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威廉.道布森(William J. Dobson)是處理國際政治新聞的資深編輯與記者,本書是他基於自己在世界各地訪問、調查及研究後所完成的作品,談的不用說便是地球上的獨裁政權在二十世紀裡的各種手段,以及與之對抗者也隨之升級的表現及策略。


提到「獨裁」,我腦中首先浮現出來的東西,大概是卓別林的大獨裁者吧?但更進一步要下個定義,大概是權力集中在少數者手上,其他人去通通吃土這樣。不過隨著時代進步獨裁者也逐漸改變形象,像北韓那樣瘋狂的極權國家已經很少了。


現在談到獨裁,更常見的狀況是「權力集中在少數者手上,多數人不要求太多生活也能好好過,但如果想要改善個什麼……不要問,很恐怖」。也就是表面上有個民主的樣子(又或者沒有民主的樣子,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很平穩,感覺沒問題呀),但只要觸碰到獨裁政權劃設的底線,馬上吃不完兜著走。


最可怕的是在反抗聲勢起來之前,社會上其他人還會覺得有些人會被搞全是活該自找的。雖說這狀況不免令人對人性感到無比灰心,但也正因為知道人性便是如此,所以該如何引導人們改變想法,看清現實明白自己的力量,冷靜謹慎的展開有效率的非暴力抗爭,便是反抗者最需要學習的能力。


雖說許多犬儒者常愛訕笑「革命那有不流血」,但根據研究與相關案例,在現代非暴力抗爭的成功機率其實更大,而且也有效得多。要比拳頭一般人很難比得上國家機器,但比智商和意志就不一定了,再說人獨裁久了腦袋還真的常常會變笨,所以……


但說是這麼說,本作並非暢談「非暴力革命技巧」的作品,全書的重點其實是如俄國、中國、委內瑞拉、埃及、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獨裁歷史與近況,還有這些國家的國民反抗的手法和過程介紹。


俄國、委內瑞拉、埃及、馬來西亞都號稱有公平的民主選舉(中國則號稱有公平的村長選舉),但反對黨要不是妝點政局的橡皮圖章,就是被用各種手段惡搞,而且那些手段還常常驚人到,讓人覺得就算是在一個「號稱民主」的國家裡也不該發生。


俄國在這之中算是表層塗得比較好的,但實際上政府卻有如一個大型黑幫,為了自身的利益什麼手段都做得出來。埃及則是表面上看起來像警察國家的軍事獨裁政權。至於馬來西亞政府為了保有政權,連雞姦罪都可以拿出來用。中國的話則是另一種怪物,不但成功做到用錢買政權、建立起嚴密的體制和統治技巧,還是所有獨裁政權眼中的理想典範。


委內瑞拉則在各方面都是特例,查維茲(本書出版時他雖然癌症纏身但尚未過世)在一個民主國家裡合法上台,然後逐漸獨裁化。他的支持度很高高到不行,對反對者的迫害絕不手軟。但在施政水準惡劣、國內物資和基礎建設長期缺乏的狀況下,委內瑞拉的國民或許在未來不久後會到達極限吧(現在就已經慘到……)。


不計台灣人相對比較熟悉的中國(感興趣的話推薦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書中提及的其他國家的故事讀起來都很吸引人。無論是埃及革命組織的漂亮手段,還是委內瑞拉對反抗者的兇殘手段,又或者俄國環保運動者的堅忍不拔,還是馬來西亞反對黨領袖安華那種能在不同族群轉換「語言」的應對技巧、鐵打的精神力與體力,全部的全部都令人印象深刻。


獨裁政權的手段基本上類似,鼓吹民族主義、製造內部不同族群的對立、販賣改變現狀等於社會崩壞的恐懼,利用政治迫害消滅國民心中可能的反抗火花。在這樣的國度裡活久了,不意外大多數人皆會成為乖巧的怕事者,只求歲月靜好、人世安穩:那怕自己的空間越來越小,而且那份安定感其實脆弱無比。


旣然手法相似,那破解技巧自然也不會差太多,本書花了不少篇幅描述當前全球的反獨權勢力如何串連、互相學習的過程。該怎麼說呢,這才是真的「革命就是我的志業」呀 ~(苦笑)這部分的內容讀來還蠻讓人熱血沸騰,大部分策略不意外(但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啦),但也有些觀念微微讓我感到驚訝。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The Dictator’s Learning Curve: Inside the Global Battle for Democracy)談的是近年來知名的獨裁政權,以及反抗他們的革命者的奮鬥故事。雖說2012年這個出版時間好像不算很舊,但放到四年後來看,書中的「現況」早已迎來極大的變化。


中東半島出了個恐怖到極點的ISIS,難民潮一發不可收拾。查維茲已死但政權並未輪替,委內瑞拉的現況糟到一個爆炸。埃及的民選總統被軍方趕下台,安華真的被關進牢裡。


中國越來越獨裁、即將來臨的十九大也讓人嗅到一絲現行共同治理體制將更獨裁的不對勁味道。相較之下俄國算這裡頭比較沒什麼變化的,那怕油價下跌又被經濟制裁,但普丁的政權目前看起來依舊穩定的往越來越獨裁的方向前進。


某方面而言幾乎可以聽見獨裁者科科的笑聲:看吧,反抗果然是不對的,乖乖聽話不就行了?可是該怎麼說呢,縱觀這些獨裁者的歷史後我不禁得到一個結論,或許問題不在於反抗的對錯,而是反抗得不夠早、不夠大、不夠對症下藥。


閱讀時我一直想起以八零年代瓜地馬拉社會情勢演變為背景的小說「天殺的熱帶日子」,那種中產階級平民眼見整個國家緩慢向下沈淪的過程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個先從「小事」開始慢慢妥協,直到有一天終於連「椎心痛事」都不得不乖乖吞下去的故事。


但話又說回來,在事情還能挽回時就做些什麼、不裝死而是做出對的選擇,本來就是很困難的事。大多數的人都還是在已成定局以後,這才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對勁,然後再過一陣子也就只能皺眉頭了。正因為時勢如此無情,所以閱讀這類主題的故事才那麼重要,畢竟總先得從培養意識問題的能力開始才行啊。



舊站人氣:70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