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永世之戰

這部對我來說是聞名許久的經典之作,台灣終於有譯本出版十分值得高興。開讀前不用說非常期待,看完後雖然和原先想像的不太一樣,但因為故事很有意思所以並不失落,仍是動人的作品。


故事描述突然遭到金牛星人攻擊的人類,為了爭奪在宇宙擴張的權力也為了捍衛自己非得反擊不可。出身美國的知識份子威廉‧曼德拉因此受到徵召,成為這場漫長戰爭的初期參與者。無奈的是,本以為不算太遠的役期卻逐步拉長,而且憑繁使用黑洞進行空間跳躍的結果,讓他每經歷一次戰役便與地球時間拉開更多差距,那怕人事全非仍不終止直到……


之所以會覺得永世之戰讀起來和原先想像的不太一樣,是因為早就聽說他是以越戰為藍本的科幻小說。那談到越戰自然會想起滿坑滿谷的悲慘故事,和那一大堆控訴感強烈的電影,於是在我想像中這是一部沈重冷硬又蒼涼的作品。


不過實際上本作比我預期的要來得沈靜許多,突顯戰爭荒謬那面的手法淡然中帶點無奈,這樣的冷涼風格我也蠻喜歡的。看見關於時間膨脹的設定,很難不想起海萊恩(Robert A. Heinlein)的Time for the Stars(4=71 / 探星時代),同樣都是在漫長的太空旅程中,不知不覺和故鄉時間越拉越開的故事。


但Time for the Stars是前往宇宙深處探索,永世之戰談的卻是場全人類無條件投入其中的……莫名其妙戰爭。基於某種理由人類必須打仗,而整個世界投入了那麼多,以至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某部分生活必須倚賴戰爭存續。


結果這場戰爭不知不覺間成了全體人類活著的意義與整個社會的終極目標。追求一場終極之戰的勝利想像起來固然浪漫,短期或許也真的很浪漫,可當時間一拉長,其中的荒謬意味便開始浮現。偏偏此時體制已經凌駕人性,於是所謂意義已成為所有人容許的無理。


本作在這部分並未採取直接控訴,只淡然的透過故事中漫長時光的流逝,來突顯整個過程的荒謬及可笑(主角常常會各種幹譙就是啦)。無法否認對戰當下的激情令人熱血沸騰,但除此之外的時間卻只有無盡的茫然與質疑。


物理法則讓士兵就感性上再也回不去早已物是人非的故鄉,面對變得陌生的地球,軍隊反而成為比較可以接受的安身之所。主角不算特別優秀的士兵,但也好到(無論是運氣還是實力)足以在戰火中生存下來。


不過,好吧,這麼說或許會讓人誤以為他身經百戰,但不是這樣的,而這正是本作的荒謬點之一。只要死的人夠多,那活下來的便能一路往上爬,縱使這評選標準建立在純然的科層及年籍上。好像有點道理又好像沒有,又或者說還能怎麼辦呢?對越戰及其影響有所瞭解的話,不難從故事情節中感受到影射及諷刺的地方。


但也就是這點,才令人訝異作者喬‧海德曼(Joe Haldeman)寫下的,竟是這樣一則幾乎可稱之為溫柔的故事。這場穿梭在黑洞之間的千年戰爭之旅,火花不多,絕大多數時間都消耗在移動中。主角無奈的在人類演變史中蜻蜓點水,偶爾為了保命奮命一戰,但更多時候是看著不知該稱之為進步還是奇異變化的發展隨戰艦燃料流逝。


於是我原本以為會寫好寫滿的PTSD實際上沒有,但因為實在出門太久了,所以還是很難回歸社會。還會因此經歷經濟大破敗社會結構崩解啦、現在同性戀才是主流啊不過別擔心我不會歧視你們異性戀的、我們已經超越過往的紛爭現在是愛與和平的時代,啾咪我們不打了……主角表示:


就樣主角每隔一段時間從戰場上歸來,就再經歷一次巨大文化衝擊的安排我很喜歡。主角還是他自己,卻一次又一次經歷社會價值觀的劇烈改變,以往覺得重要的東西全部都被顛覆,在這情況下戰爭的意義自然變得很荒謬。短暫的戰爭過程也相當引人入勝,主角面對同性戀才是社會主流之變化的各種反應令人芫爾一笑,而故事的結局……嗯,這邊當然不劇透,但我喜歡這個結局。


然後閱讀本書大概也很難讓人不想起描述孤單老人志回春從戰(反正都快死了有差嗎?),參加人類賭上全部資源和外星生物一直打一直打垂暮戰爭(Old Man's War),兩者的概念和情走向實在很類似,也難怪約翰.史卡奇(John Scalzi)事後會驚呼表示還好自己真的沒讀過不然就寫不出來了。兩書在類似結構上反映出的思維與時代變化對比起來也很有意思(那種認真營造的多元文化和更加自然的多元文化對比起來值得玩味),然後,老話一句,蘇雷人很萌 ~(欸)


永世之戰(The Forever War)是溫柔、優雅,然後不時也充滿機趣與敏銳之處的小說。儘管和想像的不太一樣,但卻也給我比想像中更大的感動(又或者說在想像中我本來不太期待感動而是以為會很致鬱啦)。儘管現在以創作而言讀來意外性已沒有那麼強,但其所描觸及和描寫的概念仍十分值得反思,是足以令人感受到更廣大可能性與樸素美好的作品,我很喜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