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我向來喜歡寂寞的感覺,對我來說這是美好的時刻,連帶也相當偏愛能帶來如此感覺的作品。所以許多方面而言,成書於1957年並於1959及2000分別改編成電影及電視電影的「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On the Beach)在設定上完全命中我的喜好。


一場十分短暫卻也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核子戰爭,殺光了北半球所有人類。而隨著周期性季風,那些輻射塵也將在幾個月後緩緩籠罩南半球。身處澳洲墨爾本周邊的人們,那怕現在還活得好好的(呃,好吧,心理上可能不是),也都將在幾個月後面臨無可避免的死亡,這是描述他們生命最後一段過程的故事。


基於本書種種周邊資訊,開讀前我有點擔心這會是行文風格介於哲理和囈語之間的小說(BY 那些年讓我無語的影展片 <- 等我那天長出慧根了再重看吧囧)。沒想到實際翻開便發現作者一點都沒玩花招,是很直白易懂的故事,突然間反倒不知所措起來(被虐狂嘛這個人)。


那怕事到如今這本小說無論特殊性還是驚豔程度皆已降低,而且平心而論寫得也不算頂尖,良作而已,可我還是喜歡緩慢書寫人類滅亡過程的感覺。所以與其說是因為寫得很棒,倒不如說是因為我真的很愛這種在異常的世界裡,眾人於遺憾中不得不失落消亡的故事(白話文:被戳到萌點)。


閱讀時我一直想起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的繪本「當風吹來的時候(When the Wind Blows)」,那故事描述一對樂觀無知盲信政府的老夫婦,經歷核攻擊後從不當一回事到漸漸死去的過程,某方面而言簡直有如本作的北半球版本 ~(笑)另外也會想起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或者小說(也有改編成電影)日本以外全部沈沒裡頭,那些在爆笑與荒謬中來臨的文明末日。


該怎麼說呢,儘管有著許多不同,但仍和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有那麼點相似的味道,所以很難不想起來吧。只是作者內佛.舒特(Nevil Shute)這部小說選擇了比較乾淨簡潔的路線,那怕情節中偶爾會透露出尖銳控訴,但那是很少很少的,大多時候故事氛圍給人的感覺都很寧靜。


或許有時帶著些許詩意,但更多時候其實是摻了一點點點點黑色幽默的寂寞與無奈。角色已經明確知曉自己的死亡時間必定就在幾個月後,只要活在這顆星球上便無處可逃,剩下的問題只有要怎樣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故事裡每個人選擇的處世態度都不同,但面對那期限明確到不行的末日,那怕事態擺明是板上釘釘,卻也無法打從心底否定倖存的可能性,默默想著說不定人類不會滅亡呀。逃避現實嘛,難免的,畢竟事情太詭異了,史無前例(理論上應該是史無前例啦)。於是整個社會體制是微微的崩解了,但離徹底崩潰又有段距離。


大家都很不知所措,然後在不知所措中做了各式各樣有點微妙、卻也沒人能否定其價值之事。反正長遠來看大家都會死,意義也已經沒有意義了,何況意義不本來就是人們允許的無理嗎?在眼下這個狀況,沒人有資格否定他人的選擇,這是段確確實實你高興就好的日子。


不過或許正因如此,感覺格外寂寞。


雖說這種旣緩慢又確實的滅亡方式,其荒謬程度確實催促著讀者反思,冷戰底下的國際局勢有多莫名其妙,互相確保滅亡的核子攻擊計畫如何詭異。而且直到現在相 關問題其實都沒有消失,說不定還變得更嚴重。只是比起(確實是應該要的)省思,彌漫在整本書裡那種今夕何夕的突兀感,對我而言是更迷人的地方。這或許算是距離產生的浪漫吧,有種那個時代確實已然遠去的感覺。


考慮到整部作品竟然完全不考慮地下掩體之類的設施,以及社會及生活機能瓦解程度頗為劇情需要服務等槽點,皆不免令讀者深切體認到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On the Beach)這部小說,縱使在如季風或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等細節上有其認真的一面,但整體而言仍是訴諸感性為主的作品,於是重點便在於吃不吃這種感性了。


這是則讓地球上最後一群人類在遺憾與無奈中緩慢滅亡的故事,而且之所以會這樣還全是自找的。呃,就物種而言這肯定列在「最寂寞事項」的清單前排吧,或許我們確實有過能成就什麼的希望存在,但真不好意思徹底搞砸了呢。



舊站人氣: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