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我在法國的歲月:名廚茱莉雅.柴爾德回憶錄

這兩天身體不太舒服,連帶閱讀速度(和其他事情的進度)跟著拖慢很多,再加上我原本就喜歡排過度擁擠的計劃,所以一延宕心情連帶顯得不佳。只是看的終究是本講述美好時代的書呀,所以讀著讀著,我也決定還是放輕鬆一點吧。


本書為名廚茱莉雅.柴爾德回憶錄,剛出時就買回家儲著,直到最近因為電影和新書美味關係又夯起來,一時興起才決定挖出來看。傳記內容從1948年冬天還是普通女子的她開始,一路講述到1992年已功成名就的著名廚師為止,過程中有著許多苦與樂,但最吸引人的當然是那滿滿美食、敬業與享受兼具的愉悅人生了。


由於撰寫時茱莉雅年事已高,所以實際上是與亞歷斯.普魯道姆合寫的。不過敘述視角仍是以茱莉雅為第一人稱,也盡力比照她的口吻,所以雖非百分百原汁原味,我仍舊想把這本當自傳看。


她以作者在二戰後與外交官丈夫保羅一同前往法國工作作為開始,在因緣際會下受到某頓美好午餐的啟發,並以此為轉機將人生投入烹飪與美食之終生志業。這部作 品的編排方式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沒那麼嚴謹的編年體故事,主要以大量事件沿著年份前進所做的記錄為主(畢竟照序文,本書的原形應該是大量的信件及照片)。


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讀來就沒有強烈的綱領或主軸,大多數時候都是想起什麼就記錄什麼,然後交待交待著不知不覺人生已經敘述得差不多啦;講白了就是以一段 段小往事形成的流水帳。但就算如此也不代表『我在法國的歲月』讀來很無聊,其實她還蠻有趣的,只是並非戲劇化的有趣,而是那種緬懷往日幸福之事的恬淡知性 趣味。


誠實的說本書反正就是對內容感興趣就會讀得很有味道,覺得沒啥興趣的話那其實也就不用看了的作品。因為說真的閒散到近乎隨筆的書寫方式顯然令作品本身不太具備張力;雖然清新簡直的文筆讀來相當爽朗,但這仍不屬於那種帶著爭奪普利玆獎野心寫下的傳記類型。


她所要傳達的東西很簡單,不過就是對於某段已逝往日的追憶、描繪著曾不畏艱辛的奮鬥,並為此揮灑大量汗水的身影。在四處旅行奔波中的豐饒美食、烹飪樂趣與 親友往來,如今已成經典的食譜之初始寫作過程。她含括了茱莉亞.柴爾德活過的人生、她看過、住過、聞過、摸過、吃過,並賦予上情感的一切事物。


我很喜歡茱莉亞.柴爾德在敘述時的態度,那混和了對食物的愛與敬業態度。閱讀中我不只一次為作者那完全符合所謂「職人精神」的努力而感到敬佩。絕不妥協、 試驗再三,但並非固執而不知變通,該放手時也會放手,但只要還有可以努力的地方,就會用上一切心力去求取進步。說真的,以這樣一個態度去做事情,怎能不成 功呢?


而更不可不提的當然是茱莉雅的老公保羅對她的無限支持。當然正經來說這並非誰牽就誰的一段關係,反而像是體現所謂夫妻是互相的這回事。兩人興趣相近,都樂 於見到另一伴能有所成就,並在生活上彼此妥協以求得最大公約數。該怎麼說呢,簡直就是天造地設來尋找幸福人生的一對,配合得十全十美吧?在令讀者保持心情 愉快這點頗有效果。


神采飛揚、活在當下、認真處事、直接爽快,是我對這本書的印象。顯然作者並不打算在本書中完整呈現自己的人生,所以傳記中大多數的篇幅都集中在一件件幸福 小事上。當然不免還是有些鬱悶或不如人意的發展,但可能是之後的結果其實都還不錯,或者單純只是事過境遷太久感情淡了,所以讀來也沒有很強烈的感覺。


就像是人生被時間篩過一遍後,只有甜美事物清晰地留下,過往困頓則被覆上一層素描紙淡上許多。以單純的讀者眼光來看,我並不討厭這樣的書。畢竟她已經給了一段獨一無二的生命記錄,並留下夠多的可愛故事足供回味。如同上頭講過的一般,喜歡知道那些事的話就會覺得這書有趣。


那我想老讀者都知道,個人對飲食類書籍的偏好已到達全然不理性的程度,所以當然會讀得愛不釋手,也感覺得到某些花邊趣味。比如本書中呈現的詹姆斯.畢爾德和露絲.雷克爾名作天生嫩骨中的冷漠樣顯然完全是兩回事,這兒可是熱情又親切。


而茱莉雅在書中一直對野味該放著懸掛一定時間、煮來才有野味這件事執著得很。不過我也記得自己曾在某本書中見過其他作者哀嘆,按建議放到第三天自己已經受 不了那味道啦,但書裡的指示可是放到尾巴的毛「自動脫落」為止!(所以看見這段時我簡直笑翻了,附帶一提,作者認真的實驗用美國食材也能重現法國佳餚的努 力真的非常動人)


所以坦白而言,這是本我在翻開前就知道自己會喜歡的書,不是因為通靈(我也不想通啦)而是因為題材。然後即使是對飲食文學沒啥興趣的讀者而言,我覺得這也 並非全無價值的一本書。或許她不像一般傳記那麼有故事性,而比較類似帶著拼湊與時間感的連珠串小品文。但書中所記敘的回憶,的確擁有帶讀者回到某段過去的 能力。


我在法國的歲月是本真摯而動人的傳記,她屬於一段無法複製時代的往昔,一種凍結在歲月中如今已不復見的美好。有時妳不禁感嘆,那是很棒的生活方式,但如今 就算花上大錢也沒有重現可能(當時卻只要窮酸外交官的微薄週薪和偶爾的娘家接濟即可 < - 不可諱言,當然是月光族)。


那怕明知那不一定符合現代人胃口,但只要一想到曾有過的花草樹木與獨特生活方式已全然消逝,就不免感到惆悵。想來這也正是閱讀所展現的美好吧,舊時往事被 文字與照片留佇於紙頁,半永久地存續世間供後人翻閱並沈浸其中。或許那分情感無法如實傳遞出當時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但對渴慕之人而言,這始終都是撫觸 遠方的少數途徑啊!



延伸閱讀:美味關係:茱莉與茱莉亞、法國甜點王:愛麗榭宮甜點御廚的傳奇人生




舊站人氣:14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