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任何年紀都可能會變成無父無母的孤兒,就算已經過了童年,失去雙親,並不會因此而變得較不嚴重。若這種事情還沒被我們碰上,也是遲早的問題而已。即使大家都知道誰也躲不掉,但就如同我們自己的死亡彷彿還很遙遠一樣--其實,是根本無法想像。
父母親會死,這個事實,長久以來在我們意識中受到生命長流的屏蔽,我們拒絕知道,寧願相信他們長生不死,將永遠在我們的左右,即使早已接收到疾病或衰老所 發出的警訊,我們還是會被那突如其來的死亡給嚇得目瞪口呆。」這是心理學家莉迪亞.卓蘭(Lydia Flem)談她如何面對父母逝去的開場白。
倒不是什麼一看這段文字就被迷住之類的熱情理由,所以才摘在這裡,純粹就是……嗯,我在乎這段。從書名便能猜到,作者在父母過世後,必須獨自清理其舊居內的遺物。這段過程讓她思索了很多,無論是這輩子對父母的情緒,還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
這不是那種父母給予孩子無限慈愛,所以分離後頓失心靈依靠、痛苦萬分的經驗;也並非從小到大恨多於愛,聽聞死訊當下先冷笑個兩聲的尖銳關係。事實上和大多數人相同,作者心中有愛也有怨。有那麼多事情至今仍無法輕易釋然,於是眼前的景況簡直令人無所適從。
作者父母二戰時皆曾被囚禁於集中營,所以無論如何,那段經歷有部分就此永遠留下,也讓他們這輩子都無法與孩子培養親密關係。於是那怕沒經歷過如此恐怖的事,但從小到大作者還是能感受到一片隱微存在的黑暗。無論是基於某種考量還是純粹情緒使然,她的父母始終不願向唯一的女兒吐露自己遭遇過的一切(儘管願意接受大學訪談記錄),也因此,對這個家來說有些事情永遠走不出去。
該怎麼說呢,替歷史研究留記錄還是在網上發表經驗,大概都會有種化悲憤為力量的勇氣與義務感,在那當下人是可以昇華而且抽離情緒的。可是如果要跟身邊的人講,唉……那時候人就會變回原來弱小的自己。結果難以言喻的壓力配合性格差異,使得作者和其父母、特別是母親之間,向來存在某種緊張及疏離。
但隨著至親永遠離去,她終究得認真面對那份被封在心底的尷尬,以及對過去渴求而不可得的親暱與情感所留下的遺憾。畢竟……整理父母那滿屋子的遺物,某方面也等於一段心靈療癒的過程。於是這是一個作者伴隨斷捨離大量遺物的同時,試著放下缺憾做出告別的心路歷程。
加上或許是經歷使然,作者父母根本是特級的倉鼠上腦人,屯積起物品簡直沒有極限。展現母親高明技藝與傑出品味的手裁洋裝,或者逃過戰火劫難的母系織品,嗯,那真的很美麗、十分值得收藏。但除此之外大半輩子的所有文件、收據、信函,各式各樣的杯碗瓶罐與雜七雜八廚房用品,想像得到的雜物應有盡有,甚至其中一個高潮出現在作者發現一個盒子,裡頭裝滿全家人前往世界各地旅遊時留下的餐巾紙……
這些東西要說沒有用卻也全是回憶,可逝者已矣,作者她必須整理這間房子,必須去……清空她父母大半輩子留下的一切。可以想見這是多糾結、傷感卻也擾人又容易心生厭煩的任務。可及即使如此還是要做,必須硬著頭皮做,然後......平靜或許會降臨,並接受新的人生階段。
整本書的文字有種淡然的美,冷靜中不失深情(無論那是正面還負面情緒),自我剖析與往事回憶都很動人。父母逝去當下的心情、她們那充滿驚濤駭浪的過去、家族已成碎片的歷史與往事、又或者童年時期留下的回憶……整本書不厚,一百五十多頁便結束了,可感覺卻像讀了很長的故事一樣。那些字裡行間的細節真的很迷人,簡單卻又有意思(儘管如此形容實在不莊重)。
由於人生經驗實在差很多,本書讀起來除了比較普遍共通的思緒外,對我來說大多時候都是純看別人經驗的成分較重,共鳴其實還好。所以也或許我會喜歡,主要是因為自己也是隻倉鼠吧?因為這樣,才會喜歡看著作者一邊整理那些堪稱瘋狂的大量遺物,一邊忍不住對著陳年往事與眼下情緒叨叨唸念的過程。
我就是很愛讀這樣的文字。
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Comment j’ai vide la maison de mes parents)集自我省思、家族記憶和人生體驗於一書,內容淡雅迷人,裝禎得也很袖珍精緻(不過油墨味太重了)。無論是對這類型的作品感興趣,又或者單純想看看別人的故事和想法我都很推薦,畢竟真的寫得又好又迷人。
補述:絕版多時的本書已由寶瓶文化重新出版,新書名是「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之前想收但來不及的現在可以上了。
舊站人氣:2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