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

一次世界大戰讓四個帝國倒下,但大多數人(好啦,是我)比較熟的是德國和俄國的部分,那奧匈帝國呢?不是沒有描述,但形象通常很模糊(好像還有點倒楣被帶衰的感覺)。本書作者喬福瑞‧瓦夫羅(Geoffrey Wawro)注意到這個詭異的模糊,並深入研究了這段歷史。


本書探討奧匈帝國在一戰中的地位,並仔細敘述了從1914年開始的戰爭,之所以那樣發展的前因後果。從開戰前帝國內部的腐敗,再到對塞拉耶佛刺殺事件溫吞卻 又存在野心的遲緩反應。以及實際開打後如何靠著愚蠢計畫與智障指揮,用瘋狂速度慘敗而且南北都到處瘋狂死人的戰役細節。還有最後,整個帝國如何消失於歷史舞台之上的經過。


本書讓讀者見識到,一個把呆伯特法則運用到極致的國家會變什麼樣子,答案是會爆炸,而且是超級大爆炸。是的,這法則或許學術上不成立,但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後幾十年顯然就是這樣運作的。而且歷史證明當這法則運用在國家層級時,會變成可怕又悲慘的超級災難。


基本上一般人想得到的錯誤他們都犯了,一般人想不到的錯誤他們也想辦法找出來然後犯下它。這個國家的高層怎能那麼蠢呢?沒辦法,他們就是這麼蠢。由於政治與軍事核心充滿了笨蛋與白痴,使得身處其中的人光只要「認知比較正常」就瞬間英明神武起來──那怕實際上這群極其少數的官員,多半也只是比較有常識一點而已。


然而「比較有常識一點」,在戰場上可能並不很管用,而且實際發生的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因為奧匈帝國還是以十分驚人的態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用光速輸到脫褲子,連帶褲子一脫掉就立刻凍死了。


至於要談這整件事是怎麼開始的,時間首先要回到1866年的普奧戰爭,奧匈帝國在對普魯士之戰裡頭輸到脫褲子。當初正值青壯的法蘭茨.約瑟夫皇帝如果從這時開始厲精圖治,那或許近半世紀以後歐洲會有另一番風景。


但失去自信的他卻接受了匈牙利將帝國二元化的提議,把國內越來越風起雲湧的種族問題,外包給應對手段極端又只顧自己好的馬札兒人。詭異的二元化體制安排也使得奧地利這邊任何強化國力的打算,都會受到目標明擺著是要分裂國土的匈牙利議會扯後腿。


於是奧匈帝國自此不斷向下沈淪,一路擺爛到1914年時,只剩自以為還有的古老榮光,以及一個內部四分五裂的破落帝國。無能皇帝、腐敗官僚、亂七八糟的軍隊、儼然已成壓力鍋的民族紛爭,沒什麼長處可言的工業實力以及兩光的基礎建設……這樣還敢跟人家打仗?嗯,他們真的敢。


好吧,一切都是面子問題,而且基於某種幻想,帝國高層真心相信能藉由一場大戰,恢復自己早在很久以前便已丟完的臉。當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遇刺時,那儼然成為奧匈帝國對早已和自己在巴爾幹半島互摃很久的塞爾維亞開扁的好機會。


是的,如果夠快的話,那或許真的是個好機會,奧匈帝國軍隊雖然不能看,但趁亂開扁狀況同樣不太好的塞爾維亞大概沒問題。一旦開扁成功還可以迅速回防,和早套好招(某方面而言同樣是想用攘外安內術),而且已經扁完英國法國的德國,一起全力往北去海K可能才剛搞清楚狀況的遲緩俄國。


該怎麼說呢,那真是美麗的幻想,可惜現實很殘酷。


奧匈帝國打開戰這件事就徹底體現什麼叫爛泥扶不上牆,拖拖拉拉要打不打搞到皇儲遇刺的超絕大義名份過了時機。同時塞爾維亞和俄國兩邊眼看狀況不對,通通開始調遣兵力而且備好戰了,奧匈帝國才終於回應了一直戳自己開戰的德國,嗯,來戰吧……


看到這邊真的讓我很想翻白眼,你們難道以為自己是美國嘛,戰個頭啦 ~(翻白眼)然後和一戰西戰線意外超難打的狀況比起來,東戰線這邊幾乎是比爛大戰。其實沒有能力兩面開戰的奧匈帝國,卻深信自己有辦法在扁完塞爾維亞後,再衝向北方殺爆俄國。


很遺憾這想像顯然和現實在鬼打架,考量到奧匈帝國的虛弱體質兼悲劇性的基礎建設,整個計畫的難度遠遠超越不可能的任務。即使本來應該不至於完全不可能,但旣然國家體制已經把呆伯特法則運用到極點,那自然也會讓事情變成完全不可能。


塞爾維亞雖然裝備和人數比不上奧匈帝國(這點導致後期塞爾維亞軍人非常慘,不過對手比他們更慘的所以……),但指揮官腦袋清楚軍人士氣高昂。然而在已經進入新科技新概念時代的戰場上,奧匈帝國卻派了個駐守在離前線非常遙遠之地的城堡將軍當總指揮,讓士兵穿著灰藍色軍服萬歲衝鋒……於是,理所當然的,開戰之後死傷慘重一敗再敗,光1914一年內就大敗三次。


對佔優勢的塞爾維亞都打成那樣,不難想像碰上是對手佔優勢時的俄軍時,奧匈帝國會有多慘……如同作者所言,假如在開戰時相準先機,把所能投注的最大兵力好好運用,那或許還能在行動遲緩,而且說比奧匈帝國好也就好那麼一點的俄軍身上占些便宜。


但奧匈軍反正是分散資源兼打亂原先安排兩面作戰的計畫,硬跑去先打塞爾維亞還打到脫褲子,使得對俄軍這邊變成一開始就討不了便宜,輸少一點也許就算贏。而且實際開戰後……他們還是繼續萬歲衝鋒啊 ~(抹臉)看著幾十幾百萬的人命就這樣被隨隨便便犧牲掉的,感覺非常不好。


最慘的是即使已經到了這種地步,軍隊高層依舊顢頇擺爛、自以為是到極點。為什麼這樣的人還能繼續擔任總司令呢?答案恐怕為,這就是奧匈帝國啊 ~(死好!)於是人不斷送死、仗不斷慘敗(和俄國PK時看見雪人這種章節名稱肯定不是好兆頭,全世界也只有一個芬蘭啊),一輸再輸的結果是退無可退,奧匈帝國只能向德國猛敲鐘求救了。


戰前德國就已經意識到奧地利不是什麼好隊友(偏偏是他唯一能找到的大國隊友所以……),卻始終沒有好好注意並處理這件事。結果開戰後看著奧匈軍光速慘敗的態勢,這才發現原來對方是超級豬隊友。可是說真的,一戰已經開打了,到了這種地步德國必須有奧匈帝國一起幫忙拖住俄國,爛泥也得幫忙扶上牆才行。


遺憾的是,爛泥扶得上牆才怪,更別提那牆本來就是海砂屋的一部分……於是接下來發生的是奧匈帝國繼續展現自己百分之兩百萬的豬隊友實力,再度退到無路可退時,就擺爛告訴德國說你不再多幫點忙我就去議和啦!


於是不斷支援合作到後來,戰況變成東西戰線同盟國根本好像只有德國自己在打也是理所當然的事。顯然他們也開始覺得奧匈軍只配當砲灰,只要還在那裡就行,剩下德軍自己來真的比較好。總之,我想奧匈帝國在證明自己的無能與白爛這點上,德國人是真的見識到了,不過這是他們活該啦。


然後東戰線乃為比爛大賽不是說假的,俄軍那邊基本上也是走行動遲緩之堆屍路線。連對上奧匈帝國都有點像在比爛了,對上腦袋正常的德國很多時候簡直是在送頭……反正對上面的大人物來說,那都是別人的頭嘛,如同某俄國軍官感嘆的:「德國人不惜消耗金屬,我們不惜消耗人命。」


無情的戰爭中幾百萬的士兵就這麼死去,死得一文不值而且不明不白,雙方皆沒有任何理念與大義,他們就是去到那裡送死而已。


更糟的是即使在戰場上如此難看,而且幾乎已榨光整個國家的資源,但奧匈帝國曾經還是有機會撐下去而不滅亡的,在1917年時奧匈帝國曾有過和協約國單獨議和的機會,條件甚至還不太差。


但呆伯特就是呆伯特,老皇帝已死,但新任的卡爾皇帝腦袋沒好到那裡去,對這機會擺爛的結果就是最後和德國抱著一起死。如同那些持續在戰場上送死的士兵,1918年的巴黎和會,奧匈帝國躲不掉被拆解的命運。最終波蘭、匈牙利和捷克斯格伐克獨立,羅馬尼亞分走一塊,其餘巴爾幹半島上的領土也被塞爾維亞併吞。


該怎麼說呢,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慘烈的戰爭,也是一場原本其實有機會可以避免、或至少不要打得那麼慘的戰爭,但最後還是變成這樣了。爬梳完整場戰役始末,作者結論和以往公認不同,奧匈帝國根本不是被德國傻傻拉著投入此役的,根本應該對一戰負起和德國一樣沈重的責任。


我對參與一戰東戰線的國家基本上都沒什麼感情,雖說本書主角是奧匈帝國,但這個國家就是體制整個連根都爛了,完全無法讓我投注情感(其實也沒必要啦)。而和他對戰的國家也好不到那裡去(好吧,我必須承認我忘不了波士尼亞內戰與後來的科索沃問題,所以對塞爾維亞本來印象就……雖說這樣其實好像也不太好),同樣通通視人命為糞土,以極其浪費的方式流血而且流得毫無意義。


所以純就內容來看,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A Mad Catastrophe: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Habsburg Empire)並不是什麼令人愉快的作品,反而還常常讓我看到非常生氣,更別提那些「高層」的所作所為匪夷所思到極點,卻還能繼續穩坐其位的白爛程度了。


不過戰史,特別是悲慘的戰史,讀起來本來就不可能愉快。本書十分詳細的描述奧匈帝國戰前的概況,以及其在開戰初期詳細的戰場狀況(畢竟也只有初期有所表現,還全是很爛的表現,後面就是「啊,還在那裡」而已),而那些戰役的敗相與犧牲之慘重,已對一戰與奧匈帝國自身的命運構成決定性的影響,這部分讀來格外引人思。


一戰東戰線是一般作品比較少深入著墨的部分,如果對這部分也對奧匈帝國在第一次大戰當中的地位感興趣的話,本作非常值得一讀!



舊站人氣:327

2 則留言:

  1. 最近剛看完帝國之秋,本來想找戰前38天的心得卻意外找到這篇,馬上列入待讀。說真的,一戰的開戰經過和簽約都看得很氣,根本就是為了二戰鋪路唉~謝謝你一直以來精彩的心得分享。

    回覆刪除
  2. 不會,也謝射支持,其實看見大量的人命因為這麼白爛的決策過程而死,事後處理又這麼亂七八糟真的會讓人很生氣,只能說這就是科技進步了但人心追不上的又一範例吧。另外如果說的是BBC那部談一戰開戰過程的影集的話,片名是戰前37天(37 Days),真的蠻好看的!

    回覆刪除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