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精神病院

本書是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發表於1961年的經典社會學著作,副標為「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老實說很不好讀,雖然這份感覺也或許是因為我只有基本到不行的社會學基礎的緣故。不過只要用心讀的話還是看得懂啦,那怕跟正式在做學問還是兩回事,但對促進思考很有幫助。


精神病院共收錄作者四篇論文,第一篇「論全控機構的特質」看標題就很明白,就是針對不同方面去探討、定義何謂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的概念。當然全控機構的定義這年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最籠統的解釋就是:一個由上而下內行使權力嚴密管控成員的組織體。


在本篇中作者不斷舉例呈現全控機構內外各種特色(也可能預設是大家都懂那是啥,所以重點就放在其界線與特色的描述)整個討論廣泛而細緻,但正因為這樣所以 我讀完心中並沒有形成綱領式的定義,取而代之的是產生一種流動性的概念,或許多讀幾遍這概念會在我心中逐漸凝聚成類似定義的東西吧。


和第一篇相反,再來的「精神病患的道德生涯」光看篇名其實沒辦法和內容連結起來。主要是這裡的「道德生涯」指的是人生境遇與思考如何形成自我的種種改變, 也因此這篇敘述的是人在精神病院這樣一個體制下,通常會令自我產生怎樣的轉變與扭曲(但翻這種學術性專有名詞本來就吃力不討好,我只想說辛苦了)。


再來的「公共機構的地下生活:一間精神病院中的各種生活之道」則是本書最有趣的一章(也是讀得最快的一章)不用說就是敘述病人在院裡各種私底下的生存之 道。作者把官方認可的行動稱為「初級調適」,而我們通常認知為暗招的東西則是「次級調適」。本章深入探討精神病院中次級調適的成因、形態、特色,以及機構 本身又是怎麼看待這些調適,並隨之構成整個系統的穩定等等。


最後的「醫療模式與精神收容:一些關於修補式行業變遷的筆記」這章中,關於「修補式行業」指的是透過其專業進行服務的行業,比如修車工和醫生,精神病院中的醫生等專業人士理論上也包括在這當中。


但由於精神病院本身是個全控機構,他的存在意義某方面而言就是為了管控病人。於是在院外可能作為「顧客」受到用心且敬重服務的病人,在院內和工作人員間的關係卻出現了矛盾,因為權力的天平完全傾向醫療人員這一邊。


但精神病院基於各種理由(名聲上、生意上、法律上等等等)仍必須維持那個「修補式行業」的形象,於是為了掩飾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精神病院內便出現許許多多的扭曲。這些慣例與規定可能令醫生感到痛苦,但實際最慘的不用說還是病人自身。


四篇讀下來可以發現作者探討事情的手法比較偏向透過各式各樣的案例(田野調查)去探討一個現象所代表的意義、分析身處其中的人與體制之間的關係、在什麼規定下會形成何種必然的互動模式等等。在一連串個案的盡頭,讀者將在作者的帶領下,隱約看見整個體制的形貌。


儘管那體制的面貌仍若隱若現而未顯清晰,但因此掌握到的概念將令讀者獲得足夠的知識,能夠靠自己進一步思考。老實說像我這種外行人只讀本書一遍,也沒辦法 真的懂什麼。不過對我而言閱讀過程最有趣的,果然還是從中感覺到的思考方式吧。不同的學科往往會培養出不同的思考模式,這之間沒有好或壞,但看看別人、特 別是大師是怎麼想的,光只就趣味性便已足夠。


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裡所探討的概念與現象,在現今已不是什麼新鮮說法(但也因此顯示出本書影響力多大)只是話又說回來,60年代的作品直至現今還如此歷久彌 新、未與時代脫節這件事著實令人遺憾。


不難從中發現作者所探討的一切,其實和社會當中諸多體制皆有某種類同,全控機構的邊界也因此顯得無比模糊。這或許也昭示了人類與社會、體制間在互動上有著某種極易形成的負面特質,直至現今仍未受到足夠的注意與撼動,尚待持續不斷的推動改變才能帶來更好的社會。



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舊站人氣:7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