具備合理性的推論,接下就很可能會自動過濾線索,讓自己看見的一切全都為已經準備好的答案服務。


兩位學者在他們合作的論文中對此提出諸多探討,詳細當然複雜許多,也很難簡單敘述。總之透過研究他們發現明明人類的決策常會不理性,可當時的主流經濟學說卻總是假設人類的每個決定都出自理性。


明明實際上出錯的機率始終存在,有些擁有高社經地位的專家卻重視個人權威勝過一切,無視甚至禁止他人的合理質疑與不同意見。甚至這些都不是什麼愚蠢大眾限定的行為,不管是醫生、統計學者還是資訊科技專家,各行各業的專家都會因為直覺反應,而忽略機率做出方便卻極可能全盤皆錯的決定。


於是兩位心理學家朝諸多傳統的「理性決策論」學派提出反駁,透過嚴謹的研究與論述,震撼了一整代的各領域新興學者。在今日相關論點已成某種通論(儘管人們還是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因為,嗯,這就是大腦啊),閱讀這些論點是如何從新鮮出品變成理所當然學術基礎的過程,會令人為這份傳奇色彩而感動。


不過說到頭來本書仍非介紹相關心理學理論的科普書籍,它的重點還是放在兩位合作無間(至少曾經合作無間)的學者們一生的……愛怨情仇。不管從那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甚至非常動人的故事,比虛構故事還要戲劇化,卻又因為曾經真實發生過,所以讀來格外令人惆悵且充滿感觸。


話說康納曼與阿莫斯當年都是希伯來大學的台柱,又因為性格南轅北轍(特別是阿莫斯擅長用智商輾壓別人),所以在外人眼中多少覺得這兩人或許會有點王不見王的心節。不過實際發生的正好相反,兩人接觸之後很快結為莫逆之交,甚至照書裡描述我還很想形容他們根本是彼此的紅粉知己。


在那段共同研究的時間,兩人常常關在一間小教室裡然後談笑風生,某個人只講一句話另一個人立刻瞭解對方的意思與思考方式。這段關係緊密到他們的早期作品甚至兩人都無法判斷那個部分是出自那人之手,因為交流得實在太過緊密,甚至還造成兩人家庭與婚姻關係的一些困擾。


如果要掛濾鏡來看的話,自然是要多萌就給他有多萌。但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在看的時候只是非常感嘆,也是有這樣的關係,不管是人際還是學術上的。他們可以遇上彼此,無論是對這兩人還是對人類來說,究竟是多幸運的事?


總之在密切合作中,這兩人慢慢產出了震撼世界的論文,他們不只轉變了傳統的心理學界,更徹底衝擊經濟學界、醫學界與其他諸多學科。隨著這個過程兩人的名氣也逐漸上升,然後,不可免的,會有高低落差。


如果這兩人還是繼續待在希伯來大學的話,這段關係或許不會走到拆夥。但康納曼超展開式的拋妻棄子愛情故事,讓兩人很突然的離開那個已經轉向擴張與崇尚強權之道,離和平越來越遠、已不符合他們當初建國理想的以色列,相偕轉往歐美大學──儘管兩人以往都有過在美國客座時,一聽到贖罪日戰爭爆發就立刻想辦法回到以色列從軍的經歷。


(說到這個,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台灣男人很喜歡酸台灣女性不如以色列女兵,我只能說,呃,難道以為自己有像以色列士兵嗎?有幻覺就該改善喔。這就不提書中帶到以色列士兵PTSD的部分讀來其實讓人頗難過,總是把這種情緒硬壓下去其實也造成整個國家無法變得更加柔軟,一味強硬的結果就是今天這副模樣,甚至讓以色列人在世界各地的旅館業者眼中顯得_____,不過對喜歡嘴這種事的人來說可能不願意去理解或思考吧)。


咳,離開以色列之後,外向樂觀又好戰的阿莫斯在美國獲得了更多囑目眼光,又或者該說他的性格實在太適合在美國發展了。一聽到他要離開以色列,全美優秀大學想盡辦法搶人,而史丹佛大學更是憑藉踹開一切制度與規定的快速反應成功接到大師。


相較之下當時的康納曼年紀較大、名氣也被阿莫斯蓋過,加上性格較為內向,於是在求職路上儘管也不到困難但對比之下的落差絕不能算小。而兩人間的關係也正是從這份落差上開始出問題,離開希伯來大學後兩人不再能零距離合作,拉開距離的結果就是以往面對面的化學作用在書信中降低許多。


同時間阿莫斯的衝天名氣也讓他開始得意洋洋,就算康納曼一開始不在意,但久而久之還是會被那股傲氣刺傷。更別提當年在希伯來大學時,其實是強勢的阿莫斯擺低姿態在討好性格纖細憂鬱的康納曼,所以事到如今的反差自然會更加刺傷他。


但物理距離容易讓人忽略人際問題,阿莫斯繼續他快樂高調的學術生涯,偶爾還會說出頗為過頭的強勢宣示。面對這種狀況康納曼也只能在心裡默默咬手帕,儘管他的學術地位也隨著時間過去緩緩上升,但落差一旦存在便很難輕易撫平內心糾結,更別提阿莫斯本人有時還會一不小心把傷口用力撕開來。


結果就是很常見、連心理學家也無法避免的,當開始看一個人不順眼時,接下來對方做什麼也都只會惹人厭。而在康納曼這樣內心戲滿點的人眼中,阿莫斯開始成為他的壓力源,而兩人學術方向的興趣差異也造成隔闔。


康納曼對數字沒多大興趣而渴望探索更多的人性,偏偏阿莫斯熱愛分析數字、跨領域、新領域還有大量筆戰,而且還非要跟人家戰到你死我活不可。這下別說學術合作,對丹尼爾來說光是收信或談話都已成為一大心理負擔。


於是儘管剛開始作時兩人簡直就是彼此的靈魂伴侶,但最後幾年那怕論文依舊由兩人共同署名,但貌合神離的形容也已經可以端上台面。丹尼爾去意堅決,阿莫斯仍想挽回卻做不到,兩人實際上都已經開始和別人合作了。


也因此我對書中提及這段時間,兩人接受精神病學教授邁爾斯.修爾訪談,談論合作過程時的描述格外印象深刻。在接受訪談當下兩人都還在努力不要拆夥,講出來的話都在粉飾太平希望繼續維持關係。但多年後丹尼爾自己回頭聽這些訪談的錄音,只能苦澀的發現到,嗯……其實那時候已經走到盡頭無可挽回了呢。


這種多年後回顧才赫然意識到終點的描述總令我感觸良多,只是考慮到書中提及的兩人性格,我想就算拆夥也會是場漫長而且和平的道別。更重要的是兩人本性都是高潔的,所以絕不會搞出什麼心理學界知名公案之類的慘劇。


但這故事最惆悵也最戲劇性的一點就是,那怕心理上已經準備好了,終歸來說兩人從來都沒有真正完成拆夥。因為就在丹尼爾下定決心向阿莫斯道別的幾天後,他接到電話,阿莫斯告訴他自己得了癌症,只剩六個月的時間,而丹尼爾是自己知道消息後第二個想告知的人。


我們永遠是朋友。


拆不開的。


不難想像丹尼爾.康納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兩人當時的心情如何,但恐怕也永遠無法感同身受。那實在太複雜也牽涉太多。對外界隱瞞資訊的阿莫斯,還是如同往常一樣開朗的過著他的日常生活。一切照舊,因為他可沒打算只因為快要死了,就去做原本不想做的事,。


最後半年丹尼爾時常陪他聊天,而當阿莫斯真的離去以後,公認應該由丹尼爾來唸悼文。再來就是,雖說不到人走茶涼的程度,但當兩人合作的論文持續影響著人類,但康納曼又是兩人中還活著的那個時,他在學術界的地位也逐年上升。只是說到頭來對此時此刻的他來說,這已經不是重要的事了。


除了繼續做好研究外,不然還能怎樣呢?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記錄的是兩個聰明人的生平,還有一段比婚姻還要緊密的夥伴情誼,兩個天才黏在一起然後決定分開,結果永遠分不了的故事。


書中對兩人研究的重點,比如價值理論或者決議繆誤等等,以淺顯的文字進行了不少介紹,不過無論如何描述重點仍放在兩人的關係。也因為他們都出身以色列,於是讀者也能從中看見剛建國時的以色列狀態,感受那份緊張、急迫、犧牲奉獻與激烈的戰火。


以上種種都為本書增色不少,而兩位心理學家的故事又是那麼動人且戲劇化,於是讀這本書的感覺根本是不知不覺間欸竟然就看完了。所以說真的想要知道他們的研究成果,那我會比較建議直接去看相關科普作品(丹尼爾自己就寫了一本,雖然台版快思慢想被譯者洪蘭弄得很悲劇囧,可以拜託她以後高抬貴手嗎?),因為這本的看點主要還是放在人與人之間的故事與歷史的重量吧。


最後,最後就是提個不重要的花邊,書中提到阿莫斯本來想成為詩人,但實在寫不出什麼好作品只好改當心理學家(不過求學期間倒是和以色列國寶級詩人達麗亞.拉維科維奇成為好友,我只能說,這個人顯然很容易受到充滿才華的混亂悲觀者吸引,看看他後來合作期間根本把康納曼當冰山美人在哄)。


看到書中描述,有許多心理學家是因為寫不出精彩的文學創作,心碎之餘只好改當心理學家的描述讓我忍不住笑了,嗯,術業有專攻?咳,反正作為一部讀來非常豐富的紀實類作品,我很喜歡這本書。


萌死人不償命太值得看的AP連結:橡皮擦計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