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很久以前法醫專業突然掀起一股熱潮,各式各樣的電視節目及書籍蜂擁上市,熱度一直延續至今,讓科學辦案成為大眾常識的同時也點燃不少人興趣,不用說我也是其中之一。當然我很快就醒悟無論對刑案再好奇,自己終究沒有在荒郊野外親炙腐屍與蟲蟲危機的熱情,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只是閱讀的話倒多多益善啦。
本書是美國傳奇刑事人類學家比爾.巴斯(Dr. Bill Bass)的回憶錄,他最有名的事蹟正是創辦了知名的『人體農場』。老實說這名字之聳動乍看之下深得我心(巴蕊)不過實際上是挺嚴肅的學術單位,專研人類死後的種種自然現象,並將其應用到解讀刑案線索上,影響之巨大更擴及整個世界。
開讀之前我有點誤解這本的焦點會放在法醫學專業,也因此讀來會有點瑣碎然後資訊滿滿。不過實際上這並不是那麼鑽的書籍,正好相反,儘管不是沒有法醫人類學相關知識,但他的重點始終在於一則又一則的經驗與人類故事,然後我也比較喜歡這樣。
故事從巴斯博士幼時面對死亡的經驗開始,之後他透過大量挖掘印地安人古墳累積人類學經驗,在前輩帶領下踏入法醫界運用專業協助司法機關。但世間無奇不有,很快他就碰上各種以當時的學界知識而言,難以確切解答的問題。
這讓巴斯博士深刻體會到人類那時候所知的薄弱,於以當時而言相當瘋狂的念頭逐漸成形,終於人類農場正式開張,法醫人類學逐步演進,以及在那之後碰上的許多離奇案件。本書敘事的口吻幽默又不失溫暖,而且巴斯博士顯然是很老派的紳士,所以儘管牙尖嘴利但講起話來絕不失端莊。
隨著一則又一則的案例描述,讀者也彷彿看見法醫人類學緩慢前行。那些前人所未知的研究領域逐一獲得確認,昆蟲、切割、腐敗……黑暗與暴力催生出刑案,但在那之外也有一群人相信那是錯誤的,而且投入光陰去鑽研如何將犯人繩之以法的知識。
其中許多小故事也都會讓人感受到時代的斷片,比如這十多年來風起雲湧的印地安人祖先遺骨歸葬爭議。但該怎麼說呢,曾經懷抱「在水庫啟用前搶救文明」的心情,參與那段南達科塔洲夏日時光的人們,那時肯定覺得自己在為偉大的事貢獻心力。
可隨著時代改變,這群人卻可能尷尬的發現自己常常被和盜墓者與自私收藏家放在一起幹譙。巴斯博士不否認近年來歸還遺骨運動訴求的正當性,卻也強調許多完整的遺骨收藏確實對科學貢獻極大,而這本來便是永恆的矛盾,只能說轉型正義這條路確實漫長又難行。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那種無視底下還有大量考古遺址的情況下,照樣推動公共工程也令人十分傻眼。只是如同生活在廢墟:你所不知道的考古學家與他們的一百種生活所描述的,唉,事到如今這似乎仍是家常便飯。然後也是該書提到的,人類學家如今少見的出路之一,正是死亡翻譯人裡的重點「法醫人類學」,只是很遺憾相關基層工作的薪水實在離優渥有段距離。
此外讓兩作互補的話,讀者也能知道九一一時美國政府是去哪裡,找到一大堆人類學家來幫忙篩檢人骨。因為有很多人類學家本身就是「災難死亡作業應變小組」的志工,於是在事發後不久即受徵召。
總之本書裡頭有著滿滿的故事,雖然也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我特別想在心得裡講的,好像都不是刑案那幾則,但請相信我整本書裡每個篇章讀來都非常精彩(而且兇殘的謀殺案明明才是本體XD)。這點本書協力作家約拿.傑佛遜(Jon Jefferson)的專業絕對功不可沒。
精彩又富戲劇性的情節和詳實的法醫人類學知識融合得很棒,既不會無聊又能從中感受到專業(啊哈哈,我很有自知之明,本書算是比較著重趣味性,所以就專業部分頂多就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啦),並時不時從中感受到值得省思之處,以及巴斯博士的社會關懷。
比如有一位被害者的牙齒蛀得很嚴重而且都沒處理,但那口牙非常整齊,看得出來應該是有矯正過。表示她成長過程應該家境不錯,可是之後因為生活變故,導致成年後的她甚至沒有能看牙的保險,光這個細節就好像讀到了一則精彩的短篇小說一樣。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這門領域如何累積更多專業知識的過程,比如說透過研究,鑑識科學開始從以往無法鑑識出指紋的物件上採出指紋。又或者透過自然放置實驗確認人體腐敗的過程。又或者如何從骨骼特徵上看出人種與性別等等(還有為了清理索性拿去放在鍋子裡加熱,乖乖跟太座約法三章,絕不用平常烹飪用的鍋子等等)。
死亡翻譯人︰美國傳奇刑事人類學家比爾.巴斯的人體實驗室(DEATH’S ACRE: Inside the Legendary Forensic Lab, The Body Farm, Where the Dead Do Tell Tales)是部認真內歛的回憶錄。
並不花俏(巴斯博士的幽默發言除外),而是紮實平穩的講述一則又一則不時讓人心痛、遺憾與感慨的故事,適合想沈澱心情享受閱讀本身的讀者,假如又恰巧對法醫人類學、人體農場這個研究基地、以及巴斯博士本人感興趣的話,那就更推薦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