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計劃是世人耳熟能詳的二戰行動,當年靠著愛因斯坦一封信和一票強大科學家,短時間內便催生出第一顆原子彈,也成為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戰爭的句點符號。可即使計畫名稱為人所熟知,但若要談到計劃本身的細節就……呃,一群科學家在實驗室埋頭苦幹,然後原子彈就出現了?
嗯,確實有一大票科學家在實驗室為此埋頭苦幹,但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非常多人在許多地方埋頭苦幹(而且整個過程為了保密防諜什麼都不准講),最後才總算讓原子彈研發成功。本書主角正是那群在巨大隱密園區裡日夜勞心勞力的女人,她們不清不楚的來到荒涼鄉間,奉獻心力與青春,只為了結束這場捲入一切、終將改變世界的戰爭。
閱讀本書讓我想起同樣關於二戰科技研發的傳記「塔克西多公園」,但和多才多藝的華爾街富翁大力催生雷達實用化,並協助曼哈頓計劃招募頂尖人才的菁英角度切入面向截然不同。
原子城女孩所在之處是大型計劃的基層,她們在實驗室裡協助分析,在統計室計算數據,在工廠監測大型機具的儀表台,在廠區檢查巨大管路有無洩漏,在醫院救助病患,在走廊清理灰塵污垢……而「橡樹嶺」很需要她們。
為了趕在德國之前成功研發原子彈,二戰時期的美國高層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包括借出美國財政部一萬三千五百四十萬噸的備用銀去當電磁鐵)。又為了保密防諜的需求,選在極其偏僻的田納西洲鄉下興建包括史上最大建築的『橡木嶺』。
官方在裡頭蓋出巨大廠房與各式建物,然後再用盡一切辦法拐騙、我是說聘請工人把每個工作崗位塞好塞滿。那年頭既然有一大堆男人去打仗,那大部分的工作崗位自然必須由女性上場。透過本書可以發現,對這些女孩而言,前往橡樹嶺工作無疑是場需要決心的震撼教育。
先不提都市女孩,就算是初來乍到的鄉下女孩也很可能會被沒半條正常道路,人車都只能行走於爛泥之上的橡樹嶺狀態嚇倒。居住環境和配套措施也相當糟糕,物資離充足更有段距離,唯一拿得出來說嘴的只有薪水相較其他地方漂亮而已。
也還好薪水真的夠漂亮,所以很多人撐了下來,繼續做那些「你知道我不能說」的工作。沒錯,官方為了保密防諜簡直用盡一切手段,即使是同在園區工作的家人之間,也不能互相告知彼此的工作內容。隨時隨地都可能有看起來很平凡的「密探」在注意內部成員有無奇怪舉動,或者某人是不是大嘴巴過了頭。
寫出去的信件被塗黑到整封只剩幾個單字並不少見,更別提時不時就有人因為觸犯禁忌被趕出園區。凡此種種都讓人精神緊繃,夫妻吵架之類的完全是小事,因為確實有人因此精神失常,還因為不停口吐機密,所以很難送往醫療機構獲得周全照料。
只能說,如果一個工作環境充滿各種毛,那薪水最好要多付一點,可即使如此這世上還是有錢買不到的東西,真的。
本書作者戴妮絲.奇藍(Denise Kiernan)透過幾位女性的人生經歷,述說了關於橡樹嶺在曼哈頓計劃中各個層面的故事。她們的工作大多重覆性高而且乏味又無聊,基本上不會有阿基米德跳出浴缸裸奔大喊eureka的時刻,整體給人的印象反而和卓別林的摩登時代比較像,而且沒那麼多笑點。
但幸好對白人女性而言事情倒不至於糟糕透頂,畢竟她們還是有時間到市鎮購物、參加舞會、結婚生子,同時想辦法讓自己的職涯更上一層樓。當然本書中也有幾人結婚後便辭職走入家庭,但更多人則繼續她們的經濟獨立之路,某方面而言也預示了往後的社會變遷。
但除此之外呢?橡樹嶺佔地廣大,廣大到適合蓋這種園區的地方那怕再偏僻,也不可能偏僻到原本沒住人。於是整個園區的起造過程也是段血淚史,發張傳單叫人六個星期內搬家算「客氣」。老師上學時講一句,大家回家告訴爸爸媽媽 下星期就要從自家裡面滾蛋喲,政府就算盡了告知義務……真是一千萬個WTF也難以道盡啊 ~(不用說,補償金的數字當然很不讓人滿意囧)。
除此之外種族歧視的問題也同樣嚴重,一個從頭開始的官方規劃,卻因為心中的那道牆,所以捨棄了原本更好的可能性,而選擇順從種族隔離的習慣。除此之外不同種族間資源分配極度不公,能做的工作也差很多。
更慘的是如果你是個沒錢沒勢的黑人阿伯比如艾博.凱德,那就極可能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當成實驗對象,體內被注入放射線物質,還為了方便檢驗、好好的十五顆牙齒就這麼被拔掉了,搭配基地帝國:美軍海外基地如何影響自身與世界一起思考,真的會讓人看到七竅生煙。
而作為女性同樣令人七竅生煙的,還有明明在曼哈頓計畫中以科學家身分做出重大貢獻的女性科學家,戰後卻被冷漠以對、個人貢獻完全被抹消的邪惡行徑。早在1934年那個基本還沒有科學家注意到原子可能會裂變的時候,伊達.諾達克(Ida Noddack)便已撰文指出這種可能性,但結果卻是受到學界各種冷漠嘲諷。
而等到這種可能性成為相關領域的常識時,莉澤.邁特納(Lise Meitner)清楚的為鈾如何分裂成鋇,還這個名為裂變的現象提供了完整周全的解釋。但流亡國外的猶太人身分,讓她在戰時無法以自己的名字發表論文,結果相關研究由她長年的合作對象奧托.哈恩發表,並在戰後自己一人拿到諾貝爾獎。
讓至於莉澤呢?呃,她在主流媒體口中變成哈恩的學生和助手,而非立場平等研究伙伴,獎項根本沒她的份,主流媒體也不聞不問。不難想像伊達.諾達克與莉澤.邁特納的女性身分,以及艾博.凱德的黑人身分,對她們的人生造成了什麼影響。
關於人權,這有時候真的並非「為何妳們什麼都要爭什麼都可以鬧」的問題,而是有不少社會成員向來習慣拿得太多,總把特權當作日常,以至於公平對他們是一種壓迫。而女性不懂科學、重大貢獻都出自於男人,所以多長一隻小雞雞的人確實更加優秀的論點,完全忽視了過往不公不義的歷史與時代背景,是很標準的「知道的事不多,想的也太少」。
不是不存在,是一開始就沒有機會,好不容易得到機會還被當作不存在。
原子城女孩:曼哈頓計畫,終結二次大戰的關鍵女性(The Girls of Atomic City: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omen Who Helped Win World War II)講述一場離前線很遙遠的戰爭,有群人為了讓國家勝利所以付出許多努力:儘管這個社會體制及價值觀對她們很無情。
但那個年代不流行計較,所以她們閉上嘴撐下來,盡量別想太多。很久很久以後透過她們協助而來的勝利創造了戰後榮景,而流行計較的時代也總算因此到來,新的社會戰爭更應運而生。直至現今這場戰爭仍再繼續,戰況時好時壞,而像本書這樣的歷史視角之所以能出現,也正是這股凡事最好都想想是否有值得計較之處戰爭的勝利品。
是的,原子城女孩們的經歷寧靜、簡單,甚至有點淡而無味(至少對台灣人而言說曾經有個時代有個地方流行「噓,匪諜就在妳身邊,小心被消失」並不是很特別的故事,甚至我們的血腥程度還比較高),沒有主流歷史偏好的那股磅礡氣勢,但這仍是值得知道的故事。
但誠如戰後每位橡樹嶺居民都需面對的,也就是關於原子彈那巨大殺傷力的道德面問題一樣。有太多複雜情緒與歷史因素夾雜其中,好與壞的分界如此曖昧難解,讓相關議題根本沒有所謂正確解答。
但可以確定的是知道越多便能思考越多,可能性也會因此增加,而天曉得當初人們不正是為了保護那些可能性,才啟動曼哈頓計畫以及五、六零年代開始的那一切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