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9日

法蘭克.卡普拉電影心得集 1 前言與關於海斯法典前後的事

會開始看法蘭克.卡普拉(Frank Russell Capra)的電影,是因為看了Netflix講述美國五位大咖導演二戰入伍經歷的紀錄片,「五人歸來: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說來尷尬,作為這部紀錄片主角的五位導演,其餘四位不管是約翰.休斯頓、約翰.惠遜,還是約翰.福特(就別問我為什麼他們都叫約翰了)和喬治.史蒂文生的大名及其作品我之前都多少聽過,唯獨法蘭克.卡普拉這名字及其電影,我此前完全沒見過,偏偏關於他紀錄片又講了個太動人的故事。


那故事是這樣的:法蘭克.卡普拉以一名沒有背景的下層移民身分,成功登上好萊塢的大導演之位。他的電影在二戰前大賣特賣,既好看又有深度並始終追求著良知與美國夢,並有多部已成為影史經典的作品。


二戰結束後,回歸好萊塢的法蘭克.卡普拉累積出更多心得,集畢生功力拍出集生涯大成的好作品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誰知卻踢到滑鐵盧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對此悲痛的他太過失落,往後沒再怎麼拍過電影。


但即便如此,他的電影始終沒從觀眾心中消失,不但越活越好還始終維持影響力。當初那部大賠的風雲人物不但成為經典聖誕電影,甚至還影響了往後一連串的科奇幻作品。於是多年後當法蘭克.卡普拉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領取終生成就獎時,他這麼說了:不管別人怎麼講,你都繼續拍,反正拍下去就對了。


對觀眾、對創作者、對同時既是觀眾也是創作者的人而言,這真是個超級動人的故事。連帶我也一頭栽進這位導演的作品裡,還因為倉鼠性格的關係能找到的都儘量找來看。


神奇的是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的電影竟然還蠻好找的(至少比約翰.休斯頓或霍華.霍克斯的好找太多啦囧)。當然默片時期、早期與晚期的有聲電影還是存在難度,但這位導演創作黃金期的電影在中文圈原則不難找。


結果不知不覺間,我看了他十幾部電影,也對這位導演有了更多瞭解。同時間,也發現紀錄片講述的故事不能說全錯,但好像很多地方都微妙又怪怪的……不過無論如何,五人歸來還是很好看,我也很高興能認識這位導演。


這系列的電影心得之前在噗浪上貼過,最初的打算是全數發表過後匯集起來,加個頭尾弄成一篇文章貼到部落格上。但隨著一篇篇心得貼進同一個檔案,並眼見那個檔案內容逐漸肥大化……不,這種字數暴力的程度連我自己都不想讀,還是分開好了(等全系列寫完我再總結公佈全文字數 <- 沒人在乎這種事)。


在噗浪上發表時這系列是照觀看順序發,不過既然放到部落格上了那就重新洗牌,改依電影上映年份排列。每篇心得的內容原則上跟噗浪版類似,不過會依照部落格的性質調整段落順序和內文。另外也有部分心得在看過更多作品、並更瞭解導演生平後,因此產生變化或更多的想法。


然後也是因為開始看法蘭克.卡普拉的作品,讓我跟著一頭栽進好萊塢黃金時期的世界。然後看這時期的電影便很難避開前海斯法典時期好萊塢電影(Pre-Code Hollywood)這個屬性,這邊也看到、那邊也看到,久而久之自然感興趣然後看了一些資料。


近來陸陸續續看了一下前製片規範時期、還有因為這些製片規範而這裡扭那裡扭的電影與拍片過程。在噗浪上寫心得時因為懶(欸)所以都只簡單提一下而已,不過其實一直以來都想好好談談這件事。


對好萊塢黃金時期以降大約二十年間的電影,這套規則及其歷史在脈絡上無法忽略。大多數觀眾都知道這套規矩為作品帶來一套莫名其妙的標準及限制(或至少記得電影神鬼玩家裡那段針對電檢標準的諷刺情節),但我覺得要深入去省思誕生出這套規則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結構,對理解在這些限制下的電影也有其重要之處,所以忍不住覺得有必要介紹一下當個打底之用。


結果寫著寫著,變成一篇獨立的肥大化前言,甚至可能不適合作為單一導演的系列心得的前言 ~(囧)但算了,反正寫了都寫了,這是我自己的部落格嘛。總之,這邊先來介紹一下Pre-Code Hollywood。


簡單說就是現代觀眾常會有舊時代都很保守的錯覺,但人性就是人性,腦洞開起來總有很飛躍的時候。1920 ~ 30年代的美國雖然想像起來很保守,但其實爵士時代的女性是相對自由且勇猛的,現在那些保守印象的來源多半是基於40、50年代的美國中產階級生活。


何況考量到人性誠實的一面,以及人類社會從來沒有真正乾淨過的現實,於是……二十一世紀的人愛看的東西,二十世紀初的人也愛看,而有人愛看,自然就有人狂拍。在那個電影產業剛起步並欣欣向榮的時期,不管是海斯法典還是分級制度都還沒出現。


儘管各地區都有大大小小的審查制度找麻煩,卻限制遠沒有後來那樣的嚴苛。不管是為了票房還是純粹創作力顯現,各式各樣百無禁忌的踩線電影層出不窮。毒品、犯罪、裸露、同性戀、跨種族結合、混亂露骨的性描寫、強大獨立的女性角色等等,讓保守勢力崩潰的元素百花齊放,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


踩線的東西總是有股特別的吸引力,於是為了吸引觀眾,多的是以踩線為號召的電影。這之中也會產生各種有趣現象,比如說在那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犯罪電影提供了底層男孩突破階級限制的希望,連帶也讓衛道人士超擔心看太多犯罪電影,男孩都學壞的話要怎麼辦!(根本就那時代的電玩唄)


而和現在的羅曼史、言情小說與少女漫畫看書系有些會充滿性描寫一樣,那年代很多充滿性描寫的電影,主力觀眾群其實是年輕女孩,甚至還被幹譙說現在之所以差勁電影那麼多的理由,都是滿腦子糟糕物的女人害的。更別提這時候衛道人士又冒出來非常擔心,可惡要是這些電影害得我國處女量減少,而且女人將來都不純潔也不遵守婦道的話要怎麼辦!


如果各位覺得這些批評充滿似曾相識的感覺,那我得說在這方面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雖說前海斯法典時期的電影藝術成就高低不一,但無論如何皆以生猛有力的方式體現了那年代的社會景象。


但現實是殘酷的,而且這世上有三種人不喜歡面對現實:歧視者、既得利益者,還有歧視他人的既得利益者。這些人的包裝紙視情況可能是衛道人士、社會賢達,但也可能是憤青或想像的1%,甚至平時看似友善但一戳到就剉起來的大叔大嬸,總之就是,呃,包裝紙非常多元。


而且我們真的不能忘記那也是一個政治運動極度狂飆、政府也還沒那麼講究人權的年代。早在海斯法典出現以前,全美各地便已漸漸產生各式各樣的審查機制,而當彼時的美國最高法院大筆一揮,說電影基於廣泛普及於公眾的特性,理應不受言論自由保障而該受到規制時,更讓審查成為一種理所當然。


如果說最高法院這判決讓保守勢力撿到槍,那隨著好萊塢明星效應產生的狗仔文化,以及同時間連環爆發的名人醜聞,在降低電影界在公眾眼中評價的同時,也給了保守主義者更多武器。彼時要求政府介入的聲浪不絕於耳,而主要片廠也已經受夠標準不一的地區性審查機制,決定索性弄個業界統一審查機制來妝點門面。


1922年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America (MPPDA)正式成立,並重金禮聘彼時和好萊塢關係比較接近沒有關係,但除此之外因為出身中西部望族形象良好,和很多地方、特別是華盛頓關係良好的共和黨要員威廉H.海斯(William Harrison Hays Sr)出任門神、咳,我是說主席。


在這段時間海斯做的主要是透過自己的關係與政治手腕替好萊塢提升形象,也就是說最初的MPPDA其實性質比較接近現在的公關與遊說團體。但隨著經濟大蕭條發生,片廠為了票房開始狂下猛藥讓電影情節更加激進,同時羅馬天主教在二零年代末期態度從原本中立轉向嚴格並實際展開抵制後,風向開始產生變化。


1930年前後以天主教為主的保守勢力提供了一份審查標準給當時的MPPDA,在海斯首肯下這份審查標準成為後來知名的海斯法典(Hays Code),並正式頒布成為業界規則,未來將由海斯辦公室據此針對電影展開審查。


社會賢達莫不期盼能藉此整治時下各種糟糕又傷風敗俗的電影,但尷尬的是,這個海斯法典剛推出時,基本上,呃,沒太多人鳥它。當然審查還是有進行,也有電影被確切的惡搞(最有名的苦主大概就霍華.克斯的疤面人),但反對審查的輿論也有其聲量。


更重要的是雖然這規範冠以海斯之名,但海斯先生本人其實對審查電影內容這事沒很熱衷,「意思意思就好,有那麼嚴重嗎?」大概是對他心境蠻貼切的形容吧。於是儘管審查確實存在,但這網子網眼很大,不是不撈東西,但漏網之魚也有夠多。


畢竟當片廠都發現不鳥法典也可以錢照賺、馬照跑、舞照跳的時候,根本沒多少人會想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血腥色情暴力社會黑暗面有什麼不可以,剝削剝好剝滿錢也賺好賺滿。於是好日子又過了幾年,來到1933年末,保守勢力終於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對勁,我們用心寫了個法典你們也高興的收下說會照做,結果根本只是裝飾用!


這樣下去可不行,於是以羅馬天主教為首的保守勢力再度跳出來,猛力砰擊好萊塢正在用電影腐化美國社會,同時間民主黨總統小羅斯福上台執政,斷了海斯本人對華盛頓的政商關係,而小羅斯福大政府主義的執政方向,也讓美國政府介入好萊塢電影審查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高。


而公權力介入是彼時好萊塢各大片廠高層最害怕的事情,一方面是這等於把控制權完全交出去任人宰割;另一方面是在那個全球政治局勢瞬息萬變的年代,好萊塢片廠的大老闆有另一個更害怕的點,那個點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完全是意料之外可情理之中:


當時美國大片廠的老闆與公司高層幾乎都是猶太人。


拍電影是二十世紀初的新興產業,自然有很多帶著生意金頭腦的猶太新移民,判斷與其在傳統產業的紅海頂著不利條件戰鬥,不如直接跳進藍海游泳。加上猶太人重視社群關係的傳統,大家有樣學樣親戚一個拉一個,不知不覺間西岸好萊塢片廠高層便這麼成為猶太人的天下直至現今。


當然,現在已經很難想像堂堂歐美民主國家的資產階級,會單純因為種族身分便被國家帶頭清算、鬥爭然後失去一切,但在二十世紀初期不是這麼回事。那是獨裁和民主還可以理所當然擺在一個貨架上供人挑選、甚至人們還真覺得這兩個東西合該擺在一起挑選的時代,也是一個不怎麼講究人權、特別是少數族裔與弱勢者人權的時代。


彼時歐美國家的反猶風氣高漲,而且歐洲情勢已逐漸失控,更別提屢屢刷下限的德國(但當然我們都知道,德國、不,歐陸的下限在這時候根本還沒真正開始刷)。然後美國社會在這方面也好不到那裡去,甚至常常會聽見美國應該要比照辦理、大力清掃的呼籲時……說真的,是人都會怕。


某方面而言,如果當時美國片廠的高層全是WASP的話,可能1930年代保守勢力的審查子彈可以被金鐘罩全部擋掉也不一定。畢竟觀眾的欲望非常誠實,有些片子根本還越罵票房越好(可能因為嘲諷度太高,也可能是想在心裡UCCU,海斯本人還刻意隱藏電影越被審查機制針對,票房就越好相關的統計數據)。


但當這群片廠高層都是猶太人,而那時候報章雜誌上所謂有識之士呼籲的內容是,我們要清除電影產業裡的邪惡猶太人時……說真的,只要回想起過去幾千年猶太人各種倒楣的歷史大事紀,不管再有錢再有地位照樣變成抖抖狗。


以史為鑑已經夠恐怖了,但還沒完,想像一下每天打開報紙、收到歐洲親戚信件時,常常看見歐洲某國又訂了花式搞猶太人的新政策時……呃,還能怎麼辦?為了避免激起反猶情緒,最終這群片廠高層只能想辦法證明,他們絕對是優良公民代表,絕對比誰都更加堅定的捍衛道德教條守護社會規範。


你們說我們是壞猶太人拍壞電影破壞社會,沒有的事,馬上審好審滿給你們看!


於是在1934年,幾個大片廠的高層主動跳出來成立審查機構The Production Code Administration (PCA)。海斯先生審查都玩假的,好,那就讓海斯先生下台(反正現在換人執政他也沒用了 <- 喂),我們這次換約瑟夫.布林先生上場做主,而且這位布林先生真的超愛審查整個審好審滿。


從此之後直到1968年為止,PCA抓著海斯法典與一連串莫名其妙的潛規則,開始拍之前先審劇本,拍完以後看不順眼就再大剪特剪的種種嚴苛規制,這一切全是為了維持好萊塢電影內容的純淨美好。


在這段期間沒通過審查的電影要先被罰二十五萬美元,而且雖然沒強制不給上映,但沒過審的電影基於各種大人的理由,基本上就不可能上映了。這主要是難以正常宣傳並找到戲院上映,再加上容易被抵制,所以就算上映也很難回本。


於是一個在種族歧視下為求自保展開的業界自主規制,因此成為極之強大且無孔不入的絕對自主規制。儘管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比起公權力進場可能造成的更大傷害,或許當年這套自主規制是替好萊塢創作留下更多自由沒錯。


但即使如此,這份限制還是傷害了很多作品、消滅了許多更好的可能性,也讓整個人類文明(考慮到好萊塢電影的文化影響力)承受了難以量化的損害。


(像庫柏力克早年拍爭議題材蘿莉塔時,為了避免片子拍好了才發現上映不了,不得不把電影剪到支離破碎的慘況,索性把劇本拿給MPPDA的大頭私下徵詢意見,得到承諾後才正式簽約開拍。


不用說整個過程繼續被大改特改,改到庫導後來受訪都忍不住抱怨,他當然知道小說的精髓在於主角對蘿莉塔的態度從純粹肉欲到真愛之間的變化,但肉欲戲大人就不准拍啊!連暗示得太明顯都不行只能給他用飄的飄過去,悲憤啦,早知道難搞成樣我根本不會碰這個題材,彼得.謝勒快點搞笑!)


於是當我們今日回顧好萊塢那個屈服於保守勢力價值觀,進而對創作自由展開各種妨礙的時期,以及諸多因此受限到莫名歡樂或單純被各種惡搞的作品時,絕不能忘記的是,促成這些管制的背後深層因素乃是各式各樣的歧視。


究竟讓觀眾後來幾十年在電影裡,看不到肉看不到暴力看不到很多社會爭議的魔王是什麼?


是歧視。


那怕在海斯法典剛上場時,觀眾是以噓聲面對這種審查,也不無這種審查非常不美國的評論。但最終片廠還是因為害怕歧視,決定遵循保守勢力的價值觀,而消費者拿這決定根本沒皮條。


這些造成歧視的價值觀討厭在電影裡看見邪惡的東西,於是電影裡從此不能出現邪惡的東西。至於邪惡為什麼會被認定為邪惡,往往是因為這些事動搖了既得利益者以歧視作為手段,藉此鞏固並從中獲取特權的社會體制。


這些邪惡之物種類繁多,包括女權、同性戀、跨種族聯姻、底層階級以下犯上等等。保守勢力對此深深恐懼,害怕當前的秩序與其所建立起的舒適圈會有因此崩塌的一天。


那怕以現代角度來看那些看似猛爆的前海斯法典時代電影,依然充滿侷限、偏見與赤裸裸的歧視,但無可否認的是其中所揭示的多元可能性卻也不時令人驚豔,有些甚至威猛到不可能在二十一世紀的主流商業大片中看見。


結果說到頭來,現代那些滿腦子歧視,卻又指責追求平權者愛用政治正確毀了電影的觀眾,抱持的意見其實和當年之所以促成PCA成立的保守勢力的價值觀殊途同歸。而他們渴望的理想社會搞不好也很接近:性別歧視、性向歧視、擁護現行體制,或者至少作為想像的1%鞏固真正1%的特權,歧視自己想歧視的一切,不管實際上會不會害人害己。


儘管中間相隔快一百年,但兩批人都同樣不樂見電影往更多元的方向發展。這些人寧可守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看習慣又安全的舊套路,真是歲月靜好對吧?有時還會讓人滿心疑惑,這些人難道真的沒有腦力分辨,究竟是自己因為歧視不喜歡追求平權的嚐試,還是電影純粹拍砸了嗎?


不,我相信這種腦力人人有,只是不願選擇更寬廣的思考方式而已。


終歸來說,基於歧視的不公正批評會傷害整體電影的品質,甚至導致劣幣逐良幣的效應。也是當意識到這點時,我們才能深刻體會到惟有捍衛民主,追求性別、種族、性向、階級等各方面的平等,這世上才會有夠多元、開放而且健康的創作環境。


想想庫柏力克如果可以全力全開,我們將能看見怎樣的一樹梨花壓海棠?同時又因為這個平權社會瞭解一個制度良好的健康業界環境的重要,讓我們不用擔心會發生像巴黎的最後探戈那樣的惡質悲劇?


一個充滿歧視的社會,自然會創造出增強歧視的創作與產業結構。於是當我們想追求平權時,當然也必須適度制衡這些傳統的體制缺陷而非維持它。不管是選角、劇本還是從業人員性別比與薪資差異,都值得一再檢驗、討論、爭取、改革,好還要更好,直到有天變得公平為止。


於是在最近這個特定角色由女性或有色人種演出時,便會有成群結隊的歧視者冒出來,大力砰擊那些追求平權嚐試的關鍵時刻,我想當代觀眾更該回顧從二十世紀三零年代起,曾經鉗制了好萊塢幾十年的自主規制的真正源頭。


惟有當我們藉由這段歷史理解到,任何形式的歧視最終會成為一把指向自己的槍時,才能理解平權的真諦與必要性。昔日的電影審查以捍衛社會純淨為名,建立在歧視之上的種種可笑作為,正如同今日反平權觀眾以捍衛藝術為名,動用言語或肢體暴力攻擊所有不合己意創作的卑劣行為。


這些行為與思考模式的本質都同樣基於歧視,而歧視會腐蝕所有美好的事物。


事到如今已無法知曉,如果三零年代好萊塢沒受到這種莫名其妙的審查標準控制,繼續衝撞下去的盡頭會創造出什麼。但可以確定的是因為海斯法典被嚴格執行,所以大量自主規制強化了各種歧視在文化裡的力量直至現今,並養出一大堆已經習慣歧視習慣到看見其他可能性,就崩潰跳腳還自以為有理有品味的二十一世紀觀眾。


雖說就算當年沒有審查大概也不會創造出什麼大同世界,而且以二十世紀上半葉紛亂的政治局勢來看,恐怕也很難迴避審查體制的出現。但身而為人我們總還是可以有一個夢,想像更多能反映現實且不同於傳統思維的優秀電影,能以其文化力量改變當前這個殘酷的社會。


雖說這篇是法蘭克.卡普拉電影心得集的前言,但我就這樣一路談海斯法典談成這樣,好像也跑題跑太遠了沒錯。但想想其實也無所謂,畢竟終歸來說這種極度理想主義的思考模式,本身就非常的法蘭克.卡普拉。


畢竟這位導演作品的一大特色,便是毫不掩飾的用力宣揚極度理想化的政治理念。而且有時他挑戰起來是非常威猛的(儘管我懷疑導演本人根本沒想那麼多啦),比如在海斯法典被嚴格施行之前拍攝並上映,大談黃白戀情的袁將軍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1933),正是其中的經典範例。


儘管以當年的觀眾反應來看,這個描寫跨種族戀情的挑戰結果華麗大失敗,甚至奧斯卡獎也理所當然的裝死,徹底忽視本片的藝術成就,可多年過後這部作品已逐漸得到其應有的評價。


而且終歸來說,冒險嘗試結果失敗跟連拍都不能拍完全是兩回事,這種劇情在PCA登場前還可能出現,PCA登場後就想都別想了。於是亞裔男把白人妹的故事直到現在依舊是商業雷區,在現實中更是各種悲屈。有沒有開始覺得平權其實也不是完全不值得追求的方向了呢?


身為一個會看電影的人,實在很希望部分同好別再靠夭政治正確很討厭,因為正確的事本來就該堅持。而且說真的,和快一個世紀之前的羅馬天主教等保守勢力有類似的思考模式,怎麼想都不是值得自傲並繼續維持下去的事吧?


畢竟片子拍得爛是一回事,追求多元可能性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時候對於創作新方向我們真的必須接受先求有再求好,期望每次都有什麼神作橫空出世改變歷史新方向未免不切實際。大多時候人們必得緩緩摸索才能爐火純青,而且這樣的作品要想獲得大眾肯定,往往也要靠前輩滿坑滿谷屍體堆出來的天時地利人和。


咳,真的遠來遠離題了,總之下一篇要介紹的是法蘭克.卡普拉與他黃金搭檔勞勃.瑞斯金合作的狂亂的美國(American Madness,1932),這是一個銀行家得同時面對擠兌、背叛與妻子外遇疑雲的忙碌故事……



法蘭克.卡普拉電影心得集 2 狂亂的美國(American Madness.19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