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

饞:貪吃的歷史

光看書名就知道這本是我的菜,頁數不算多價格卻相當高,拿到書才發現原來是全彩的……嗯,一分錢一分貨,全彩的價格非常嚴肅。本書是法國學者弗羅杭‧柯立葉(Florent Quellier)從文化觀點出發,探討Gourmandise這個字彙,以及相關事物其背後涵義在歷史上演變的過程。


Gourmandise直 譯的意思類似貪饞,理論上可以很中性,不過實際運用中就是帶有負面意思。若探究此字源頭其實和聖經中的暴食罪有所連結,那自然不難想像,為何往後這個概念 即使不斷轉換形象,卻依然存在一絲絲令人皺眉的氣息。不過我不懂法文,對語言學也不算感興趣,所以我理解本書的方式是:歐洲的歷史和文化是怎麼看待「愛吃東西」這回事的。


聖經中原罪的概念很早便存在,也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力。但定型並由教會有系統的加以強調並推廣,已經是十二、三世紀時的事。其實真要說暴食在七大罪當中並不是最受注意的原罪。只是說嚴重不嚴重這回事根本自由心證,有心要說很嚴重好像也真的可以說得非常嚴重,畢竟是吃下肚的東西。


加上貪饞根本和色欲搭成一組,經常串場演出的形象,配合最受責難的酗酒問題,皆使得有心的衛道人士始終抓著愛吃東西這「人性弱點」狂敲猛擊。直接把愛吃東西當作不守貞潔、淫蕩的預備動作(由詞彙的選擇也可以發現,這種指控其實蠻針對特定性別的),再配合醉酒後的喪失理智行為、吃相不好或者浪費食物等問題,於是:


諸君啊,想上天堂就別貪戀食物,太貪吃可是會下地獄的!


但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論調自然容易引發反擊,於是同樣從十二、三世紀起,歐洲民間開始出現關於充滿美食的極樂世界傳說,內容大至關於這世上有一個地方,地點就在那邊那邊,裡頭到處都是食物喲!


房子是糕點餡餅做的,圍牆是香腸,拿個盤子走到河邊就會有料理好的魚自己跳上來。路邊有身上插了餐具已經料理好的雞豬牛羊,一經招呼立刻停下任君享用。到處是美酒和果汁噴泉、牛奶或紅酒白酒甚至啤酒河、樹上掛著各式各樣的點心糖果。可能中心點還有個起士山峰,山頂有個煮麵條的大鍋,煮好的麵會直接從鍋裡噴出來然後一路向下滑,滑下時還會順便裹好上等醬汁。


不過當然,凡人沒有容易的幸福,要進入這個極樂世界,得先衝破厚厚一層稀飯山,或者在起士上吃出長長一條通道……


小時候我曾在某本德國童話裡讀過這種「舒服拉拉國」的童話,不用說當然非常嚮往。雖說現在回想起來,直接坐下來大啃會走會跳的完整家畜,又或者尾巴會動眼睛會眨的魚,就算已經烤好了也還是很獵奇。更別提每天過著肉和甜點、甜點和肉的生活,感覺長久下來對身心理健康應該也不是好事。


但有過挨餓經驗的話,肯定馬上會察覺,這種想像絕對是常常餓肚子、或者正在挨餓的人才會冒出的極端想像。真相也確實如此,食物極樂天堂的傳說在全歐洲都存在,而且設定不用說也帶有強烈的地方色彩(上面那個麵條的想也知道是那國來著XD)。


雖說其成因肯定是基於對教會宣傳「禁止暴食」概念的反動,但更深層的源頭乃是那時期的歐洲平民普遍過著物資缺乏的生活、極容易遇上糧災所致。


可是不太反省自己乃是旣得利益者的習慣,所以當時歐洲的「有識之士」,自然也對這類型的傳說沒啥好評語。反而當作下層階級果然就是沒水準、想吃東西想瘋了根本全是暴食預備軍,找到機會便開酸,徹底無視其背後的社會及結構的問題。


可是人的大腦對獲得食物這點存在報償機制,所以是真的天生很愛吃東西,更無奈的是這點連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也一樣。於是很快的,一套對自己頗為有利的新邏輯應運而生。愛吃東西不是問題,才不會因為這樣就變貪饞,重點是吃相難看而且浪費食物好嘛!


所以只要在遵守禮儀、有教養有節制文明優雅端茶時把小指頭翹起來,咳,反正就是使用上流吃法的話,愛吃東西就不是所謂的貪饞(Gourmandise),而是愉快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不用說,你是懂得欣賞食物還純粹貪饞的分界,原則還是回歸到階級分界(至於性別?啊就某個性別比較接近獸類,所以管她那個階級都是貪饞,絕對無誤 <- 淦)。


於是這便是上流社會同樣愛吃東西,但卻喜歡酸上述民間傳說的理由,沒餓過的人當然不知道那種滿腦子極度渴望食物,渴望到內心充滿肉、油和糖、想像也好、不,是根本無法克制想像的感覺啊!(淚)


也因為上流社會,又或者應該說是有夠多的上流社會人士,特別是神職人員真的太愛吃東西也太愛享受,形象未免太差勁。於是歐洲開始有人覺得公平正義的天秤斜了,而且還斜得很嚴重,於是宗教改革的動力之一出現了:天主教你們也過太爽,不應該是這樣的吧!


於是在餐飲這塊,便出現舊教派系覺得只要有所節制,那吃得快樂又怎樣(甚至後來乾脆強調暴食罪的重點是酗酒,只是吃東西什麼的……),而新教派系則覺得去你上帝的那樣還叫有節制喔?你們這樣絕對已經違反基督精神啦啊啊啊!


(馬丁.路德提過一個故事,來自新教區的旅客在齋戒期到義大利,進小食堂裡被問要點齋戒簡餐還是一般餐,想說沒必要虐待自己就點一般餐。結果菜端上來才發現原來點一般餐才是虐待自己,因為齋戒特餐根本是鑽規矩漏洞搞出的超豪華套餐……來到這一步果然還是會讓人覺得那邊怪怪的沒錯啦 ~)


長久這樣下來,自然形成天主教勢力範圍比較講究美食精緻文化,而新教圈則傾向喝露水、咳,我是說簡樸的生活與飲食形式。不過幸好宗教時代即將過去,隨著啟蒙運動、科學時代來臨,愛吃東西的文人雅士做了天下大部分人都會做的事,也就是美化自己的興趣。


擅於動筆的人開始洋洋灑灑一堆新論點、新邏輯、新美學,並以法國(大革命之前兩百年間的「甜美時光」,特別是路易十五時期)之宮廷與貴族文化為核心,發展出精緻的美食文化。透過強調高雅品味和優雅禮儀,創造出一個有別於過往的貪饞(Gourmandise)概念:愛吃東西也可以是非常高級的興趣,高級到成為一門深奧的學問。


有人起了頭,愛吃東西的人便抄起筆跟著衝上去,格里蒙.德.拉雷浬的饕客年鑑創造了美食文學這個新文類。布里亞.薩瓦蘭的味學生理學則將美食享受提升為一種科學。


十八、十九世紀間,Gourmandise這字或許依舊不好聽、帶有些許負面意謂;但善於舞文弄墨的人很多,來吧,弄一些漂亮又好看的新字出來,比如Gastronome,希臘字根欸,整個字突然間都閃閃發光起來了有沒有?(當然這是熟悉歐洲文字才會有的感覺,我根本感受不太出差異)


是的,無節制的像野獸般暴食很不入流,不過美食家雖然也吃得很開心還吃得不少,等級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喲,是希臘字根喔!!!


不用說女人則繼續倒楣,對這時代的有識之士而言,所謂的美食家絕對不包括女人,因為女人是不會懂這些的。她們只是一群天生品味低劣性喜甜食的生物,怎麼能和懂得欣賞鹹食之美的男士相提並論?如果要嚴肅的面對美食,現場絕不能有女人,不然害我們基於禮貌分心怎麼辦咧?請別質疑我們真的很愛女人,就是因為太愛了,所以嚴肅時刻不能有她們存在……真值得致以極為難聽的話。


該怎麼說呢,所以我對所謂的法式體貼文化始終覺得微妙,儘管當下覺得很可愛,但那源頭終究不是什麼可愛的東西,或許不至於要尖銳以待,但還是謹慎面對比較好。可話說又回來,台灣某些旣無體貼也無平等尊重概念的群體就,嗯,這種人去那裡都不會受歡迎的,這不是常識嗎?(大笑)


上頭提到鹹食被認定比較高等,甜食則自始自終都與孩童連結在一起,這部分在概念上剪不斷理還亂的探討也很有趣(連帶的,所以要養出男人中的男人,首先就是要早一點斷他甜食,培養高級鹹食品味這樣)。


不過很遺憾美好時光即將結束(當然如果看卡路里與束身衣:節食、瘦身、飲食,及人類兩千年來與肥胖奮鬥的歷史的話,會發現什麼美好時光?從來就沒有過美好時光),進入新時代後由於肥胖問題,貪饞的污名隨營養學與醫學界的聲聲呼喚再起,這次搭配了更多科學武器。


不過同時間,美食也成為國家與民族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以及地方觀光的核心武器,所以說……愛吃東西是天性,然後隨著人類社會使事情變複雜的高水準表現,最後問題變得無比糾結難以輕易理清判斷,類似的例子也不只貪饞而已吧。


饞:貪吃的歷史(Gourmandise: histoire d’un péché capital)透過作者的旁徵博引,讓讀者能以簡單的方式,感受愛吃東西這回事在歷史中的形象演變,是本有趣的書。雖說內容充滿各種引用,但並不會像某些作品一樣讀來乾到不行。我想主要是因為作者明確知道自己想主張的是什麼,所以那些引用都能讓人感覺到目的,而非淪為純粹資料的堆疊。


所以我覺得這類型旳書籍還是要讓讀者明白到底想說什麼,得有個主張而不是純粹敘述整理過的資料才會有趣。然後因為這本讓我終於明白小時候看過、而且很喜歡的「舒服拉拉國」童話源頭到底是什麼、背後又有何意義,所以對我而言這真是非常值得閱讀的作品,童年之謎終獲解答讓我超開心的啦!


舊站人氣: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到頁首