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我想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也才兩部譯本,乾脆都看一看吧。不過說真的污名還是比精神病院好讀多了,但也或許是因為已經打過底的關係啦。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成書於1963年,是經典且暢銷的社會學著作。內容透過受污名者在社會中的種種待遇、因此而來的個人傾向與應對(在精神病院中已將這整個自我與外界互動後形成轉變的過程定名為「道德生涯」),以及所謂正常與不正常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在第一章「污名與社會身分」中,作者解釋了他在本書中企圖討論的,並不是污名這件事本身的歷史淵源與社會意義,而是受這種污名烙印之人與社會互動的方式及 原則。並探討受污名者在同類別屬性群體中的狀況、與正常的「知情者」之間的往來與相處模式,以及污名者通常容易遭遇到的社會情境。
接下來「訊息控制與個人身分」中將受污名者分為一看就知道的明貶者,以及表面上看不出來的暗貶著;前者要處理的往往是和他人之間容易形成的緊張關係,而後者則必須嚴肅地進行個人訊息的管理。
畢竟污名是承載於「社會訊息」之上,也就是一個人自身釋放出的訊息,在整個社會中將被如何去定義這樣。倘若得出的結論是傾向於負面的認知與定義,那就是所謂的污名了。
連帶的,一個「受污名者」如何處理與自己有關的個人訊息,便成為相當值得探討的領域。這牽涉到一個污名在表面可不可見?突不突兀?容易被發現與否?被發現的機率高低與熟悉程度無關嗎?
假如以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屬於這類型的受污名者通常是所謂的暗貶著。這樣的受污名者為了能建構理想的生活,往往藉由控管自己釋放出的「個人訊息」,來創造對自己而言較為理想的外在形象(形成他人眼中的「個人身分」與「傳記」)。
當然那一切並不全是真的,而當虛擬與真實身分的形象產生落差時,必然帶來或大或小的苦果。於是受污名者勢必得採取包括矇混通關、控制訊息的技巧,以及掩飾等各種手法來維持形象(熊熊想到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精彩的雷普利系列啊,優秀的犯罪小說最能體現這部分的精髓啦,也難怪高夫曼如此熱愛在著作裡引用小說創作為例)。
但無可奈何的是這樣的選擇其實相當悲哀,特別是對那些污名本身並不帶有所謂「錯誤」的受污名者而言,這部分格外令人感覺矛盾。於是在「團體結盟與自我認 同」這章裡,作者便處理了受污名者和「內團體」(也就是和他同類型成員所組成的團體),與外團體(一般正常人的團體)間可能產生的結盟關係。
這章讀來格外心酸,實在是精闢又漂亮地分析了受污名者的常見境遇、調適和轉變,以及(相對)正常人與之相處時的內在心理反應。到頭來讀者會發現,受污名者終究難以在社會裡享有正常互動,正常人終究安排了某種潛規則來劃分兩方的界限。
在可被接受的範圍裡雙方互動是很美好的,可一旦逾矩狀況就改變了。終歸而言,對正常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心靈的安適與平衡、生活的乾淨和平靜。為此往往創造出許多「期待」加諸於受污名者,並將這份不見得符合真實的期待,定義為所謂「適合對方的理想身心狀態」。
簡言之即為,正常者能心安理得擺脫受污名者、不造成心理負擔的方便主義。
悲哀的是受污名者若想取得(至少是盡可能)正常的生活,這有時卻是他們所能找到的最佳模式。受污名者得學習接受、習慣這樣的待遇,並說服自己這確實是「好」的。或許那些期待確實不見得對受污名者「不好」,但其背後象徵的意涵卻十分令人不寒而慄。
「自我與他者」這一章,則描述了受污名者與正常者間一體兩面的關係。受污名者某方面而言是「偏離」了社會常規的存在,但問題是這種偏離不一定屬於負面(想像一下因為「太優秀」,反倒與常人格格不入或被排擠的案例)。
再加上所謂的社會常規可能大多數人都做得到,但也有些時候不見得如此(想想台灣社會的第一志願病XD),於是即便是一般正常人,或多或少也都有「受污名烙 印」的狀況。只是這種情況通常很輕微,沒嚴重到像受污名者那樣的程度(比如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被要求要結婚生子什麼的,很煩,但假若把這份壓力和非異性戀 者面臨的處境相比,突然間又一切都不算什麼了)。
於是突然間,正常人與受污名者之間的界線模糊化了,兩者間的角色可能隨不同情境反覆變動、甚至出現許多弔詭地、帶嘲諷性質的遊戲式互動。這部分作者做了很多相當有意思的探討,從中可以深刻瞭解到,所謂污名僅是社會觀感的投射,背負污名之人本身其實可以是很中性的。
該注意的反倒是我們社會必得小心謹慎地看待污名的存在,警惕其所促生之效果與隨之而來反應,是否其背後隱藏了某種負面的理念與篩選機制。而當事情果真是這樣時,也要有足夠的意識與行動力去消除、改變這個污名本身的社會意涵,並改善受污名者的生活處境。
最後的「偏離與偏差」中,作者處理了這兩者間的差異(可能也跟當時的學術探討方向有關係,這方面我就無能為力 XD)偏離社會並不直接等同於偏差者,或許這兩者有時會互相重疊造成污名化的現象,但任意的劃上等號其實並不精確。不過藉由探討受污名者其處境與適應方式 的共通點,也將可以替偏差者的探討打開新的、更好的方向。
老實說高夫曼的作品真的不好讀(精神病院斷斷續續看了一個月之久囧),這本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也是,但看完之後收獲很大(好啦請別用鼻孔看我,我盡力了)。
閱讀途中不難發現,作者提出的種種狀況與分析,往往也只是正常人平日可能經歷的放大版。但為什麼有些人會被這麼放大檢視、對待,這樣是否公平、正確、有道理,就是個值得注意的重要問題。
凡事過猶不及,但每個人心中都有個鄉民,往往會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常常的話請檢討一下自己,謝謝)做出過激反應。我想考慮到人性,這確實有點無可奈何,卻也不是放給他爛的理由。犯錯之後便該改正,盡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絕對是值得追求的目標。
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
舊站人氣:5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