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日

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2000)

由碧玉主演,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的名作,故事描述捷克斯洛伐克移民莎瑪帶著兒子基恩移民美國,努力工作的她同時懷抱黑暗與光明。因為遺傳疾病她即將失去視力,但多年累積的儲蓄將能讓基恩接受眼部手術。拼命活著的莎瑪迷戀著好萊塢歌舞劇,總忍不住想像生活中的一切充滿歌舞。


但當房東在財務壓力下開始覬覦她的存款時,歌舞與現實間的差距在沾染血腥後變得越來越恐怖無情……歌舞片是好萊塢類型電影中的一個大類,劇情基本上會有一定程度的超脫現實,儘管故事中可能存在難以化解的衝突,但這些衝突最後大抵可以用快樂歌舞秀嚕過去。



這種超脫現實的處理手法正是歌舞片的迷人之處,但假如同樣的套路被用來突顯無可挽救的血腥悲劇時,結果會變得怎樣?在黑暗中漫舞呈現的正是這樣的衝擊。電影開始時莎瑪的視力已經退化到幾乎看不清楚,儘管她努力裝成一切正常,可那還是拖累了她的工作能力。


儘管莎瑪很多時候看起來都像有智力或者自閉症之類的問題,但從她能自己一個人移民到美國。除了想辦法張羅出目前的生活外,也能理解人情事故,我覺得她還是挺有本事的一個人,只是視力問題與生活壓力讓她逐漸變得畏縮無助。


能好好準備的話莎瑪可以應付許多外人看來不簡單的事,可當突發狀況出現時,卻可能逼得她犯錯且不斷失控。更別提生活壓力確實已經大到,讓她幾乎無法接受目標以外的人事物。對視障者來說五金工廠的工作內容,已經危險到莎瑪難以應付。但她必須在保守秘密的情況下繼續賺錢,於是不知不覺間瑪莎在少女時代最愛的歌舞劇,成為她逃避現實的心靈出口。


儘管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如意,比如工作血汗、兒子逃學、生活匱乏,明明是視障,卻又絕不能承認自己是視障,都是她肩頭沈重的負荷。哪怕懷抱孩子能擁有和自己不同人生的希望,但那希望卻又總在一定距離之外難以觸及。可是,只要生活中還有歌舞,那莎瑪就還能撐下去。


儘管那些只存在於莎瑪腦海中的快樂歌舞秀全都是空虛想像,但那些想像仍成功撫慰了莎瑪的心。現實很恐怖,但幻想可以把這些現實改造成可親可愛的狀態:透過把一切全部歌舞劇化。


但這樣的平衡無法永遠持續下去,當莎瑪的警察房東出現財務問題,不敢向妻子承認真相,又偶然發現莎瑪其實在家裡偷偷藏了很多錢時,便動起向她借錢的念頭。但莎瑪根本沒有借錢給別人的餘裕,那筆錢早有確定用途,莎瑪絕不可能願意冒失去那筆錢的風險。


結果警察房東歹念一起,索性利用莎瑪視力不好這點偷走她的錢,再假裝是自己從銀行領出來的父母遺產。發現錢不見時驚恐的莎瑪立刻找到警察房東,然後敏銳的察覺到是誰偷了她的錢。警察房東不是真正的壞人,卻軟弱無能到可惡的程度,他不斷的情緒勒索莎瑪,想說服她要不留下錢要不殺了他。


情緒早已瀕臨崩潰的莎瑪,最終在拉扯間失控的槍擊對方。但還能怎樣呢?她默默拿回錢,一邊用腦內歌舞秀逃避現實,一邊展開所有必要的行動。最終莎瑪被以殺人罪逮補,因為擔心真相揭露的話兒子會沒辦法動手術,所以閉口不言只沈浸於自身幻想。


此時她過去為生活拚搏的努力,全成為檢察官口中的兇殘動機。被定下死罪的她雖然獲得司法救援的機會、她的好友與暗戀她的對象都想方設法要幫助她。可一知道代價正是她存下來的兒子手術費用時,她立刻決定自己寧可去死。


來到這邊幻想中的歌舞秀,與現實間的落差已經到達可用駭人來形容的程度。儘管莎瑪的友人還在努力,雖然連獄卒都忍不住同情她,可莎瑪最終只能在腦中一邊勁歌熱舞一邊步向行刑室。並在知道兒子手術成功之後愉快的赴死,絞刑當下的畫面著實駭人。


其實看這部電影的當下是很震撼的,以上的主線介紹很簡略,實際上人物關係更加複雜飽滿。整個故事有著強大的衝擊性,歌舞與現實的對比強烈且撼動人心。刻意粗糙的拍攝與取鏡也為故事增添不少真實感。但該怎麼說呢,離開戲院後,我不免漸漸感覺微妙起來。


瑪莎生的病到底是什麼?療法與條件為什麼限制得那般剛好?如果說檢察官是基於和警察的革命情感而顯得如此武斷惡意,但又為什麼法官、陪審團和辯護律師全部跟著行禮如儀到如此誇張?盲女殺警案理論上應該會受到公眾囑目,雖然莎瑪也是個不配合的被告,但連重新檢驗一次視力都不做,這故事的時代設定可沒那麼古老好嗎?


這就不提第二次找的律師沒有報酬就直接甩手走人這點了,莎瑪的朋友和暗戀她的人連她隱性埋名去的診所都找出來了,卻找不到任何堪用的法律扶助NGO或人權團體,至少先想辦法延緩死刑執行?這還不提那家動手術的診所,竟然接受用如此詭異的方式接受委託?


於是到頭來我對這部電影的感覺變得很複雜,整體而言它是好看的,可又不免覺得那個好看是通過各種刻意之至的安排與塑造來完成。我不否認這世上或許就是有這麼慘的人,不相信這麼慘的事真的可能發生是有點傲慢沒錯。但莎瑪的故事簡直像全世界的惡意都匯集到她身上,一場刻意設計的強迫悲劇。充滿吐槽點,卻又慘到像是在跟觀眾強調,竟然質疑不可能真的有那麼慘,你是壞人嗎?嗯,操作性很強。


老實說如果演出莎瑪的演員不是碧玉的話,我搞不好會因為太過刻意變得不喜歡這部電影也說不定。可是碧玉確實為莎瑪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她的演技或許稱不上好,但能量卻強大充沛。有好幾段如果只看劇本搞不好會覺得很瞎,但碧玉的表演卻讓那些情節展現出說服力。


她不但成功撐起這個刻意到極點的劇本,還能將情緒渲染到觀眾心中。是碧玉的存在讓這部電影充滿了生命力,也掩蓋了除此之外的問題。最終我還是難免覺得這部電影很取巧,可當它取巧得這麼聰明有心機時,那也只能說厲害了。總個來說就是我沒辦法真的喜歡,但確實可以認同其優點所在的電影。


最後,後來本片發生碧玉指控導演性騷擾她,但導演和製片都矢口否認的爭議。就看到的細節描述看起來,可能是導演導戲的習慣對碧玉而言太過侵略,但被抗議時又覺得不是大家都這樣嘛的遭到輕忽以對。我只能說導演可能真的不覺得他有錯,但學會分辨每個人對身體領域的感覺都不一樣,而且這份感覺需要被尊重是很重要的事,戒之慎之,而且有錯就要道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