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天才少年(是的,絕對是天才)想要造一架飛機,實現帶著他們心愛女孩一起到被敵軍所在地的連天白色高塔的約定。但在計畫實現前,女孩卻失蹤了。灰心喪志的兩人最後各奔前程,但都過得不開心,陷入陰影中。
三年後,女孩的線索又出現了,原來她在這三年間一直陷入沈睡,而女孩的睡眠似乎也和目標那座巨塔有種奇異的牽連,關係到了世界的安危。此時,這兩名少年也再次堅定決心,他們這次一定要實現和女孩的約定,一起到那雲的彼端,約定的場所去。
看似劇情很複雜,政治、軍事、科幻,戰機,愛,再加上各種分枝劇情,讓這部一個半小時的片子卻有著很大的世界觀。但這些都是假相,這部作品說穿了,其實不過就是一部科幻版睡美人罷了。
監督正是以獨立制作著名的新海誠,第一部星之聲出來時,畫面很糟(完完全全的獨立制作,無可奈合),但情感很強,透過畫面劇情調度把所謂的『時差』(?)所造成的無奈情感徹底放大,呈現到了觀眾面前。
而這部雲之彼端的場所也是一樣,說穿了故事內容其實沒什麼,但重點正是在監督手法上。透過音樂與畫面的配合、內心獨白,故事行進,一步步把觀眾的情感推到最高點,然後感動。
和星之聲相比,雲彼的畫面真是驚天地泣鬼神,透過精妙的構圖(幾乎每個場景都是細心設計)和光影營造,每格畫面都能獨立捉出來當桌面。後段那票戰機飛出時,更是讓一眾軍事狂如數家珍。加上巧妙的音樂應用,更是加乘了故事本身的威力。
雲彼這部片的音樂使用得之好,是我所少見的,該出就出,該靜就靜。音樂這種藝術本來就可以很容易地轉換人心,而那首極為動人的主題曲,透過各種不同的變奏搭配不同片段,皆製造出極棒的感覺。
雲之彼端,約定的場所這部片就是這樣,看似複雜,其實頗為簡單的主線,精巧的畫面與情節調度,絕佳的音樂配置。目標很簡單,就是要把觀眾的情感一口氣推到最高點,然後感動。
但以上這些優點放到電視播出時,全部都消失了。首先,電視的小螢幕沒辦法展現畫面的真正精美的百分之一。再來,中配,我不歧視中配,但這部確實配得不夠好,感情沒到(但聽得出來有在努力啦)。
最後,也是最可怕的,廣告!
對,廣告這種東西一出現,就把前頭所激起的所有情感全部都平息下來了,感情才剛跟著動,就廣告了,讓人瞬間冷了下來。雲彼是不可以中斷再看的作品啊,要一口氣全部看完才能體會他的好!
也就因為這樣,電視播映根本把雲彼這部好作品給糟蹋了,如果是HBO這類不廣告的電影台播也就算了,但一旦廣告,本片細心營造的情感就沒啦!看完電視播映時,心中只有一個無言可以形容。
假如我沒先看過大螢幕版,那對這部片子的評價一定是普普通通,但其實這部片是很讚的啊!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找個大螢幕來看這部片吧,在黑暗中看電影,人自然會有種孤立感,這時候最適合投入情感,也最適合雲彼這類片子的表達。
老實說我還真沒見過這麼需要大螢幕原音上演的電影。不過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啦,本片的缺點就是人物比例太可怕了,完全是妖怪比例,那是什麼腿啊……不過反正這也不是重點,重點是畫面音樂與情感。
另一部簡單主線玩手法的電影就是千年女優,不知道是不是原音播出的關係,就算有廣告,我覺得情感也到了。是部我也很喜歡的作品,有空再來提提吧。
另外,正因為新海誠的作品主線一向普普通通,但透過表達手法與音樂應用,讓成品出現了絕佳的效果來,成為了一部傑作。也就是說,新海誠的作品之所以好,是因為新海誠的功力,而不是故事本身的實力。
所以當作品一旦換個平面出現時,效果就會大減,甚至完全消失,反而把缺點原型畢露了。星之聲就是這樣,小說出是出了,但確實不好看。一旦失去了表達手法的烘托,反而顯露出作品本身的不合理與脆弱。
也就是說,新海誠的作品,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新海誠,假如沒有他,那還是省省吧。一部故事與人設全部普普通通的作品,卻可以因為監督手法的強度而大放光彩,由此可以知道,導演這種東西究竟有多重要了!
所以,看電影時,導演其實比明星重要上一些些。不論是多棒多大牌的明星,只要導演一差,那也是什麼都發揮不出來的(但過爛的明星,也會害得一眾高手陪他爛的,不過好導演多半不會害自己才對……)。
舊站人氣: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