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遠離非洲

伊薩克.狄尼森(Isak Dinesen)是丹麥國寶級作家凱倫.白列森(Karen Blixen)的筆名,而遠離非洲旣是她在非洲經營咖啡農場時的回憶錄,也是其筆下最知名的作品,並曾於1985年改編成電影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我第一次知道這部作品,也是因為電影的緣故。不過畢竟是很久以前的事,而且還看得斷斷續續的,所以對故事的印象已經變得十分模糊。但即使如此,在閱讀本書時還是感受到……嗯,電影和書給人的感覺差好多喔。雖然有著一樣的名字(Out of Africa),但電影其實比較像(或根本就是)作者本人的傳記電影,而書則是對個人隱私近乎略而不談的非洲見聞、回憶、經驗談。


因此兩作間有蠻多不同的地方,不過基本上都是描述一名堅韌女子在非洲努力生活的往事。從1914年開始,出生世族的凱倫嫁給了白列森男爵,然後帶著嫁妝前往非洲經營農場整整十八年。


這段時光裡她得到許多快樂,卻也經歷了許多慘事。這之中包括書裡曾提及的包括農地位置不好不適合種咖啡、產量不高、市價太低、遇上乾旱與蝗災,情人Denys Finch Hatton空難死亡、經營一戰且因曾與傳奇性的東非德軍司令Paul Emil von Lettow-Vorbeck交好而被孤立……總歸一句話就是運氣不好。除此之外隱而不談的還有丈夫傳染了兩次梅毒給她,外遇連連又沒有金錢觀念。最終農場經營不善,她不得不放棄產權孜然一身地搬回歐洲。


至此為止這像是個會悲劇收場的人生,但於四十六歲回國的她再度持筆寫作,雖然一開始無人聞問,但幾年後出版的作品頗獲好評,而遠離非洲這本書更令她大受囑目。之後凱倫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並成為響譽全球的傳奇性作家……人生有時很微妙的,失之東隅,收之桑隅。


而遠離非洲也確實是本非常美的書,作者感受力極強又時時自我反省,思考上有點傳統又不會太傳統,政治立場不激進甚至偏保守,但內心仍有著人道主義的位置。她筆下的非洲神秘又美麗,少數民族被寫得活靈活現。當然二十世紀初白人殖民者的敘事不太可能政治正確,但仍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對不公不義的遲疑與省思。


只是她無力也沒打算和整個體制對抗,就是只……覺得這樣不對。但也不打算大方質疑批判,於是便以帶點犬儒味道的嘲諷來表現心聲。當然作者為人應該是相當公正厚道的,這點也顯示在她的佃戶與僕人對她的態度(雖說全是自己寫的啦,但以她後來的地位來說,如果謊話連篇那早被人挖出來了吧)。


構成本書的主題,包話作者就非洲大自然的觀察、和在地人的相處經驗、對相關習俗與社會事件的所見所聞、和其他白人移民的往來與個人經驗,以及其他許多細碎的各色小故事。作者文筆細膩深刻,讀著讀著心情便不禁沈靜下來,那些奇風異俗在其描繪下躍然於紙上,許多對生命的感嘆也那般深入人心。


所以該怎麼說呢,遠離非洲這本書的本質是十分溫潤的,但微妙的是讀著讀著卻會不禁悲從中來。因為在作者筆下有那麼多的美好逐漸逝去,她親身體驗肯亞從某種類似拓荒的階段,逐漸轉向現代化經濟強勢運作開發的過程。時間的無情在本書中一覽無疑,有那麼多好人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也有許多事就算萬般不捨照樣無力挽回。


(開發吧,開發吧,只要是開發就一切全是對的,人類(縱使只有少部分)的興盛如論如何都是值得讚頌的……是嗎?非洲當前的一片混亂告訴我們好像不是之樣,又或者現在要說一切全是當地人不爭氣的錯?少開玩笑了


可即使如此非洲仍在那裡,仍如此壯麗而偉大,她會傲然長存的。書的最後一章提及作者離開肯亞的過程與心境,這章讀來最令人感傷(特別是前面寫得如此迷人可愛)。我不知道假若作者人生一路順遂,她是否還會產生作品中那股不時湧現的存在感焦慮,不難看得出她期望自己能在世上留下些什麼,不想就此一事無成。


也難怪她會選擇寫作。


遠離非洲描寫的是二十世紀初的黑暗大陸,有些人在那裡充實生活過,或許多少建立在不公不義上,但這卻也不是那種生活形式的全部面貌。在那之中仍有微光與溫情,帶著依存、信任、尊重與敬仰。


遠離非洲如今看來是這麼的矛盾,以至於這份矛盾本身讀來都有了美感。有某種美好透過文字凝結於過去的琥珀裡留存至今,而那是現在已經看不見的,或許那裡都看不到了,而我們也不可能抱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希望其重現於世……不過矛盾就是這麼回事,殖民時期總不全是壞事。


然後紅桌文化也把這本書做得很棒,唯美雅致的封面十分迷人,又帶著一絲神秘寧靜的美感。裝禎得相當漂亮,整體美麗典雅(然後蝴蝶的紙質和顏色我好喜歡 <- 查了之後發現是黃綠色的素紙)製作上看得出深刻的用心。這樣的作品非常值得收藏,光拿在手上就很開心,相當推薦帶回家喔!



續集心得:再見非洲



舊站人氣:1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