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8日

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The Maestro.2019)

大概因為疫情的關係電影院檔期變超涼,結果就上映了這部2019年的作品。而且明明是電影,宣傳文案卻寫成紀錄片這麼的莫名其妙。但電影不錯,是我的菜。故事描述在1940、50年代的好萊塢,配樂家還不是什麼受到重視的角色,當時有位名為馬利歐.泰德斯科 (Mario Castelnuovo-Tedesco)的作曲人。


這位老先生替百片以上的電影譜寫過配樂,卻只有少數幾部得以署名,更無法像現代知名電影音樂人得以施展手腳並獲取名氣與財富。但他的學生名單講起來星光閃閃:安德烈普列文 (Andre Previn) 、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傑瑞高史密斯 (Jerry Glodsmith)、尼爾森萊德 (Nelson Riddle)、亨利曼西尼 (Henry Mancini)、蘭迪紐曼 (Randy Newman),沒錯,這些名字列出來根本配樂界ALL STAR的作曲家全受過他指導。


本片以馬利歐和法律人暨作曲家傑瑞.赫斯特 (Jerry Herst)間亦師亦友,親近又忍不住暗中較勁的微妙關係,來述說一則關於好萊塢的未竟之夢,而這個未竟之夢總個來說,也與每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的期許與失落緊密相連。


電影一開場我就被馬利歐評斷學生的敏銳度給吸引,他可以光靠幾個小節就聽出彈鋼琴的是個法律人而且有天分;或者果斷且殘酷直白的表示,有些人與其想靠音樂吃飯,還不如去當建築師生活會比較順遂。


畢竟這個業界是如此殘酷,想靠作曲養活自己真的很困難。但對有才華的人來說,那樣的機率存在而且可以期待,而將眼前的原石打磨出光輝正是老師的專業所在。於是馬利歐對有才華之人會展現完全不同的殘酷:要求學生挖掘出自己的全部。


不用說故事的主角傑瑞.赫斯特被認定有才華,但馬利歐施展在他身上的右腦教學法還是常常讓我感到恐懼。每堂鋼琴課都像某種危險的心理治療,老師要求學生刨出自己最深層的一面,他就是要鑑賞那一面所帶出的屬於個人極致的音樂,但隨著音樂被引出來的其他東西,學生得自己去克服才行。


傑瑞克服了,誠實的面對自己對人生失敗的恐怖,甚至還帶點解脫的感覺。但我不禁覺得肯定有人會因此崩掉,因為那種不加思索深入挖掘,並在此之上要求掏心掏肺拿出優異表現的作法,有些人能從中得到很多,但想必也有人無法忍受甚至感覺被傷害,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是收獲豐厚卻也兇險的鋼琴課。


可即使馬利歐在自家琴房宛若神明,但出了琴房踏出家門就又是另一回事。替米高梅撰寫配樂的他不得不忍受來自片廠的剝削與對專業的踐踏:知道米高梅的那隻獅子嗎?我現在要去見他們的火雞。


片廠制時代即使是當紅導演與明星也大多是電影公司的打工仔,雖說在1940年代這個制度已經開始瓦解,但風潮與金流還沒吹到電影配樂這領域來。即使是現代還沒出頭或不夠知名的配樂家仍會受到各種剝削(比如迪士尼最近的重播不付版權費),就更別提那個時代了。


於是在這部片裡我們會看見馬利歐受到各種現在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指示:配樂旋律性別太強會影響觀眾關注劇情,不要替角色安排主題,平淡就好不需要風格,你們這些作曲家老愛以為自己是音樂家,醒醒吧,明明就是個打工仔啊!


儘管在學生眼中的馬利歐看起來是如此自信、強勢且充滿智慧,但在好萊塢的世界裡他卻侷促、不安且無所適從。儘管關於配樂總是有因時制宜的情形,沒有一定要怎樣才好的道理,但電影裡那種對專業毫無尊重的態度仍讓人不舒服。


作曲家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好萊塢成為業界明星,而那時代馬利歐儘管靠著替電影配樂獲得穩定收入,對他的學生來說已儼然算是成功人士,可實際上他卻無法受到業界管理階層的尊重。


當傑瑞因為機緣巧合意識到這份差異卻依舊對馬利歐抱以尊重時,兩人間的情誼也因此更進一步。人類總渴望自己能重要到滿足個人對尊嚴的需求,可現實大多時候這都是種奢望。


好萊塢是個殘酷的試煉場,無數的人們懷抱夢想來到此地,可大多數人最後都只能在失望中放棄。曾經短暫成名但當時卻沒有全心投入,幾年後又回頭渴望能用音樂養活自己的傑瑞,以及無比渴望能夠真正成為音樂家的馬利歐,都在渴求自己所期望的成功而不可得。


和史特拉汶斯基與帕格尼尼是朋友,卻因為猶太人身分在二戰時不得不從義大利逃往美國的馬利歐,肯定比誰都覺得自己時運不濟而未能一展所長。當馬利歐獲得替奧森.威爾斯的名作上海女人((Lady from Shanghai.1947)配樂的機會時喜不自勝。


但當奧森.威爾斯決定這回他要自編自導自己作曲時(但沒有成功,後來還是另外找其他人來作曲),憤恨不已的馬利歐在酒醉後,忍不住踐踏了自己其實也覺得有天分的傑瑞。


人在自尊無法獲得滿足時,常會忍不住以傷害他人的方式獲得暫時性的滿足。馬利歐和傑瑞就算亦師亦友,私底下卻又無法不暗中比較。希望自己喜歡的人能成功,卻又苦澀的希望學生別超越自己,或至少不要太快把自己比下去。


等到馬利歐好不容易獲得在電影上署名的機會時,結果等到的是一部不怎樣的電影胭脂虎(The Loves Of Carmen.1948),譜好的曲子還被惡搞並插入詭異且來源不明的音樂。


看著這樣的馬利歐,傑瑞開始對自己原本的目標產生懷疑。於是當他終於獲得進入好萊塢的機會時,看著早已身處其中隨波浪翻滾的馬利歐,那張入場券突然不再閃閃發光。


於是看著看著觀眾會發現「我的學生都是配樂大師」根本不是傳記電影,雖然有稍稍提及1940年代的好萊塢配樂界及一些底層逐夢之人的生態,但整部作品的重點仍在於人類在夢想與社會價值觀之間的拉扯,以及為了填補尊嚴而對成功的深切渴求。


不管嘴上講得再好聽,但興趣很容易會變成某種因為(好像還算?)擅長,所以看似足以用來證明自己的工具。儘管對某事的喜歡裡頭不會完全沒有真摯的成份,卻又無法否認對人類而言更重要的,往往仍是社經地位能否帶來自信與快樂。


追逐夢想的過程通常也是追逐金錢與名聲之路,如果沒能藉由夢想取得後者,那又有多少人能永遠快樂的奔馳下去呢?有些人確實可以,但大多數的人就算不至於痛苦,多少仍感覺苦澀。


於是看著為了尋求心靈平靜回到義大利就任音樂學院院長,卻已無法適應環境劇變的故鄉,最終決定回到好萊塢繼續卑微的替電影配樂的馬利歐,傑瑞也做出決定。他喜歡創作音樂,但也已經認清自己不想要怎樣的人生。


最終傑瑞在馬利歐教導下可以演奏並撰寫出更棒的樂曲,可也正因為看著馬利歐那苦澀的生存方式,讓他決定回頭成為律師。往後的人生裡以法律為業的傑瑞獲提名成為法官,同時以業餘的方式繼續創作,留下些小有名氣的曲子。


至於馬利歐?嗯,他的人生沒再起什麼波瀾,擁有穩定但不太能滿足期待的收入,在一百多部電影裡留下自己的生命痕跡,在許多電影配樂大師的學習之路上幫了把手,最終平淡的結束自己的一生。雖說幾十年後會有以以他為主角的電影,但也不是什麼磅礡感人的歷史傳記大片,只是重點不完全放在他身上的溫馨小品。


最終不管是馬利歐還是傑瑞都沒能活出完全符合自己理想的燦爛人生,他們都不得不以苦澀的方式看開以勉強獲得心靈的平靜。在這世界能夠完全達成理想的終究只有少數人,大多數的人都像馬利歐和傑瑞那樣,要不靠著自己不甚滿意也不怎麼受到重視的工作謀生,就是向社會價值觀妥協乖乖走上眾人肯定的道路,但骨子裡還是倍感缺憾。


本片的IMDb分數不太好看,我想可能是因為期待落差的關係,這部的重點真的不是什麼偉大的電影配樂大師與他時代的故事,而是關於夢想失落的老生常談。整體表現很平均,有適度的笑點與溫馨,也有恰到好處的感傷、無奈與苦澀,演員表現與節奏拿捏都十分到位,基本上沒有明顯的缺點。


如果不過度期望這是一部深入詳述時代背景、業界狀態與角色生平的傳記電影的話,倒也是不錯的小品。也因此本片的中文文案除去不知道為什麼變成紀錄片之外,想來也有點殘酷:「傑瑞.赫斯特與馬利歐.泰德斯科教學相長的互動關係,足以讓當今音樂教育者、家長與音樂相關科系學生所借鏡」,呃,那個,所以是想透過這部片告訴音樂業界師生什麼呢?


對啦,這業界每個人終究都得跳進同一個池子裡競爭就是那麼多的錢,彼此不得不暗中進行各種競爭並充滿糾結,而最糾結的是搞不好還養不活自己,就算養得活多半也不會是很有尊嚴的生活。說真的考慮到也許一輩子都會這樣,倒不如去找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好工作以免餓死,比如建築師?


嘛,這是沒什麼夢想但即使如此還是得活下去的故事,興趣不是不能當飯吃,只是那個飯不見得很好吃。觀賞本片時我總一直想起加菲貓作者吉姆.戴維斯給想成為漫畫家之人的十條建議,其中有一條便強調在能靠畫漫畫養活自己之前,先去找份不會餓死自己的工作。


但就算可以養活自己,後面的關卡還是很多,最終人們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對於自己那個所謂的興趣是否懷抱真愛,又願意為此做出多少犧牲,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麼?馬利歐和傑瑞最後都對這些問題心知肚明,但有時也正是因為把自己剖析得如此透澈,比誰都更深刻的意識到自己就是那個死在沙灘上的前浪,所以才更能純粹的去追逐已不計回報的理想。


我喜歡電影結尾這句話:或許我們無法做大事,但可以懷抱深刻的愛做小事。


敬所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失敗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